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東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東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山東省牟平、文登兩區市,它以煙臺市崑嵛山林場為主體,總面積15416公頃。保護區內有野生高等植物1073種,還有野生動物1161種。有分布於中國最北界的刺杉、最南界的赤松,也擁有山東省最大的世界樹木活化石——水杉。是山東省第一個森林生態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全世界保存最完好的赤松林,是中國赤松的原生地和天然分布中心,被譽為“膠東植物王國”。是以中國赤松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2017年12月20日,入選“中國森林氧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東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山東煙臺市牟平區和文登市
  • 氣候類型: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
  • 占地面積:15416.5公頃
  • 級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保護對象:中國赤松
  • 類型: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區域範圍,保護對象,植物資源,動物資源,開發利用,旅遊信息,科學研究,管理狀況,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崑嵛山林場1944年建場,與泰山徂萊山、嶗山林場並稱為山東省四大國有林場。依託崑嵛山林場,1999年,煙臺市政府批准成立崑嵛山市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山東省政府批准成立省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1月14日,國務院批准成立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

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最大的半島山東半島東部,跨煙臺市牟平區和文登市,周圍鄰接龍泉、界石、玉林店、莒格莊、葛家和米山六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21°37′0″~121°51′0″,北緯37°12′20″~37°18′50″。
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地質地貌

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華北地台膠東隆起區膠北古隆起的中部。地層為晚元古代膠東群第二岩組合新生代第四紀沖洪積物。保護區山脈屬長白山系,嶗山山脈,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超過25座,山高坡陡,群峰聳立,溝壑縱橫,氣勢雄偉。主峰泰礴頂,海拔923米,相對高差近900米,構成了山東半島之屋脊,低於400米的山丘有煙霞山、姑余山等,構成崑嵛山外圍高丘區和廣闊山域。岩石以花崗岩分布最廣,片麻岩、石英斑岩有少量分布。保護區內境內主山脈呈東西走向,形成南北支脈和山谷。縱橫交織的溝谷把保護區切割成若干個小地貌類型,為生物多樣性分布提供了優良的自然環境。

氣候

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氣候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受太平洋暖濕氣流和西伯利亞乾冷氣流控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季風顯著,雨熱同期,雨量充沛,空氣濕潤,溫差較小,光照充足。年均氣溫11.9℃,月平均溫度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絕對最高氣溫37.2℃,絕對最低氣溫-14.7℃。年平均降水量984.4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72.6%,全年無霜期200天左右,初霜期10月下旬,終霜期4月中旬,年均相對濕度71%,年均日照時數2642.7小時。

水文

崑嵛山自然保護區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孕育了穩定的水體系統。崑嵛山以近東西向的“半島屋脊”地貌特點,構成了南北水系的分水嶺。山東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四條較大河流發源於此,漢河、沁水河流向北,沐渚河、黃壘河流向南,分別注入黃海。保護區周圍地表蓄水的較大水體有米山水庫、龍泉水庫、崑嵛山水庫、東風水庫、瓦善水庫,是保護區周邊居民重要的生產生活用水資源。保護區地下水為鬆散岩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屬含偏矽酸重碳酸鈣鈉型礦泉水。

土壤

山東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成土母質是酸性岩類的風化物,通過棕壤化過程,形成了棕壤土類,包括棕壤性土和典型棕壤兩個亞類。在800米以上的山頂還分布小面積的山頂草甸土。保護區內土層厚度,陰坡大於陽坡,山腳大於上部,土壤質地多為沙壤質,結構疏鬆,層次明顯,腐殖質層厚度變化很大,有機質及養分含量較高,PH值在4.5~5.5之間,呈酸性或微酸性。
崑嵛山高山草甸崑嵛山高山草甸

區域範圍

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416.5公頃,其中核心區6486.0公頃,占總面積的42.1%,緩衝區4481.0%公頃,占總面積的29.1%,實驗區4449.5%公頃,占總面積的28.8%。

保護對象

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中國赤松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

植物資源

山東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野生高等植物161科、536屬、1073種(含變種、變型),維管植物115科427屬884種。維管植物科、屬、種分別占山東省總數的62.8%、47.7%、38.1%,野生種子植物科、屬、種占山東種子植物總數的80.1%、67.6%、56.5%,為山東省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在記錄的野生植物種類中,有國家Ⅰ、Ⅱ級保護植物7種,分別是:銀杏、胡桃楸、中華結縷草野大豆水曲柳、黃檗、紫椴,國家Ⅱ級保護真菌1種—鬆口蘑,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植物有蘭科植物8屬,共10種。“山東省稀有瀕危植物”46種。山東特有植物22重,其中崑嵛山特有植物13種。植物模式標本8種,分別是:膠東樺、膠東椴、長梗紅果山胡椒、膠東景天、山東剪股穎、崑嵛山剪股穎、扁果麻櫟、高殼槲櫟。
赤松赤松

動物資源

山東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陸地動物區系中,屬古北界。陸棲野生動物以古北界動物為主,也含有東洋界成分。在我國動物地理區劃中,屬華北區,黃淮亞區的山東丘陵省。動物群落屬於暖溫帶森林—森林草原、農田動物群。在山東省陸棲脊椎動物地理小區區劃中屬於膠東丘陵區。
山東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錄野生動物10綱,47目,225科,1161種。
山東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記錄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9種,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40種,山東省重點保護動物54種,採集昆蟲模式標本1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35種。山東省惟一的毒蛇——黑眉蝮在區內分布較多。
(以上數據截止到2006年)

