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恂

寇恂

寇恂(?-36年),字子翼,漢族,上谷昌平(今北京市)人,東漢開國名將,雲台二十八將第五位。

寇恂出身世家大族,原是新朝上谷功曹,後與耿弇一起投奔劉秀,被任命為偏將軍、承義侯。此後,寇恂鎮守河內,治理潁川、汝南,協助劉秀建立東漢。

劉秀稱帝後,寇恂任執金吾,封雍奴侯。建武十二年(36年)病逝,諡號威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寇恂
  • 別名:寇子翼
  • 國籍:中國(東漢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谷昌平(今北京市)
  • 出生日期:不詳
  • 逝世日期:公元36年
  • 職業:軍事家、政治家
  • 主要成就:協助劉秀建立東漢
    雲台二十八將第五位
  • 官職:河內太守→潁川太守→執金吾
  • 爵位:承義侯→雍奴侯
  • 諡號:威侯
人物生平,歸順劉秀,鎮守河內,治理地方,智取高平,軼事典故,借寇恂,將相和,人物評價,總評,歷代評價,後世地位,家庭成員,史籍記載,藝術形象,文學形象,民間形象,墓葬紀念,

人物生平

歸順劉秀

新朝末年,寇恂任上谷郡功曹,深受太守耿況的器重。23年(更始元年),劉玄建立更始政權,派遣使者招降河北各郡國,允許“先降者復爵位”。使者到上谷,寇恂隨從耿況前往迎接,並繳上太守印信。使者接受印綬後,卻沒有歸還的意思。寇恂便率兵入見使者,請求歸還印信。使者道:“你想脅迫我嗎?”寇恂道:“不是我威脅你,是你考慮問題不周啊。現在國家尚沒建立信譽,您這么做怎能取信於天下?”使者沒有回應。寇恂大怒,以使者的名義傳召耿況。耿況來後,寇恂將印綬交給耿況。使者無奈,只得恢復耿況職務。
寇恂全身像寇恂全身像
24年(更始二年),王郎派使者到上谷,讓耿況發兵援助。寇恂認為劉秀“尊賢下士,士多歸之”,與同僚閔貢勸說耿況拒絕王郎,歸順劉秀。耿況畏懼王郎勢大難拒,寇恂便建議聯合漁陽太守彭寵共抗王郎。耿況接受寇恂的建議,派他前去漁陽。在約好彭寵後,寇恂返回上谷,途中行經昌平,襲殺王郎使者,奪其部眾,然後與耿況之子耿弇率軍南下,在廣阿(今河北隆堯縣東)追上了劉秀。劉秀拜寇恂為偏將軍,號稱承義侯。此後,寇恂跟隨劉秀進攻河北農民軍,並多次同鄧禹商議軍國大事。鄧禹認為寇恂奇才,與其相交甚厚。

鎮守河內

劉秀平定河北後乘勝南下,又攻取了河內郡。此時,更始政權大司馬朱鮪、舞陰王李軼等率領大軍鎮守洛陽。同時并州地區也駐有更始政權軍隊,與洛陽形成南北包圍河內之勢。劉秀認為河內形勢嚴峻且須固守,但很難選擇一位足以勝任這一任務的人,為此徵求鄧禹的意見。鄧禹說:“昔日高祖讓蕭何守關中,從此沒有西顧之憂,所以得以專心於山東,終於成就大業。今河內傍臨黃河,十分堅固,戶口殷實,北通上黨,南迫洛陽。寇恂文武備足,有治理百姓駕御民眾的才能,非他不能擔此重任。”於是,劉秀拜寇恂為河內太守,行大將軍事,並對他說:“河內富裕,我將因此而興起。昔日高祖留蕭何鎮守關中,我現在也把河內委託給你,堅守轉運,給足軍糧,率領鼓勵士卒,防守遏制其他兵馬,不讓他們北渡就可以了。”得到任命後,寇恂下令所屬各縣講武習射,砍伐竹條,造箭百餘萬支,養馬二千匹,收租四百萬斛,以供軍資。
新野李湖文化苑寇恂浮雕新野李湖文化苑寇恂浮雕
25年(建武元年),朱鮪聽說劉秀北上平定河北,河內兵力薄弱,便派遣討難將軍蘇茂、副將賈強率三萬餘人渡河進攻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寇恂聞訊後,立即前往救援,並命各屬縣發兵,到溫縣會師。軍吏都勸他調集眾軍之後再出兵,寇恂說道:“溫縣,是河內郡的藩蔽。溫縣失守,河內郡就守不住了。”於是馳援溫縣。
次日早晨,兩軍交戰,恰巧偏將軍馮異率部與各縣援軍趕到。寇恂見援軍軍勢浩大,於是讓士卒大聲鼓譟,大呼:“劉公兵到!”蘇茂軍聽聞,陣型鬆動。寇恂率軍衝擊,大破蘇茂,並乘勝追擊。蘇茂敗軍一直逃到洛陽,賈強戰死,數千士兵投河而死,一萬餘人被俘,寇恂與馮異過黃河而還。從此,洛陽震恐,緊閉城門。捷報傳到河北,劉秀大喜道:“我就知道寇子翼是可以勝任!”諸將紛紛慶賀,並乘勢勸劉秀稱帝。同年六月,劉秀在鄗邑即皇帝位。

