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橋(浙江寧波市尚書橋)

尚書橋(浙江寧波市尚書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寧波,現有兩座尚書橋,一座位於城區柳汀街上,另一座位於鄞州古林鎮仲一村。

柳汀街上的尚書橋,橫跨月湖段西側。橋的東側,小小彈丸之地肩並肩挨著的是各式古色古香的建築:賀秘監祠、佛教居士林、關帝廟,還有“瀛洲接武”石牌坊、“保合太和”照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尚書橋
  • 地點寧波
  • 類型:橫跨月湖段西側
  • 數量:兩座尚書橋
介紹,名人軼事,

介紹

寧波,現有兩座尚書橋,一座位於城區柳汀街上,另一座位於鄞州古林鎮仲一村。
柳汀街上的尚書橋,橫跨月湖段西側。橋的東側,小小彈丸之地肩並肩挨著的是各式古色古香的建築:賀秘監祠、佛教居士林、關帝廟,還有“瀛洲接武”石牌坊、“保合太和”照壁。
關帝廟的東側緊鄰的是陸殿橋,它和尚書橋好比一對孿生兄弟,提到尚書橋不能不提陸殿橋,就像提到陸殿橋不能不提尚書橋一樣。據史料記載,月湖的柳汀在代初年還是個孤立的小島,北宋天禧五年(1021),僧蘊臻分別在柳汀島的東西兩側各建了一座拱形石橋,名“憧憧東橋”和“憧憧西橋”。“憧憧”二字出自《周易·鹹》“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句,意謂往來不絕,與友人相互過從,可見兩橋建成後帶給月湖柳汀的熱鬧和繁華。“憧憧東橋”在明崇禎三年(1630)改稱陸殿橋,因大理寺卿陸世科在橋邊所建關帝廟俗稱湖西陸殿的緣故。“憧憧西橋”即今尚書橋,明天順八年(1464),太守張瓚為刑部尚書陸瑜建尚書坊於橋之西堍,尚書橋由此得名。

名人軼事

陸瑜是明宣德八年(1433)進士,天順二年(1458)任刑部尚書。原籍慈谿,元代時他的始祖陸元不願為官,就在鄉間讀書做學問,很有名氣,被明州城裡月湖東岸的徐家請去做了塾師,於是舉家從慈谿遷入。到了陸瑜這一代為第五代,族中開始興旺,成為甬上望族。陸瑜為人為官正直清明,敢說敢為,不為個人恩怨所左右。
尚書橋在歷史上屢經修繕,清徐兆籨在《四明談助》中稱:“(北宋)嘉?間(1056—1063),守錢君倚修。(南宋)乾道五年(1169),守張津重建。橋成而屋之,翼以石欄。檐楹飛舞,與波上下,壯麗堅緻,可支百世,誠一郡之偉觀也。”如此看來,明州太守張津重建的此橋上還建有廊屋,飛檐翹角,精緻漂亮,蔚為壯觀,是當時月湖上的景觀性橋樑。
歲月悠悠,尚書橋規模已不可同日而語,但橋的古韻尚在。現在所見尚書橋為石樑單孔平橋,橋兩側有望柱、橋欄板,古樸滄桑,向過往行人昭示著月湖千年深厚的歷史文化。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因柳汀街道路拓寬改造,為保護舊貌,在尚書橋和陸殿橋的南側另建了兩座同名公路橋,於是就有了柳汀街上兩座斑駁的古橋和兩座現代化新橋交相輝映的奇觀。
古林鎮仲一村的那座尚書橋在石馬塘自然村羊府廟西側,為二墩三孔的石樑平橋,橋面由三排縱向長條石鋪成,兩邊設護欄石板。北側的欄板上刻有“石馬塘”,所以叫石馬塘橋,南側的欄板上刻的是“尚書橋”三字,為典型的一橋兩名。石馬塘舊稱“石馬里”,河港交叉四通八達,自古水運發達,當地的一位老人告訴我,昔日這裡船楫往來不絕,他小時候還看到過龍舟賽呢。老人指著羊府廟前面靠河的一塊平地說,這地方以前叫“席行基”,就是西鄉席草及席草製品的一個批發交易中心,到了席市里,羊府廟內外及橋上橋下,到處是交易草蓆的人們。
事實上,在石馬塘橋之前還有一個橋名叫“青陽橋”,因橋西建有道家的青陽觀而得名,而尚書橋的來歷則與明代時一個叫聞淵的吏部尚書有關。
聞淵(1480-1563),字靜中,號石塘,明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後官至吏部尚書,人稱“聞天官”、“聞太師”,在朝為官四十五載。《明史》對他的評價是“過於獨斷”,但他的個性耿直卻是他的本色,面對權貴當道毫不畏懼,他曾當面痛陳大宦官劉瑾的罪狀,說得劉瑾無話可說,只得服罪。聞淵七十歲告老還鄉,居月湖之畔天官第。其實,他的老家在石馬塘,石馬塘本來名不見經傳,因為聞氏望族的遷入而名聲大振。聞氏家族以聞尚書為榮耀,在石馬塘橋欄的另一側又加刻了 “尚書橋”三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尚書橋西堍有財神殿、泗水亭和施茶亭,其中泗水亭原是一座突出於水面的水榭,據說是當年聞淵為了方便母親觀看龍舟競渡所修,現已建成了民宅,但作為“水榭”的遺蹟猶存。在橋邊,還有一塊洗衣石板,仔細察看,原來是一塊立於嘉慶十八年(1813)的施茶碑,字跡已漫漶不清,但我的腦海中卻仿佛閃現施茶亭內外的熱鬧場面:一群大汗淋漓的販夫一邊大碗喝茶,一邊談論著生意經,偶爾也開些玩笑,說些家長里短的趣聞逸事……可以想見,施茶亭除了給人擋風避雨遮陽,也曾給淳樸的小村帶來了歡笑。
兩座尚書橋,一座在鬧市,一座在鄉間,互不搭界,卻讓人記住了與古橋有關的人和事。陸瑜和聞淵兩位明代尚書無緣謀面,陸瑜去世時,聞淵才七歲,但他們都與月湖有緣,月湖成為他們度過生命最後歲月的歸宿。他們的共同之處在於,官雖做得大,卻個性耿直,敢作敢為,又體恤百姓。這樣的人,自然要讓百姓銘記在心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