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事變

蘭州事變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在西安爆發事變的同一天,距西安千里之外的蘭州,東北軍將領奉張學良之命在蘭州發動了“蘭州事變”。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在陝西臨潼扣押蔣介石,當晚七時張學良派飛機送手令來蘭州,在省府秘書長、代行省主席職務的周從政,五十一軍參謀長劉孝同等主持下,向駐蘭州胡宗南部隊及駐甘綏靖公署朱紹良部隊發動進攻。朱部除拱星墩炮兵營外,其餘僅有小抵抗,短時間內即解除其武裝,打死打傷七十餘人,俘虜一千二百餘人,並扣押甘肅省會警察局長史銘及綏署參謀長章亮琛、總參議張春蒲等人,並公布張、楊八項主張,回響“西安事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州事變
  • 隸屬:西安事變
  • 人物:于學忠 周從政 解方
  • 時間:1936年12月
事件背景,事件過程,事件影響,相關人物,相關作品,

事件背景

"蘭州事變"是“西安事變”的重要組成部分。九·一八事變後,民族生存危機日重,全國抗日救亡浪潮日益高漲,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由於蔣介石仍抱定‘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隨著紅軍三大主力北上抗日會師陝甘,國民黨調集各路重兵‘圍剿’,遂使西北地區驟然成為當時抗戰與內戰的鬥爭焦點。
1936年,國民黨中央軍的第一軍、第三軍、第三十七軍、二十五師、九十八師及東北軍五十一軍、五十七軍等部相繼進入甘肅,國民黨各系統、各種勢力的鬥爭也隨之加劇。為了推動和引誘東北軍積極“剿共”,蔣介石委任五十一軍軍長于學忠為甘肅省政府主席,同時又任朱紹良為國民黨蘭州綏靖公署主任,予以節制和監視。
東北軍蘭州駐軍五十一軍是1935年秋進入甘肅的,(該軍下轄三個師:一一三師駐防蘭州,其中師部及六三九團駐蘭州東教場,六三八團駐蘭州南關,六三七團駐拱星墩,師長李振唐;一一四師駐靖遠至永登一線,師長牟中珩;一一八師駐定西以東地帶,師長周光烈。)軍長于學忠東北軍中屢建戰功,深得張學良信任,成為東北軍中地位僅次於張學良的重要人物。
五十一軍“九·一八”事變後撤駐天津一帶,東北淪陷的苦難及在天津遭受日軍欺凌的親身經歷,使這個軍的廣大官兵抗日情緒十分高昂,對蔣介石一味對日妥協和將該軍推到西北“剿共”極為憤慨。當時五十一軍中已建立了由張學良親任會長的東北軍內秘密抗日核心組織———抗日同志會蘭州分會,負責人是張學良派駐五十一軍秘密聯絡員、中共黨員解方。不少中下級愛國軍官參加了這個組織,在後來的事變中起了重要作用。
從後來的史料中看,張學良、楊虎城‘兵諫’蔣介石,于學忠是知道的。早在1936年11月,張學良就親自駕飛機從西安經平涼固原飛抵蘭州,了解甘肅和五十一軍狀況,並與于學忠進行了密談。12月初,蔣介石主持召開西北‘剿共’軍事會議,于學忠及部下三個師長奉命赴西安開會,五十一軍軍務由軍參謀長劉忠乾負責,甘肅省政府工作由秘書長周從政代行。在西安期間,于學忠參加了東北軍高級將領秘密會議,贊同了張學良、楊虎城的‘兵諫’決定。

事件過程

1936年12月12日,西安行動得手後,張學良總部急電蘭州,告知扣蔣成功,命令五十一軍立即解除蘭州綏靖公署、中央軍各部及省會政軍首腦,切斷蘭州與國民黨中央的聯繫。
1936年12月4時,在蘭州水北門一帶駐防的東北軍首先向黃河北岸來城裡的中央軍某連開了火。在城內的東北軍第一一三師及特務營先後包圍了朱紹良的辦公地---西北綏靖公署、公安局、軍總督警察處、中央軍第二十四師留守處等機關。
為防止意外情況發生,在統一行動開始前,先扣押軍統特務分子、甘肅省會警察局長史銘。而後,為團結和中立地方勢力,周從政電話告知新一軍軍長鄧寶珊,假稱蘭州與外電訊聯繫中斷,為防不測,五十一軍將在當晚派部隊通夜巡邏,請新一軍各部崗哨退避,以免誤會而衝突。
