平遙清虛觀

平遙清虛觀

平遙清虛觀位於山西平遙縣城內東大街東段路北,坐北向南,前後三進院落,總占地面積5890.9平方米,是平遙古城內最大的道觀,按照道東佛西的傳統布局安排,坐落於東大街東段路北。

原名太平觀,始建於唐高宗年間,幾經易名,至清代復稱“清虛觀”至今。1989年,平遙縣文物局進駐清虛觀。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清虛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清虛觀被開闢為平遙縣綜合博物館。2006年05月25日,清虛觀作為元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遙清虛觀
  • 地理位置山西平遙縣城內東大街東段路北
  • 占地面積:5890.9平方米
  • 原名:太平觀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龍虎殿,純陽宮,三清殿,收藏珍品,水陸畫,紗閣戲人,木雕,歷史軼事,皇帝測字,清虛仙跡,

發展歷史

清虛觀始建於唐顯慶二年(657年),原名太平觀,宋治平元年(1064年)欽賜牒文,改太平觀為清虛觀。元佑七年(1089)重修。金明昌六年(1195)補修。元初,賜名太平興國觀,蒙元憲宗二年(1252)易名太平崇聖宮並重修。清代復稱清虛觀。元代之後的明成化萬曆和清康熙雍正乾隆光緒年間,均有過規模較大的補築、修葺。原貌宏偉壯觀,清代時為列縣“十二景”之一。今存元、明、清三代遺構山門前有木構木牌坊,二柱式,前後置戧柱歇山頂,斗拱七踩,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建。在中軸線上,先後由山門、龍虎殿獻殿三清殿玉皇閣形成三進院。主體建築三清殿之左右有耳殿,東、西有廊殿。獻殿兩翼有八卦台,甬道兩旁有碑亭。三清殿後,由玉皇閣和東、西廊窯組成後院。
平遙清虛觀
清虛觀建築布局嚴謹,中軸線左右分布對稱,外觀壯麗,內涵豐富。觀內現存元代以來的彩繪泥塑8尊,宋、元、明、清各代碑碣30通(方)。清虛觀的建築選址和建築構思,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恪守“禮制”的建置思路,在布局上追求“人、天地、建築”之間的和諧。清虛觀在古城內與集福寺(今不存)各居東西,對稱排列,顯示了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徵。不同時代的建築遺構,在清虛觀展示出了一段中國古代建築史,而且把平遙的地方建築手法融人其中,從巧妙的結構、秀麗的造型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以致聞名遐邇,代代相傳。在觀內的附屬文物中,以碑刻石雕最為珍貴,所存者如宣諭碑、文告碑、記事碑、經文碑、符篆碑、畫像碑、題字碑(碣)等,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史料價值十分可貴。清虛觀的殿堂配置,系列地標榜了道教諸神,從中展示了道教全真派的思想體系。清虛觀興建於崇尚道教的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間,隆盛於元,元代初年,竟有丘處機的親傳弟子尹志平(道號清和子)一度住持於此。丘處機是被成吉思汗稱之為神仙的“國師”,繼丘處機之後的第一任全真掌教人即是尹志平。清虛觀(當年稱太平興國觀)在全國道觀中的地位和影響是可想而知的:清虛觀的歷史沿革和文化遺存,為中國道教發展史的研究提供了豐厚的實物資料。
平遙古城導遊示意圖平遙古城導遊示意圖
古代,清虛觀常規性的保護管理長期由道門中人負責:早期的建築雖不多見了,建於元末明初的五祖殿、七真堂以及玉皇閣等均失存已久,然現存規制卻也可觀。清光緒末年,觀內興辦學堂,民國後改為學校。民國15年(1926)以後的各個歷史時期,又作軍營、軍隊留守處、糧庫。1949年以來,糧食部門占用期間,大殿塑像遭毀。1973年11月15日,平遙縣革命委員會公布清虛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冬,平遙縣文物管理所進駐其中,此項文物始得有效保護。1985年,糧食部門徹底騰遷,清虛觀建築群的原貌漸趨恢復。1989年,平遙縣文物局設在清虛觀。1992年,復修後院西廊窯,翻修龍虎殿、中院東廊房屋頂。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清虛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中院西廊房落架大修,三清殿撥正梁架,更換折裂構件,翻修屋頂,補配脊飾。1996年,在清虛觀籌建了平遙縣博物館,1998年,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1999年,重修後院東廊窯。清虛觀的歷史原貌將全面恢復。
如今, 清虛觀向我們展示三部分內容:中軸線上道教遺存向我們充分立體地展示中國道教文化,東西廂房的平遙城史文化,展示了平遙從遠古城的洪荒時代開始的悠悠歷史、燦爛文化,文化珍品異彩給呈,展示它們獨特的藝術魅力,不同的藝術風格。

