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貢品

媽祖貢品

媽祖貢品,始於宋代,源於民間,幾乎是與媽祖信仰同時發端的。大凡元宵節祭祀媽祖時,家家戶戶都要備好“水族朝聖”貢品,或真或仿,擺成“宴桌”。這一民間習俗據傳是媽祖降伏東海水怪之後,四海龍王率水族一同謝恩。此後每年媽祖誕辰紀念日,水族駢集,前來朝聖,當天漁民不敢下海捕魚。“媽祖貢品”由此沿襲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媽祖貢品
  • 地理標誌:莆田市
技藝介紹,歷史起源,工藝流程,品種分類,

技藝介紹

媽祖貢品,始於宋代,源於民間,幾乎是與媽祖信仰同時發端的。大凡元宵節祭祀媽祖時,家家戶戶都要備好“水族朝聖”貢品,或真或仿,擺成“宴桌”。這一民間習俗據傳是媽祖降伏東海水怪之後,四海龍王率水族一同謝恩。此後每年媽祖誕辰紀念日,水族駢集,前來朝聖,當天漁民不敢下海捕魚。“媽祖貢品”由此沿襲至今。
天后壽誕,盛宴祀之。在紀念媽祖誕辰1048周年之際,湄洲媽祖祖廟舉行盛大而多采多姿的媽祖貢品展示。在天后大殿擺列主桌、偏桌、左右桌共13桌600多盤貢品,全是用各種食物精製而成的吉祥物。其中有“海味”136盤,“山珍”18盤,“花鳥”32盤,吉祥盆景18盤,食品盆景14盆,人物、故事、“山水”50盤,還有水果40盤,乾果80盤,金龜、玉團、二十四孝故事、八仙故事以及最傳統的齋菜200多盤。兩邊還有用桔子和糕疊成的桔塔、糕塔,意為吉祥平安,人壽年豐。此外還在靈慈殿等擺設本島十四宮14桌近400盤貢品,包括餅、糕、五穀、五味、水果、香花、糖果以及螺、貝、蝦、蟹、魚等。
媽祖貢品

歷史起源

媽祖,姓林名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廿三日誕生於莆田湄洲島。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在救助海難中離開人世。因她生前行善積德,人們對其感恩戴德,歿後不久,民間自發在湄洲島頂峰立祠祭祀,尊為神女,形成最初的媽祖信仰。這座祠宇是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即今今天的媽祖祖廟,意即所有媽祖廟之“祖”。
據宋代進士仙遊人廖鵬飛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所述:“獨為女神人壯者尤靈,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既歿,眾為立廟於本嶼。”《莆陽此事》載宋代進士莆田人李俊甫的《神女護使》文中說道:“湄洲神女林氏,生而神異,能言人休咎,死食廟焉。”由此可見從宋代起,湄洲百姓就開始祭拜自己心中的女神媽祖了。
媽祖貢品
民間祭祀媽祖與官方祭祀不同,所用的祭品也稱貢品,那是由於媽祖被封為“天妃”、“天后”成了四海之神的緣故。湄洲島百姓對媽祖崇敬有加,以最撲實、最虔誠的心,千方百計把對女神的貢品製作成最精美的盤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與發展,湄洲製作的媽祖貢品蔚成食品造型藝術之大觀,達到媽祖文化與美食文化的完善結合,令人嘆為觀止。
隨著媽祖文化的不斷傳播,湄洲祖廟的媽祖貢品製作工藝也隨之傳播到世界各地。目前,在全世界5000多個分靈媽祖祖廟中,每年都有大批信眾到祖廟參觀媽祖貢品藝術,學習製作工藝。因此,媽祖貢品製作藝術已成為媽祖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工藝流程