晚上8時,五十一軍軍部,就是今天的省政府後院裡,大開宴席,綏靖公署首腦及各處處長,因朱紹良到西安開會未歸,綏靖官員由參謀長章亮琛率領赴會,正當酒酣耳熱之際,忽然衝出一列全負武裝的士兵將國民黨蘭州綏靖公署參謀長張亮深等高級官員全部扣押。
與此同時,城內槍聲四起,以一一三師為主力的各部在師參謀長竇光殿的指揮下分頭直撲預定目標。在激烈的交鋒後,綏靖公署被東北占領,擊斃了綏署監印官、副官、衛士隊長等數十人;解方率隊沖入朱紹良的辦公室,繳獲電台及許多重要檔案。對甘肅軍警督察處、省會公安局及各分局、中央軍第八師留守處、二十四師留守處、交通兵二團、監察使公署等到處的軍事行動進展順利,未遇激烈抵抗。但東教場和飛機場戰鬥較為激烈,衝突中中央軍徐、蔡二團長被除數打死,東北軍也有數十人傷亡。
在軍事行動的同時,五十一軍派出部隊分頭占領了電報局、郵政局、中央銀行、農民銀行、無線電台、民國日報社等要害部門,予以監視和戒備。
至13日凌晨,城內槍聲逐漸停止,軍事行動順利完成。在行動中扣留了綏靖公署參謀長章亮琛、秘書長翁燕翼、總參議張春浦、交通處長李蘊華、軍官處長何曉宣、副官長拜偉、軍警督察處長兼新一軍參謀長張性白、甘肅國民軍訓會主任、特務頭子胡維藩及省會主任公安局長史銘等一干人員。事變中,西北綏靖公署衛士隊長高鳳梧、軍需處長王式輝、參謀楊陟崗、監印官柳長庚、副官蔣青、特務長周元等人被打死,俘虜一千二百多人,中央軍系統在蘭州部隊及特務武裝全部繳械,僅在綏靖公署就繳獲手槍七百餘支,步槍數百支。蘭州國民黨報刊被勒令停刊,綏靖主任朱紹良則在西安被張學良扣留。
軍事行動結束後,五十一軍立即通電全國,回響張、楊“八項主張”,並以省政府主席于學忠的名義在市內張貼布告,解釋原委,安定民心。
13日上午,槍聲剛剛停止,省政府即舉行緊急會議。會上周從政宣讀了張、楊通電,介紹了西安情況;劉忠乾介紹了蘭州行動經過。與會者雖感震驚,但對張、楊“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舉動表示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13日15時,周從政以省政府名義召集中央在蘭單位負責人開會,中央銀行、農民銀行、郵政局、電報局、無線電台、鹽務局等機關負責人到會。會議要求安定秩序,各單位收入暫時封存,不準向中央報解。與會者表示願按照省政府要求去辦。
14日上午,省政府又邀請地方紳士、社會名流水梓裴建準、楊思、鄧春膏王延翰等到二十餘人及馬步芳馬步青魯大昌、楊子恆等部駐蘭辦事處處長進行座談,多數人表示贊成“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事變發生和第4天,于學忠乘張學良座機返回蘭州,進一步穩定了蘭州形勢。此後,于學忠頻繁往返於西安、蘭州之間,一面參與西安事宜,一面處理蘭州工作。
1936年12月25日,五十一軍忽接西安總部電報,稱蔣介石已全部答應張、楊條件,已由張學良親自護送蔣介石返回南京。第二天,飛機從西安送來張學良親筆信的影印件,要求東北軍各部隊服從楊虎城、于學忠的指揮,“團結一致、共濟艱危”。
張學良將軍不顧個人安危,親送蔣介石返南京的行動,引起五十一軍和蘭州各界人士的震動和擔憂,以為這是一件“奇事”,一致盼望能夠出現“內戰中止,一致抗日”的新局面。
1936年12月26日,由周從政出面召集省府會議,報告蔣介石已答應張、楊條件,“兵諫”目的已達。鑒於西安事變已和平解決,會議決定釋放被扣人員(惟史銘暫不恢復職務),發還收集的武器裝備,中央駐蘭各單位恢復常態。至此“蘭州事變”結束。
1937年2月,蔣介石以處理東北軍善後為名,召集東北軍高級將領到南京開會,逼迫東北軍主力分置各地。于學忠被免去甘肅省主席的職務,調任江蘇淮陰綏靖公署主任,五十一軍即於3月間陸續東調離開甘肅。

事件影響

