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哈

山哈

畲族(shē zú)自稱“山哈”,意為居住在山裡的客人,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字。也有借用漢字而賦予新的意義,或者乾脆利用漢字部首創造新字。 畲族《起源歌》里述說了遷徙的緣由:“田差難種吃,田好官來爭;官多難生養,思量再搬遷。”畲族從廣東至福建、江西、浙江頻繁地遷徙,採取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方式,在山區森林中搭寮居住。他們從事狩獵、種山,勞動艱辛,生活困苦。他們男女共同耕作,雖然生活艱苦卻保持著樂觀的性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 哈
  • 拼音:shan ha
  • 另稱畲族
  • 意為:居住在山裡的客人
民族歷史,傳統特色,特色一,特色二,特色三,特色四,千年山哈,文化藝術,

民族歷史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是畲族人除舊迎新的日子。這一天,畲民家家戶戶都忙於“打塵”,他們穿起蓑衣,戴起箬帽,先通煙囪,打掃廚房和房屋裡的灰塵,爾後,擦洗板壁和地板。把房屋裡外都打掃得乾乾淨淨以迎接新年。
打過塵後,畲民一般都不上山下地勞動,也不外出走親訪友,大家都守在家裡做豆腐、做年糕、殺豬殺羊、殺雞宰鵝等著過年。
從十二月三十至正月初五,是畲民的過年時間。他們每天晚上都把蠟燭點到天亮,表示除舊迎新。大年農曆三十日晚,家家戶戶舉行“紅年豬”。就是吃了除夕團圓飯,大人小孩圍著鍋灶,把事先備好乾燥的一隻楓樹樁放到灶後的爐灰坑(火爐塘)里,蓋上柴禾屑和爐灰,慢慢地燒著,直燒到天亮。燒楓樹樁的意思是預兆來年養豬像風吹那樣長快膘肥。其實,“紅年豬”表示來年生活紅紅火火、更加美好。

傳統特色

在景寧敕木山和雲和崗頭庵一帶的畲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山洞作住房,蓑衣作衣裳,烤火代棉被,野菜作糧草,辣椒作油炒。”他們在勞動和生活中,其服飾、婚嫁、祭祖、喪禮、紅年豬、操石磉、水竹嗒等,都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特色一

畲族人喜唱山歌,男女老幼出口成歌,有“處處是歌海,人人是歌手”之稱。
他們不但在各種節日和喜慶場合唱歌,在日常生活中、勞動中也常以歌代話。兩個陌生的畲族人,通過對歌,以了解對方的姓氏、住家以及生活狀況等;男女青年以對歌來談情說愛。
畲族山歌多為七言一句或五言一句,有歌頌畲族始祖功績的“史歌”,有歌頌生活的“頌歌”,有傾吐男女之間愛慕之情的“情歌”,有反映勤耕苦種的“種田歌”。據說,用畲族語言編唱的山歌本有3800多本、山歌幾萬首。
畲族人世世代代口頭留傳下來的《盤古歌》(也叫《高皇歌》、《盤瓠王歌》、《麟豹王歌》),是畲族的史詩,全歌長達260行,七字一句。這是一篇敘述畲族始祖盤瓠功績、本民族起源以及婚姻、喪事等習俗和盤、藍、雷、鐘姓氏的由來與民族遷徙過程的歌,畲族男女老少都會唱。
畲族的“情歌”,往往是以物傳情,通過比喻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下面這首《蝴蝶採花》,即是一例:
蝴蝶成雙飛採花,鯉魚成雙躍溪灘。
畫眉成雙撲枝頭,郎妹成雙共一家。

特色二

在畲民的家庭里,老人或長輩都會受到小輩的尊重。當父母把子女養育成人後,一般在小兒子家度晚年。家裡有什麼好吃的,小輩們總要讓老人先品嘗。離開父母單獨成家的子女,每逢莊稼成熟,也要給老輩人先嘗新。當年長的人走進一戶人家,無論是不是相識,年輕人馬上站起讓位,請長輩或客人坐。
在畲族人的心目中,老人都是富有生產、生活經驗的師長。年輕人對老人都很孝敬,有新鮮東西,就連普普通通的蔬菜、番薯成熟了,也要請老人先嘗新。
畲族嘗新有一定的規矩:在割新谷和舂新米時,任何人都不許把谷或米放入口裡,甚至不許碰著嘴唇,誰把谷或米放入嘴裡,就被認為是對上輩不孝。在割嘗新谷時,首先割幾棵稻子或稻稈送給牛吃,意為牛耕田辛苦,先讓牛嘗新。待香噴噴的新米飯做好後,首先盛一大碗擺到庭堂桌上讓祖宗嘗新後,再讓本家或親房年紀最大者吃一口新米飯。上輩吃過一口新米飯後,隨即用筷子把碗裡的米飯挑一點放在桌上,表示有吃有餘,年年有餘。接著,全家老少圍坐一席,共同嘗新,喜慶豐收。

