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奕山(奕山)

愛新覺羅·奕山

奕山一般指本詞條

愛新覺羅·奕山(1790年-1878年),字靜軒,滿洲鑲藍旗人。清朝宗室。康熙帝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玄孫,道光帝族侄。侍衛出身。歷任塔爾巴哈台領隊大臣、伊犁參贊大臣伊犁將軍等職。

基本介紹

  • 本名:愛新覺羅·奕山
  • 字號:字靜軒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滿族
  • 出生時間:1790年
  • 去世時間:1878年
  • 主要成就:歷任塔爾巴哈台領隊大臣、伊犁參贊大臣伊犁將軍
簡介,歷史回顧,世系,

簡介

道光元年(1821年),由四品宗室充任三等侍衛。歷任塔爾巴哈台領隊大臣,鑲藍旗漢軍副都統,伊犁參贊大臣正紅旗護軍統領等職,道光十八年(1838年)授伊犁將軍,二十年召回北京,任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等職。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道光帝將主持廣東軍務的欽差大臣琦善革職,1月30日任命奕山為靖逆將軍。奕山以“粵民皆漢奸,粵兵皆賊黨”、“防民甚於防寇”,另在福建招募未經訓練的士兵,又日夜飲酒作樂,經歷57天才由佛山行至廣州。5月21日,奕山所部在白鵝潭水域向英軍發起夜襲,結果一敗塗地,廣州城外炮台盡失。清軍退入廣州城,不敢出戰,南海鄉勇和湖南鄉勇為搶奪糧食而引發內哄,城內大亂。26日,奕山派人舉旗投降。與義律簽訂《廣州和約》。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被圈禁在宗人府空室,隔年八月即被釋還,又賞給二等侍衛充任和闐辦事大臣,接著數年下來,功封鎮國將軍,伊犁將軍
鹹豐元年(1851年)7月,俄羅斯全權代表科瓦列夫斯基與中國新任伊犁將軍奕山、參贊大臣布彥泰在伊犁談判。俄方要求按照《恰克圖貿易舊章》議定具體辦法。奕山一味妥協退讓,除喀什通商一事未允外,“接受了俄方的所有提議”。8月6日,雙方在《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上籤字。鹹豐五年(1855年12月),被任命為黑龍江將軍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以“助華防英”為由與奕山談判,“中俄必須沿黑龍江、烏蘇里江劃界”。更以“最後通諜的方式”,用武力威脅,在黑龍江沿岸不斷用炮火示威。奕山怖懼,亦不願輕啟邊關戰端。鹹豐八年四月(1858年5月),雙方簽訂《璦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劃歸俄羅斯。鹹豐十年(1860年),俄羅斯又藉機迫使清廷訂立《中俄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由“共管”割歸俄羅斯。前後兩次共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喪失。《璦琿條約》簽訂後,奕山曾向鹹豐說明俄羅斯逼迫簽約的蠻橫行徑,但無法得到諒解,被革職,召回北京。又復起用,1878年病死北京。

