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遊記(康有為散文)

希臘遊記(康有為散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吾自雅典乘汽車至可連士易汽船(3),穿內海二千里,至北極之可孚島(4),群山連亘,突兀起伏,變化波峭,雄秀奇妙,亭亭媚嫵,宇內少有其比,惟義大利、那威及吾江浙與日本間稍近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希臘遊記
  • 作者:康有為
  • 體裁:散文
  • 年代清代
作品概況,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概況

希臘遊記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康有為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其在北者稍粗豪,群山奔走,龍飛鳳舞。至極南之端,以漸淘汰其粗,則秀美而稍特,獨臻其勝,東坡詩所謂“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矣(5)。況又與海波相映帶,遙遙二千里,如美人照鏡,羅襪凌波。而雅典都邑,三面半環山,惟西南一角臨海,尚有小岡障焉。以山為郭,中開數十里平原,而郭中岡阜聳起,皆山石嵯峨,絕無平迤冗沓者。北有崇山中穿至城中,突起石岡,高十餘丈,曰“厄岌坡利士岡”(6),為京城之鎮,氣象駊騀(7)。古寺廟議院勝跡,多在其顛麓(8),王宮在其前。
吾乘馬車登岡顛而望全城,側睨海波,俯瞰邑野,群山嵯峨而合抱,海水噴激而飛揚。西南一岡,為囚索格底之獄(9),岡外海角名“沙林士”,即昔戰拒波斯,大壞波人軍艦數百艘,大流士王逐遁(10)。夫以百萬之師船,臨蕞爾小國之京邑(11),而雅典能以數百萬之眾破之,用以保其文明,導揚光大,而傳於歐土,雅人雖文乎?其武功之盛,惟項羽以三萬人,破章邯百萬之師可比之(12)。嗟乎,豈非山川奇秀,吞吐海波,有以致之耶!
迄今登岡顧盼,古堂遺廟,敗堵危牆,壯麗遺模,林立可指,鬱郁多在,歷世多祀,垂二千餘年,金石不刊,巍峨猶昔,尚想其製作之偉盛,政俗之風流,令人慕仰徘徊,摩娑感慨於不盡(13)。蓋雅典人以美為大義,夫美者情之所愛樂,號稱圓首方足含識之論(14),孰有好惡而憎美者?墨子至仁矣,然尚儉太過,莊子以為其道太觳(15),失天下之心,天下不堪,故去王遠。孔子以人為道,故以文為尚,是以其道能行。蓋文者美也,美之為義,於文之中,又充實華妙中於人心焉。蓋文之至矣,安得不為天下後世師乎?
蓋雅典之山川至美,又有海波浩蕩之,故其人之物義理(16),以美為尚。夫人類之生,多本于山川之觀感,如生於沙漠及衛藏地(17),雖有聰明俊智之靈,豈能為文美之製作乎!中華、印度皆大陸,巴比倫埃及皆江流(18),其人文美之好尚,必不如海波潏渺之島國,為尤華妙矣。況希臘後起,兼有埃及、巴比倫、亞述、非尼士之文明(19),易於踵事增華乎(20)!故雅典之文明,皆雅典之地為之,非人力所能強致也。今雖枯山瘠陸,廣地不毛,而它日氣運轉旋,必有復榮之候,雅典重生,未必無日,但必非今日,而在千數百年後耳!
厄岌坡利士岡,全石,頂平麓峭,古蹟大者,萃聚於是。四千年前,巴拉士覲始作廟岡顛,古名詰伋比亞。車至山上稍平,即為廟門,歷崇階七百級,乃至顛。左右廊門如二柱,迫住迦拉厘所作,在西曆前四百四十年,當吾春秋末也。左為厄天拿觀,石壁頗完好。前廊四柱,蓋紀三戰功之觀也。一勝波斯,一勝瑪拉章,一勝斯巴達。於此俯望,城闉廣密(21),山海雄奇,最勝矣。
入正門之左為噫叻地廟,古祀雅典之首王者,左有五柱,橫楣尚完,前後半垣頹,惟前亭四柱,刻人像為之甚精,今歐洲宮室偉麗者,刻柱為像,即仿此也。此行數十步,至高平頂處,為扒地嫩廟,堂皇宏壯,方廣十餘丈,每行十八柱,柱皆偉大瑩滑,蓋雅典之最瑰構矣。各廟皆用文石極精,皆取材於編梯利覲大山,蓋冕呢華第八所作也。此為雅典最高處,周望都邑,山海尤勝,如京師之煤山,錢塘之吳山,吾粵之秀山,桂林之獨秀山,福建之烏石山矣(22)。此廟數千年猶完好,其稍壞者則數百年,郅那華人來攻,炮彈所敗者也(23)。吾徘徊覽眺,感不能言矣。議院亦在此岡麓,今會壞矣。以岡為基,僅存石址十數級,甚峻。上平台,正面左五級,右三級,又左右為議屋,此院雖壞,而基址完好,蓋大地民權國會之先師,最為可珍,亦以此為基者也。登此乎如見梭倫諸賢抵掌高議之丰采焉(24)。