主要景點

清虛觀共有十座建築,前後三進院落,在中軸線上有牌樓、山門、龍虎殿三清殿純陽宮玉皇殿。觀院門牌樓,豎於兩柱,並由八字形叉柱穩固,上有乾隆三十六年題"清虛仙跡"的匾額。龍虎殿、三清殿均為元代修建、明代重修,龍虎殿面寬五間,進深六椽,採用"懸樑吊柱"的奇特結構,殿下面東西廊分塑青龍白虎二神像,高達5米,骨骼雄健,怒目而視,手持戟劍,神態勇猛,體態完好,為明代作品。壁上有青龍、白虎形象,其中白虎抽象造形頗奇特,這組塑像為元塑中不可多得的佳品。三清殿於明萬曆年間重建於中院北面,面寬五間,進深十一椽,上起五脊六獸歇山項,結構奇特,殿宇高大壯觀,殿內三清等泥塑已蕩然無存,僅殿內西側豎記述元代建殿蒙文碑一通。大殿東西兩旁各築有耳殿三間。三清殿前高台基上築有一處包廈接卷棚頂,即獻殿。閣內樓上有呂洞賓泥塑,又名純陽宮。純陽宮重建於清光緒年間,時代屬晚,裝修頗精,觀內遺存宋、元、明、清碑碣近30通,是研究道教史跡和書法藝術的珍品。中院東西各有配殿十一間,院中通道左右各建有小碑房一處。 三清殿之後即為後院,正位十字式拱窯3間,供真武及二侍者塑像;窯頂原有玉皇閣5間,迴廊環繞,明代建造,清代後期毀於火災。後院東、西兩廊,各有窯洞5間加前廊,為當年羽上庫廚和迎客之所。
清虛觀平面圖清虛觀平面圖

龍虎殿

龍虎殿是清虛觀的山門,修建於元代初年。山門在道家眼中象徵三界,跨入山門,就意味著跳出了三界,不受世俗的煩擾,可以清靜修煉。
山門龍虎殿,元代風格建築。面闊五間,進深四椽,體量宏大。柱子排列規整,柱頭收分明顯,傾角顯著,柱頭帶卷剎,柱楚表面,柱子用料碩大,給人以宏大厚重的感覺。屋檐斗拱四鋪作,補間一雜,結構粗大,造型美觀。梁架四椽栿,梁架四角置抹角梁於二層井口枋上,以“懸樑吊柱法”承托平梁與老角梁後尾,這一地方建築手法引起了許多人駐足深思;這種作法,既省料,又擴大了室內空間,同時,也體現了元代建築風格中的靈活多變,大膽創新。
鬼斧神工的懸樑吊柱手法鬼斧神工的懸樑吊柱手法
屋頂形式是歇山頂,也叫九脊頂,正脊與垂脊交界處的“吻獸”,既能起連線作用,又可裝飾屋頂,更重要的是表達人們一種美好的願望--“興水滅火”。屋頂上琉璃瓦與灰瓦相間的手法,看來清麗不俗,可見琉璃瓦的使用,能夠增加色彩變化,增強建築物金碧輝煌、莊嚴大方的藝術效果;屋檐處的瓦當、滴水,不禁使人聯想到雨天的“雨滴台階下,人在屋中憩”的美學意境;屋檐出檐深遠,影響室內採光,因而飛起屋頂四角,斯翼如飛的樣子,使沉重的屋頂顯得更加生動有力,飄逸輕盈。整個龍虎殿給人一種孔武有力、粗獷率真的感覺,恰似當年橫掃亞歐的蒙古人性格,使建築美和人的嚮往在這裡形成完美的畫卷,達到“天人合一”。
檐下是兩尊具有元代風格的彩塑;東青龍、西白虎,它們是道教中的守護神,既保護寺院,又教導人們皈依道教。通高達5米,面部圓潤,劍眉怒目,鼻翼擴張,手握兵器,兩手撐開,大塊的體量和舒展的加熱表現他們魁梧剛健的氣魄,氣吞山河的氣概,與周身飄舞的彩帶互相襯托、對比,更體現出武士的英氣內斂,內張外馳的精神面貌,增強作品的感染力、生命力,仿佛站在我們面前的不再是冰冷的泥士,而是活生生、有血肉的鬥神武士。

