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陰病

病名。太陰病為《傷寒論》六經病之一,主要由脾陽素虛,或內有寒濕,復感外邪,致脾虛不運,寒濕內停。或是三陽病誤治,傷及脾陽,致脾虛不運,寒濕內停;或邪陷脾絡,脾絡不通。所以太陰病的性質以脾臟的虛、寒、濕為特點,證見腹滿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陰病
  • 出處:《傷寒論》
  • 類別: 中醫基礎術語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傷寒論·辨太陰病脈證並治》:“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
《傷寒分經》卷三:“太陰為寒藏,其宜溫之證為最多,非一方可盡,故曰,宜服四逆輩,則理中、真武、附子等湯,俱可隨證用之矣。”《傷寒附翼·太陰方總論》:“其來由有三,有因表虛而風寒自外入者;有因下虛而寒濕自下上者;有因飲食生冷而寒邪由中發者。總不出於虛寒,法當溫補以扶胃脘之陽,一理中而滿痛吐利諸症悉平矣。”一說,太陰病有陰陽虛實之分。《傷寒貫珠集》卷六:“然太陰為病,不特傳經如是,即直中亦如是,且不特傷寒如是,即雜病亦如是,但有屬陰屬陽,為盛為虛之分耳。”《傷寒醫訣串解》卷四:“太陰為濕土,純陰之髒也,從陰化者多,從陽化者少。病入太陰,何謂太陰之邪從陰化?《傷寒論》云:腹滿,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溫,時腹自痛是也,宜理中丸、湯主之,不愈宜四逆輩。病入太陰之邪從陽化,《傷寒論》云:發汗後不解,腹痛,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是也。”從陽化,即指太陰病轉為陽明病。

中醫套用

1、病因病機
太陰病成因有二:一是脾陽素虛,或內有寒濕,復感外邪,致脾虛不運,寒濕內停。二是三陽病誤治,傷及脾陽,致脾虛不運,寒濕內停;或邪陷脾絡,脾絡不通。所以太陰病的性質以脾臟的虛、寒、濕為特點,即以脾陽虛衰、寒濕內盛、運化失職、升降失常為基本病機,以腹滿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為主要證候。
2、證候分類
太陰病的證候有表證、里證之分。太陰病表證,乃素具太陰體質,又復感外邪發病,以脈浮、發熱惡風、肢體痛楚為主要證候特點。太陰病里證,由於體質因素及感邪程度的不同,又有里虛證與里實證之分。里虛證,以自利不渴為特點;里實證,以腹滿時痛、大實痛為特點。
3、治法方藥
太陰病的治法,仲景明確指出“當溫之”。因太陰病以里虛寒為基本病證特點,故其治療方法以溫陽祛寒、健脾化濕為主。方藥是四逆湯一類的溫陽之方。又根據病型的不同,太陰表證可用汗法,主用桂枝湯。太陰里實證又當溫通脾絡,方用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由於太陰病性質為里虛寒證,故當禁用吐法、下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