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大地震

峨山大地震

1970年1月5日凌晨1時零分34秒的峨山大地震,震級里氏7.7級,震中在小街鎮大海洽行政村駐地梅子樹村。 這次地震既發生在北西向的曲江斷裂上。通海地震烈度分布與曲江斷裂的位置密切相關,總的趨勢是離曲江斷裂越近,烈度越高,震害越重。極震區沿曲江斷裂呈北西向狹長條帶展布於曲江河谷,長軸長約52公里。地震後,沿曲江斷裂分布許多地裂縫,從建水縣廟北山北,經通海縣的高大、峨山縣的水車田、大海洽、牛白甸、直抵峨山城下,全長近60公里,構成了巨大的地裂縫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峨山大地震
  • 地震時間:1970年1月5日凌晨1時零分34秒
  • 震級:達芮氏7.7級
  • 震中:小街鎮大海洽行政村駐地梅子樹村
地理概況,地震歷史,地質構造及地震成因,

地理概況

峨山縣,在雲南省中部。東部101°52′—102°37′,北緯24°01′—24°32′之間。地處哀牢山脈以東,滇東高原以西,屬高原地形,山地遼闊,在群山之間有河谷、平壩、坡地等多種地形相間,使峨山的地貌、土壤、氣候和植物都有明顯的差異和立體特徵,幾乎匯集了雲南氣候特徵和亞熱帶的生物資源。這裡山清水秀,氣候宜人,雨量充沛,森林茂密,溪河縱橫,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之美譽。 東接紅塔區,東南與通海縣交界,南與石屏縣接壤,西南與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相連,西北與雙柏縣隔江相望,北與易門縣相通,東北與晉寧縣毗鄰。總面積1972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雙江鎮,距玉溪市人民政府駐地紅塔區州城鎮24.7公里,距省會昆明市110公里。
峨山屬高原地貌形態,地形東部狹長,西部較寬。境內海拔2000以上的高山有60多座,較大的有高魯山、大西山、總果山、大黑山、火石頭山等。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部因受曲江(縣境稱猊江)切割,形成西北至東南走向的山地與谷地相間的地貌形態。中部的岔河、塔甸、富良棚等鄉屬岩溶比較發育的石灰岩地區,群山起伏,溶洞、窪地較多,有地下溝、河分布,地面水源較缺。西部和北部,山高坡陡,箐深谷狹,地形破碎。全縣平均海拔1691米,最高點為北部甸中鎮鏡湖行政村的火石頭山,海拔2583.7米,最低點在西部綠汁江邊的丫勒,海拔820米。峨山地層出露比較齊全,從最新的第四系到古到老的昆陽群地層均有出露,而以距今7000萬年至2.25億年的中生界地層分布最廣,約占全縣總面積的60%以上。

地震歷史

據史料記載,從清康熙三十五年(1695年)至公元1970年的275年間,曾發生過7次較大地震。
1970年1月5日凌晨1時零分34秒的峨山大地震,震級里氏7.7級,震中小街鎮大海洽行政村駐地梅子樹村。 這次地震既發生在北西向的曲江斷裂上。通海地震烈度分布與曲江斷裂的位置密切相關,總的趨勢是離曲江斷裂越近,烈度越高,震害越重。極震區沿曲江斷裂呈北西向狹長條帶展布於曲江河谷,長軸長約52公里。地震後,沿曲江斷裂分布許多地裂縫,從建水縣廟北山北,經通海縣的高大、峨山縣的水車田、大海洽、牛白甸、直抵峨山城下,全長近60公里,構成了巨大的地裂縫帶。其中主幹地裂縫不受任何地形約束,跨溝越嶺,斷開基岩,長達數公里,最寬處可達20米左右,具右旋水平錯動性質,最大水平錯距2.2米。除沿曲江河谷密集展布的地裂縫外,在極震區還出現多起滑坡,個別地區還有下陷或隆起。沿曲江河谷出現大小山崩數十處,使河道阻塞,道路毀壞。此外,噴水冒砂現象也比較普遍。噴水冒砂孔有單個的,也有串珠狀成群的,總體走向為北西向,與曲江斷裂的走向一致。震區居民點多為磚柱承重的磚牆結構、土坯牆結構和木架結構的房屋。在極震區,房屋基本倒毀。這次地震波及雲南省南部的大部地區,以峨山、通海、華寧、建水等縣災情最重,峨山受災面積達475.8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23.58%。小街、雙江等鎮的人民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

地質構造及地震成因

峨山地處康滇地盾東界,燕山運動時期(距今7000萬年左右),康滇地盾發生強烈褶皺、形成了許多斷裂帶,縣境東部的雙江、小街等地,位於曲江斷裂帶上,地殼運動劇烈,地震活動頻繁。地形、地質條件十分複雜,盆地、山區、河谷相間出現,斷裂構造縱橫交錯,其中以北西向和北東向斷裂最為發育,南北向和東西向斷裂次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