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用校車標準

國家標準委員會發布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該標準旨在提高小學生上下學的安全性。在此之前,中國並沒有小學生校車安全標準,通常由適用於成人的客車直接接送小學生或者簡單改造後成為“校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專用校車標準
  • 目的:提高小學生上下學的安全性
  • 針對人群:小學生
  • 施行時間:2010年7月1日起
介紹,標準,條件,大事記,相關內容,清洗,其他信息,

介紹

專用小學生校車是設計和製造上專門運送不少於10人的小學生校車,且應有統一標牌。
專用校車圖片專用校車圖片
為確保小學生的安全,專用校車標準要求每個小學生座位必須安裝安全帶,如果車上裝有能開啟每個座位安全帶的集中控制裝置,其操縱件應在駕駛員可操控範圍內,並且該裝置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影響每個安全帶的正常操作功能。
標準還要求每輛校車上至少應安裝一個照管人員座位,當座位數超過40個時,應至少安裝兩個照管人員座位。
專用小學生校車還必須安裝汽車行駛記錄儀,該裝置俗稱“汽車黑匣子”,可對車輛行駛速度、時間、里程以及有關車輛行駛的其他狀態信息進行記錄、存儲,並可以通過接口實現數據輸出。
此外,標準還對校車座椅、出口等給出具體要求,該標準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標準

汽車行駛記錄儀國標GB/TGBT 19056-2003和交通運輸部JT/T 794-2011《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車載終端技術要求》、JT/T 808-2011《道路運輸車輛衛星系統車載終端通訊協定及數據格式》標準。

