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金建築

宋代中國城市經濟發達,手工業分工細化,科技生產工具更進步,商業的繁榮推動了整個社會前進。受精神領域的影響,宋代建築沒有了唐代建築雄渾的氣勢,體量較小,絢爛而富於變化,呈現出細緻柔麗的風格,出現了各種複雜形式的殿、台、樓、閣。建築結構在宋代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突出表現為斗拱的承重作用大大減弱,且拱高與柱高之比越來越小。原來在結構上起重要作用的昂,有些已被斜袱代替,補間鋪作的朵數增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遼金建築
  • 年底的:宋遼金
  • 類別:建築
  • 城市建設:宋東京汴梁
宋遼金建築,城市建設,宮殿,建築物,塔,園林,陵墓,

宋遼金建築

宋代中國城市經濟發達,手工業分工細化,科技生產工具更進步,商業的繁榮推動了整個社會前進。受精神領域的影響,宋代建築沒有了唐代建築雄渾的氣勢,體量較小,絢爛而富於變化,呈現出細緻柔麗的風格,出現了各種複雜形式的殿、台、樓、閣。建築結構在宋代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突出表現為斗拱的承重作用大大減弱,且拱高與柱高之比越來越小。原來在結構上起重要作用的昂,有些已被斜袱代替,補間鋪作的朵數增多。
此時期建築構件、建築方法和工料估算在唐代的基礎上進一步標準化,規範化,並且出現了總結這些經驗的書籍——《營造法式》和《木經》。其中李誡所著的《營造法式》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科學的建築學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建築學著作,相當於宋代建築業的“國標”。
公元916年,北方的“蠻族”契丹人建立了遼朝,侵占了山西、河北的北部,吸收漢文化,進入封建社會。由於北方從唐末就成為藩鎮割據狀態,建築風格很少受後期中原和南方的影響,因此遼代建築保持了很多五代及唐的風格,再加上遊牧民族豪放的性格,建築物顯得莊嚴而穩重。遼代有些殿宇東向,這與契丹族信鬼拜日、以東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習俗有關。隨後興起的金朝在建築領域由於工匠都是漢人,建築兼具宋、遼風格,但更接近柔麗宋朝建築,且不少作品流於煩瑣堆砌。

城市建設

東京汴梁,今之河南開封, 是一個因大運河而繁榮的古都。五代開始成為政經中心,後周正式定都於此,北宋更形富饒,人口近百萬。城三重相套,第 二重內城即唐時州城,史載“周二十里五十步”,內城中心偏北為州衙改建成的宮城,最外的郭城為後周顯德二年(955)擴建,周40餘里。由宮城正門宣德門向南,通過汴河上的州橋及內城正門朱雀門到達郭城正門南薰門,是全城縱軸,州橋附近有東西向的幹道與縱軸相交,為全城橫軸。這些都和漢魏鄴城以來都城的布局相似。在宮城外東北有皇家園林艮岳,城內有寺觀70餘處,城外有大型園林金明池和瓊林苑,這些都豐富了城市景觀。汴梁首次在宮城正門和內城正門間設定了丁字形縱向廣場。這些,都對以後直至明清的都城布局產生了很大影響。
宋畫《清明上河圖》中東京汴梁的街市
隨著城市經濟的逐漸發達,晚唐五代時已開始臨街設店,宋代的城市正式取消了唐代的里坊制度和集中市場制,準許鄰街設店。這使此後的都市面貌多樣化,豐富了市民生活,也改變了都市規劃的結構。我們可以從宋畫《清明上河圖》清楚地看到這些。
平江,即今蘇州, 是江南平原上手工業商業匯集的水運城市。 南宋臨安,即今之杭州,是早期海運貿易中心和江南的文化古城。北京當時為遼南京,後為金中都,以至後來的元大都,成為全國新的政治中心乃告確定,又經過明清兩代的經營,終成為世界不朽名城之一 。
宋代的蘇州:
平江圖