純陽宮

純陽宮“純陽”二字,為洞賓之號,“宮”為祀奉神仙的宮殿。純陽宮,因供奉呂洞賓而得名。
純陽宮建在觀中甬道盡頭的高高月台上。面寬三間,六檁卷棚式,懸山頂,前有抱廈,斗拱五踩,雙昂,補間一攢,屋面裝飾繁官,色彩華麗,整體風格趨於小巧輕盈,而又有幾分柔性之美。
純陽宮內設有神龕。金形泥質、道骨仙風的呂神端坐神龕內。由於呂祖高高在上,人們必須仰視才可觀其貌,更可以體現出人們對呂洞賓的敬仰之情。據《縣誌》載:呂洞賓在清代時曾有清虛觀顯靈,留下“
一心二人仁”的仙跡在玉皇閣柱子上,因此清代知縣增修這精巧典雅的純陽宮供奉呂祖。千百年來,這裡香火一直綿延不絕,尤其是每年四月十四,呂仙誕辰,更是香客如雲,極大地縮短了清靜道觀與喧鬧世俗間的距離。
純陽宮外的楹聯:“一元道氣遠超天地外,三十功名常伴夢幻中”,將道教追求的祥和超然一語道破,清代石獅、道符,端立宮外,鎮宅避邪。
整座宮殿,成為清虛觀的主體建築之一,也是道教文化體系的見證之一,更是研究道教文化的實例所在。

三清殿

三清殿純陽宮後面,面闊5間,進深9椽,單檐歇山頂,四檐斗拱五踩,補間一攢,內、外檐斗拱做法相同。拱眼壁上懸塑龍鳳,若飛若動。殿頂琉璃方心、剪邊。殿內梁枋間有“大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重修”題記。神台上原有“三清真人”、“二十八宿”神像。
三清殿兩側有東、西耳殿各3間,原供“三官”、“四聖”、“五嶽”、“四瀆”;東、西廊殿各11間,硬山頂造,原供“九天聖母”、“九曜星君”、“七十四司”。民國18年(1929),耳殿及廊殿的塑像均遭毀壞。
在三清殿內豎立有一透靈神碑,原叫蒙漢碑,通高205厘米、寬90厘米、厚23厘米,為元代作品,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碑之正背兩面都刻有文字、記錄著成吉思汗的豐功偉績,正面文字是用蒙古國初期沿用的八思巴文記錄 ;背面是用漢文楷書對此碑正面記錄的翻譯 ,故稱蒙漢碑。此碑質地多瑪瑙石沉積而成, 石碑表面光滑透亮,觸摸涼爽,多有觀光遊覽的善男信女用於接摸其上,頓感一股奇特的神仙靈氣,這無疑是一種很好的精神慰藉,故俗稱“透靈”碑。據專家考證 ,這種碑保存下來的現已屈指可數,它既是信奉者很好的精神依託,也是研究蒙古歷史文化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收藏珍品

清虛觀如今已建為平遙縣博物館,館內藏有豐富的展品,有隋唐時代的佛頭、羅漢頭;明清時代的大型石屏北魏時期的造像碑;有唐代鐵鑄佛頭、宋代坐佛、金元毗盧佛;明清時代的寺廟供器;明代的二十餘尊珍貴木雕像。

水陸畫

水陸畫,平遙縣博物館陳列的展品之一,屬明末清初作品,基本保存完整。所謂水陸畫,是指宗教活動超度水上陸地間一切鬼魂時所懸掛的道具。其繪畫內容取材於宗教的教理教義,如“巡聖土地、三界持符”等。這些作品的繪畫手法繼承和弘揚了中國傳統的繪畫藝術手法,即工筆重彩。其繪畫手法大致是:先把人物的輪廓構畫在上,再層層堆色,最後壓金線。這種繪畫手法的特點是:注重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豐富,刻畫細膩,給人一種真實感。繪畫的顏料採用自然礦石經提煉而成,即使再過幾百年這種顏料都不會遜色退化,仍然光彩鮮明。水陸畫保存至今十分珍貴,是研究、學習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實物資料,也是供遊人觀賞的文化瑰寶。