條件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發布
前 言
本標準第4章為強制性的,其餘為推薦性的。
本標準參考美國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FMVSS 222:1998《校車乘員座椅及碰撞保護》、FMVSS 111:2004《後視鏡》。
本標準實施的過渡期要求:
本標準第4.2條對上部結構強度的規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實施。
標準附錄A為規範性附錄、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有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布機構不應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本標準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14)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
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旅行車有限公司、江蘇快樂客車有限公司、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牡丹汽車股
份有限公司、揚州亞星商用車有限公司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曠達汽車織物集團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
李弢、王欣、孫鷹、李維菁、周政平、劉仁喜、張金文、陳濤、胡芳芳、陶榮華、唐京玫、鄧玉林、
陸雲龍、陳慶娣、徐文健、彭建斌、趙衛麗、蔣玲
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專用小學生校車的安全要求。
本標準適用於專用小學生校車。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下列檔案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定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檔案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GB/T 2406 塑膠燃燒性能試驗方法 氧指數
GB/T 4780 汽車車身術語
GB/T 5454 紡織品 燃燒性能試驗 氧指數法
GB 8410 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
GB/T 8627-2007 建築材料燃燒或分解的煙密度試驗方法
GB/T 12428 客車裝載質量計算方法
GB 13057 客車座椅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
GB 13094-2007 客車結構安全要求
GB 14166 機動車成年乘員用安全帶和約束系統
GB 14167 汽車安全帶安裝固定點
GB 15083 汽車座椅、座椅固定裝置及頭枕強度要求和試驗方法
GB 15084 機動車輛後視鏡的性能和安裝要求
GB/T 17578 客車上部結構強度的規定
GB 18986-2003 輕型客車結構安全要求
GB/T 19056 汽車行駛記錄儀
GB XXXXX 專用小學生校車座椅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
QC/T 633 客車座椅
3 術語和定義
GB/T 4780、GB/T 12428、GB 13094-2007、GB 18986-2003、QC/T 633中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
義適用於本標準。
3.1
校車 School bus
用於運送不少於5名幼稚園、國小、中學等教育機構的學生及其照管人員上下學的客車和乘用車。按乘坐對象分為幼兒校車、小學生校車和其他校車,按車輛屬性分為專用校車和非專用校車。
[GB 7258第2號修改單,定義3.2.10]
3.2
小學生校車 School bus for schoolchildren
運送小學生上下學的校車。
[GB 7258第2號修改單,定義3.2.10.2]
3.3
專用校車 Special school bus
設計和製造上專門用於運送學生的校車。
[GB 7258第2號修改單,定義3.2.10.3]
3.4
專用小學生校車 Special school bus for schoolchildren
設計和製造上專門運送不少於10人的小學生校車。
3.5
護板 Fender 具有防護、裝飾作用的板件。
4 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防火措施