宮殿

此時期宮殿建築體量較時較小,細部裝飾增加,注重彩畫雕刻,總體呈絢爛,柔麗的形象。女真人攻破繁華的宋東京城後,按照宋金東京宮城的樣式在中都建造了金朝的皇宮。皇宮的宮城在城中而稍偏西南,從豐宜門至通玄門的南北線上,南為宣陽門,北有拱辰門,東置宣華門、西設玉華門,前為官衙,後為宮殿。正殿為大安殿,北為仁政殿,東北為東宮,共有殿三十六座。此外還有眾多的樓閣和園池名勝。當時人記載金中都“宮闕壯麗”、“工巧無遺力,所謂窮奢極侈者”。城的東北的瓊華島(即今北京北海公園)建有離宮,供皇帝游幸。現存的山西繁峙岩山寺的壁畫所繪的仙界的宮殿反映了當時宮殿建築的形象,是不可多得的資料。
宋徽宗趙佶所畫的《瑞鶴圖》和岩山寺的另一副壁畫也忠實的描繪了此時期宮殿的形象。前者描繪的是趙佶當政的某天突有一片祥雲飄來皇宮,繞柱附殿,眾人皆仰而視之。驚奇之餘,又有群鶴飛鳴於空中,與祥雲融為一體,經久不散。體現出在北宋內優外患的嚴峻時刻,皇帝祈求上蒼降下祥雲以挽救宋王朝的危亡;後者則是一組建在高台之上的一組體量巨大的高閣。
繁峙岩山寺的壁畫中的宮殿形象(部分)

