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姓

屈姓

屈,讀音作Qū,古音讀作Qué,亦可讀作Jué,屈氏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二位,人口約七十六萬三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48%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屈姓
  • 讀音:qū
  • 古音:qué
  • 亦可讀:jué
  • 名人:屈原
  • 得姓始祖屈瑕
姓氏來源,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源流七,源流八,得姓始祖,遷徙分布,家譜文獻,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字輩排行,通用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九言以上,歷史名人,近代名人,屈伯川,屈凱文,屈忠如,屈旻潔,屈中恆,屈遠志,

姓氏來源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遠古黃帝後裔狂屈豎,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著名的清朝學者張澍在《姓氏尋源》中記載:“黃帝傳有屈豎。”史書在典籍《國學·子部·道家》中記載:“黃帝理天下,始以中方之色稱號。初居有熊之國,曰有熊帝,不好戰爭。當神農之八代榆岡始衰,諸侯相侵。以黃帝稱中方,故四方僭號,亦各以方色稱。僉共謀之,邊城日駭。黃帝乃罷台榭之役,省靡麗之財,周戎士,築營壘。帝問於首陽山。令采首山之金,始鑄刀造弩。有於東海流波山得奇獸,狀如牛,蒼身無角一足,能出入水,吐水則生風雨,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牛。帝令殺之,以其皮冒之,以為鼓,以擊之,聲聞五百里。帝令軍人吹角為龍鳴,此鼓角之始也。於是又令作蹴踘之戲,以練武士。黃帝云:“日中必熭,操刀必割。”狂屈豎聞之曰:‘黃帝知言也。’”狂屈豎,為黃帝屬下武將,後在平定蚩尤之亂時立有大功。他十分欽佩黃帝的德政,一直認為“武非決世”,就是單憑武力不能解決世間的所有問題。因此,當黃帝說“日中必熭,操刀必割”時,他非常贊同這個辨證的道理。
屈姓屈姓
最古早的屈氏,當始於狂屈豎,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Qué(ㄑㄩㄝˊ)。

源流二

源於有扈姓,出自夏王朝時期的屈驁,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屈驁,亦稱大廉侯,是夏王朝初期西戎民族有扈氏部落的首領,建有屈驁城。屈驁城在夏王朝初期,被夏王啟討伐所滅。屈驁也是屈氏的最早祖先之一,其後裔子孫時代稱屈氏至今。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Qū(ㄑㄩ)。

源流三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莫敖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楚武王熊通有個兒子叫熊瑕,官至莫敖,位於令尹之下。楚武王封熊瑕於屈地(今湖北秭歸),並把屈作為熊瑕的食采之邑,其後史稱為屈瑕,或莫敖瑕。關於屈地所在,一說在今陝西丹江上游的商縣附近,二說在今河南浙川縣東、湍河以西的鄧縣與內鄉縣交界處,三說在今湖北南漳縣西北,四說在今安徽淮河中游南岸的懷遠縣西南,五說在今南漳縣西南,即今荊山山脈的龍潭頂。雖屈地之說有五,但按屈瑕的家族世代生活和發展於秭歸地區來看,其第二個說法比較“靠譜”。在屈瑕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封地名稱為姓氏,稱屈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屈氏正宗。在整個戰國時期直至秦朝末期,屈氏、景氏、昭氏皆為楚國公族中最有勢力的三個氏族大宗,其屈氏族人中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偉大的楚國詩人屈原。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Qū(ㄑㄩ)。
屈姓屈姓

源流四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公子姬夷吾封地,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屈,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吉縣,是春秋時期晉國公子姬夷吾所駐守、居住之地,出產良馬。這在史籍《左傳·僖公二年》重有記載:“屈產之乗。”周惠王姬閬十一年,晉獻公姬詭諸派公子夷吾守護屈邑。公元前655年,姬夷吾遭到驪姬之亂的迫害,逃到梁國避難。梁伯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姬夷吾,還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取名為姬圉,就是後來的晉懷公,女孩則取名為姬妾。周襄王姬鄭元年,晉獻公逝世,大夫里克殺了驪姬,然後派人往梁國迎接姬夷吾。姬夷吾聽了呂省的勸告,懷疑里克迎接他有陰謀,怕有生命危險,因此賄賂秦穆公嬴任好請求護送,並許諾將來會把晉國的河西之地奉獻給秦國。秦穆在周襄王三年派秦軍護送即夷吾回國即位,是為晉惠公。晉惠公即位後,立即毀約,在韓原之戰中,晉惠公拒絕讓慶鄭駕駛他的戰車。作戰時,晉惠公的戰車被陷在爛泥里,跑不動,秦軍逼近,晉惠公這才趕緊命令慶鄭駕御戰車,而慶鄭卻置之不理。結果晉軍大敗,晉惠公被俘,差一點被殺了祭祀天帝。晉惠公在位期間,使晉國處乾“失道寡助”的地位,喪失了與其他大國爭衡較短長的資格。在晉惠公留居在屈邑的庶支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屈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Jué(ㄐㄩㄝˊ)。