紗閣戲人

山西平遙紙紮陳列工藝品“紗閣戲人”。現珍藏在平遙縣博物館的“紗閣戲人”出自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平遙“六合齋”紙活鋪民間藝人許立廷之手。
“紗閣戲人”也叫“紗閣人人”,本是元宵節鬧“社火”,陳設在縣城中心市樓供人觀賞的。所謂“紗”是用紙或泥加工成的專用材料,“閣”是陳設戲人的小木閣房子。一閣一戲, 每閣3-4個戲劇人物造型,尤如小小舞台,擇劇中精彩場面,展現剎那間的劇情。它所表現的內容,多取材於當時百姓熟知的晉劇京劇崑曲舞台上的傳統劇目。
紗閣戲人的製作程式大致是搭骨架、制泥頭,按體型、行當、姿態搭制,達到適度的誇張、合理、協調,畫臉譜、裝安頭及四肢、穿服飾、貼刻花等。骨架,預先要按人物的性別、主次要人物有所側重;頭,是用模具出脫後修改面部表情成形;手足是直接捏成的。紗閣戲人完全用石質顏料著色,色彩十分絢麗。它的臉譜性格鮮明,光彩照人。最後按先內後外的順序給戲人裝飾服裝、頭面。這樣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戲劇人物就誕生了。紗閣戲人當時就以它的生動形象名震三晉
目前在平遙縣博物館展出的“紗閣戲人” 共28閣 ,內容廣泛,有神話故事,宮廷歷史,民間生活、俠義傳奇戲等等;形式有文戲、武戲、莽靠戲、短打戲閣閣不同行當俱全。這些“紗閣戲人”一個個身材俊美,臉譜逗人,唱做念打栩栩如生,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喜怒哀樂充滿舞台,叫人看得入迷 。一個紙紮藝術品如此賞心悅目,說它是“中華一絕”當之無愧。

木雕

在平遙縣博物館裡陳列著二十餘尊正襟端坐、面容慈祥、神情各異的木雕神像,都是以道教中的五嶽山神及男女供養人為題材,系宋元作品,顏色、配飾至今仍保留宋元風格,極為珍貴。造像材料為柳木,採用圓雕立體手法用削刻而成,用這種手法雕刻出來的作品生動、傳神、細膩、逼真,是一種寫實的造型藝術,在工藝上也較為複雜,它要求人體各個部位的比例協調,面部表情、動作的搭配、衣紋線條的處理等在設計與操作時都需要通盤考慮,準確表達。木雕像與石雕、鐵鑄像相比,除了在材料性能和刀技上有所不同之外,它還能使造型鏤空展開,體面稜角更為圓轉、柔和。

歷史軼事

皇帝測字

據平載: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潤八月,曾有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西巡途中,路宿平遙,皇帝親臨清虛觀問“道”測字的記載。留下了永垂史冊,流芳百世的典故。光緒皇帝進到觀中,行至純陽宮的月台。
道長問道:“施主可否問道?”
光緒曰:“吾只測一字,‘山’,你看甚意?”
道長看到是“山”字,上下打量了一番施主道:“山不見水,無根基,想必施主問得是江山如何?”
光緒佩服地點頭說:“好。”
道長接著說:“你問我,我問誰,滿朝文武都是賊,若要江山保平安,除非日後賊殺賊。潤八月天年不佳,國有大難,民有大禍,不過劫難將過,來年看好。”
光緒皇帝聽後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希望日後有所轉機。至此,清虛道觀問“道”美名,揚及全國,經久不衰,吸引著許多中外遊人前來問“道”測字。

清虛仙跡

傳說清康熙年間的一天,曾有一位其貌不揚的老人出現在清虛觀,並在玉皇閣的柱子上留下“一心二仁人”五個字,當時的住持根據字跡和相貌考證,認定這位老人應該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由此有了“清虛仙跡”的動人傳說。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住持趕修了純陽宮,用作奉祀神靈宮殿。這座宮殿,造型秀巧華美,宮內的“呂祖”彩塑端坐於神龕,面目慈祥,安穩,虎體龍眼鳳目朝天,頭戴純陽甲衣著黃衫,寬袍深袖,為一副神仙模樣,每年農曆四月十四“呂祖”誕辰日,為紀日香火旺盛而形成了清虛觀的廟會紀日。據平遙城的老人們講,從前每逢清虛觀廟會,平遙城便會張燈結彩,鼓樂齊鳴,熱鬧非凡,從午夜的子時開始,善男信女們就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前後簇擁,熙熙攘攘,占卜仕途期盼“呂仙”的保佑,這雖然帶有一些迷信色彩,卻反映了人們對祥和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一種精神的依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