建築物

初祖庵大殿,位於河南登封少林寺西北2公里處五乳峰下,於北宋宣和七年
(1125年)為紀念禪宗祖師達摩而建。這座在《營造法式》頒布僅20年後
建造的大殿,為現存最接近《法式》規則之實物,亦即最典型之宋式建築。
大殿坐北朝南,面闊3間,進深
3間,單檐歇山頂,曲線優美,琉璃瓦剪邊,建於石砌高台之上,前後青石踏道,後壁辟門。大殿檐下置碩大斗拱,明間安板門兩扇,兩次間辟直欞方窗,前檐立4根十一角石柱,柱面浮雕海石榴、卷草、飛禽和伎樂等圖案;殿內明間置佛龕一座,石柱4根,上浮雕神王、盤龍和嬪迦等;大殿東、西、北三壁下部內外砌石護腳,刻雲氣、流水、龍、象、魚、蚌、佛像、人物和建築物等。大殿儘管它的規模根本無法和明清二代的大型官式建築相比,但其形象之柔美典雅,乃後者無法比及也。
晉祠重建於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現在的主要建築聖母殿面闊七間,進深六間,重檐歇山頂殿頂琉璃為明代更制。大殿副階周匝殿身四周圍廊,前廊進深兩間,廊下寬敞,為唐、宋建築中所獨有。殿前廊柱雕飾木質蟠龍八條,逶迤自如,盤曲有利,系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原物。蟠龍柱形制曾見於隋、唐之石雕塔門和神龕之上。在中國古代建築已知木構實物中,此屬先驅。殿的角柱生起頗為顯著,上檐尤盛,使整個建築具有柔和的外形,與唐代建築之雄朴迥異。柱上斗拱出跳,下檐五鋪作,上檐六鋪作,昂跳調配使用,昂形規制不一、真昂、假昂、平出昂、昂形耍頭等皆用之。斗拱形制如此繁複多變,使建築物愈益俏麗。殿內無柱,六架椽的長袱承受上部梁架的荷載。殿內用材較大,採用徹上露明造,殿內四十尊宋代仕女塑像,神態各異,是宋塑中的精品。飛梁是殿前方形的魚沼之上建一座平面十字形,猶如大鳥駕飛的橋,四向通到對岸,對於聖母殿,又起著殿前平台的作用,是善於利用地形的設計手法。橋下立於水中的石柱和柱上的斗拱、梁木都還是宋朝原造。飛梁前面有重建於金大定八年(1168年)的獻殿,面闊三面,單檐歇山頂,造型輕巧,在風格上與主要建築聖母殿取得和諧一致的效果。
滕王閣位於江西南昌贛江岸邊,初建於唐永徽四年(653年),以王勃滕王閣序》聞名,後經歷代重修重建達28次,唐宋舊跡早已崩坍入江。今存宋畫《滕王閣圖》是現知最早的滕王閣圖本,反映了宋閣的形象,其體態之雍貴,結構之精麗,給人以深刻印象。從圖所見,閣立在高大城台上,為縱橫兩座二層樓閣丁字相交。全閣共有28個內外轉角,結構精巧,造型華美。閣內各層雖碩柱林立,但空間宏敞流通,上下樓層又都有外廊,便於眺望。這種重視人與自然的融洽相親的文化精神,使得中國的樓閣和歐洲古代的樓房在精神風貌上有明顯的不同:後者用磚石砌造,只開著不大的窗子,樓外沒有走廊,內外相當隔絕,強調垂直向上的尖瘦體形,似乎對大地不屑一顧,透露著人與自然的隔閡。中國的樓閣則相當開敞,樓內樓外空間流通滲透,環繞各層有走廊,供人登臨眺望;水平方向的層層屋檐、環繞各層的走廊和欄乾,大大減弱了總體豎高體形一味向上升騰的動勢,使之時時回顧大地;凹曲的屋面、翹彎的屋角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優美地鑲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也成了天地的一部分,寄寓了人對自然的無限留戀。
此時期建築組群在形體組合則富變化,有由四周較低的建築簇擁中央較高聳的殿閣,在整體總平面采沿軸線排列若干四合院。 河北正定隆興寺是現存宋朝佛寺建築總體布局的一個重要實例。全寺建築依著中軸線作縱深的布置,自外而內,殿宇重疊,院落互變,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寺院山門前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門內為一長方形院子,鐘樓鼓樓分列左右,中間大覺六師殿已毀,但尚存遺址。寺院北進為摩尼殿,有左右配殿,構成另一個縱長形的院落。再向北進入第二道門內,就是主要建築佛香閣和其前兩側的轉輪藏殿與慈氏閣以及其他次要的樓、閣、殿、亭等所構成的形式瑰偉的空間組合,也是整個佛寺建築群的高潮。最後還有一座彌陀殿位於寺後。佛香閣和彌陀殿都是採用三殿並列的制度。這種以高閣為全寺中心的布局方法,無疑是由於唐中葉以後供奉高大的佛像,主要建築不得不向多層發展,陪襯的次要建築也隨著增高,反映了唐末至北宋期間佛寺建築的特點。