治理地方

當時漢軍軍糧急缺,寇恂親自督促糧運,畜力不足,又組織人力輓車,奔赴各地,前後絡繹不絕,從而保證了軍糧供應,甚至文武百官月支的祿米也由他運糧接濟。劉秀多次賜書慰勞嘉獎,功名威望日益提高,儒生董崇警告寇恂道:“皇帝剛剛即位,四方尚未平定,而君侯在這個時候占據大郡,內得人心,外破蘇茂,威震敵軍,功名顯赫,這正是奸讒之徒側目窺視產生怨禍的時候。以前蕭何鎮守關中,採納鮑生的建議而高祖大喜。如今你率領的,都是劉氏宗族昆弟,也要要以前人為鑑戒!””寇恂深以為然,當即稱病不理政事,並請求引退,結果被劉秀拒絕。寇恂又請求調任軍職,仍然被拒絕,只得派侄子寇張、外甥谷崇從軍充當先鋒。劉秀對此非常高興,擢升二人為偏將軍。
寇恂半身像寇恂半身像
26年(建武二年),寇恂因擅自處罰上書人被免職。不久,潁川人嚴終、趙敦與密縣人賈期聚眾起義。劉秀起用寇恂為潁川太守,讓他與破奸將軍侯進率兵前往鎮壓。寇恂斬殺賈期,平定潁川郡,因功封雍奴侯,食邑萬戶。
27年(建武三年),劉秀遣使者拜寇恂為汝南太守,又命驃騎將軍杜茂率兵助寇恂討伐盜賊。寇恂向來好學,於是修建鄉校,教學生徒弟,聘請能講授《左氏春秋》的人,他自己也親自聽老師講學。
31年(建武七年),寇恂接替朱浮擔任執金吾。32年(建武八年),寇恂隨劉秀征討隗囂。此時,潁川盜賊群起,劉秀引軍退還,對寇恂說:“潁川迫近京師,應早日平定。想起來只有你能平定群賊。”寇恂回答說:“潁川剽悍輕捷,聽說陛下遠征隴、蜀,所以狂悖狡猾之徒乘機作亂罷了。如果聽說陛下南向,盜賊們必定惶懼歸降。我願率精銳以為前驅。”寇恂隨劉秀南還潁川,盜賊全部歸降,劉秀卻沒有任命他為郡守。百姓紛紛要求寇恂留下,劉秀於是把寇恂留在長社,鎮撫官吏人民,接受其餘的歸降者。