4.1.1.1 發動機艙、燃油箱、燃油供給系統、電氣設備與導線、蓄電池、滅火器應分別符合GB 13094-2007中4.4.1~4.4.6的要求。在排氣系統或其它明顯的熱源周圍100mm 內不允許有可燃材料,除非將其有效禁止。
4.1.1.2 內飾材料的燃燒性能應滿足:
4.1.1.2.1 按GB 8410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時,材料的最大水平燃燒速度≤70mm/min。
4.1.1.2.2 內飾材料的氧指數OI≥22%:
a) 針對紡織品及塑膠、橡膠類塗附織物,試樣應從距離布邊1/10幅寬的部位剪取,每個試樣的尺寸為150mm×58mm。對因尺寸太小無法按照規定尺寸制樣的產品不做此條要求。試驗方法按GB/T 5454的規定執行。
b) 其它塑膠材料,試樣應按照表1規定取樣。對因尺寸太小無法按照規定尺寸制樣的產品不做此條要求。試驗方法按GB/T 2406的規定執行。
4.1.2 安全帶
專用校車標準
4.1.2.1 每個小學生座位應安裝安全帶。安全帶應符合GB 14166的規定,安全帶固定點的強度應滿足GB 14167中M2類車輛的要求。
4.1.2.2 如裝有能開啟每個座位上安全帶的集中控制裝置,其操縱件應設定在駕駛員可操作範圍內,並且該裝置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影響每個安全帶的正常操作功能。
4.1.3 照管人員座位
專用小學生校車(以下簡稱為“校車”)應至少安裝一個照管人員座位,當座位數超過40個時應至少安裝兩個照管人員座位,照管人員座位的布置應靠近通道,分別位於車輛前部、中部或者後部。照管人員座位應有永久性標識。
支撐材料
非支撐材料
4.1.1.2.3 塑膠類內飾材料煙密度等級(SDR)≤75,試驗方法按GB/T 8627-2007的規定執行。
校車應裝有行駛記錄儀並滿足GB/T 19056的要求。
4.1.5 車窗
校車車窗的固定形式應為下半部分固定,也可為全封閉車窗。
4.1.6 裝載質量
小學生的裝載質量按48kg(含隨身行李)計算,車組人員的裝載質量按75kg計算。
4.1.7 其它
車長小於6m的專用校車的車身應為兩廂式車身,且一半以上的發動機長度應位於車輛前風窗玻璃最前點以前。雙層客車鉸接客車不應作為校車。
4.2 上部結構強度
上部結構強度應符合GB/T 17578的要求。
4.3 座椅
4.3.1 長條座椅(指座墊、靠背均為條形的供兩人或多人乘坐的座椅)作為小學生座位使用時,每人座墊寬應不小於350mm;單人座椅座墊寬應不小於400mm。
4.3.2 座椅深應不小於350mm,座墊高應為280mm~380mm(輪罩處的座椅可例外),靠背高度應不小於710mm。
4.3.3 小學生座椅及其車輛固定件應滿足GB XXXXX的要求。
4.3.4 小學生座椅應縱向布置(與車輛前進的方向相同)。座椅墊面不應前傾,靠近通道的座椅還應在通道一側設定平行於椅墊面的座椅扶手,扶手距離座墊為160mm~180mm。
4.3.5 駕駛員座椅和照管人員座椅應分別符合GB 15083和GB 13057 的要求。小學生座椅不應是易摺疊的單人座椅。
4.3.6 如果校車上設有協助行動不便和/或使用輪椅的學生的裝置,則應符合GB 13094-2007中附錄A的要求。
4.4 護板
4.4.1 在座椅R點前方,沿縱向水平方向610mm的範圍內沒有另一座椅的後表面時,應在該座椅位置前安裝護板。護板上緣距地板高度應不小於其后座椅高度,下緣距離地板高度應不大於200mm,寬度應能包括前排此類座椅椅背對應的寬度。
4.4.2 按GB XXXXX規定的座椅前傾試驗方法進行試驗後,護板應滿足:
a) 護板的變形不應妨礙車門正常開關。
b) 護板的任何安裝固定點不應脫開。
c) 護板的任何部件不應分離。
4.5 出口
4.5.1 出口的最少數量
為滿足緊急情況下的乘員撤離和車外救助,校車出口的最少數量均應符合表2的規定。
4.5.2 乘客門數量
專用校車標準
至少應有兩個車門,其中至少一個為乘客門。乘客門的最少數量見表3。
4.5.3 撤離艙口數量
專用校車標準
4.5.3.1 乘員數小於33人的校車前圍和後圍應至少有一個出口,否則應設定一個撤離艙口。
4.5.3.2 乘員數不小於33人(含33人)的校車應設撤離艙口。撤離艙口的最少數量見表4。
4.5.4 出口的位置
專用校車標準
4.5.4.2 車輛的左側、右側至少各有一個出口。
4.5.4.3 乘客區的前半部和後半部應至少各設一個出口。
4.5.4.5 若車頂或地板上設有一個撤離艙口,應位於車輛中部範圍內(該範圍的長度等於車長的1/2);若設有兩個撤離艙口,二者相鄰兩邊之間距離(平行於車輛縱軸線測量)至少2m。
4.5.5 出口的最小尺寸
各種出口的最小尺寸應符合表5的規定。
4.5.4.1 乘客門應設定在車輛右側或後圍。
專用校車標準
4.5.4.4 雙引道門應計為兩個車門,每個雙窗或多窗應計為兩個應急窗。
4.5.6 技術要求
4.5.6.1 乘客門技術要求
乘客門應符合GB 18986-2003中4.4.4~4.4.5的要求。
4.5.6.2 應急出口技術要求
a) 應急門應符合GB 13094-2007中4.5.6的要求;