寺內摩尼殿(左圖)建於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是我國現存唯一一座平面呈十字形的大型佛殿,亦為現存木建築中四面施抱廈最古之例。正中殿身五間,進深五間,殿基近方形,平面呈十字形,中央部分為重檐歇山頂,四面正中各出兩間歇山頂抱廈,均以山面向前,殿身全是厚牆圍繞,只抱廈正面開門窗,殿內梁架結構皆與《法式》相符。此殿在立體布局上富於變化,重疊雄偉,端莊嚴肅之中又顯露出活潑生動的性格,是傳世的宋代繪畫中此種式樣建築的唯一實例。這類別致的建築樣式在宋代以前較為少見,宋代以後流傳到日本等國。但遺憾的是,它卻沒有出現在後續各朝的建築式樣之中。
大悲閣隆興寺內的主體建築,現存的閣是1940年前後重建的。閣高約33米,三層,歇山頂,且上兩層都用重檐,並有平坐,給人的感覺比其實際要高大。閣內所供即千手觀音高24米,是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建閣時所鑄,是留存至今的中國古代最大的銅像。1992年國家又恢復了御書樓、集慶閣。三閣並列,虹橋相連、氣魄恢宏、巍峨壯觀。轉輪藏殿和慈氏閣都是二層,重檐歇山頂。大小相同,而結構各異。這兩座建築經後代重修多次,而以轉輪藏殿(左圖)保存宋朝的風格較多。轉輪藏殿內部下層柱子,為了容納六角形的輪藏,把兩中柱外移,形成平面六角形的柱網,同時上下兩層間沒有平坐暗層,卻與遼獨樂寺觀音閣不同。寺內其餘配殿都是單層。
河北薊縣獨樂寺觀音閣重建於遼統和二年(1052年),現存的山門和觀音閣均是遼代的原物。山門是獨樂寺的大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廡殿頂舉折和緩,出檐深遠,檐角如翼如飛。山門台基之上立木柱十二根,四根角柱柱頭微向內收,柱腳略出向外,種“側腳”技法即穩定了結構,防止建築外傾,又豐富了建築物的形象。在每根柱頭之上,累疊著雄大的斗拱。山門內部不用天花,斗拱、梁、檁條等構件全部可見,極富裝飾效果。山門正脊兩端的鴟吻,龍頭有形,尾向內卷,猶如雉鳥飛翔,十分生動,這正是唐代鴟尾向明清龍吻演變過程中的一個實例。
走過山門,便是高大宏偉的觀音閣。 它在造型上,兼有唐的雄健和宋的柔和,是遼代建築中一個重要的代表,也是中國現存雙層樓閣建築最高的一座,以建築手法高超著稱。觀音閣外觀兩層,內有一暗層,實為三層的。它觀音閣高23米,面寬五間,進深四間,單檐歇山頂,一、二層間有腰檐,檐上出平座,閣的第三層復以藻井,左右次間則用平綦。觀音閣上下檐斗拱雄健,排列疏朗,顯然有留唐代作風。觀音閣內柱網布置採用內外兩周的配置方法,構成一個大圈套小圈的雙層圈柱平面。觀音閣斗拱種類繁多,達24種。其梁、柱、斗枋雖數以千計,但布置有序,組成一個牢固優美的整體。同時,全閣的面寬與進深的比率以及高與進深的比率,均在四比三左右。這樣完整統一,設計精巧而穩定的結構,使獨樂寺自遼代重建以來,曾經受28次地震,幾乎所有的房屋全倒塌了,唯獨觀音閣和山門和絲毫未損。閣內有16米高的11面觀音像,身體微向前傾,面龐豐潤,兩肩下垂,姿態端莊,是中國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
華嚴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內,創始年代不詳。遼末毀於兵火,據題記,金天眷三年(1140年)在原址重建,但遠未達到遼的原有規模。明中葉以後寺分上下,各有山門,自成體系。此寺主要殿宇皆東向,這與契丹族崇日的習俗有關。現寺內保存價值最高的是上寺的大雄寶殿和下寺的薄伽教藏殿,其餘建築均為清以後重建或改建。大雄寶殿是上寺的主體建築,殿建造在高台之上,月台寬敞,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單檐筒瓦廡殿頂,黃綠色琉璃剪邊,舉架平緩,出檐深遠,檐下斗拱用材碩大,單材31×20厘米,是《法式》中規定的一等材;正脊兩端的鴟吻高達4.5米,系金代遺物,至今光澤燦然。大殿平面採用減柱法,節省內柱12根,擴大了室內空間;殿內除梁外還用四道柱頭枋繞周交結成框架,大大增強了建築物的剛度。補間鋪作櫨斗下設駝峰,置於普柏枋上。大殿除在前檐當心間及兩梢間裝方格橫披窗和雙扇板門外,其餘均包砌厚實的磚牆。殿內中央供五方大佛二十諸天等明代塑像,四壁滿繪壁畫,為清光緒年間重繪。此外,薄迦教藏殿內的壁藏為遼代小木作重要遺物。
上寺大雄寶殿細部