特色三

陌生的客人到畲族家裡去,只要把雨傘或手提袋掛到庭堂的壁上、房屋柱上,或者直接走入房間,他們就會讓位請坐、沏茶,夏天遞給扇子,冬天送上火籠取暖,並請吃飯。如遇節日,更是熱情款待,家中有什麼都端到桌上來。
誰家造房子,只要主人捎個口信,人們就會聚集起來,幫助抬木、下料、平地基,樣樣爭著乾。誰家遇災難,大家解囊資助,送米、送菜、送豆、送柴……有什麼送什麼。即便殺一頭豬,全村也要熱鬧一番,各家各戶都要請一人來“散豬福”。肉一片片切得巴掌那么大,讓大家吃個痛快。
畲族人民對始祖盤瓠是十分崇拜和信仰的。在他們的心目中,盤瓠是至高無上的,好像人生的一切都是盤瓠賜給的。孩子出生的第一天,當夜深人靜時,便在廳堂擺設酒菜飯,祈告始祖盤瓠誰家某年某月某日添丁加口;人去世了,也同樣備酒菜飯稟報誰某年某月某日歸陰府了;建房、嫁娶等也都備擺酒菜飯由當家人念念有詞地祈禱一番;要從事某項事業,也祈求始祖盤瓠保佑某事順利。

特色四

農曆三月初三日,是畲族人祭祖的節日。
每到三月三,畲族男女老少都穿著鮮艷的民族服裝,聚在一起對歌,人人唱起《盤瓠歌》,歌頌始祖盤瓠的功績。山歌從早晨一直唱到日落才散場回去。到了深夜各村寨掛出盤瓠圖像,緊閉樓門。由一個人化裝成道士,頭戴神額,身穿神裙,手執靈刀、龍角,跳舞祭祖。祭祖時,不許外人看見,偷看是對他們風俗的不尊重,必將受到懲罰。一般是罰跪在始祖盤瓠圖像前敬酒。
三月三這一天的晚餐,各家各戶要染烏飯祭祖先,有的吃“山茉頭飯”(山茉頭系一種植物,果如黃豆大小、成串,成熟時呈黑色,以汁染飯,叫“吃烏飯”)。相傳畲族始祖盤瓠為了部下的居住安全,不讓他們遭受野獸的襲擊,日夜守在山上,以山茉頭為食。他度過無數個年年月月,除掉了不少獸害,相傳在三月三那天,他在追獵時不幸殉身。盤瓠的部下,為了記住三月三這一天,每當此日,便採摘山茉頭的葉煎湯做飯吃或將葉蓋到做好的飯上。

