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古道

安康古道

安康地處漢江中游,境內重要城鎮都位於秦巴山間的盆地或谷地。巍峨險峻連綿不絕的山嶺,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古人為了越過秦巴大山,曾不畏艱險,探索開闢了安康最早的出山道路,或為戰爭,或為移民,或為經商,這些出山道路都曾是安康與外部聯繫的命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康古道
  • 別名:無
  • 所屬地區:秦巴山間的盆地或谷地
  • 地理位置漢江中游
安康古道,簡介,穿越秦嶺的古道,荔枝道,黃金水道,黃金水道的形成,黃金水道受到朝廷重視,後期發展,鹽道,鹽道的形成,後期發展,

安康古道

簡介

安康地處漢江中游,境內重要城鎮都位於秦巴山間的盆地或谷地。巍峨險峻連綿不絕的山嶺,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古人為了越過秦巴大山,曾不畏艱險,探索開闢了安康最早的出山道路,或為戰爭,或為移民,或為經商,這些出山道路都曾是安康與外部聯繫的命脈。誰曾想,千百年後,這些路線竟然演化成了安康現代交通的基本骨架。

穿越秦嶺的古道

穿越歷史的煙雲,我們不難發現安康古代交通的繁榮,正所謂“棧道千里,無所不通”。  為了穿越秦嶺,早在秦代,安康先民就向秦嶺進攻,開闢了貫穿寧陝、石泉,連線長安的子午道,這是安康最早的出境道路,算得是安康公路的鼻祖。
據《石門頌》載:“高祖受命,興於漢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可以說,子午道為漢朝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條古道曾串聯起來秦、漢、唐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重心,肩負起橫貫南北大動脈的神聖使命。它歷數千年而不朽,直到今天,仍然是316國道在安康境內的基本方向。
在安康古代交通史上還有一條穿越秦嶺的新子午道,又稱乾路。南朝時期,梁將王神念看到舊子午道“緣山避水、橋樑數百、多有毀壞、通行不便”的狀況,就率大軍從舊子午道行至七里溝口,沿七里溝到旬陽壩,翻平河梁,經寧陝、湯坪、兩河到西鄉子午鎮,避河行山,修築乾路,全長800華里(在安康境內400華里),史稱“新子午道”。經過這次大規模改造,應算是古代的“等級公路”吧!
昔日的新子午道,經過千年的改造發展,現已拓展建成210國道穿越秦嶺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國家幹線公路網路貫通陝西南北的鋼鐵脊樑。

荔枝道

荔枝道應該是中國公路史上最具浪漫色彩的道路,是最早穿越巴山連線川東的通道。史載,楊玉環酷愛吃荔枝,玄宗在四川涪陵建立皇家荔枝園,為了使荔枝能新鮮到達長安,沿途徵用民力,打通了這條連線川陝的快馬道。這條道路不僅為川陝來往提供了方便,而且也是重要的軍事通道,曾為東西南北民族大融合發揮過重要作用。現今的西萬公路南段萬源以北大體循著荔枝道至西鄉與210國道會合到西安。

黃金水道

黃金水道的形成

漢江發源於漢中蟠冢山,穿越安康全境340多公里,在白河縣進湖北入長江。漢江及其支流水量豐盈,素有“黃金水道”之稱,早在西漢和三國、南北朝時期,漢江的航運就相當發達。
在春秋戰國時期,安康處在秦、楚、蜀交會地帶,戰事頻繁。公元前616年,楚穆王沿漢江築道出兵,一直攻打到白河。此後,歷場戰爭都繼續沿江築道,逢險設關,路線盤旋關頂,路寬5尺,遇水由舟楫而過。直到明朝初年,漢江及其支流已經遍布古戰道。