宋代的塔,形制由四邊漸變為六邊、八邊或十邊形,但以八形最為普遍。這種肇源於八卦方點陣圖式的塔,不僅輪廓曲線優美圓渾,而且更有利於結構的穩定,在塔的高度上,也有了新的突破。
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建於遼清寧二年(1056年),至今已歷940多年,經狂風暴雨、強烈地震、炮彈轟擊,寺內大部分建築已毀,唯此塔依然屹立在黃土高原之上,巍峨之勢不改,是中國現存唯一的一座木塔。此塔在中國的無數寶塔中,無論建築技術、內部裝飾和造像技藝,都是出類拔萃的。院平面布局保持著南北朝時代佛寺的傳統。塔平面八角形,高九層,其中有四個暗層,高67.3米,底層直徑30.27米,體形龐大。但由於各層屋檐上配以外挑的平座與走廊,層層梁坊、斗拱、欄桿重疊而上,加上造型優美的塔頂、塔剎,真有頂天立地的氣勢!在結構上,木塔使用明袱草袱兩套構件;各層上下柱不直接貫通,而是上層柱插在下層柱頭的斗拱中(稱為"叉柱造"),這是唐宋時期建築的重要的特徵;木塔採用了分層疊合的明暗層結構,各暗層在內柱與內外角柱之間加設不同方向的斜撐,很類似現代結構中的空間行架式的一道圈樑的鋼構層。塔的柱網和構件組合採用內外槽制度,內槽供佛,外槽為人活動,全塔裝有木質樓梯,可逐級攀登至各層,每登上一層樓,都有不同的景觀。全塔不用一釘一鉚,靠50多種斗拱和柱樑鑲嵌穿插吻合而成,用現代力學的觀點看,每種規格的尺寸均符合受力特性,近乎是最佳化選擇;有時風一吹塔便搖動,發出吱啞之聲,使給人以塔欲傾倒之感——然而,全塔的每個木構件接點在受外力時都產生一定的位移與形變,抵消了外界能量,從而以柔克剛,不會倒塌。塔唯一的缺點是當時缺乏科學的計算方法,以至上部集中荷重將個別坐斗壓扁或陷入梁枋內,後來不得不在下部加支柱,防止梁枋折斷。木塔能千年不倒,除其本身結構精巧,還得益於古代工匠對建築材料的精心選擇和當地易於木材保存的獨特氣候。
此時期磚石塔留存很多,形式豐富,構造進步,是中國磚石塔發展的高峰,除墓塔以外,大型磚石塔可分為樓閣式和密檐式。密檐式塔一般不能登臨,多為石心,構造與外形比較劃一,而樓閣式塔則比較多樣。以下舉二例進行分析。
北宋年間河北定縣的開元寺塔八角十一層,高84.2米,是我國現存最高的一座古塔。《定州志》載:“蓋築以望契丹”,故又名料敵塔。塔為磚砌,加有少量木質材料,通體塗成白色。塔平面呈八角形,由兩個正方形交錯而成,用磚層層疊澀挑出短檐,呈明顯的凹曲線。塔的下九層東、西、南、北四個正面設券門,其餘四個隅面辟欞窗(假窗),窗為大方磚雕琢而成。最上兩層,則八面均闢為券門。門為拱券式,券外繪方形圖案,設有磚雕門額、門簪。券頂上飾有桃尖形的香火煙氣,逐層向上,線條漸增,象徵著“佛光普照,香火繚繞”的佛門盛景。塔的各層均疊澀出檐,托出一平台,唯底層有瓦脊。各層檐角皆有挑檐木,外端有鐵環,原置有風鐸(鈴)。頂層檐部為八脊八坡,角脊前部是黃琉璃的人物、脊獸。角脊的交匯處是磚砌的蓮花瓣,其上是塔剎的鐵座,頂端裝砌由六節組成的銅鑄葫蘆形寶瓶。塔內各層均有階梯,順級而上可達塔頂。塔心與外皮之間形成八角迴廊,猶如大塔之中包著一座小塔。
北京天寧寺塔為八角十三層密檐式實心磚塔,高57.8米,不可登臨。它建於方形磚砌大平台之上,平台以上為兩層八角形基座:下層基座各面以短柱隔成6座壺門形龕,基座之上為平座部分,平座之上用3層仰蓮座承托塔身。塔身平面也為八角形,八面間隔著陷作拱門和直欞窗,門窗上部及兩側浮雕出金剛力士、菩薩、天部等神像,塔身隅角處的磚柱上浮雕出升降龍,第一層塔身之上,施密檐13層。塔檐緊密相疊,不設門窗,幾乎看不出塔層的高度。這是典型的遼、金密檐式塔的形式。塔每層塔檐遞次內收,遞收率逐層向上加大,使塔的外輪廓呈現緩和的卷殺開頭塔頂用兩層八角蓮座,上承寶珠作為塔剎。1976年唐山地震時,塔頂寶珠被震碎,局部瓦件下附,但整個塔身尚屬完好。天寧寺塔極為優美,須彌座、第一層塔身、13層密檐、巨大的塔寶珠,相互組成了輕重、長短、疏密相間相聯的藝術形象,在建築藝術上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著名建築家梁思成先生曾盛讚此塔富有音樂韻律,為古代建築設計的傑作。
此外,還有開封佑國寺鐵色琉璃磚塔、封相國寺繁塔上海龍華塔等等,都是宋塔中的傑作,但限於篇幅,不能在此一一贅述。
天寧寺塔

園林


宋畫《金明池爭標圖
宋南遷後,傳統園林建築和江南自然環境結合影響了明清園林。南宋私家園林和江南的自然環境相結合,創照了一些因地制宜的手法,築山疊石之風盛行,產生了以蒔花、造山為專職的匠工。 宋太祖乾德中,置瓊林苑於順天門大街,太宗太平興國中,復鑿金明池於苑北,導金水河注入,以教神衛虎翼水軍,習舟楫,因習水嬉。宋徽宗築壽山艮獄于禁城之東,收浙中珍異花木竹石,凡六載而始落成,奇花異木,珍禽異獸,莫不畢集,飛樓傑觀,集於斯矣,古代假山.結構之精,以此為最。

陵墓

宋代陵制式中國古代陵墓制度的轉折點,宋代開始集中皇陵成陵區,布局受風水影響,後陵較小,居帝陵西北,並分設主陵為上宮,和供奉遺物或祭祀的下宮,神道較短,兩側密植柏林,雕刻較唐為拘謹,且陵墓規制化後,官方亦明定喪事禮儀,厚葬之風仍盛,南宋時上下宮串連至同 一軸線,石棺多存於上宮之後的龜頭屋內,稱攢宮,墓內裝飾愈見華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