源流五

源於鮮卑,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北魏孝文帝定都洛陽後,將代北鮮卑複姓屈男氏、屈突氏、屈侯氏等氏族部落的族人姓名,均改為漢字單姓屈氏,其後子孫便以屈氏相傳至今。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Qū(ㄑㄩ)。

源流六

源於突厥族出自蒙古汗國時期乃蠻部屈出律,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屈出律,突厥名為屈出孤魯,古突厥民族乃蠻部太陽汗之子。著名的西遼政權末代可汗。宋寧宗趙擴嘉泰四年,成吉思汗滅突厥乃蠻部,太陽汗受傷致死,兒子屈出律逃跑,經畏兀兒、哈剌魯,於公元1208年到西遼投靠古兒汗,古兒汗還把女兒嫁給了他。宋嘉定元年,屈出律聯合花剌子模蘇丹國的國王花剌子模沙,推翻古兒汗,奪取了西遼政權。屈出律即位後,積極推行宗教不平等政策,強迫西遼境內的伊斯蘭教徒們都改奉佛教。宋嘉定十一年,成吉思汗命大將哲別進攻西遼。哲別率蒙古大軍進入西遼轄境後,首先宣布宗教平等,立即得到了伊斯蘭教徒的擁護和支持。屈出律失去所有幫助,無法再呆,遂出逃至巴達哈傷的河谷,被當地獵人抓捕後送回給哲別,被哲別處死。在屈出律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其先祖名字為姓氏者,在元、明時期漢化稱屈氏,世代相傳至今,主要分布在今新疆伊寧、阿克蘇、喀什一帶地區。
屈姓屈姓
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qū(ㄑㄩ)。

源流七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屈佳氏,滿語為Ciu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後多冠漢姓為屈氏。
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Qū(ㄑㄩ)。

源流八

源於蒙古族,漢化姓氏。成吉思汗三子窩闊台的後代。史料載:蒙古帝國時期,窩闊台汗敕封四子哈喇察爾
扎爾台(屈術)的墓碑扎爾台(屈術)的墓碑
大王為鳳翔汗國可汗。哈喇察爾大王的次子扎爾台(漢名:屈術,更改姓名原因至今存異議)襲為鳳翔縣達魯花赤,他的子孫也一直在陝西省鳳翔縣陳村鎮紫荊村繁衍,形成屈姓家族,當地稱為“屈家山”。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屈氏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二位,人口約七十六萬三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48%左右。
傳統意義上的屈氏遠祖,始於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楚武王之子羋瑕,受封於屈(湖北秭歸),子孫後代遂以封地名“屈”為姓。因此,屈氏是楚國的公族,屈氏起源於羋姓。屈氏得姓後十分興旺發達,春秋戰國時屈氏和景氏、昭氏為楚國最有勢力的三大王室宗族,顯赫一時。這一時期名載史冊者達十餘人,以三閭大夫屈原最為著名。公元前223年楚滅於秦,屈氏從此開始徙奔四方。一部分為避難散居今湖北、湖南等地。漢滅秦,曾遷六國貴族後裔和關東豪族於關中,屈氏亦列其中,為屈氏入陝之始。西漢後兩湖之地的屈氏有一部分遷居浙江臨海,一部分遷居江蘇泗洪盱眙等地。而兩漢之交的動盪不寧,使關中屈氏有進入山西、河北、山東者,其中一支遷居河南洛陽。魏、晉、南北朝時期,繁衍於今浙江臨海、江蘇盱眙、河南洛陽的屈氏家族龐大,人丁興旺,昌盛為屈氏臨海、臨淮、河南郡望。屈氏後來在臨海郡發展成望族,世稱臨海望。三國時期,汝南人屈晃因仕宦於吳,落籍今江蘇省境。北魏時期,屈遵家族在河北北部、遼寧南部的繁衍也頗引人注目。隨著同時期屈突氏改屈氏,極大地壯大了屈氏家族。隋唐時屈氏發展表現為南北爭雄,競相發展。宋、元時期,屈氏在南方的發展壓倒了北方,播遷於南方廣大省份,今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均有屈氏人定居。明朝初期,山西屈氏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被分遷於河北、北京、江蘇、河南、山東等地。明、清以後,屈氏分布地進一步擴大。
屈氏在中國國分布較廣,到2009年1月為止,以湖南、陝西等省為多。