蘭州事變為雙十二事變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積極的歷史意義和影響。蘭州事變的的發動,增強了張、楊將軍的軍事實力和政治談判地位,促成了事變的和平解決。它不僅壯大了雙十二事變的聲勢,使甘肅各階層愛國民眾受到了救亡圖存的強烈震撼,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甘肅人民了解了黨的抗日救亡的政治主張,從而對後來黨領導下的抗日救亡運動在甘肅的蓬勃興起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相關人物

劉忠乾(1896~1989),字孝同,清光緒丙申二十二年(1896)1月1日,出生於濰縣城裡郭宅街,被稱為“大中丞”的名門望族,是清道光年間閩浙總督劉鴻翱的後裔。劉忠乾早年目睹清朝政治腐敗,列強橫行,侵略蹂躪欺凌國人的罪惡行徑,懷著強烈的愛國憂民熾情,毅然投筆從戎。1917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在河北北苑邊防軍一師歷任排、連、營、團、旅長。1926年任駐河北東北軍十六軍少將參謀長。1933年任東北軍陸軍第五十一軍中將參謀長。1935年奉調西進,駐陝、甘一帶,軍長于學忠被蔣介石任命為陝、甘邊區“剿匪”總司令後,總部設在西安,時隔不久,于學忠又被任命為甘肅省政府主席,劉忠乾則常駐蘭州邊區總部,以厲行其職務。。
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經反覆商討,與中共中央秘密接觸,決定槍口對外,以“兵諫”方式,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於12月12日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在臨潼縣華清池扣留了蔣介石。當時,劉忠乾雷厲風行地執行了張學良與軍長于學忠的命令,率五十一軍在蘭州配合行動,組織、指揮了支持“西安事變”的“蘭州兵變”。
1936年12月上旬,蔣介石飛抵西安,暫住在臨潼。當時他認為東北軍(張學良系)、十七路軍(楊虎城系)剿共不力,準備在西安召集一次軍事會議,叫甘肅綏靖主任朱紹良、甘肅省政府主席兼陝甘邊區總司令、五十一軍軍長於學忠等前往參加。于學忠奉召臨行前,安排陝甘總部參謀長劉忠乾代行一切職務,處理各項事務,主持軍政工作。這時,蘭州駐有蘭州綏署、蘭州中央軍、東北軍、新一軍鄧寶珊部隊和魯大昌部等多個不同派系的軍隊。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劉忠乾接到張學良、于學忠密電,內中透露了“西安事變”的經過,電令駐定西的一一四師牟中珩部、駐河口的一一八師周光烈部,即回蘭州,在當天發動包圍朱紹良綏署及其衛隊,將在蘭州的中央軍所有武裝俱行繳械,並控制蘭州的飛機場、電台、報社、銀行等處,以鞏固蘭州的防務。
劉忠乾讀了電報後,不禁熱血沸騰,興奮萬分,他毫不猶豫地決定立即執行命令,配合行動。於是首先召集軍部、總部在蘭州的主要軍職人員傳達了密電內容,作了周密的部署,因各師師長也被召赴西安參加蔣介石召集的軍事會議,不在蘭州,他一面召集各師參謀長、部分團長及邊區總部各處處長開會,一面找到甘肅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周達夫,笑著對周說:“西安發生事變了!”,並拿出張學良、于學忠的電報給周看過,告訴說:“那邊都到齊了,等你去和大家共同研究做出決定。”劉忠乾在會上宣讀了張學良、于學忠的來電,又說:“現在時間緊迫,大家發表意見,越快越好。”一陣議論之後,都表示遵照電令執行,當場就制定了行動方案:一、切斷朱紹良綏署與國民黨南京政府及所屬各部隊的聯繫;二、一一八師以部分兵力解決綏署特務營,另一部分解決與軍統有關的部分武裝警察;三、一一三師以足夠兵力解除蔣介石嫡系部隊、駐東校場的胡宗南部蔡、徐兩個團的武裝,要儘量減少傷亡;四、一一八師以適當兵力,在城關內外巡邏,維持秩序,保衛全城治安;五、對蘭州軍統頭目、警察局長史銘加以看管,對電台、電報局等機要要害部門,密切監視;六、將綏署高級職員暫集一處,限制自由,保證安全,並與鄧寶珊取得聯繫,將其軍部守衛撤到大門內,避免誤會。會議決定當日晚七時一致行動並隨時向邊區總部報告情況。
