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王中肩

射王中肩

周朝分封的諸侯國中有一個鄭國,和周天子的關係一直很好,平王東遷就曾立下汗馬功勞,因此一直得到周天子的寵信,擔任周朝的卿士(也就是後來的宰相,現在的總理)。到了平王的孫子桓公繼位的時候,鄭國實力更加強大。周桓王藉口鄭莊公是先王老臣,不敢驅使,鄭莊公憤然離去。從此“周鄭交惡”,兩國關係彼此緊張起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射王中肩
  • 摘自:春秋左轉
  • 時間:春秋時期
原文出處,事件經過,

原文出處

摘自:《春秋左傳》桓公五年
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
秋,王以諸侯伐鄭,鄭伯御之。
王為中軍;虢公林父將右軍,蔡人、衛人屬焉;周公黑肩將左軍,陳人屬焉。
鄭子元請為左拒以當蔡人、衛人,為右拒以當陳人,曰:“陳亂,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顧之,必亂。蔡、衛不枝,固將先奔,既而萃於王卒,可以集事。”從之。曼伯為右拒,祭仲足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陳,先偏後伍,伍承彌縫。戰於繻葛,命二拒曰:“旝動而鼓。”蔡、衛、陳皆奔,王卒亂,鄭師合以攻之,王卒大敗。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軍。祝聃請從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無隕,多矣。”

事件經過

鄭莊公哪裡會咽下這口氣,正好宋國和衛國作亂,鄭莊公就假借周桓王的名義,聯合齊國和魯國,把宋國打敗,重立了宋莊公。這件事在諸侯國中間可是有很大的反響的,許多諸侯國都把鄭莊公看作是諸侯國的首領,周桓王在大家的眼裡就更沒有地位了。
周桓王當然很氣憤,怎么可以這樣。他正式將解除鄭莊公的卿士職位,鄭莊公五年不去朝見周桓王。於是,雖然實力不足,但桓王還是召集了蔡、衛、陳等幾個國家去討伐(古時候的戰爭很講究出師有名,如天子對諸侯的戰爭稱為討伐,意為正確的,應該的)鄭國。周天子以為這樣,鄭莊公就會趕快承認自己的錯誤,因為在那時,天子名義上還是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的。鄭莊公自然不會如他所願,而戰爭的結果我們可想而知,在周朝軍隊已經失敗的情況下,周桓王還是很勇敢,親自指揮軍隊斷後,更慘的是鄭軍中有位猛士,叫“祝聃”。他在追趕的過程中向周桓王射出了一箭(古時候,因為周禮規定,每一個人都要按照自己的地位乘坐不同的車輛,在戰爭中也有自己規定的戰車,所以,周桓王在混戰中是很醒目的),這一箭射在了周桓王的肩上,雖然沒有危急生命,但已讓周天子的威信降到了最低,僅僅只是大家共同的天子而已。而周桓王在實際較量後,也不得不承認諸侯國的強大和自己的無可奈何。
從此,周天子失去了對諸侯國的控制。一個個強大的諸侯國王開始粉墨登場,開始了“大國爭霸”的較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