家譜文獻

江蘇常熟臨海屈氏世譜十九卷,(清)屈厚基、屈廷銜修,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三閭祠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到2009年1月為止,仍然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
江蘇常熟臨海屈氏世譜十九卷,(清)屈軼撰,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忠義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蘇州大學圖書館(僅存第十二~十九卷)。
江西屈氏族譜,(清)屈鏡泉編輯,屈盛道等主修,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肇錫堂木刻活字印本。到2009年1月為止,仍然被收藏在江西省檔案館(僅存一卷)。
屈氏族譜一卷,(清)屈之綱、屈之邢纂,清光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到2009年1月為止,仍然被收藏在湖南省漵浦縣檔案館。
衡陽屈氏宗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到2009年1月為止,仍然被收藏在四川省雙流縣自稱屈原第七十代孫屈楚平處。
江蘇常熟臨侮屈氏世譜十九卷,(民國)屈采麟等重修,清道光至光緒年間刻,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忠義祠堂增補木刻活字印本。到2009年1月為止,仍然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有二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江蘇省常熟市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北秣歸屈氏族譜一卷,(民國)屈家升、屈家民纂,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到2009年1月為止,仍然被收藏在湖北省姊歸縣屈原紀念館。
江西屈民族譜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屈鏡泉編輯,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肇錫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第二卷下冊。到2009年1月為止,仍然被收藏在江西省檔案館。
東北屈氏源流史譜,(現代)屈廣興編著,2008年5月稿本。到2009年1月為止,仍然被收藏在遼寧省本溪市東明區屈廣興處。