晚上,劉忠乾等人在總部坐鎮指揮,七時,各部隊開始行動,兩小時後,已解決胡宗南部蔡、徐兩團大部分兵力,只有少數仍在負隅頑抗,綏署特務營與軍統有關的部分武裝警察已全部繳械,綏署參謀長章亮琛、秘書長翁蒸翼、副官處長楊偉、軍法處長何曉宣等被集中到下水巷食宿,到晚十二時,胡部蔡、徐兩團長被擊斃,其部隊武裝全部被繳械,各要害部門已派專人看守,城關內外秩序安定,所繳槍械、彈藥及其他軍用品均妥為保存。
翌日,總部得知圍剿中央軍過程中,雙方都有傷亡。共有20多人受傷,10多人死亡。綏署軍需處處長王式輝也被打死。於是,五十一軍官兵向全國發出擁護張、楊八項救國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通電,通電及時刊登在了天津《大公報》上。
13日上午,舉行省府委員緊急會議,由周達夫主持,鄧寶珊張維喇世俊陳端、田烱錦、許顯時等人出席,特邀邊區總部參謀長劉忠乾、省教育會長、省商務會長、甘肅日報社長及省直屬機關負責人參加。會上,劉忠乾介紹了西安事變的經過,張、楊通電,五十一軍奉命對胡宗南部及其他部隊執行繳械的情況。
當時,在蘭州的中央軍及其他軍隊,態度曖昧,有的還在劍拔弩張,躍躍欲試。若稍有疏忽,處理失當,就會爆發“鬩牆”(窩裡鬥)之禍。危急時刻,于學忠也乘飛機趕回蘭州,部署兵力。他委任周光烈為蘭州警備司令,負責城防、治安並妥善保護綏署與中央軍眷屬,晝夜巡查,以防奸徒造謠生事。命令一一三師在五靈山一帶構築工事,又調一一八師開赴定西,據險布兵,防備中央軍襲擊,以加強蘭州防務。當日下午,還邀請了在蘭州的中央機關、中央銀行分行、農民銀行分行、郵政、鹽務、菸酒、印花等管理局負責人及無線電台台長,向他們通報了情況。要求在蘭州的一切機關,在大局未定之前,所有收入不向中央報解,一律暫存中央銀行甘肅省分行。。
14日上午九時,于學忠劉忠乾、周達夫等再次邀請了地方各界知名人士楊思、水梓裴建準、范禹勤、王廷翰等20多人,另有馬步芳馬步青魯大昌、楊子恆等部駐蘭州的辦事處處長等,再向他們通報了西安事變的經過和目的,以及蔣介石與隨從的中央各軍政要人陳誠朱紹良蔣百里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等17人被留在西安的情況。下午,教育廳廳長田烱錦召集各大中學教職員代表100多人,報告了有關情況,得到了代表們的熱烈支持,隨後成立了抗日救亡聯合會“西安事變”引發了南京政府和國內時局的瞬息變化,也直接影響著蘭州局勢時緊時緩。1936年12月17日,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團到達西安,駐金家巷張學良公館,隨即分別與張、楊會談。對西安事變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要求,因為它符合全國人民的意願,表示堅決支持。對事變發展前途,周恩來作出了精闢分析,提出了中共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促進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天津大公報特派記者范長江飛至蘭州,作了跟蹤專題報導,將西安事變的緣由、經過、結局,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全國人民。
隨後,張學良在親自護送蔣介石回南京前夕,曾留給于學忠一手諭說:“我走後,所有東北軍一切由你于學忠全權代理”。在這段日子裡,劉忠乾在甘肅蘭州,為貫徹停止內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呼籲釋放在長征途中被俘後關押在蘭州集中營的紅軍戰士和在押的政治犯,保存被派到東北軍內工作的共產黨員和進步力量,作了不少工作。1937年春,五十一軍被蔣介石東調江蘇淮陰一帶駐紮,劉忠乾被任命為該軍中將副軍長,從此離開了蘭州。
