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浮

朱浮

朱浮(約前6年~約66),字叔元,沛國蕭(今安徽蕭縣)人。成語“親者痛,仇者快”的創造者。

約自漢哀帝建平初年,至後漢明帝永平中年間在世。初從世祖(劉秀)為大司馬主薄,遷偏將軍。從破邯鄲後,乃為大將軍幽州牧守蘇城。後為大司空建武二十二年(公元四六年)坐賣弄國恩免職。

後三年,徙封新息候。永平中,有人告浮事,明帝大怒,遂賜死,但沒有宣布他的罪狀。朱浮的作品都見《後漢書》本傳中,僅與彭龍一書,亦載於《文選》。

基本介紹

  • 本名:朱浮
  • 字號:叔元
  • 所處時代:東漢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安徽蕭縣
  • 出生時間:建平初年
  • 去世時間:永平中年
  • 主要作品:《為幽州牧致彭寵書》
  • 主要成就:成語親者痛,仇者快
  • :叔元
  • 籍貫:沛國蕭
人物生平,人物典故,人物後裔,

人物生平

朱浮(?~約66),東漢沛國蕭(今安徽蕭縣)人,字叔元。初從劉秀為大司馬主簿,改任偏將軍,從定河北。後拜大將軍領幽州牧,守薊城。遂討定北邊。建武二年(26 年)受封舞陽侯,食邑3縣。但不久因為舊怨,為漁陽太守彭寵所攻,第二年汲郡太守張豐也起兵反漢,朱浮兵敗棄城。尚書令侯霸奏朱俘“敗亂幽州,構成寵罪,徒勞軍師,不能死節,罪當伏誅。”劉秀念其有才有功不忍加罪,讓他代替賈復擔任執金吾,掌管京師治安,並改封父城侯。建武七年,任太僕,二十年代替竇融擔任大司空,二十二年因事免,二十五年徙封新息侯。明帝時被殺。
朱浮是武將,兼有文才。他寫文章,下筆如行雲流水,文采斐然,論理立意,引經據典,警語時出。他的《為幽州牧致彭寵書》,言詞犀利,膾炙人口。其中“凡舉事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一句,頗為後人傳誦。
朱浮重視人才。在做幽州牧時,廣攬州中名流,就是在王莽政權中做過官的,也在延攬之列,並從各縣調集糧食,供養他們的妻子兒女。建武七年(31 年),朱浮以國學既興宜廣開博士之選,諫止劉秀在洛陽一地選博士的做法,劉秀採納了他的意見。
劉秀即位後,以御史監察州郡官員,只要有所彈劾,立即加以處置,出現官不安其位的現象。於是朱浮上書奏稱:陛下聽信監察官員的話,監察官員又聽信手下隨從的話,這樣的結果只能是任免年俸幾千石的高官,完全取決於年俸百石的低級小官;不讓三府查勘核對,就無法知道所奏是否屬實,處理是否得當,容易造成冤假錯案。劉秀把朱浮的奏疏交群臣共議,結果多數人贊同,從此吏治一清。
永平中有人無憑地告發他,漢明帝怒,賜朱浮死。死後入鄉賢祠受百代敬仰。