郡望堂號

郡望

臨海郡:三國時期孫吳國太平二年(丁丑,公元257年)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東部沿海、象山港以南地區。
丹陽郡:丹陽又稱潤州、丹楊郡,是我國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變動。先秦時期,共有三處以丹陽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漢朝時期實施郡縣制度以後,先後又有許多以丹陽為名的郡和縣。丹陽郡始建於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省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脈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強溪以此地區。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後轄區縮小。到了南北朝的後魏時,又在河南省項城縣的東北置了一個丹陽郡。隋朝滅後南朝陳國後曾廢黜,後隋煬帝又置潤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再以蔣州(今江蘇南京)為丹陽郡。唐朝時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蘇鎮江)。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升為鎮江府。另外,古代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帶,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為丹陽。還有,秦朝時期的丹陽縣,亦稱丹楊縣,在今安徽省當塗縣一帶,唐朝時期被併入當塗縣。明、清兩朝乃至民國、現今的丹陽,只是個縣級建制的城市,位於今江蘇省溧陽市旁邊,緊依長江,隸屬於江蘇省鎮江市。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新豐郡:亦稱古庸國、竹山縣,商朝以前為漢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國,稱庸國。周武王伐紂,庸國起兵相從,得襲封。楚莊王三年(庚戌,公元前611年),庸國君主率群蠻叛楚,農曆8月,楚國伐庸國,楚人、秦人、巴人聯合起來滅了庸國,庸地被併入楚國,置上庸縣。周顯王五年(丁巳,公元前364年),秦楚兩國結盟,庸地還楚國。周赧王三年(己酉,公元前312年),秦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庸地歸於秦國。周赧王十一年(丁巳,公元前304年),秦楚兩國議和,秦國又將庸地還給楚國。同時,分置上庸郡和漢中郡,上庸郡治上庸,漢中郡治西城(今陝西安康)。周赧王三十五年(辛巳,公元前280年),秦國再次伐楚國,楚軍大敗,被迫割上庸、漢北地予秦國。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庸地復置上庸縣,改隸漢中郡,屬梁州。西漢初期沿襲秦朝建制,西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析上庸以西之地置武陵縣,屬漢中郡。漢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改梁州為益州,上庸、房陵、錫、長利四縣隸漢中郡,屬益州。王莽篡漢後,新朝始西漢朝建國元年(己巳,公元9年),改上庸縣為上庸部,隸屬漢中郡。西漢末期將漢中郡分為魏興、房陵、上庸三郡,上庸郡轄北巫、安樂、武陵、安富、微陽五縣。漢獻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曹操大破張魯後,將魏興郡轄地錫縣並人上庸郡,以申耽為上庸都尉。東漢朝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219年),劉備遣劉封、孟達平魏興、上庸、房陵三郡,申耽降蜀,被任命為上庸太守,封鄖鄉侯。東漢朝建安二十五年(庚子,曹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孟達降曹魏國,隨即襲擊劉封,劉封逃回蜀國,曹魏國合併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郡,任孟達為太守。曹魏明帝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孟達謀歸蜀漢,被曹魏興郡太守申儀密報司馬懿,司馬懿率兵破城,擒殺孟達。曹魏太和二年(戊申,公元228年),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北巫三縣為上庸郡,治上庸。曹魏太和四年(庚戌,公元230年),撤上庸郡併入錫郡。曹魏景初元年(丁巳,公元237年),分魏興郡之微陽縣和錫郡之安富、上庸兩縣並為上庸郡。曹魏嘉平年間又撤上庸郡,至曹魏甘露四年(己卯,公元259年)復置。晉朝時期沿襲曹魏建制。晉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上庸郡轄上庸、富安、微陽、上康、武陵五縣,屬荊州。晉惠帝元康年間(公元291~299年)歸屬梁州管轄。其後,地被前秦占據,東晉孝武帝時又為晉所轄。南北朝時,初沿舊制。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上庸郡轄上庸、北巫、富安、微陽、武陵、新安、吉陽七縣,屬梁州。北齊武帝永明二年(甲子,公元484年),上庸郡轄上庸、武陵、齊安、北巫、上廉、新豐、新安、吉陽八縣。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癸未,公元503年),析上庸縣另置安城縣,改稱上庸郡為新豐郡。