七七事變後的1937年12月,劉忠乾在蘇北直接參與決策和指揮了淮河對日阻擊戰,1938年3月,隨于學忠率五十一軍參加了台兒莊會戰,在外圍與日寇交鋒,血戰五日,消滅日寇三、四千人。在4月6日的台兒莊戰役大捷後的徐州會戰中,劉忠乾在作戰中因摔傷腿部,經許昌轉赴重慶治療,離開五十一軍。再後,任重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中將參議。1945年8月15日後,時任十一戰區長官公署中將參議的劉忠乾陪同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到北平接受日軍投降,接管日軍槍械彈藥。1947年,劉忠乾在退役後任河北省第三糧庫主任時,曾接受我黨地下工作支派,堅守崗位,暗中保護了他所經管的巨額糧食不受損失。北平和平解放後,曾任華北區行政委員會工作員、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工作員,北京市第二屆政協委員、市文史館館員、北京市政府參事。1989年12月在京病逝,享年93歲。

相關作品

蘭州事變
由著名導演高力強執導的電影《一九三六蘭州兵變》講述了一九三六年在西安事變時,解沛然受張學良指派,親赴蘭州平息了鮮為人知的蘭州事變的故事。青年演員張津赫此次加盟影片挑大樑飾演男一號共和國第一少將解沛然,片中熱血青年張津赫深入潛伏,上演驚心動魄的生死搏鬥。
歷史回顧
蘭州故事:“西安事變”在蘭州
前一段時間,央視八套“黃金強檔”播放了新拍電視劇《西安事變》。隨著這部電視劇的熱播,發生在1936年的那一件在中國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重大歷史事件———“西安事變”再度進入人們的視野,勾起我們對歷史的記憶。
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其實,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和蘭州也有“牽扯”。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也稱“雙十二事變”)爆發。同一天,距離西安千里之遙的蘭州也發動了突然事變,而在蘭州爆發的這次事變是“西安事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蘭州被稱為“蘭州事變”或“西安事變在蘭州”。
關於“蘭州事變”在城關區志和蘭州百年大事記(專輯)中都有記載。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的當晚,張學良手令甘肅省府秘書長、代省主席周從政,五十一軍參謀長劉孝同等向胡宗南部發起攻擊,包圍了綏靖公署(今城關區政府所在地),並解除其武裝。同時公布了張、楊兩將軍提出的抗日救國‘八項主張’。”
這是城關區志之大事記中關於“蘭州事變”的記錄。
“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在陝西臨潼扣押蔣介石,當晚七時張(學良)派飛機送手令來蘭州,在省府秘書長、代行省主席職務的周從政,五十一軍參謀長劉孝同等主持下,向駐蘭州胡宗南部隊及駐甘綏靖公署朱紹良部隊發動進攻。朱部除拱星墩炮兵營外,其餘僅有小抵抗,短時間內即解除其武裝,打死打傷七十餘人,俘虜一千二百餘人,並扣押甘肅省會警察局長史銘及綏署參謀長章亮琛、總參議張春蒲等人,並公布張、楊八項主張,回響‘西安事變’。”在蘭州百年大事記(專輯)中關於“西安事變在蘭州”的情況記載較城關區志更為詳盡一點。
“‘西安事變在蘭州’解放後有不少人做過文字記錄,其中就包括蘭州的名人張令以及一位署名史言的作者。”現在城關區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擔任編輯工作的柏敬塘老先生以一個資料提供者的身份,給我們提供了部分“西安事變在蘭州”的珍貴資料。