媽祖貢品的製作工藝流程包括選料、塑型、調味、烹製、拼盤、圍飾等工序。
選料一般就地取材,以湄洲盛產的海鮮品、澱粉、麵粉為主要原料,以彰顯海島地方特色。
塑型是製作過程中技術含量最高的一項。包括雕工、捏塑、上彩等等。
調味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因海鮮品對調料配味的要求比較嚴格,調味的成功與否是很關鍵。根據不同物性分別添加鹽、糖、姜、蒜、蔥、辣椒、豆醬、老酒、醬油等調味品。
烹製講究火候,正確掌握和科學運用火候,力求達到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爛而不化,恰到好處,才是上乘。烹製共有炒、爆、炸、燒、燜、熘、燴、煨、煎、蒸、燉、氽、醉、鹵等十幾種方法。
拼盤指的是皿器與供品、點綴物的藝術排列,達到形、色、味的和諧統一。
媽祖貢品
圍飾是指供品上桌後,為了烘托氛圍,加上桔塔、蔗塔、糕塔等堆飾點綴,更顯美艷壯觀。
媽祖貢品製作經1000多年演變發展,目前基本沿襲清乾隆年間湄洲媽祖祖廟最鼎盛時期的定製,共分葷品和齋品兩門,包括海鮮類114種、面制類36種、齋菜類24種共三類164種。各種貢品都有其名,或源於歷史故事,或源於莆仙戲劇,或源於道教經義、或源於民間古俗,無不包涵著傳統文化意蘊。