希臘以富級為議員之例,雖似不平,然亦權利義務之至論也。且貧民為農工者,未必通政治,若平等行之,恐成暴民之政。今南美共和國多大亂,惟智利以富級為政獨能治,蓋師希臘也。然共和民權,只易行於小國,故盧梭謂(25):“共和政宜行於二萬人之國。”故希臘之能創民權政治者,實即希臘能之,若吾中國之大,雖有聖者善政,必不能創此義。蓋希臘蕞爾,已分十二國,國小而民寡,又多富民秀民。地僻于海島易守,國小則易於交通,民寡則易於聚集,富民秀民多,則其勢平等,而難以一人行專制。即如今者,瑞士以二十二鄉合國,只立議長,不設民主,而能治安也。又如意之非尼士、佛羅煉士、郅那華,德之漢堡、伯雷問、呂壁(26),皆自然創立民主國,亦以地小民寡故耳。
若吾中國,自黃帝時即已征服萬國而統一之,泱泱大陸(27),比於全歐。假令立民主乎?則道路不通,紀綱不立,中國反不能強,不能安,而為人所弱,或分亂成多國久矣、數百里小島與數萬里形勢至反,故政法亦至反,惟其相反,是以各得其宜。若今日之宜行國會,實因物質發明,鐵路電線之縮地為之,此又與舊地相反,而政亦宜反矣。或者徒以近事責古人,則未知事勢也。然民權國會公理也,義之至也,勢所必行也,但待其時耳。今乃其時,於是希臘之政法,遂為法於天下。
環厄岌利士岡之上,分為羅馬戲場,在西曆前四百五十年,曰:“噫羅爹士厄的哥士”,高五層,自岡足至顛,今其下三四層,多有存者,列如城門,尚百數十戶,皆圓拱式,石壁巍峨,刻畫精工,其規模之大,令人驚嘆。其旁為綏士廟,十二柱甚完而壯,柱上橫楣亦完好。廟旁為希臘大戲場,乃西曆前五百三十年,亦依山為之,其零石斷碣敗柱無數,有石几甚完好,石多刻像,多完好而精美者。其巴孤士酒神石十二像,坐立跪各精妙,摩娑不盡。
議院岡外之石岡,橫亘如平台,削石成壁,古為獄室,其梁之孔猶在,即囚索格底死是間。獄開三戶,中戶大,左右長方戶,有鐵柱,左方戶十三柱,二橫,中戶十五柱,四橫,右方作鐵柵可開,其中以現成石室為獄室,陰陰襲人,想見索先生之慘也。抑索先生為學不厭,誨人不倦,明其明德,至今數千年,尚放大光明。人誰不死?如索先生亦何嘗死乎。索像奇瑰,而頭甚大,匹布纏身,行滕纏足,希臘之服,幾似印度,太不文明,故羅馬從之,亦極不文明,蓋地太熱故也。
有文石大戲場,長六百五十丈,層高一百三十五級,可坐四萬八千人,乃西曆前三百五十年者。其舊石多為突人取去,今新修之費凡三兆。嗟乎!希臘二千餘年前之戲場,宏壯已如此,今全國各地戲場,紐約巴黎至大,僅坐二萬人,無有能坐其人數之半者。而彼在遠古時,合群之大,行樂之盛,已如此,誠令後人驚艷。蓋欲致地方之美盛,非大行地方自治不為功,尊而優之,儼成國體,當其沃土近江海者,其盛不可思議。觀於意之非尼士、佛羅煉士,德之漢堡而可推矣。吾國土地既大,而州縣之治最與相反,蓋縣官至卑,科舉太少,受治數重,而不能自立,民愚而卑,日趨陋僿喬野(28),亦與自治之小國成反比例也。
道有華表,屹然數丈,下方中六角,柱上平台,又上作數尺,柱花為三足碟,鐵柵護之。是何物哉?則戲園賞物之盛具也。一戲之美至微矣,表之於眾以榮之,盛飾其華表以重之,其效如此。然而美術之精,即由此起,人民之樂利,亦由此生,遂以音樂戲曲為全歐導師,餘波及於大地矣。
中國以尚儉為俗,必惡其為淫樂無度矣。相反甚遠,無得而稱焉。蓋以農為國者,必尚勞儉;以工商為國者,必尚奢樂。而大陸國必以農立,海島國易以工商著,亦根於地勢不得已也。惟人道進化,必以文明為尚,文明則必以奢樂為表,若以少數豪貴,最極奢樂,則有敗亡之慮,故君子戒之。然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若與民同樂,舉國皆富,凡民皆樂,同能審美以致文,則公理之至也,非奢也。今萬國並較,若以尚儉為俗,其道太觳。吾中國宮室道路,皆不修飾,器用若窳(29),徒令人輕笑,比於野蠻,無治術甚矣。
眾拉覓碑長方丈許,有蓋,制似中國。蓋上刻巨石獸如熊,下護石壁,二千餘年完好無少缺,文亦存,真可寶也,其旁碑柱屹然無數,雅典古物,以此為最珍異矣。
非羅拍皮士華表三層,下大上小,以一大石為之。中有橫象,刻人馬,頂為二龕,左圓大者一象盤坐,首斷矣。右方者象垂足,石與刻皆精美甚。
風神塔六角,崇二丈,下三階,頂數尺,刻人物,畫甚完好而精美。其象逼真欲飛,余石皆磨滑晶瑩。
右三事皆二千餘年至完好精美者。
(節選)

作品注釋

(1)希臘: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南端,與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土耳其相毗鄰,東臨愛琴島,西接地中海。1396年被土耳其占領,1830年獨立,成立希臘王國。
(2)崎嶔:高峻不平。
(3)雅典:希臘首都,古希臘文明發源地。可連士:今譯科林斯。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北的一個城市。