“蘭州事變”發於晚7時
(1936年12月12日晚上7時,在距離“西安事變”爆發幾個小時之後“蘭州事變”也隨即爆發。三四個小時後,蘭州城歸於平靜———震天響的炮聲、槍聲聽不見了;街上也看不到全副武裝、腳步急匆匆的軍隊了,蘭州城又恢復了正常秩序。
“蘭州事變”是蘭州積極回響“西安事變”的一次壯舉,也是全國惟一的,此事件的爆發,在某種程度上擴大了張學良、楊虎城兵諫的政治影響,表達了全國人民的愛國意願。)
時任甘肅省政府主席的于學忠同時也是東北軍蘭州駐軍五十一軍的軍長,他是張學良的親信。
“蘭州事變”就是由東北軍蘭州駐軍五十一軍發動的。
早在1936年的11月,張學良就親自駕飛機從西安經平涼飛抵蘭州了解甘肅和五十一軍的狀況,並與于學忠進行了密談。而就在“西安事變”爆發的前一天,張學良總部還電令五十一軍向蘭州收縮部隊,監視和戒備國民黨中央在蘭單位和部隊。
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將蔣介石及國民黨中央軍政要員扣押起來,就此爆發了“西安事變”。隨即,張學良總部密電蘭州,告知扣蔣成功,命令五十一軍立即解除蘭州綏靖公署、中央軍各部及省會警察局的武裝,扣押重要黨政軍首腦,切斷蘭州與國民黨中央的聯繫,通電回響張、楊“八項主張”,切實控制蘭州,與西安相呼應。
五十一軍接到西安張學良的手令後,立即於當天下午由五十一軍參謀長劉孝同、甘肅省府秘書長周從政召開各師參謀長、軍部各處長及部分在蘭團長參加的緊急會議,決定堅決服從張學良將軍的命令,通知其所轄的114師、118師火速向五十一軍軍部(今省政府後院)靠攏,並定在晚上7時開始行動。當時,五十一軍軍長於學忠和李振堂、周光烈、牟中珩3位師長奉召去了西安。
劉孝同等在事變前召開的緊急會議上預定搞一個“鴻門宴”———晚上7時,他們在五十一軍軍部大擺宴席,宴請綏靖公署首腦及各處處長,正當那些官員們吃得酒酣耳熱之際,四周伏兵突出,就這樣,五十一軍一槍未發,就順利扣押了赴宴的官員,其中,被扣押的有綏靖公署參謀長章亮琛、總參議張春蒲等十餘人。另外,在“鴻門宴”之前,為防止意外發生,五十一軍已經先行扣押了甘肅省會警察局長史銘。
而就在五十一軍在軍部扣押眾多綏靖公署官員的同時,蘭州城裡一時間也是槍聲四起,以113師為主力的五十一軍各部在師參謀長竇光殿的指揮下,分頭直撲預定目標。五十一軍在蘭秘密聯絡參謀解方率部先行進入綏靖公署院內,對胡宗南部進行包圍攻擊,在短暫的交鋒後,解除其武裝並占領了綏靖公署。在甘肅軍警督察處、甘肅省會警察局等處的軍事行動進展也很順利,沒有遇到激烈抵抗;在東校場和飛機場的戰鬥就比較激烈,雙方在衝突中死傷不少,其中東北軍就有數十人傷亡。在此次武裝軍事行動中,共斃傷70餘人,俘獲1200餘人,中央軍系統在蘭部隊及特務武裝全部繳械,僅僅在綏靖公署就繳獲手槍700餘支,步槍數百支。
在軍事行動的同時,五十一軍派出部隊分頭占領了電報局、郵政局、中央銀行、農民銀行、無線電台、民國日報社等要害部門。
幾個小時後,五十一軍立即通電全國,回響張、楊抗日救國“八項主張”,並以甘肅省政府主席于學忠的名義在市內張貼布告,向老百姓解釋原委安定民心。
(“蘭州事變”爆發後,連日裡,蘭州召開了各界人士代表大會,宣傳抗日救國的重大意義,掀起了蘭州救亡運動的高潮。當時,地方紳士、社會名流水梓、裴建準、楊思等參加了代表大會。
為擴大社會影響,爭取蘭州各界民眾的擁護,以切實控制蘭州,五十一軍還以省府名義下令停止國民黨各級黨部的活動,並強令國民黨黨部控制下的報紙登載張、楊的“八項主張”,同時還派出人員到各大中學校進行抗日講演,散發愛國傳單,宣傳事變意義,在蘭州還成立了“抗日救亡聯合會”等。而青年學生的“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呼聲更是響徹整個蘭州城。)
“蘭州事變”爆發的背景
(為什麼“西安事變”發生後,蘭州也隨即發生了“兵變”?“蘭州事變”又是在怎樣的背景之下發生的呢?)