智取高平

隗囂部將高峻擁兵萬人,占據高平縣第一城(今寧夏固原),劉秀派遣待詔馬援前去招降,由此打開了河西通道。中郎將來歙承制拜高峻為通路將軍,封關內侯,隸屬大司馬吳漢,共圍隗囂於冀縣(今甘肅甘谷)。漢軍退兵後,高峻逃回敵營,再助隗囂拒守隴山。隗囂死後,高峻占據高平縣,堅守城池。建威大將軍耿弇率太中大夫竇士、武威太守梁統等圍困高平,一年也未能攻下。
高平斬使高平斬使
34年(建武十年),劉秀入關,準備親自征討高峻。寇恂當時跟隨在劉秀身邊,勸諫說:“長安處在洛陽高平之間,應接方便,安定、隴西必定感到震動畏懼,這是從容坐鎮於一處可以制服四方啊。現在兵馬疲倦,剛剛從險阻中走出來,這不是陛下安國之良策,前年潁川發生的叛亂,可為至戒。”劉秀沒有聽從,並進軍汧縣,還是攻不下高平。劉秀欲派遣使者去說降高峻,就對寇恂說:“你以前制止我這次行動,現在為我走一趟。如高峻不立即投降,我將率耿弇等五營發起攻擊。”
寇恂帶著璽書來到第一城,高峻派遣軍師皇甫文前來謁見。皇甫文禮貌不周,出言不遜。寇恂大怒,欲斬皇甫文。諸將勸諫說:“高峻精兵萬人,連年難以攻下。現在要他投降反而殺其來使,只怕是不行吧?”寇恂不答應,就殺了皇甫文,讓其副使回去告訴高峻說:“軍師無禮,已被殺了。要投降,請趕快;不想投降,就固守好了。”高峻惶恐,即日開城門投降。諸將都來慶賀,並問高峻投降的原因。寇恂說:“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高峻的計謀都取之於他。現在他辭禮不屈,說明他根本不打算投降。殺掉皇甫文,高峻就嚇破了膽,所以來投降了。”諸將都表示嘆服,於是逮捕高峻回到洛陽。
36年(建武十二年),寇恂病故,諡號威侯。

軼事典故

借寇恂

光武帝南征,寇恂跟隨,直至潁川。盜賊見寇恂到來,全部投降,根本不用任寇恂為太守。光武帝所經之處,百姓們紛紛遮道請求,說:“願從陛下復借寇君一年”。光武帝只好命寇恂暫駐長社縣,鎮撫吏民,受納余降。
寇恂治理潁川有政績,離任後隨帝再至至潁川,百姓請求再借寇恂留任一年。後就用“借寇恂借寇”表示挽留地方官,含有對政績的稱美之意。

將相和

關於“將相和”的故事,在歷史上還有範例。那便是記載於《後漢書.寇恂傳》中,東漢初年劉秀的兩個功臣──寇恂與賈復之間的故事。
寇恂半身畫像寇恂半身畫像
寇恂在東漢時期,相當於類似蕭何的“相國”地位,是位頗有領導才能的名吏,善於治理政務,很受劉秀的器重。在他任穎川太守時,為嚴明軍紀,曾將大將賈復手下的一個部將處死。而屢立軍功的賈復,知道以後,極為震怒,認為寇恂故意與他為難,憤怒表示:要與寇恂勢不兩立。
為了避免衝突,寇恂決定不與賈復見面。並且對賈復的部下,格外優待。處處忍讓服低,不使矛盾激化。為了求得和解,煞費苦心。這時,劉秀忙於重建漢室,統一中國,正需要這兩位將相共同協力,成就帝業。為此,他親自出面,設宴調解。對賈復曉以大義,要他以大局為重。說:“天下未定,兩虎安得私鬥?”賈復經過劉秀的勸說,終於回心轉意,不再耿耿於懷。最後,兩人握手言和,同心同德,共扶漢室。

人物評價

總評

後漢書》將寇恂與鄧禹同列一傳,並評價道:
  • 恂經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從吏士。時人歸其長者,以為有宰相器。
  • 論曰:傳稱“喜怒以類者鮮矣”。夫喜而不比,怒而思難者,其唯君子乎!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於寇公而見之矣。
  • 贊曰:子翼守溫,蕭公是埒,系兵轉食,以集鴻烈。誅文屈賈。有剛有折。