黃金水道受到朝廷重視

明嘉靖年間,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治,明朝政府在原漢江沿線古戰道的基礎上大規模改建漢江驛道。這條驛道西起石泉,沿江岸布線,高度在漢江一般洪水位之上,途經後柳、喜河、漢陽坪、漩渦、漢王城、煥古、紫陽、洞河、大道、小道、流水、嵐河口、安康、呂河、旬陽、棕溪、蜀河、冷水、麻虎、白河,進入湖北,驛道寬2米左右,全長1300華里,其中安康境內約940華里,其修建資金多沿途知名富豪捐地租、招請民工開鑿岩石和架設木棧道而成。
漢江驛道是安康最早體現“公路”意義的道路。當時,明朝政府除沿路設定驛站專供傳遞朝廷文書和查巡道況之用外,還根據漢江谷地和集鎮布局,在沿路跨越漢江處均設“義渡”供人、畜過江,在漢陽坪、漩渦、煥古、流水、呂河、棕溪、蜀河等主要集鎮建有大型渡口,使漢江流域的茶葉、生漆、天麻、杜仲、桐油、皮紙、龍鬚草等山貨特產源源不斷地通過驛道集散,船運到湖北漢口貿易,為安康最早的商品經濟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後期發展

這條驛道從500年前作為安康交通的大動脈,一直使用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65年。由於漢江梯級開發,安康火石岩電站(瀛湖)蓄水後,嵐河口至漢陽坪段驛道被淹沒;安康至白河段驛道在修建襄渝鐵路和支鐵公路時被毀;石泉至漢陽坪至漢王城段在原驛道的基礎上將線位提高,改建為今天瀝青路面的石紫三級公路;安康至白河段驛道,經過國家先後多次投資改造成三級油路,興建了石泉、漩渦、火石岩、安康、旬陽、蜀河等七座漢江大橋,替代了最初的義渡,已成為316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鹽道

鹽道的形成

四川大寧發現井鹽的訊息傳到安康後,古代安康人一時很難相信這種維繫生命的物質會離自己這樣近。安康的鹽商曾冒著生命危險,越峽谷險灘,穿原始森林,斗飛禽猛獸,跋山涉水,翻越大巴山,歷時30多天從大寧背回了第一袋食用鹽。此後,安康的鹽幫迅速崛起,最大的鹽幫由50名“背夫”組成。每年農閒時節,大批的農戶也結幫入伙,成群結隊翻巴山到大寧一帶購運食鹽。據鎮坪山民傳說,雞心嶺一帶常有森森白骨,許多背夫帶著乾糧和希望走進大巴山之後再也沒有出來。
明成化年間,在沿途鄉紳和鹽商的倡導下,無比堅韌的安康人民決心打通巴山,夷去險阻,開避鹽道。這條全長700多華里、重重山嶺間的古道,索崖附避,百步九折,愁雲中涌,幻翳邊生,無聲地呈現著安康人無與倫比的堅強意志。

後期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食用鹽實行專營,這條輝煌了400多年的古鹽道逐漸沉寂而廢棄。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到80年代末,國家通過“以工代賑”、“世行貸款”、“養路費補助”等多種資金渠道,在原川陝鹽道的走廊上,先後修通了平鎮公路、貴洛公路,嵐鎮公路和石雞公路已成為207省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秦漢到明末,安康人民雖歷經千年衝出了秦巴屏障,但真正形成安康古代道路交通網路已是清代中後期的事。清政府定都北京後,遂以京師為中心,在全國開通了官馬北路、官馬西路和官馬南路三大主幹驛道,然後以主幹道為骨架,開通了連線各州、府的官馬支道,形成了貫穿全國的道路交通網路。沿漢江谷地開避修建一條官馬支路,專門傳遞公文邸報。這條官馬支路橫穿陝西南部,貫穿了秦嶺、巴山之間的各盆地和主要集鎮,使陝南的水陸交通一度達到鼎盛。於是,安康的茶葉等地方特產被畜馱車載,南北轉運,終年商旅不絕。興安府(安康)為繁榮當地經濟,在地方財東資助下,廣徵民力,歷數十年,相繼接通旬陽、平利、白河的驛路,形成了關中與陝南的官馬驛路大循環,這個驛路網路,為100多年後安康公路交通網路的形成提供了歷史的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