千年山哈

畲族沒有文字,千百年來靠歌記述歷史,教育後人。上月,我國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福建省寧德市的畲族小說歌、畲族民歌、屏南四平戲、壽寧北路戲、霍童線獅成為我國第一批51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寧德是全國畲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廣、歷史最悠久的畲族聚居地,畲族小說歌、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走近閩東畲族“國寶”,讓我們感受歌聲中蘊藏著的畲族文化。
畲歌演義畲族歷史
“要做有緣久長長,交到頭毛白如霜。姻緣都是天注定,有緣就要透心肝。”見到雷志華時,他正在教唱一對原生態畲族歌手如何在第三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上唱出精彩的原生態情歌。雷志華是寧德市畲族小說歌、畲族民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申報者。他說:“我從小就從長輩那裡聽來許多民歌,這些歌曲調優美,歌詞平實,琅琅上口,聽一遍就能牢牢記住。記住歌詞就獲取了許多知識,我的啟蒙教育就是從這些民歌開始的。” 據了解,畲歌可分敘事歌、小說歌、傳統山歌和現代山歌四種類型。敘事歌中有的反映本民族的鬥爭歷史,歌頌民族祖先的英雄業績,一般由有名望的歌手在祭祀時歌唱,或由老族長邊唱邊講述,如《高皇歌》《麟豹王歌》。也有反映歷代王朝興衰成敗及其封建統治者帶給勞動人民無窮災難的《末朝歌》《封金山》《元朝十八帝》《災荒歌》等。畲族小說歌則是畲族民間歌手對族內外歷史人物或藝術虛構人物的歌唱,有的是根據本民族流傳的英雄人物編寫的長篇敘事詩,如《鐘良弼告阻考》;有的根據漢族章回小說或評話唱本改編,如《白蛇傳》。傳統山歌是畲民族中最豐富多彩、最生動活潑、最有生活情趣的民間歌詩,大部分是臨時即興,隨編隨唱的心聲,寓意深刻,比興動人,充分展現了歌者的才華。畲族地區大都是革命根據地,解放前,畲族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革命根據地,編唱出許多激勵人民參加革命鬥爭的歌言,如《十送郎》《1934年革命歌》《紅軍帶領萬人眾》等。新中國成立後,畲族人民高唱時代新民歌,如《我愛畲山好地方》《十望寧德畲村》《畲山路》等。畲歌就是這樣演義著畲族的歷史。 雷志華說,畲族還盛行陪來客唱歌的風俗。對畲家人來說,最有趣的是“盤歌”,即畲族男女青年通過對唱山歌談情說愛的一種方式,也是同族人探親聯誼的一種文娛活動。每當村中來了年輕客人,大家都擁過去,本村的異性歌手們就要出來,圍著客人唱山歌,表達歡迎之情。而客人也要高歌應和,感謝主人的熱情,介紹一路見聞。雙方如此你來我往地對唱稱為“盤歌”,當天“盤”不完,第二天可以繼續,如果盤歌雙方旗鼓相當,往往要從晚上盤到天亮,甚至連盤幾個晚上。 畲族人有每逢節日和喜慶之時唱山歌的風俗,在福安、霞浦等地的畲族人還要舉行規模盛大的民眾性節日歌會。如正月初一、4月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中秋、九月九等,畲族民眾都會聚集在一起盤歌,漫山遍野都是對歌人群,歌聲此起彼落,縈繞山野,好不熱鬧。“只要穿上民族服裝,配上傳統裝扮,我們畲族的民歌一樣熱鬧好聽,不輸給劉三姐呢。”雷志華高興地說。
民族精神的象徵符號
曾幾何時,畲歌在畲族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畲歌慢慢退出人們的生活圈子。從1995年開始,雷志華四處蒐集畲族民歌。他幾乎走遍了寧德所有畲族同胞居住的地方,僅福安地區就走過170多個村莊。每到一個地方,他就和人家“盤歌”,一來互相交流感情,二來可以發掘一些新的民歌,並把這些一一記錄下來。“畲歌能否得以傳唱,關鍵在於傳承者。民歌是文化的象徵,是民族的符號!”雷志華感嘆說,“畲歌如果消亡了,就意味著這個民族精神文化的消亡。從小父母就教我唱畲歌,每年農曆‘三月三’畲族的‘烏飯節’,我都會去‘盤歌’。但是現在,年輕人基本都不知道畲歌是什麼了。現在要找個合適的傳人很難,首先要會標準的畲族語言,還要對山歌有興趣。這樣的人要到畲族聚居區去找,但是能不能找到很難說。”說到這裡,雷志華的眼神中流露出許多遺憾。 令人欣慰的是,寧德市有識之士已經擔當起文化傳承的重擔。前不久,素有“畲族歌王”之稱的藍興發被省文聯評為“福建十大傑出文化傳承人物”。 藍興發生長在福安與壽寧交界的塔仔村里,小時候曾在私塾念了一年書,成了一個識文斷字的“文化人”。從1960年開始,藍興發自己創作畲族民歌。1969年,藍興發創作的畲族民歌《毛主席恩情永不忘》發表在《福建日報》上,其中一段“畲山升起紅太陽,春筍上嵐茶葉香。東風吹倒黃連樹,幸福花開萬年長。”被中央民族學院選編到《頌歌聲聲飛北京》的少數民族詩歌選里。他的故事《新過門的媳婦》1965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收入“故事小叢書”出版,散文《畲山春》在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評獎(1981—1984)中獲優秀散文獎。為繼承與弘揚畲族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貢獻。2000年寧德市成立閩東畲族民歌聯誼會,並舉辦了六屆歌會。2005年邀請13位國內畲族研究專家成立畲族文化專家顧問團,對搶救與發展畲族文化工作的具體項目進行評審論證,專家們對畲族歌言的音樂文化現象表示濃厚興趣,對《畲族歌言》一書的編寫提出了寶貴意見,並順利通過評審。 未來5年,寧德市將積極指導畲族研究會、畲族研究所、畲族民歌聯誼會等組織,同時錄製畲族原生態民歌專集,編寫畲族歌言鄉土教材,在民族中(小)學開設畲俗教育課程,確定20個傳承村傳習點。將辦好有全國畲區歌手參加的中國閩東畲族歌言藝術節,同時評選“十佳傳習點”“十佳傳承人”,將設立畲族歌言網站,組織畲族歌言創作大賽,在旅遊景區成立畲族歌言風情展演點。還將利用畲族歌舞團打造畲族歌言藝術精品,召開國際畲族歌言理論研討會,編輯論文叢書,排演大型畲族歌言清唱劇。

文化藝術

正月初一至初五,不論哪家有客人,村裡的人都來和客人對唱山歌。首先以山歌相互祝賀新年,接著相互通報姓名、年齡、家住何處、家裡有些什麼人,然後,以山歌相互詢問過去的一年取得了哪些好成績,辦了些什麼好事,在新的一年裡有什麼打算,有什麼事要辦。
畲族青年結婚第一年,農曆正月要去岳母家拜年,一般選擇在正月初二起行。先備辦豬腿、鴨腿、年糕、豆腐乾等禮物,分別放在木盆里,裝入紅布袋,請一人用紅扁擔挑到岳母家去,小夫妻穿著民族服裝隨後走。
畲族長輩去世,在辦白事之前的一晚上,其家人會邀請村裡面的老人為去世的族人唱謠送行。沒有音樂只是唱歌就叫做謠。送行的謠的內容一般為對族人的離世的悲惋以及在另一個世界的祝福。唱送行謠這個儀式會持續整整一個晚上,其家屬也須整夜陪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