(4)可孚島:即克基拉島,位於希臘西北角。
(5)“端莊”兩句:出自蘇軾和子由論書》詩。
(6)厄岌坡利士岡:今譯阿克羅波利斯山,高152米,為早期雅典的天然中心,公元前580年,山上建起了雅典娜神廟及其他宗教建築,形成頗具規模的聖地。公元前480年,大部分建築被入侵的波斯人摧毀。公元前5世紀,雅典人用40年時間用白色大理石重建了阿克羅波利斯山的全部建築,其中有舉世聞名的帕特農神廟(這篇文章譯為“扒地嫩廟”)。公元前338—前332年,山下造起會堂、大廊、競技場(文中為羅馬戲場),擴建了迪奧尼蘇斯劇場。
(7)駊騀(pǒ ě):高大的樣子。
(8)顛麓:山麓的頂端。
(9)索格底:今譯蘇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被奴隸主民主派囚於獄中,由法庭判以死刑。
(10)大流士: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6年在位),波斯國王。公元前499年,他派艦隊遠征雅典,為風暴所毀。公元前490年再次出征,在馬拉松被雅典人擊敗。
(11)蕞爾小國:極小的國家。
(12)“惟項羽”二句:指項羽破秦軍於巨鹿一事。
(13)摩娑:撫摸。
(14)圓首方足:指人類。
(15)太觳(què):磁瘠薄。《莊子·天下》:“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
(16)物:選擇。
(17)衛藏地:即西藏地區。
(18)巴比倫:古代“兩河流域”最大城市。在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之南。
(19)亞述:古代東方奴隸制國家。非尼士:即威尼斯。義大利東北部的城市。
(20)踵事增華:繼續前人的成就,並加增飾,有所提高。
(21)城闉(yīn):城牆。
(22)煤山:北京景山。吳山:在浙江杭州西湖東南。秀山:廣州市北面的越秀山。獨秀山:桂林的獨秀峰。
(23)郅那華:義大利的熱那亞
(24)梭倫:(公元前約638—前559):古代雅典政治改革家和詩人。
(25)盧梭(1712—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
(26)佛羅煉士:義大利的倫羅倫薩。伯雷問:德國柏林。呂壁:德國萊比錫
(27)泱泱:宏大的樣子。
(28)陋僿喬野:意為淺陋、虛飾、粗野。
(29)窳(yǔ):粗劣,不堅實。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選自《康南海文集》。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逃亡海外,漫遊北美和歐洲各國,歷時十二年,1908年由土耳其前往希臘。這篇遊記便詳細描述了古希臘首都雅典的地理環境、名勝古蹟,並在敘事與寫景中,不時引發議論感慨。作者認為地理環境與文明風尚有內在聯繫:“雅典之文明,皆雅典之地為之。”提出了“共和民權,只易行於小國”的政治見解,並時時與“泱泱大陸”的中國對比。儘管作者的政治見解有偏頗之處,但也表現了作者作為政治家的深刻敏感之處。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1927),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早年學習儒家經典。1879年游香港,開始接觸西學。1882年赴京師應順天鄉試下第南歸,復經上海,大量購買介紹西方情況的書籍。1888年到北京,第一次向光緒帝上書請求變法。1895年,與梁啓超等一同入京參加進士考試,正值日本逼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康有為聯合各省舉人一千多人“公車上書”,要求拒和、遷都、變法,成為近代第一次大規模的知識分子愛國活動。此後幾年,又多次上書提交變法的主張,終於在1898年受到光緒帝召見,開始戊戌變法。但不滿百日的變法被鎮壓,康有為流亡日本等國。辛亥革命後,他仍堅持立憲保皇、參與張勛擁清廢帝復辟活動,1927年病死於青島。其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政論散文也獨具特色,以“上清帝”七書為代表,思想奔放,成為梁啓超的“新民體”散文的先導。著有《康有為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