b) 乘員數小於33人的校車,應急窗應符合GB 18986-2003中4.4.7的要求;乘員數不小於33人(含33人)的校車,應急窗應符合GB 13094-2007中4.5.7的要求;
c) 撤離艙口應符合GB 13094-2007中4.5.8的要求。
4.5.7 應急出口的開啟
應急出口的鎖止裝置應能從車內和車外手動解鎖開啟,解鎖力和開啟力應不超過178N。
4.5.8 應急出口標識
4.5.8.1 每個應急出口處應在車內標示“應急出口”或國際通用符號。
4.5.8.2 乘客門和所有應急出口的應急控制器應在車內用符號或清晰字樣標示。
4.5.8.3 在出口的每個應急控制器處或附近,應有關於操作方法的清晰說明。
4.6 車內布置
4.6.1 乘客門引道
4.6.1.1 從乘客門向車內的延伸空間應允許垂直平板1或鉛垂平板2(見圖1)自由通過。鉛垂平板正面的移動方向與乘客出入方向一致。
4.6.1.2 當垂直平板1(或2)的中心線從起始位置移過300mm,將平板底部接觸踏步表面並保持在此位置。
圖1 乘客門引道圖示1圖1 乘客門引道圖示1
4.6.1.3 用來檢查通道空間的圓柱體(見圖3)從通道開始沿乘員離開車輛的運動方向移動,直到其中心線達到最上一級踏步外邊緣所在的垂直平面或上圓柱接觸垂直平板1(或2)(以先出現為準),並保持在此位置(見圖2)。
4.6.1.4 在上述位置的圓柱體同4.6.1.2所述位置的垂直平板1(或2)之間應允許垂直平板3自由通過(見圖2)。垂直平板3的形狀和尺寸與4.6.5所述的圓柱體的中心截面相同,其厚度不大於20mm。垂直平板3從與圓柱體相切的位置移動到其外側板面與垂直平板1接觸,其底部觸及由踏步外邊緣形成的平面,移動方向與乘員出入乘客門的方向一致。
圖2 乘客門引道圖示2圖2 乘客門引道圖示2
4.6.1.5 上述測量裝置自由通過的淨空間,不應包括前向或後向座椅未壓縮座墊前300mm、或安裝在輪罩上的座椅前225mm範圍內,高度從地板至座墊最高點的空間。
4.6.1.6 摺疊座椅應在座椅打開位置時測量。
4.6.1.7 對照管人員專用的摺疊座椅,若符合下列要求,則允許在其摺疊位置測量:
a) 在車上清楚地標示,此座椅僅供照管人員使用;
b) 座椅不使用時應能自動摺疊,以便滿足4.6.1.1~4.6.1.5 的要求;
c) 無論該座椅處於使用位置或摺疊狀態,其任何部位均不應位於駕駛員座椅(處於最後位置時)座墊上表面中心與車外右後視鏡中心連線所在的垂直平面的前方。
4.6.1.8 對於最大設計總質量不超過3.5t和乘客座位數不大於18座的校車,如果每個座椅均有可抵達至少2個車門的無阻礙通路,則不必滿足4.6.1.1~4.6.1.4、4.6.2.1、4.6.3.1、4.6.7.2的要求。
4.6.1.9 4.6.1.8中的無障礙通路應滿足GB 18986-2003中4.5.1.7的要求。
4.6.2 應急門引道
4.6.2.1 應急門引道應符合GB 13094-2007中4.6.2的要求。
4.6.2.2 對4.6.1.8規定的校車,至應急門的通路應符合GB 18986-2003中4.5.1.6的要求。
4.6.3 應急窗的通過性
4.6.3.1 每個應急窗應能滿足相應的測試量具從通道經應急窗移到車外。
4.6.3.2 測試量具的運動方向應與乘客從車輛撤出的方向一致,其正面(最大端面)應與運動方向保持垂直。
4.6.3.3 乘員數小於33人的校車,測量器具為一個長軸500mm、短軸(旋轉軸)330mm的橢圓體;乘員數不小於33人(含33人)的校車,測試量具應為尺寸為600mm×400mm、圓角半徑200mm的薄板,但若應急窗在車輛後圍,其尺寸可改為1 400mm×350mm、圓角半徑175mm。
4.6.4 撤離艙口的通過性
4.6.4.1 車頂出口
至少一個車頂出口應滿足如下可接近性:用側面與垂面成20°角、高1 600mm(邊長不限定)的正四稜台測量:保持稜台軸線垂直,當其上底面位於車頂出口的開口區域內、並且不低於車頂外表面高度處時,其下底面應能接觸到座椅或相應的支撐件上。支撐件可以摺疊或移動,但應能鎖止在其所需使用的位置。
4.6.4.2 地板出口
4.6.4.2.1 地板出口上方應有相當於通道高度(見圖4)的淨空間,並應滿足測試量具(600 mm×400mm、圓角半徑200mm的薄板)從地板上方1m的高度處暢通無阻地直接到達地面,通過時板面保持水平。
4.6.4.2.2 任何熱源或運動部件距地板出口應不小於500mm。
4.6.5 通道
4.6.5.1 通道應允許測量裝置(見圖3)自由通過。通過時若同其它柔性物(如座椅安全帶)接觸,可將其移開。
4.6.5.2 如果座椅前面沒有出口,此處的通道應符合GB 13094-2007中4.6.5.2的要求。
4.6.5.3 通道內允許有台階,台階頂部的寬度應不小於通道寬度,通道和引道表面應防滑。
4.6.5.4 對於最大設計總質量不超過3.5t和座位數不大於18座的校車,如果每個座椅均有可抵達至少2個車門的無阻礙通路,並滿足GB 18986-2003中4.5.1.7的要求,則不需要通道。
4.6.6 踏步
圖3 通道測量裝置圖3 通道測量裝置
在校車空載狀態下,第一級踏步離地高應不大於350mm,允許使用伸縮踏步達到要求。其他各級踏步的高度應不大於250mm、有效深度(從該台階前緣到下一個台階前緣的水平距離)應不小於200mm。
校車的台階踏板(包括伸縮踏板)應有防滑功能,台階踏板前緣應清晰可辨。