品種分類

媽祖貢品製作經1000多年演變發展,目前基本沿襲清乾隆年間湄洲媽祖祖廟最鼎盛時期的定製,共分葷品和齋品兩門,包括海鮮類114種、面制類36種、齋菜類24種共三類164種。各種貢品都有其名,或源於歷史故事,或源於莆仙戲劇,或源於道教經義、或源於民間古俗,無不包涵著傳統文化意蘊。詳列如下:
一、葷品海鮮(114種)
湄洲島盛產海鮮品,因為海洋環境清潔,所產海鮮味美質佳,島上人因此長壽。以海鮮品為原料的媽祖貢品葷菜,不僅質地上乘,營養豐富,加上妙手烹製,清香撲鼻,令人垂涎。其名字皆寓一定涵義,以喜慶為主調,令人神喜愛。
1、二龍戲珠 2、鴛鴦貴子 3、平升三級
4、年年如意 5、連年有餘 6、西施浣紗
7、多福多壽 8、和合如意 9、平安歡樂
10、級角連登 11、壽獻蘭孫 12、歡天喜地
13、鴛鴦戲水 14、麻姑獻壽 15、風調雨順
16、戈小娥 17、杏林春燕 18、喜在眼前
19、吉祥萬年 20、封候掛印 21、喜報三元
22、家家得利 23、鶴鹿同春 24、宜男多子
25、春風得意 26、年年大吉 27、官上加官
28、海龜朝聖 29、和合萬年 30、英雄鬥志
3 1、並蒂同心 32、寶黛之緣 33、五子登科
34、三星高照 35、嫦娥奔月 36、金玉滿堂
37、宜男益壽 38、同偕到老 39、義之愛鵝
40、三陽開泰 41、洞天一品 42、鳳麟呈祥
43、蓮香 44、松鶴長春 45、加官受祿
46、嵩山百壽 47、二甲傳臚 48、單鳳朝陽
49、尚書紅杏 50、雙獅戲球 5 1、翹盼福音
52、鸞鳳和鳴 53、帶子上朝 54、富貴耄耋
55、春光長壽 56、大吉大利 57、狀元祝壽
58、瑤池進釀 59、玉樹臨風 60、麒麟送子
61、九秋同慶 62、招財進寶 63、曼倩戲桃
64、齊眉祝壽 65、富貴平安 66、天仙拱壽
67、和合二聖 68、芝蘭競秀 69、漁翁得利
70、雙喜臨門 7 1、壽居耄耋 72、天賜五福
73、九世同居 74、夫榮妻貴 75、長春白頭
76、杞菊延年 77、一團和氣 78、華封三祝
79、劉海灑錢 80、正午牡丹 81、福緣善慶
82、冠帶傳流 83、天生壽芝 84、喜相逢
85、代代壽仙 86、百事如意 87、一路連科
88、喜慶有餘 89、百事大吉 90、弄玉乘風
91、吉祥如意 92、富貴萬代 93、天官賜福
94、彎彎順 95、天中集瑞 96、三元及第
97、仙壺集慶 98、長命富貴 99、竹梅雙喜
100、福祿壽全 101、八仙祝壽 102、一路榮華
103、欣欣向榮 104、歲歲平安 105、一路平安
106、紫氣東來 107、群山祝壽 108、連中三元
109、百頭富貴 110、舉家歡樂 11l、松菊猶存
112、長生不老 113、安居樂業 114、九重春色
二、齋品、齋菜(24種)
媽祖貢品中的齋菜主要因媽祖祭祀時的忌葷要求而製作的。因媽祖信仰在宋代起受道教影響較大,其貢品齋菜取名源於二十四孝故道,也包含著歌頌媽祖救父尋兄的孝悌美德。
1、虞舜感天 2、鐘由負米 3、子騫順母
4、曾參齧指 5、萊子娛親 6、鹿乳奉親
7、文帝嘗藥 8、郭巨埋兒 9、江革供母
10、湧泉躍鯉 11、扇枕溫衾 12、蔡順供親
13、董永賣身 14、庭堅親滌 15、陸績懷桔
16、孟宗哭竹 17、聞雷泣墓 18、臥冰求鯉
19、吳猛恣蚊 20、楊香救父 21、丁蘭刻木
22、夫人乳姑 23、壽昌棄官 24、黔婁憂心
三、齋品、麵塑海鮮(36種)
按照湄洲島傳統習俗,每年三月二十三日前後,據說是海王攜全部水族環繞湄嶼拜謁媽祖的時間,島上漁民不能驚動水族,因此禁止下海捕魚或垂釣。其實,在這段春訊時期,魚群結隊來到湄洲島四周淺灘排卵繁殖,漁民們為了保護生態資源,借神之力號召禁捕,可謂一舉兩得。禁捕期間,齋品麵塑海鮮取代了葷品,僅用澱粉、麵筋為主料,經名師巧匠之手製作,其名、色、形、味與海鮮真品幾無分別,達到假可亂真的境地。
媽祖貢品
1、三喜魚卷 2、金魚臥蓮 4、蛟龍戲珠
4、蝦兵助戰 5、蟹將點兵 6、甲魚堆沙
7、飛魚獻子 8、黃花閨女 9、故國蓴鱸
10、鮒魚拜母 11、八珍鮑魚 12、鯉躍龍門
13、雙蛤戲水 14、青蟹望月 15、馬鮫朝聖
16、龍蝦獻瑞 17、海鰻團圓 18、五世其鯧
19、海龜祝壽 20、龍傳百代 21、鰱在一心
22、年年魷魚 23、鯊魚追月 24、可見一斑
25、力魚上灘 26、刀魚比劍 27、老蚌生珠
28、扇貝送涼 29、蠣房藏玉 30、金槍無敵
31、烏魚出水 32、玉柱瑤台 33、對蝦戲蝶
34、蟾宮折桂 35、正逢其鰣 36、虎魚生威
以上貢品制好後入筵供祭。禮畢,用於宴請來賓鄉鄰,達到人神共娛、人神共樂、人神共諧、人神共亨的目的。
除上述164種,還製作“三珍”18盤,花鳥32盤,吉祥物盆景18盤,食品盆景14盤,人物、故事、山水50盤;水果40盤、乾果80盤。
媽祖貢品
媽祖貢品製作工藝源於宋代,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在不斷的傳承和演進過程中,凸顯出媽祖文化與飲食文化完美結合的特徵;展現了湄洲地方文化與海洋文化互相結合的特徵;體現了民間工藝與民間信仰密切相關的特徵;體現了人神共諧、人神共亨的神人合一特徵,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融合發展的特徵。
上述五個鮮明的特徵,構成“媽祖貢品製作工藝”的文化意蘊、藝術魅力。作為媽祖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對這一項目建立適當保護機制的意義不言而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