候景之亂時,地入西魏。西魏廢帝元年(壬申,公元552年),改安城為竹山。同時改房陵為光遷,改新豐為上庸,以竹山之地分設羅州。北周時期,改上庸縣為孔陽縣。隋文帝開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孔陽縣為上庸縣,改羅州為房州,領上庸、竹山、光遷、永清四縣,隋煬帝大業元年(乙丑,公元605年),改州為郡,以郡治縣,改房州為房陵郡,治竹山。唐朝初期沿襲隋朝建制。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房陵郡為遷州,治房陵。唐太宗貞觀十年(丙申,公元636年),廢遷州,置房州,治竹山,領房陵、竹山、永清、上庸四縣,屬山南東道。唐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房州為房陵郡。唐肅宗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房州,竹山屬之。五代十國時期,上庸、竹山仍屬房州。宋朝初期沿襲舊制。北宋太宗雍熙三年(丙戌,公元986年),省上庸入竹山,仍隸房州,升房州為保康軍節度,隸京西南路。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庚戌,公元1130年),置金、均、房州鎮撫使,屬利州路。宋高宗紹興五年(乙卯,公元1135年),隸襄陽路。南宋朝紹興七年(丁巳,公元1137年),改隸京西南路。南宋朝紹興十年(辛酉,公元1141年),置金、房、達、開安撫使,改屬利州路,房州領房縣、竹山二縣。元朝時期沿襲宋朝建制。元順帝至正二年(壬午,公元1342年),省房陵入房州,竹山仍隸房州,屬襄陽路。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襄陽為府,領竹山、房縣、上津、鄖縣等縣。明朝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省竹山入房縣,屬湖廣布政使司襄陽府。明朝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復置竹山縣,仍屬襄陽府。明憲宗成化十二年(丙申,公元1476年),設鄖陽府,竹山屬之,同時割竹山縣西尹店社置竹谿縣。清朝沿襲明朝建制。清聖祖康熙三年(甲辰,公元1664年),將湖廣分為湖北、湖南兩省,鄖陽府屬湖北布政使司,領鄖縣、鄖西、竹山、竹溪、房縣、保康六縣。清宣宗道光元年(辛巳,公元1821年),割竹山、竹溪、房縣之南鄉置白河廳(今柳林白河口),設撫民同知,後改督捕同知。清穆宗同治三年(甲子,公元1864年)裁白河廳,復原制。中華民國初年(壬子,公元1912年),全國實行省、道、縣制,竹山屬湖北省襄陽道。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改屬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屬第八行政督察區。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元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竹山,竹山隸屬陝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後改為兩鄖專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竹山隸屬中南行政區湖北省鄖陽專員公署。1950年庚寅2月1日,改屬鄖陽地區專員公署。1952年壬辰襄鄖合併,隸屬襄陽專區專員公署。1965年乙巳,襄鄖分設,竹山隸屬鄖陽專區行政公署。1970年庚戌,專區改稱地區,竹山隸屬鄖陽地區行政公署。1994年甲戌10月,鄖陽地區建制撤銷,與十堰市合併,竹山隸屬湖北省十堰市。
彭城郡:彭城郡原為西漢時期的楚國所置。漢宣帝地節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國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縣(今江蘇徐州),西漢朝黃龍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復名楚國,東漢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為彭城國。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復為彭城郡。隋開皇時期(公元581~600年)廢郡,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又改為徐州,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為徐州。歷史上的彭城郡,其統轄範圍大致包括今山東省微山縣、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沛縣東南部及邳縣西北部,安徽灘溪縣東部及山東微山縣一帶。彭城郡與沛郡在地域範圍上有部分重疊。
渤海郡:西漢時期從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唐朝時期的東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渤海郡,先稱振國(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後來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的渤海灣沿岸一帶。後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為大遼國契丹族耶律·德光所滅,以後不復存在。