歷代評價

鄧禹:寇恂文武備足,有牧民御眾之才。河內富實,南迫雒陽,非寇恂莫可使也。
曹操:昔寇恂立名於汝、潁,耿弇建策於青、兗,古今一也。
寇恂寇恂
應詹:昔高祖使蕭何鎮關中,光武令寇恂守河內,魏武委鐘繇以西事,故能使八表夷盪,區內輯寧。
蕭衍:昔蕭何鎮關中,漢祖得成山東之業;寇恂守河內,光武建河北之基。
朱敬則:蕭何之鎮靜關中,寇恂之安輯河內,葛亮相蜀,張昭輔吳,茂宏之經理琅琊,景略之弼諧永固,劉穆之眾務必舉,楊遵彥百度惟貞,蘇綽共濟艱難,高熲同經草昧,雖功有大小,運或長短,鹹推股肱之林。悉為忠烈之士。
十七史百將傳》:“孫子曰:‘三軍可奪氣。’恂揚言劉公兵至而敵陳動。又曰:‘軍無糧食則亡。’恂轉輸不絕以繼軍食。又曰:‘上兵伐謀。’恂斬使降城是也。”
徐鈞:王郎百萬肆憑陵,誰集漁陽上谷兵。一剪妖氛河北定,中興從此創基成。
陳元靚:二十八將,上應列星。乃眷予翼,寔推其精。避賈復怨,怒文即刑。令聞不泯,沒而有靈。
歸有光:光武承王莽之亂,奮跡南陽,恢復舊物,則有鄧禹、吳漢、賈復、寇恂、馬援、馮異、岑彭、來歙之徒宣其力。
王夫之:來歙也、祭遵也、寇恂也、吳漢也,皆出可為能吏、入可為大臣者也。
李景星:“光武之有鄧禹,猶高帝之有張良也;其有寇恂,猶高帝之有蕭何也。大業之成,於二人深有賴焉。”“寇恂之功,在於鎮守。其擇主之識,不在鄧禹之下。”
蔡東藩:隴右未平,潁川又亂,處興亡絕續之交,其欲制治也難矣。幸有寇恂扈駕南征,節鉞一臨,盜賊四伏,非素得民心者,其能若是乎?父老遮道,乞借寇君,莫謂小民果蚩蚩也。厥後西赴高平,斬皇甫文於城下,成算在胸,卒收勁敵,不戰屈人,寇君有焉。他若耿弇七軍,輕進致敗,吳漢諸將,勞師無功,謀之不臧,烏能制勝?視寇君有愧色矣。
白壽彝:寇恂足智多謀,臨事果決,既長於吏治,又善於用兵,可謂才兼文武,在保證軍糧供給中更是成績斐然。

後世地位

公元60年(永平三年),漢明帝命人繪二十八功臣像,掛於南宮雲台,其中寇恂名列第五。
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執金吾雍奴侯寇恂”。
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寇恂。
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寇恂亦位列其中。

家庭成員

侄子:寇張,拜偏將軍,封列侯。
外甥:谷崇,拜偏將軍,封列侯。
兒子:寇損,襲爵雍奴侯,徙封挾柳侯。
兒子:寇壽,寇恂庶子,封洨侯。
孫子:寇厘(寇釐),寇損之子,襲爵挾柳侯,徙封為商鄉侯。
孫女:寇氏,大將軍鄧騭之妻。
曾孫:寇襲,寇厘之子,襲爵商鄉侯。
曾孫:寇榮

史籍記載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在蔡東藩《後漢演義》中,有寇恂”高平斬使“,潁川百姓”借寇君“的故事。

民間形象

在評書《東漢演義》中,寇恂字子玉,是馬援的徒弟,劉秀三大帥之一,位列雲台三十六將,星號心月狐

墓葬紀念

寇恂去世後葬於河內太行南麓祖瑩,欽命豎牌頌之,原墓地在焦作市博愛縣月山鎮屠王村東北。
寇恂墓有石券墓冢、墓碑(清乾隆八年重立),五脊六獸碑樓(1958年被毀)。墓冢橢圓形,周圍以青條石壘砌,其上封土呈丘狀。直徑東西9米,南北13米,高約3米,占地面積117平方米。冢前立一高浮雕盤龍首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通高3.74米。正面陽刻“漢雍奴候寇公諱恂字子翼之墓”,落款“大清乾隆捌年歲次癸亥仲冬轂旦立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