4.6.7 小學生座位的乘坐空間
4.6.7.1 座間距
4.6.7.1.1 小學生座位的座間距H:小學生座椅靠背的前面與前排座椅靠背後面之間的距離(在座墊上表面最高點所處平面與地板上方620mm高度範圍內水平測量,見圖4),應不小於550mm。
4.6.7.1.2 所有數據均在通過座位中心線的垂直平面內測量,且座墊和靠背都未被壓陷。
4.6.7.2 座位上方的自由空間
4.6.7.2.1 每個座位均應有一垂直淨空間,它是從未壓陷座墊的最高點所處平面向上不小於900mm,以及從就座乘客擱腳的地板處向上不小於1 350mm(見圖5),對於輪罩處和適用於4.6.1.8的校車,可減為1 200mm。
4.6.7.2.2 這個淨空間應包括下述的全部水平區域:
圖5 座位上方的自由空間圖5 座位上方的自由空間
a)橫向區域:對單人座椅,座位中心垂直平面兩側各200mm處的縱向垂直平面之間;對長條座椅,在每個座位中心垂直平面兩側各175mm處的縱向垂直平面之間。
b)縱向區域:通過座椅靠背上部最後點的橫向垂直平面和通過未壓縮座墊前端向前200mm的橫向垂直平面之間。測量在座位中心垂直平面進行。
4.6.7.2.3 該淨空間可以不包括下列區域: a) 外側座椅上方鄰靠側圍的橫截面為150mm高、100mm寬的矩形區域(見圖6b))。
b) 外側座椅上方鄰靠側圍的橫截面為一個倒置直角三角形的區域,三角形頂點位於地板上方650mm,底邊寬100mm(見圖6a))。
c) 外側座椅的椅腳靠近側圍處,橫截面積不超過2×104mm2(低地板客車3×104mm2)、最大寬度不超過100mm(低地板客車150mm)的區域(見圖6 b))。
4.6.7.2.4 該淨空間應允許另一座椅靠背及其支撐件和附屬裝置(例如摺疊桌)的侵入。
4.7 車內照明
車內照明符合GB 13094-2007中4.7的要求。
4.8 扶手
4.8.1 扶手和把手應有足夠的強度。
4.8.2 扶手和把手不應有傷害乘客的危險。
4.8.3 扶手和把手的截面應使乘客易於抓緊,每個扶手的表面應防滑。
4.9 活動蓋板
活動蓋板應符合GB 13094-2007中4.13的要求。
4.10 視覺娛樂裝置
乘客視覺娛樂裝置應放在駕駛員正常駕駛位置時的視野以外。
4.11 車廂內通風
如果車廂內不能進行自然通風,應裝設強制通風裝置。
4.12 駕駛員視野
4.12.1 駕駛員視野應滿足附錄A的要求。
4.12.2 應保證駕駛員能看清後風窗玻璃後下方地面上長3.6m、寬2.5m 範圍內的情況。
4.12.3 駕駛員在正常駕駛狀態下應能觀察到車內乘員的活動。
4.12.4 檢驗駕駛員視野的眼點位置的確定應符合GB 15084的規定。
(規範性附錄)
駕駛員視野的試驗方法
A.1 試驗條件
A.1.1 校車應保證駕駛員能看清圖A.1所示圓柱體的整個頂面。
A.1.2 圓柱體A~O的高度和直徑均為0.3m;圓柱體P的直徑為0.3m,高度為0.91m。
A.1.3 圓柱體的顏色應與車輛所停靠路面形成強烈的對比。
A.2 試驗步驟
將圓柱體放置在A.2.1~A.2.7規定的位置上,如圖A.1所示。圖A.1中所示距離為一個圓柱體到另一個圓柱體的俯視圖的中心距離。
A.2.1 放置圓柱體G、H和I,使它們與一個橫向垂直平面相切,該橫向垂直平面是與車輛前保險槓最前方表面相切的平面。放置圓柱體D、E和F,使它們的中心位於一個橫向垂直平面內,該橫向垂直平面在穿過圓柱體G、H和I中心的橫向垂直平面前方1.8m處。放置圓柱體A、B和C,使它們的中心位於一個橫向垂直平面內,該橫向垂直平面在穿過圓柱體G,H和I中心的橫向垂直平面前方3.6m處。
A.2.2 放置圓柱體B、E和H,使它們的中心位於一個縱向垂直平面上,該縱向垂直平面穿過車輛縱向中心線。
A.2.3 放置圓柱體A、D和G,使它們的中心位於一個縱向垂直平面上,該縱向垂直平面與汽車前保險槓左側最外側邊緣相切。
A.2.4 放置圓柱體C、F和I,使它們的中心位於一個縱向垂直平面上,該縱向垂直平面與汽車前保險槓右側最外側邊緣相切。
A.2.5 放置圓柱體J,使它的中心在一個縱向垂直平面上,該縱向垂直平面在穿過圓柱體A、D和G的縱垂直平面的左方0.3m處,且J的中心在穿過車輛前輪軸中心線的橫向垂直平面上。
A.2.6 放置圓柱體K,使它的中心在一個縱向垂直平面上,該平面穿過圓柱體C、F和I的縱向垂直平面的右方0.3m處,且K的中心在穿過車輛前輪軸中心線的橫向垂直平面上。
A.2.7 放置圓柱體L、M、N、O和P,使它們的中心位於通過車輛後軸中心線的橫向垂直平面上。放置圓柱體L,使它的中心在距離相切於車輛左邊最外側表面(包括後視鏡系統)的縱向垂直平面1.8m的縱向垂直平面上。放置圓柱體M,使它的中心在距離相切於車輛左邊最外側表面的縱向垂直平面0.3m的縱向垂直平面上。放置圓柱體N,使它的中心在距離相切於車輛右邊最外側表面的縱向垂直平面0.3m的縱向垂直平面上。放置圓柱體O,使它的中心在距離相切於車輛右邊最外側表面的縱向垂直平面1.8m的縱向垂直平面上。放置圓柱體P,使它的中心在距離相切於車輛右邊最外側表面的縱向垂直平面3.6m的縱向垂直平面上。
圖A.1 視野檢驗中檢驗圓柱體的位置
(資料性附錄)
參 考 文 獻
GB 7258-2004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 第2號修改單