人物典故

親者痛,仇者快
朱浮任幽州牧時,為了籠絡當時的一些名士和舊官僚,把他們都收羅在自己的左右,還發糧食給他們的家屬。當時魚陽太守彭寵,以為天下還沒有完全安定,反對他這樣做,兩人因此互相爭執,各不相讓,仇恨愈來愈深。朱浮便向光武帝密奏彭寵受人貨賄,招兵買馬,積聚糧食,意圖難測。光武帝就下令召彭寵回京,彭寵大怒,拒不應命,並起兵攻打朱浮,朱浮便寫了這封信給彭寵,勸他收兵。
朱浮寫信的動機,顯然是企圖利用朝廷的力量,向反對他的人施壓,但態度既嚴正又婉轉:一方面勸告彭寵要為自己前途著想;一方面叉提醒他不要妄自尊大,規勸與警告並存。特別是最後一句“凡舉事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告訴我們處理問題時,要考慮後果,不要讓親朋好友友痛心,而讓敵人高興,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觀點。
開始有罪不死,後來無罪被殺
朱浮,字叔元,兩漢之際沛國蕭縣人。范曄在《後漢書》中罕見地沒有交代朱浮的出身門第,但我們從光武帝對他的任命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光武帝劉秀即位後,任命朱浮為大司馬主簿。大司馬就是總參謀長,大司馬主簿就是總參謀長的秘書,此時的大司馬是吳漢,他來自北方漁陽,是一員驍將,不擅長打理日常事務,大司馬主簿就成了大司馬的常務助理,對於這樣一個重要崗位,光武帝一定會用自己的嫡系親信。光武帝劉秀是一個平民情節很強的人,他對出身門第向來缺乏認識,所以朱浮作為光武帝的嫡系親信十之八九出身平民,這在東漢時期是不值得炫耀的事情,所以范曄寫《後漢書》的時候沒有找到朱浮出身的相關資料。
後來朱浮作戰有功,升任偏將軍,跟隨劉秀攻下了邯鄲。此時劉秀派吳漢刺殺了更始政權幽州牧苗曾,任命朱浮為大將軍幽州牧,鎮守薊城,負責征討北方。注意啊,劉秀當時根本就沒有多少地盤,幽州幾乎是他唯一的比較完整的轄區,看來劉秀對朱浮的信任別人比不了啊!
建武二年,在功勞不明顯的情況下,朱浮被加封為舞陰侯,食邑三個縣。朱浮表現得很有才幹,很想快出政績,他徵召了涿郡王岑等人作為從事,王莽時候的兩千石官員也全部徵召,給他們很高的待遇,弄得財政非常緊張。
光武帝劉秀對手下人就很大方,隨便封個侯就是幾千戶,朱浮的作法顯然和劉秀一脈相承,那就是高官厚祿收買人心。但漁陽太守彭寵有不同見解,他認為天下未定,軍旅正興,不應該任命很多官員,應該把有限的財力投入到戰爭中去。從行政級別來看,漁陽太守彭寵是幽州牧朱浮的下屬,但彭寵有大功於劉秀,在劉秀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彭寵歸順了劉秀,使劉秀有了一個立腳點,劉秀的很多將領包括大司馬吳漢都來自漁陽,原來都是彭寵部下,所以彭寵自恃有功,有點桀驁不馴。
此時如果朱浮能夠採取比較溫和的措施完全可以避免事態惡化,但朱浮沒有這樣做,他“以峻文詆之”,相當於把彭寵教訓了一頓。彭寵這人也談不上有多倔強,但他認為朱浮對他的這番教訓應該是劉秀授意的,是劉秀告訴朱浮對他不用客氣的。朱浮密報劉秀,說彭寵“遣吏迎妻而不迎其母,又受貨賄,殺害友人,多聚兵谷,意計難量。”
劉秀非常討厭彭寵,彭寵這人像個鑽心蟲,別人的心理根本瞞不過他,劉秀做人已經算比較光明的了,但在彭寵這雙鷹眼面前還是感到不自在,彭寵對此也心知肚明。彭寵知道朱浮告他黑狀之後,認為已經無路可走了,於是舉兵進攻了朱浮。朱浮給彭寵送來一封信,其中的思維方式絕不是朱浮應該具有的,那是光武帝劉秀的思維方式,“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若以子之功論於朝廷,則為遼東豕也。今乃愚妄,自比六國。六國之時,其勢各盛,廓土數千里,勝兵將百萬,故能據國相持,多歷年世。今天下幾里,列郡幾城,奈何以區區漁陽而結怨天子?此猶河濱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見其不知量也!”
這事瞞不過彭寵,他原來的懷疑得到了證實,馬上大舉進攻朱浮,同時聯合了涿郡太守張豐,朱浮腹背受敵,形勢危急。朱浮原本以為劉秀一定會親征,沒想到劉秀只派來了游擊將軍鄧隆,朱浮趕緊上書劉秀,要求劉秀立即出兵。實際上劉秀確實想出兵營救朱浮,但是當時洛陽附近也出現了變亂,大臣們認為不能捨近求遠,劉秀臨發兵又變了主意,他讓朱浮加強防守,自己麥收後再來。朱浮防守經年,城中糧盡,人們易子而食,正趕上上谷太守耿況派兵來救,朱浮趁勢突圍,到達良鄉的時候,自己的手下又叛變了,朱浮殺掉了自己的妻子,孤身遁逃,勉強生還。薊城投降了彭寵。
尚書令侯霸認為朱浮“敗亂幽州,構成寵罪,徒勞軍師,不能死節,罪當伏誅。”劉秀沒有殺朱浮,還任命他為執金吾,加封父城侯。哎呀,不殺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重用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朱浮基本上是遵照劉秀的旨意做事的,所以有罪也不能殺,此後再也沒有派朱浮帶兵打仗。
光武帝劉秀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別人也嚴格,還有點信不過別人,他派出的地方官只要有一點過失,立馬罷官,這樣一來官員們換來換去像走馬燈一樣,老百姓也不得安寧。建武六年,發生了日食,朱浮趁機上書光武帝,他認為“天下非一時之用也,海內非一旦之功也。願陛下游意於經年之外,望化於一世之後,天下幸甚。”說白了就是你別犯急性病,耐心點,地方官至少也得讓他乾滿一年。給光武帝劉秀提意見風險挺大,一般人都不敢,但朱浮不怕,並不是因為朱浮膽子比別人大,而是他知道光武帝信任他,他是他的嫡系。
原來的時候,地方官是否稱職都要由三公討論,三公各有屬官,他們負責具體考察,三公就可以決定地方官的任免了。但光武帝信不過別人,他把用人權收歸自己,全靠自己的察言觀色來確定人選,然後派人監視,這個方法有點類似明太祖朱元璋的廠衛特務制度。
朱浮上書光武帝,他認為這個方法不好,應該耐心點,“傳曰:‘五年再閏,天道乃備。’夫以天地之靈,猶五載以成其化,況人道哉!臣浮愚戇,不勝惓惓,願陛下留心千里之任,省察偏言之奏。”
建武七年,朱浮升任太僕,他再次上書光武帝,要求加強文化事業,得到光武帝的支持。建武二十年,朱浮接替竇融當了大司空,兩年後由於別人的事受到連坐,免官,三年後,改封新息侯。
朱浮有些才幹,文筆也說得過去,又是光武帝的親信,經常挖苦別人,弄得大臣們怨氣很大,實際上這正是光武帝要的,劉秀是用朱浮來制約大臣們,讓大家處於一種不團結不安定的狀態中。在光武帝當政的二十多年中,朱浮功不抵過,但混得如魚得水,步步高升。
光武帝死後,漢明帝即位,朱浮的災難立馬就來了。漢明帝非常討厭朱浮,永平年間有人控告朱浮,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漢明帝賜死了朱浮。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在光武帝的時候,朱浮有罪沒殺,在漢明帝的時候,朱浮無罪被殺。

人物後裔

朱浮的後人世代在蕭縣繁衍,他的兒子朱永為下邳太守,第六世孫朱尚為後漢吏部尚書,其後人朱敬則是唐中宗的宰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