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安事變

著名的“高陶事件”也稱“抗日史上的小西安事變”。新加坡《聯合早報》25日刊出陶希聖之子陶恒生接受採訪的文章,陶恒生表示,他們一家人當年秘密逃離,那一場逃亡是他人生記憶中無法忘懷的一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西安事變
  • 時間:1940年1月22日
  • 類別:案例事件
  • 地點:上海
借病缺席,乘船逃亡,勸汪精衛,
中國現代史上著名的“高陶事件”,也稱“抗日史上的小西安事變”。新加坡《聯合早報》25日刊出陶希聖之子陶恒生接受採訪的文章,陶恒生表示,他們一家人當年秘密逃離,那一場逃亡是他人生記憶中無法忘懷的一段。陶恒生條理分明的說出逃亡細節,在他娓娓道來下,這段相隔半個世紀的陳年往事宛如電影中的逃亡情節。
文章摘編如下:
1940年1月22日,香港《大公報》報導了一條震驚中外的新聞:原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與日本在上海簽訂了“汪日密約”,這條十分驚爆的新聞刊出之後,除了在各地引起轟動,更叫世人感到意外的是,向《大公報》聯名揭發汪精衛簽下賣國密約的,竟然是汪精衛身邊的兩名得力助手高宗武和陶希聖……
在中國現代史上,這樁高宗武和陶希聖的揭密事件是極具關鍵性的歷史事件,在歷史學界,稱作“高陶事件”,也稱為“抗日史上的小西安事變”。
當年高陶二人在關鍵時刻脫離汪精衛,從上海秘密出走,陶希聖的二兒子陶恒生已有九歲,親身經歷了“高陶事件”發生的過程。當時,陶恒生姐弟五人,在1939至1940年間,隨母親萬冰如從香港去上海,但又在短短40天后,隨著事態的發展,分兩批偷偷逃回香港。

借病缺席

1939年12月29日,在上海愚園路一幢洋樓里,一場以“主和”為名的秘密“汪日密約”談判正在進行。會談的一方是以汪精衛為首,另外一方則是日本參謀總部代表影佐禎昭。
由於知道事關重大,陶希聖承受著極大的精神煎熬,萬冰如在香港聽說後,決定帶著五個孩子奔赴上海支援陶希聖,表面上則表現得好像是到上海投靠汪精衛和日本人。而在家人抵達上海後,幾近崩潰的陶希聖才得以搬出愚園路與家人團圓。
但汪精衛與日本的談判終究還是繼續進行,並進入最後關頭。陶恒生說,汪精衛與日本是在1939年12月30日在賣國條約上籤字,但簽訂密約的那一天,對密約內容無法接受的陶希聖藉口生病缺席了。
簽約後,到了元旦團拜的那一天,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要陶希聖“補簽”密約,陶希聖再次躲過了。那時同樣沒在密約上籤字的另有一人,那就是高宗武。

乘船逃亡

為了逃離上海,高宗武還打聽到,1月3日,5日,7日都有船,最後決定坐1月3日,比較安全的美國總統號離開上海。陶恒生說,陶希聖與高宗武能夠成功逃走,很大程度上是得到杜月笙的大弟子萬墨林的協助。曾經是上海灘黑幫老大的杜月笙,中國抗戰期間身在香港從事抗日救亡工作,上海則是他抗日工作的重要據點。高宗武在談判期間,與杜月笙取得了聯繫,杜月笙便指示萬墨林,為高陶二人的出走做出救援安排。
陶恒生說,他父親與高宗武是以假名登上了前往香港的輪船,上了船之後,他們甚至把彼此的假名也忘了,後來在甲板上碰到了,兩人在商量之下決定到香港之後下一步該怎么做,結果在船上就起草好給《大公報》主編的信。

勸汪精衛

許多人都感好奇的是,高宗武和陶希聖當時的心路歷程,為什麼先是追隨汪精衛,後又脫離汪精衛。尤其是學者出身的陶希聖,他為何一度追隨汪精衛?
陶恒生說:“我父親當年追隨汪精衛,有其歷史及感情因素存在。父親對汪精衛有一種知遇之恩,曾經覺得汪需要他的時候,他不能離開他。他最終又脫離汪精衛,是因為在和汪精衛等人共同參與對日談判後,他看穿了日本的野心,敵人所謂的和談,實際上是在進行誘降,企圖吞併中國。我父親曾經勸過汪精衛停止談判,勸他不要中了日本的圈套,可是始終規勸無效,汪精衛說他已經無法回頭,騎虎難下。眼見汪精衛不能自拔,我父親不願國家淪亡,自己身敗名裂,成為歷史罪人,最終只能一走了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