大事記

2011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周洪宇在“兩會”上首次提交了“關於實施全國校車安全工程”的議案
2011年10月20日,教育部正式回復周洪宇,表示贊同議案的建議,正在與公安、交通等部門採取相關措施,並且已經在山東威海等6個地方啟動試點
2011年11月27日,國務院要求國務院法制辦在一個月內制訂出《校車安全條例》
2011年12月11日,國務院法制辦正式公布《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2012年3月28日,國務院第197次常務會議通過《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年5月1日,校車新國標正式施行
2012年5月16日,首台新國標校車宇通下線

相關內容

5月16日上午,在“2012年北京國際道路運輸、城市公車輛及零部件展覽會”上,宇通客車舉行了首台新國標校車發布儀式,正式推出ZK6726DX3型幼兒校車,宣告宇通領跑進入新國標時代。宇通此次攜“重磅”校車產品參展,不僅向世人展現出國產校車研發的最高技術成果,更展現出宇通客車助推校車事業的巨大決心。
一枝獨秀,宇通領跑校車研發
上午10時,宇通客車的展台前人頭攢動,來自社會各屆的嘉賓與媒體記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首台新國標校車的發布。在人們的好奇與期待中,交通部XXX作為嘉賓與宇通客車副總王文兵先生走到場地中央,共同開啟發布儀式。隨著紅紗徐徐落下,國內首台完全符合新國標的專用校車——宇通ZK6726DX3型幼兒校車正式亮相展會,醒目的車身在現場鎂光燈的閃爍中熠熠生輝。XXX代表交通部對宇通首台新國標校車的誕生表示祝賀。
宇通客車副總經理王文兵指出,ZK6726DX3型幼兒校車是宇通公司精心打造的一款完全符合GB24407-2012校車標準的產品。它高度融匯宇通7年校車整車設計和製造實踐,抽調精兵強將嚴格按照新國標的高要求,經行業內首家“國家級技術中心”精心打造。
據媒體報導,新版國家標準《專用校車安全國家標準》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後,國內多家車企各施所長,開始了新校車研發競賽。依託強大的技術實力與多年校車研發經驗,宇通客車拔得頭籌,通過嚴格的試驗測試,率先推出國內首台符合新國標的專用校車。校車標誌燈、停車示意臂、軟化處理的座椅和隔板、後圍安全門、車內急救箱配備、行駛記錄儀錄像監控系統等設施一應俱全,各項數據均達到了新國標的苛刻要求。
身懷絕技,安全性能超越國標
秉承“一切從安全出發”的設計核心,ZK6726DX3型幼兒校車一出生便站在了高起點上。不僅各項技術指標符合新國標要求,諸多安全性能設計更是超越新國標。為了讓大家能全方位的體驗到新國標校車在安全性、科技性等方面的優點,發布儀式後,王文兵先生邀請嘉賓與媒體記者搶先體驗新款校車,現場的技術人員也講解和演示了校車的諸多“絕活兒”。
例如,當工作人員打開車門時,校車便發出“請巡視車廂”的電子提示聲。這時,如果不進行巡視,電子提示聲就會變成響亮的報警聲,而只有按下車廂後部的巡視按鈕,報警聲才會停止。工作人員介紹到,這套國內首創的“防遺忘學童系統”強制司機必須到車輛後部巡視,才能鎖上車門,可有效避免將兒童遺留在車內。
而當記者做到校車駕駛位上時,便明顯感覺到視野十分開闊,全景倒車鏡設計使整車四周視野無死角,就連後車輪附屬檔案的環境也看的一清二楚。一位記者體驗過後,中肯的評價到:“即便是新國標中沒有涉及的細節,宇通也都考慮到了!尤其是這個360°無盲區設計可以避免由觀察盲區導致的安全事故,非常周到和安全。”
此外,通過阻燃試驗和講解分析,新國標校車的防火阻燃內飾、金屬蒙皮等多項超越國標的設計也展現無遺,獲得在場嘉賓和媒體的一致讚譽。
人氣爆棚,只為一睹真容
雖有其他廠商的校車產品參展,但國內首台新國標校車的“明星身份”,令得宇通ZK6726DX3型幼兒校車一經現身,立即成為全場的焦點,“謀殺”菲林無數。一位媒體記者一進展廳就直奔宇通展台,“之前在網路上看到首台新國標校車會在宇通這邊展出,我今天特地來拍些新校車的照片。”
對於展台的高人氣,宇通展台的工作人員笑言:“校車新國標月初開始正式實施,現在校車話題是社會熱點,宇通的首台新國標校車自然也格外受關注。上午九點半開展到現在,已經有不少媒體記者過來採訪、拍照了。”
王文兵在致辭中表示:“作為中國校車的倡導者和推動者,宇通公司始終堅持‘一切從學童安全出發’,將呵護融入校車設計生產的各個細節,為廣大學童創造放心、舒適的安全環境,為9000萬祖國的花朵保駕護航。”
宇通客車與中國校車事業共成長,2006年推出中國第一款專業校車,2008年首次推出第一輛長頭造型專業校車,2012年首個推出校車360°安全系統解決方案,宇通客車一直都走在校車研發、推廣的最前端。首台新國標校車的推出,對宇通客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喻示著宇通作為國內校車行業的領頭羊,將繼續長期占領校車研發與生產的制高點。
對雲南省祿勸縣馬鹿塘鄉通龍國小的孩子們來說,2012年的兒童節有點特別,因為在這一天,他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節日禮物——一輛夢寐以求的宇通“大鼻子”校車。
專用校車標準
2012年6月1日,雲南祿勸縣馬鹿塘鄉通龍國小一片歡騰,宇通大鼻子校車的捐贈儀式在此舉行,當地教育局、捐贈方鄭州宇通公司以及受贈方通龍學校的相關領導出席捐贈儀式。由宇通公司捐贈的一輛嶄新的“大鼻子”校車在這裡正式交付學校使用。
肩負責任專業鑄就安全新校車
“親,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宇通將為雲南馬鹿塘鄉通龍國小的孩子們送去一輛平安校車。” 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博5月25日發布了捐贈校車的訊息。
宇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捐贈的宇通ZK6602DXA9專用長頭校車車身長度為6米,座位布局形式為25+1+1,屬於中小型校車,駕駛起來輕巧靈活,可適應各種複雜路況;車身採用整車陰極電泳工藝,有效提升了車身防腐性能;同時,校車還配備儲壓式滅火彈、行車記錄儀、雙探頭倒車監視器等安全設定,全面保護學童安全。尤其是車上配備宇通自主研發的安芯校車管理系統,此系統可通過監控、司機助手、上下車刷卡、行車記錄等四個模組,確保全行無憂,讓孩子坐得放心,家長送得安心。宇通還為新校車設定了“防遺忘系統”,它強制司機鎖車時必須到車後巡視,確定孩子都已下車後,再按下按鈕後車門才能關閉。此外,防火阻燃的內飾、車身骨架的金剛封閉環等多項超越國標要求的安全設計,都令孩子們的上學路更加安全。
據悉,宇通首次公開發布校車360°安全系統解決方案,從安全產品到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無憂服務等四方面努力將校車安全做到最好,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認可,而此安全系統解決方案也將被套用在本次捐贈的校車上。
大愛無私溫暖護航平安上學路
祿勸縣共有206所中國小,由於縣城道路交通基礎建設薄弱,學生周末往返家校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為減少學生往返次數,降低交通安全風險,該縣鄉鎮中國小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實行“大周制”,即上10天課休息4天。
現如今,當地交通狀況已經基本實現暢通,能夠滿足校車通行,從鄉政府到通龍國小途經4公里的瀝清路,4公里的水泥路。馬鹿中心校位於祿勸縣馬鹿塘鄉的東南面,現有在校生90人,教師7人,通龍村委會在中心國小就讀的學生58人,這些學生需要校車集中接送。
據了解,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宇通客車”)捐贈校車的想法確定後,經過實地考察和討論評議,於4月份與馬鹿中心校達成初步協定。
宇通“大鼻子”校車的到來讓馬鹿塘鄉通龍國小的學生們心裡樂開了花。當地教育局領導向記者表示,“新校車將在各項手續辦妥之後供學生乘坐使用”,屆時將由馬鹿中心校統一管理和調度,由中心校安排專職駕駛員,重點滿足接送馬鹿塘中心校通龍國小學生往返家校,兼顧接送馬鹿塘鄉其它國小和馬鹿中學的學生。
除此之外,當地教育局對校車使用情況作出嚴格規定,校車為接送學生的專用車,除特殊情況必須做到專車專用,並對駕駛員考察聘用作出詳細要求,保證學生平安出行。