可以說,抗日戰爭爆發之前的甘肅地區在政治軍事方面呈現出錯綜複雜的局面,一方面,紅軍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會師會寧;國民黨中央軍的第一軍、第三軍等部也相繼入甘,1935年秋,隨著東北軍五十一軍的入甘,甘肅地區局勢更顯複雜。另一方面,在抗日救國的宣傳影響下,甘肅各階層民眾的抗日意識也在逐步增強,甘肅地方實力派人物面對民族危機和甘肅的複雜局面也憂心忡忡,而進入甘肅的國民黨軍隊中,厭倦內戰的情緒也在逐步擴散,尤其是在東北軍中,“反對內戰”、“堅決抗日”、“打回老家去”成了廣大官兵的思想主流。
東北軍蘭州駐軍五十一軍下轄三個師:113師駐防蘭州,師長李振堂;114師駐靖遠至永登一線,師長牟中珩;118師駐定西以東地帶,師長周光烈。五十一軍軍長於學忠在東北軍中屢建戰功,深得張學良信任,是東北軍中地位僅次於張學良的重要人物。
“九一八”事變後,五十一軍撤駐天津一帶,東北淪陷的苦難及在天津遭受日軍強暴欺凌的親身經歷,使五十一軍廣大官兵抗日情緒十分激昂,與此同時,五十一軍軍中在當時已建立了由張學良親任會長的秘密抗日核心組織———抗日同志會蘭州分會,負責人是張學良駐五十一軍秘密聯絡員、中國共產黨員解方,五十一軍中不少愛國軍官都參加了這個組織。
所以,東北軍內抗日熱情的高漲以及五十一軍控制蘭州地區的現實都是“蘭州事變”發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蘭州事變”的影響
(1936年12月26日,鑒於“西安事變”已經和平解決,由周從政出面召集省府會議,會議決定釋放“蘭州事變”中被扣人員,發放收繳的武器裝備,中央駐蘭各單位恢復常態,至此,“蘭州事變”遂告結束。)
“蘭州事變”的發生不但壯大了“西安事變”的聲勢,在省內外也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天津《大公報》等報刊輾轉刊登了“蘭州事變”的情況,引起了國內各方的關注。
就在五十一軍在蘭州行動的同一天,東北軍平涼駐軍也奉張學良命令採取緊急措施,控制了全城;而在省內其他地區,“蘭州事變”使國民黨勢力如驚弓之鳥,陷入了惶恐不堪的景況……
(隨著蔣介石在南京扣押張學良將軍後,1937年2月,蔣介石以處理東北軍善後事宜為名,召集東北軍高級將領到南京開會,蔣介石逼迫東北軍主力分置各地。于學忠被免去甘肅省主席職務,調任江蘇淮陰綏靖公署主任,五十一軍即於當年3月間陸續東調離開甘肅。
另,“蘭州事變”中率部包圍綏靖公署的共產黨人解方,解放後,朝鮮戰場和談時為中方代表,後任人民解放軍後勤學院副院長。(來源:中國甘肅網-甘肅日報2014-03-18 09:02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