開發利用

旅遊信息

山東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景點有崑嵛山國家森林公園為AAA級旅遊景區,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已推出了5大旅遊景區,開闢了森林觀光、森林健身、森林浴、礦泉浴、康復度假、科普修學、攀岩探險等項目。
九龍池
沿龍王廟南上約千米,有高約百米懸崖石壁,居中梯列9個大小不等的天然石池,大者直徑6米,深3米,尾擺東北,腰部幾曲向南,呈巨龍上山之勢。
泰礴頂
崑嵛山的主峰,海拔923米,山峰高聳,軒昂挺拔,雄偉奇峻,崢嶸高峭,大有觸天之勢。
水簾洞
一股清泉從石縫湧出,湧上突兀的岩石,沿巨石湧入水潭。
天然氧吧
崑嵛山公園7萬多畝,森林茂密,植被豐富,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個大天然氧吧。
煙霞洞
位於崑嵛山西北隅,由一突兀岩石自然造化而成。洞室呈橢圓形,深7米,高3米,洞壁上刻“煙霞洞”三個大字。洞內供奉著“七真人”雕像。
岳姑殿
岳姑殿原為麻姑殿,傳說為建昌麻姑修煉的地方。寰宇云:“大崑嵛在寧海,麻姑修煉處”。仙經云:“麻姑於姑余山(今崑嵛)得道上升”。另有景點麻姑冢、崑嵛迭翠、華泉、碧霞亭、岳姑大殿等。
無染寺
無染寺建於東漢桓帝永康年間,曾是香火盛極一時的膠東第一古剎,清光緒十三年(1887),《重修無染禪院碑記》中,考證“無染”來歷謂:“其地距鄉村遼遠,居之者六根清淨,得大解脫,故名。或曰:“染”與鹽聲相轉 ,寺內古石龕,其下空洞,相傳齊王后無鹽冢雲”。而今寺院主體已毀,耳房尚存。
江北玉蘭王
院中有株古玉蘭,樹齡已300多年,每至暮春四月,綠葉未發,銀花已放,一樹白雪,滿谷幽香,使遊人仿佛進入無染的境地。
十八潭
沿太沽河溯流而上,有萬米大峽谷,上下分布著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的清潭,如王母娘娘洗腳盆、翡翠池、仙女池等十八潭。

科學研究

2002年,山東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山東大學、韓國高麗大學聯合開展《赤松遺傳多樣性研究》工作。2003年,保護區管理局與山東大學聯合開展《崑嵛山自然保護區生態服務價值研究》課題,取得重要成果。
山東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在研究的課題還有:1.利用“3S”技術,建立保護區生物群落的綜合地理信息系統和保護信息系統。2.暖溫帶半島地區森林資源動態監測。3.生態系統環境監測。4.保護區與周邊地區生態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5.自然博物館標本採集與整理。6.防火信息系統建設。7.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研究。8.保護區生物資源價值及利用研究。9.珍稀瀕危鳥類資源增殖研究。

管理狀況

19世紀五六十年代,崑嵛山林場曾經受過“兩蟲”危害時採用飛機大面積化學防治,使得食物鏈結構遭受到巨大破壞,打破了自然生態平衡,大量病樹被砍伐,19世紀七八十年代,局部的人工整地造林運動影響了林內動物的安居生活,許多動物不知所蹤。19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林場採取了以封山育林為主的營林技術措施,通過生物防治等綜合治理手段,加快了林分結構的自然演替過程,混交林結構日趨完善。
崑嵛山自然保護區建立後,為緩解保護壓力,減少人類干擾和破壞,在2001年9月,煙臺市政府第43次市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由地方財政投資500萬元在保護區外建立居住區,將120多年來長期散居在保護區緩衝區內97戶居民,237名林民,全部實行生態移民。2002年生態移民工程全部結束,徹底實現了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無人類居住的目標。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要求進行管理,在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保護區核心區嚴禁人類進入,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兔子、山雞等小型動物給狼等大型獸類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源。
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30多年沒有對森林病蟲害進行化學防治,森林人工干擾少,基本上處於自然演化狀態,在全國極其罕見。2003年中國林科院在保護區設立了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森林生態站將對沿海丘陵區暖溫帶天然次生林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進行長期的定位研究。保護管理局計畫與國家科研院所聯合,採用先進科學手段,利用紅外感應和探測技術,對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的活動規律和種群數量進行更進一步定向研究。

生態價值

崑嵛山自然保護區典型的赤松天然林和赤松針闊混交林,對於研究動植物地帶性分布和自然演替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另外,保護區內物種資源豐富,有天然物種質基因庫之稱,具有極高的科研和學術價值,是理想的教學科研基地。同時,保護區內的赤松針闊混交林是國內少見的植被類型,也是山東省特有種和崑嵛山特有植物模式標本的集中分布地,其群落學重要性、生態學重要性和物種多樣性都有待於進一步的考察與研究。清華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南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林科院及韓國高麗大學、日本衡濱國立大學等20餘處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教授、專家和師生多次定期到此地考察、研究,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