歷史回顧

1840年鴉片戰爭起,清政府被英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嚇破了膽,昏庸無能的道光帝,不分青紅皂白將抗戰派林則徐革職,代之以力持妥協投降的琦善,並由他主持廣東軍務。琦善為討好侵略者,將廣州的海防設施全部撤掉,解散招募來的漁民丁勇。由於琦善的投降賣國,更助長了侵略者的氣焰,英軍乘機向我國發動了新的進攻,1841年2月,先後攻破廣州前沿的沙角、大角、虎門等炮台。
琦善的賣國行為,引起全國愛國人士的強烈不滿,一些抗戰派官員紛紛向道光帝上奏彈劾。道光帝不得不罷免琦善,換派奕山為靖逆將軍,到廣州主持軍事。1841年3月,奕山到達廣州。他拒不聽取林則徐恢復海防設施的建議,而且企圖以冒險速勝。奕山信任愚昧頑固的楊芳,同意“以邪制邪”的“妙計”,命令地方保甲遍搜民間馬桶,載於木筏之上,以“克邪”制勝敵軍。結果當然“妙計”失效,更導致英軍長驅直入,直逼廣州城下。當時有人諷刺這種愚蠢戰法說:“糞桶尚言施妙計,穢聲傳遍粵城中”。奕山本人也不比楊芳高明多少,他到廣州以後,大力排斥廣東抗戰軍民,誣衊他們:“粵民皆漢奸,粵兵皆賊黨”。為了報功邀賞,奕山於5月21日,在毫無基礎的情況下,貿然發動了一次對英軍的“夜襲”,結果到天明方知,原來“夜間所襲全是民船”。這次夜襲給英軍造成進一步擴大戰爭的口實,敵人大舉進攻,先後攻占廣州城外重要據點泥城、四方炮台等,擊毀我國艦船六十餘只。接著,英軍發炮轟擊城內,奕山所居貢院被炮火擊中,使清政府在廣州的高級官員亂成一團。奕山氣急敗壞,命人在城上懸起白旗,並派廣州知府余保純出城求見英軍頭領義律乞降。英軍提出了苛刻的議和條件,要求中國賠款一千二百萬兩(後經美國調停,減半為六百萬兩),並迫清軍退出廣州城。奕山未經清廷同意,接受了侵略者的條件。
1841年5月29日,英國侵略者在廣州城郊三元里進行騷擾,為我國人民英勇擊退。第二天,三元里周圍一百0三鄉數千餘民眾,將英軍圍困在四方炮台。侵略者慌亂中要求清政府救援,奕山竟無恥地派余保純親自出面為侵略軍作保釋圍。
奕山向清廷報告情況時,卻諱敗為勝,慌說義律“窮蹙乞撫”,將賠款六百萬說成是“作為追交商欠完案”,企圖謊混了事。此事為了解內情的閩浙總督顏伯燾等人所揭發,引得道光帝大怒,立命將奕山降職留用,後又將其停職治罪,圈禁在專門關押宗室的宗人府空室內候審。
但事後不久,奕山便獲釋放,被調往新疆“襄辦軍務”。1855年12月,奕山被任命為黑龍江將軍。1858年5月,作為清方首席代表負責對俄進行邊界談判,簽訂了喪權辱國的《璦琿條約》。俄方代表穆拉維約夫在與奕山談判時,蠻不講理,將沙俄一方擬定的條約草案強交奕山,限令第二天答覆。最後更以“最後通諜的方式”,甚至用武力相威脅,在黑龍江沿岸不斷用炮火挑釁。奕山終於又一次懦弱地屈服於侵略者的淫威下,表示願意接受俄方一切條件。5月28日,奕山與俄方簽成不平等的《璦琿條約》。條約規定將黑龍江以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劃歸俄國,烏蘇里江以東中國領土為中俄“共管”。
《璦琿條約》簽訂後,奕山為給自己開脫罪責,曾向鹹豐帝詳細敘述了沙俄逼迫簽約的蠻橫行徑,但仍未得到清廷諒解,又一次開革了他的職務,召回北京。後又復被起用,直至1878年病死在北京。

世系

第一代: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帝)
第二代:愛新覺羅·胤禵
康熙帝第十四子,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封貝子,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晉封郡王,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緣事降為貝子,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革爵,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封輔國公,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晉封貝勒,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復封恂郡王,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薨,謚曰勤。
第三代:愛新覺羅·弘春
愛新覺羅·胤禵第一子,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封貝子,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緣事革退,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封鎮國公,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晉封貝子,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晉封貝勒,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晉封泰郡王,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緣事降為貝子,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革退。
第四代:愛新覺羅·永晉
愛新覺羅·弘春子。
第五代:愛新覺羅·綿備
愛新覺羅·永晉子。
第六代:愛新覺羅·奕山
愛新覺羅·綿備子,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封一等鎮國將軍,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卒。
第七代:愛新覺羅·載鷟
愛新覺羅·奕山第二子,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封三等輔國將軍,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卒。
第八代:愛新覺羅·溥翰
愛新覺羅·載鷟第一子,鹹豐七年(公元1857年)封奉國將軍,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襲輔國將軍,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告退。
第九代:愛新覺羅·毓照
愛新覺羅·溥翰第三子,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襲奉國將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