堂號

臨海堂:以望立堂。
丹陽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屈姓
渤海堂:以望立堂。
彭城堂:以望立堂。
新豐堂:以望立堂。
三閭堂:戰國時屈原,博聞強記,明於治亂,在楚國官至三閭大夫,楚懷王很尊重其才。後來因為被奸臣靳尚和鄭貴妃說他的壞話,被貶到江南。他作了《漁父詞》,表明自己的愛國心,自投汨羅江而死。
汨羅堂:同三閭堂。
忠義堂:同三閭堂。

字輩排行

河南光山縣(信陽市)屈氏字輩: “國(學)(第十世)鳳紹(成)家慶,文龍應世,祥崇來功德茂,根本振倫長(廿九世)”。1997年屈氏宗譜(光山卷)成書的二修版又新續二十個字:明(第卅世)祖弘繼揚,杏淮錦秀鄉,聖賢禮忠欽,立志建富康。
2007年12月8日,時值屈氏宗譜(光山卷)三修族譜期間,鄂豫皖三省邊的麻城、固始、金寨等數縣族人經四次機會商議,簽訂《鄂豫皖屈姓合譜會議紀要》,一致認為:我們河南光山縣的屈姓都是屈瑕的後裔,同根同源,數千年來由於信息不通,派系不一,交往不便,決定:麻城市(含羅田、固始、商城、金寨)的“祖”字輩與光山縣的“龍”字輩,霍邱縣的“光”字同輩,往上查不清的不予計較。原譜系湖北麻城用到“興”字輩止,光山縣用到“祥”字輩止,霍邱用到“國”字輩止,此後統一使用新譜系,新譜系共四十個字,依序是:
奉發榮開旺,賢良盛延昌;陽昭乾坤泰,厚澤潤傳芳;
顯悅本清源,詩書育棟樑;恭敬禮致廣,瑞意建福康;
故此,原譜中的“崇來功德茂,根本振倫長”等十個字和1997年版新續的二十個字均不在啟用,至十九世“祥”字輩之後,從第廿世啟用“奉”字。
山東滕州屈氏字輩:“宜紹凡慶允會光昌石延方”。
山東谷亭屈氏字輩:“國可秉朝大有長繼學昭紹范慶雲會光昌實晏芳永忠贊先德本榮發科揚志立道義信教益從善良景仰新理書厚恩保其祥”。
山東寧陽屈氏字輩:“英勇傳繼廣昭現慶繁祥”。
山東屈氏一支字輩:“忠善金保桂珍化安其祥承恩榮秀義”。
陝西漢中屈氏一支字輩:“儒林楚克定萬世永宏昌應仕成世有宗萬逢繼興玉印崇先德仁和慶大同昌隆昭戶勛富貴定榮豐”。
陝西漢中屈氏一支字輩:“大自成開正有楊榮華富貴萬代興”。
陝西漢江屈氏字輩:“應仕成世有宗萬逢繼興玉印崇先德仁和慶大同昌隆昭戶勛富貴定榮豐”。
陝西蒲城屈氏字輩:“勝賢同世盛錫爵護朝廷”。
陝西榆林屈氏字輩:“德海亮廣雲“
四川犍為屈氏字輩:“正宗勝朝廷大用君臣貴武福智天生國富民強旺和平萬載新”。
四川天寶屈氏字輩:“仁義智德成”。
四川儀隴縣思德鄉前進村屈氏字輩:”天心仙宗玉,仕途從學登,思文昭國硯,金榜早提名”。
四川通江苗南屈氏一支字輩:“天星元(先)宗玉,仕進崇學登,斯文昭國彥,金榜早題名”
四川通江涪陽屈氏一支字輩:“心尚全天理,才能建國勛,朝廷升俊秀,世代頌承平”
宗祠家法規條(四川省通江縣涪陽鎮)宗祠家法規條(四川省通江縣涪陽鎮)
四川瀘縣、湖南湘鄉、邵陽屈氏字輩:“勝賢同世盛錫爵護朝廷登金榜(義)智德成忠孝賢”
湖南衡陽屈氏字輩:“發正坊繼堯原景永啟廷思萬朝世大有奉正明松輝坤錫源植炳培鈞深模煥增銘澤楚燿基□澄梧□□銀河柳暄封鎮治權”。
江蘇南通、句容屈氏字輩:“廣長尚永文洪雲”。
江蘇鹽城屈氏字輩:“智長步桂”。
內蒙古、遼寧屈氏字輩:“永慶振希歐”。
重慶潼南屈氏字輩:“天開文明景英才必顯”。
安徽亳州屈氏字輩:“學長清廣興井”。
河北承德屈氏字輩:“三金恆盛方萬年長久”。
雲南文山屈氏字輩:“朝庭得大用”。
遼寧遼陽屈氏字輩:“慶豐年樂太平”。山東肥城桃園鎮前里留村有一支屈氏字輩“廷甲樹,宗澤宜懷志”
湖北屈氏一支字輩:“有志家克定,萬代永宏昌”。
湖北麻城屈氏一支字輩:“懷宗耀祖,家國興強”.
屈氏一支字輩:“儒林楚克定,萬世永宏昌”。
江西湖口屈氏字輩:“世國錫賢良 河清德業彰 乾坤開泰運 源本紀高陽 受賜思淮海 初基在沅湘 深仁長衍慶
厚澤遠流芳 功著盟齊會 文垂憲令光 佩蘭敦品望 立志輔懷襄 繼起多英俊 貽謀樂盛昌”
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屈營村及鄧州市屈店支脈:天進九一成大世,宗祖積德芳名傳;修齊平治邦國定,文運廣開萬代賢。1995年續:繼業全興永慶祥,英俊正起振家聲。

通用聯

四言

臨危不懼;海量能容:此聯為鶴項格嵌典屈氏名門望族居住地“臨海”嵌字聯。
懷忠作賦;削髮為僧:上聯典指中國最早的大詩人屈原,名平,字原,戰國時楚國人。曾輔佐懷王,官左徒三閭大夫。學識淵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聯齊抗秦,後遭守舊的貴族子蘭、靳尚等人讒害而去職。頃襄時被放逐,長期流浪沅湘流域。後因楚國政治更加腐敗,國都郢又被秦軍攻破,他既無力挽救楚國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便投汨羅江而死。所創造的騷體,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後世影響極大。主要作品有《離騷》、《九章》、《天問》、《九歌》等,後人輯有《屈原賦》二十五篇。下聯典指清朝初期的文學家屈大均,初名紹隆,字介子、翁山、廣東番禺人。清兵入廣州,曾參加抗清隊伍,失敗後削髮為僧,改名今種。後還俗,改名大均,北游關中、山西,與顧炎武等人交往。能詩,風格明健,與陳恭尹梁佩蘭並稱“嶺南三家”。著有《易外》、《翁山詩外、文外》、《道援堂集》、《廣東新語》等。
沅湘世澤;渤海家聲:全聯典指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自沉湘陰北之屈潭,在汨羅江上。通沅江湘江
汨羅弔古;蔣國膺封:上聯典指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投汨羅江而死,漢賈誼嘗過江吊之。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屈突通,唐高祖時授兵部尚書,封蔣國公。
河南世澤;三閭家聲:全聯典指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為三閭大夫
節同和靖;詈憚女嬃: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屈復事典。下聯典指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事典。
懷忠作賦;講道寄人:上聯典指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事典。下聯典指漢朝時期的屈處靜事典。