清洗

校車行駛在顛簸的鄉村道路上車內難免會進入很多空氣。長安校車提醒司機朋友們要定時對校車校車空氣濾清器濾芯進行清洗。
空氣濾清器是用來清除空氣中的微粒雜質的裝置。如果吸入空氣中含有灰塵等雜質就將加劇零件的磨損,所以校車必須裝有空氣濾清器。空氣濾清器由濾芯和殼體兩部分組成。
校車在塵土飛揚的沙土路面上每行駛2500km就要對濾芯進行清洗。在濾芯清洗時,應先將它從空氣濾清器中拆下,然後用壓縮空氣由內到外將濾芯中的塵土吹淨,為防止損壞濾芯,壓縮空氣的壓力不得超過296kPa。如果濾芯積塵較多,可先使用家庭用洗滌劑進行清洗,清洗後,衝去濾芯上的洗滌劑,然後在用壓縮空氣將它吹乾。

其他信息

國務院法制辦2011年12月11日公布《校車安全條例》徵求意見稿。
為深化研討,本文從義務教育內容、社會保障範圍、公共財政職能和地方債券風險等角度,對發展公益校車問題,談幾點探索性意見。
一、校車非凡車 理念可強國 在已跨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現代社會,是否從立法層面,將中國小校車作為義務教育內容,納入社會保障範圍,是檢驗立法者群體理念的一塊試金石。其背後,則反映一國的公民理念與素質。而公民的理念與素質,從根本上決定著民族興衰、國家強弱。 有人說:美國財政為中小學生提供校車,是因為該國富強。其實,早在真正富起來之前,美國就有公益校車。當人類沒有發明汽車時,美國國小曾經使用過馬車。從根本上說,能否為學童開公益校車,不是窮富問題,而是理念問題。有了先進理念,只要發明出車輛,人們即使窮,也能讓學童乘坐校車。為學童開校車,可以拉動社會需求,促進國家富強。此間因果,需要詳查,值得深思。 校車作為義務教育內容,納入社會保障範圍,並不是說每箇中小學生都必須乘坐公益校車。離學校近的,無需乘車;跨區擇校的,沒有公益校車運行路線。在義務教育覆蓋的社區範圍內,超過適宜步行的距離,才是需要乘坐公益校車的學生群體。這一群體相對學生總數的占比,學校密集的大城市較低,居住分散的農村較高。具體比例和各年度的確切人數,一經學校登記調查,立即明了。
二、財政為教育 不妨發公債 論乘坐公益校車的學生比例高低,農村比城市更需要校車。而農村財力遠不及城市,這是一個尖銳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的途徑,除了需要中央與省級財政一定的轉移支付外,各市縣財政還可依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授權,經信用機構評級,在國內債券市場上滾動發行地方公債,籌集資金。 從世界範圍看,為普及義務教育而發行公債,並非沒有先例。引人深思而又頗有趣味的是:“寧可欠債,也要加強”這句鄧小平同志的名言,似可作為美國校車的真實寫照。其實,美國中國小的公益校車,基本上都是靠地方財政負債開動的。平均說來,美國各州發行的市政債,80%用於中國小義務教育,其中包括為學童開校車。
全球專用校車市場運行狀況
校車最早起源於1837年英國的一些教會女校,這些學校為了保障學生上下學的安全,使用紅色的馬車來接送學生上下學。汽車工業興起之後,學校開始逐漸採用汽車作為校車。而校車的大規模普及則發生在美國為弱勢群體爭取平等受教育權的平權運動當中。
美國、香港、阿根廷校車美國、香港、阿根廷校車
國外的校車發展比較早,尤其是全球已開發國家,對校車的發展非常重視,各國家出台相關的政策鼓勵校車的發展,而且對校車的安全性要求也非常高,促使國外校車的技術不斷完善和提高。
2006-2011年全球校車市場規模分析2006-2011年全球校車市場規模分析
專用校車安全國家標準
1、定員:校車不得超56人
   幼兒校車的最大乘員數不超過45人;小學生校車和中小學生校車的最大乘員數應不超過56人。
其中,幼兒校車每個幼兒的體重按30公斤計算,小學生校車每個學生的體重按48公斤計算,中小學生校車的每個學生的體重按53公斤計算,每個照管人員的體重按68公斤計算,駕駛員的體重按75公斤計算。

2、外觀:不得設定車外行李架
   新國標將校車分為輕型校車和大中型校車,輕型校車車長大於5米且小於等於6米,大中型校車車長大於6米且小於等於12米。
校車車高不得大於3.7米,不得設定車外行李架,架鉸接客車雙層客車不能作為專用校車使用。專用校車應安裝前、後保險槓。

3、內飾:不得有凸起毛刺
   車內外不得有容易卡住幼兒和小學生手指的孔洞,不應存在可能致人員受傷的凸起、凹陷、尖角等缺陷。校車乘客門處應安裝高、低扶手,扶手上不應存在可能致傷的凸起、毛刺。
乘客區側窗至少下部二分之一應封閉,所有車窗玻璃的可見光透射比應不小於50%,且不得張貼不透明和帶任何鏡面反光材料的色紙或隔熱紙。
幼兒專用校車乘客區應採用平地板結構,除輪罩、檢修口蓋等的局部結構凸起外,地板上不得有台階。
乘坐區、過道區和引道區域的地板覆蓋層應防滑、耐磨。

4、車外頂:安裝校車標誌燈
   校車應在車外頂部前後各安裝兩個黃色校車標誌燈,前標誌燈與車頂前部最邊緣的距離應不大於40厘米;後標誌燈與車頂後部最邊緣的距離應不大於40厘米。燈具應有一個圓形透明燈罩且繞其垂直軸線360°發光。校車標誌燈安裝後不應高出車頂蒙皮上表面20厘米。

5、車後:貼上“請停車等候”
   校車應在車後圍板外表面、後方車輛接近時可以看到的區域,清晰標示“請停車等候”及“當停車指示牌伸出時”紅色字樣。
“當停車指示牌伸出時”字樣應在“請停車等候”字樣的下方;“請停車等候”字樣高度至少應為20厘米。“當停車指示牌伸出時”字樣高度至少為13厘米。

6、空氣品質:安裝強制通風裝置
   如果不能自然通風則應安裝強制通風裝置。車內空氣中的成分應符合規定。
允許採用具有殺菌、消除有害氣體功能的空氣淨化裝置達到空氣品質的要求。

7、踏步:上車踏板不高於35厘米
   在車輛整備質量狀態下,從地面至乘客門的第一級踏步高度應不大於35厘米,其它各級踏步的高度應不大於25厘米。輕型專用校車的一級踏步深度應不小於23厘米,大中型專用校車應不小於30厘米。

8、座椅:需為非摺疊軟座椅
   幼兒及學生座椅應前向布置。駕駛員座椅所處的橫向垂直平面以前不得設定幼兒及學生座椅。幼兒及學生座椅在車輛橫向上最多採用“2+3”布置。
幼兒及學生座椅不應是摺疊座椅,每個幼兒及學生座椅應帶有靠背,靠背寬不應小於座墊寬度。幼兒及學生座椅應軟化。
單人幼兒及學生座椅的座墊寬度應不小於38厘米。若為長條幼兒及學生座椅,應符合每人坐墊寬至少33厘米,坐墊深至少30厘米,坐墊高大於22厘米,靠背厚度至少4厘米。

9、座間距:起碼50厘米寬
   《專用校車安全國家標準》要求,幼兒校車座椅的座間距應不小於50厘米,小學生校車座椅的座間距應不小於55厘米,中小學生校車座椅的座間距應不小於65厘米,照管人員的座間距應不小於65厘米。

10、應急出口:左右至少各一個
   專用校車應只有一個乘客門並位於右側前後輪之間。為方便撤離和車外救助,車輛的左側、右側應至少各有一個出口。乘客區的前半部和後半部應至少各設一個出口。後圍應至少有一個出口。出口包括應急門、應急窗和頂部撤離艙口。大中型校車還應裝有頂部撤離艙口。

11、照明:應配兩條照明線路
   車內照明應覆蓋全部乘客區、車組人員區。
至少應有兩條內部照明線路,當一條線路出故障時不應影響另一條線路的照明。

12、行駛記錄儀:具備衛星定位功能
   新國標要求,校車應安裝具有衛星定位功能的行駛記錄儀;行駛記錄儀的顯示部分應易於觀察,數據接口應便於移動存儲介質的插拔。
校車應安裝車內和車外錄像監控系統,應有倒車語音提示系統。

13、安保:配滅火器和急救箱
   乘員艙內應配備滅火器,應保證至少一個照管人員座椅附近和駕駛員座椅附近各有一隻至少2公斤重的乾粉滅火器
校車內應設計至少一個急救箱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支架。急救箱安裝位置處應清晰標示“急救箱”或國際通用符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