五言

海日長三丈;玄黃始一隙:此聯為明末清初文學家屈大均《登羅浮絕頂奉同蔣、王二大夫作》詩句聯。

六言

望崦嵫而勿迫;恐鳾鴂之先鳴:此聯為戰國時期的楚國大夫屈原《離騷》中聯句。近代偉大文學家魯迅曾書此集句聯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上聯大意是讓太陽神羲和停車,不使很快迫近落日之山;下聯大意是要及時作為,莫待鵑啼花謝,青春空逝。

七言

嶺南三子承先澤;長安二屈啟後人:上聯典指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屈大均,初名紹隆,字翁山,番禺人。他以繼承屈原精神為己任。其詩感傷時事,揭露清軍暴行,與陳恭戶、梁佩蘭並稱“嶺南三子”。下聯“二屈”,典指唐朝時期的名吏屈突通屈突蓋兄弟二人。長安人。突通曾任隋朝左騎衛大將軍。歸唐後為李世民部將。消滅薛仁杲後,諸將爭搶珠寶,他獨無所取。平定王世充,論其功第一,深為唐太宗所敬重。突通之弟突蓋,曾任長安令。他正直嚴厲,不畏權貴,不徇私情,權貴惡徙為之忌憚斂跡。時有“寧食三斗艾,不見屈突蓋;寧食三斗蔥,不逢屈突通”的美譽。
祀典通明違亂命;儒林翹楚擅芳聲:上聯典指戰國時楚國大臣、文學家屈原的事典。下聯典指春秋時楚國莫敖(官名,位次於令尹)屈瑕的事典(指“以以私慾乾國”之典)。

九言

階高辭遠,同風雅並體;行廉志潔,與日月同光:此聯為湖南省汨羅縣玉筍山屈子(原)祠聯。屈子祠始建於漢朝,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理主席董必武(公元1885~1975年)撰書。

九言以上

撫巡以仁,軍士皆優挾纊;會盟申義,楚子獨使如師:上聯典指春秋時期楚國屈巫臣的事典。巫臣,字子靈,封申公。下聯典指春秋時楚國大夫屈完的事典。齊桓公伐楚,成王使完如師。桓公陳諸侯之師,與完乘而觀之。完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者以力,楚國方城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因與諸侯盟。
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提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此聯為湖南省汨羅縣玉筍山屈子(原)祠聯。即戰國時楚國大臣、政治家、文學家屈平。

歷史名人

屈瑕羋姓,熊氏,名瑕;荊山人,著名春秋時期楚國軍隊統帥,屈氏鼻祖之一。
屈原: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屈完:郢人著名春秋時楚國貴族。
屈盪:屈到之子;郢人,著名春秋時楚國大夫。
屈建:字子木;郢人,著名春秋時期楚國大夫。
屈匄:楚國人。著名戰國時期楚國將領。
屈蓋:楚國人。著名戰國時期秦國左丞相
屈遇:党項羌人。著名北宋將領。
屈大均:初名屈紹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廣東番禺人。著名明末清初文學家。
屈復:字見心,號悔翁、金粟道人;陝西蒲城人。著名清朝文學家。

近代名人

屈伯川

近代教育家。

屈凱文

澳大利亞著名華裔學者,管理學家,投資銀行專家,屬於秭歸屈氏郡望。

屈忠如

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1932年生於安徽省宿縣,從小喜愛唱歌,並天生有一副好嗓子。抗日戰爭時期來到了西安,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1951年參加西安市工人文工團,後調入陝西樂團、陝西省歌舞劇院擔任獨唱演員。她演唱的《趕牲靈》《橫山下來些游擊隊》《蘭花花》《三十里舖》等歌曲深受民眾喜愛。

屈旻潔

台灣知名女藝人,偶像團體七朵花中的團員小潔。

屈中恆

台灣演員、主持人、配音演員。

屈遠志

中國大陸作家,代表作品《靈魂不死》《叢林有公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