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陰經

太陰經包括足太陰脾經與手太陰肺經,為陰經之最表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陰經
  • 出處:《黃帝內經》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太陰經包括手太陰肺經與足太陰脾經。
1、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為十二經脈氣血流注的始發經,聯繫的臟腑器官有胃、喉嚨和氣管,屬肺,絡大腸,在食指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絡脈別於列缺,散入魚際。經別入腋下,出缺盆,循喉嚨。經筋結於魚後、肩前髃,散貫賁。首穴是中府,末穴是少商,左右各11穴。
2、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在足大趾與足陽明胃經銜接,聯繫的臟腑器官有咽、舌,屬脾,絡胃,注心中,在胸部與手少陰心經相接。絡脈從本經分出,走向足陽明經,進入腹腔,聯絡腸胃。經別結於咽,貫舌本。經筋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結於臍,散於胸中。首穴是隱白,末穴是大包,左右各21穴。

中醫套用

1、太陰的功能
太陰包括手太陰肺與足太陰脾,《傷寒論》太陰病,主要論述的是足太陰脾的病變。足太陰脾,屬土主濕,位於中焦,其經脈布行於腹。主要功能是主運化,其氣以升為順。脾主運化,所謂“化”,指把水谷中的精微物質吸收、化生,變為人體所必需的氣血津液。所謂“運”,即通過經絡把所化生的氣血津液輸布、宣散到全身各處,以營養五臟六腑。這個過程又稱為“升清”,故太陰脾臟又有“後天之本”之稱。
太陰與陽明互為表里,太陰脾與陽明胃以膜相連。胃司納主燥,脾司運主濕,脾主升,胃主降,二者升降協調,燥濕相濟,相輔相成,相互制約,共同完成對水谷的受納、腐熟、運化、吸收及輸布。若為病胃則多屬熱燥實,脾則多屬虛寒濕,所以又有“實則陽明,虛則太陰”之說。
2、手太陰肺經循行及主治
(1)經脈循行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靈樞·經脈》)
(2)經脈病候
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喝,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
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靈樞·經脈》)。
本經異常就出現下列病症:肺部脹悶,膨膨而咳喘,咽喉腫痛,嚴重時交捧雙手,心胸悶亂,視物模糊,還可發生前臂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經穴主治有關“肺”方面所發生的病症:咳嗽,氣急,喘息,心煩,胸悶,上臂、前臂的內側前緣酸痛或厥冷,或掌心發熱。
當氣盛有餘時,可見肩背酸痛,感受風寒而汗出,傷風,小便頻數,張口噓氣;而氣虛不足時,則見肩背冷痛,氣短,小便顏色異常。
3、足太陰脾經循行及主治
(1)經脈循行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靈樞·經脈》)。
(2)經脈病候
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重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欠)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用。
脾之大絡……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皆縱(《靈樞·經脈》)。
本經異常就表現為下列病症,舌根部發強,食後就要嘔,胃脘痛,腹脹,好噯氣,得大便或矢氣後就感到輕鬆,全身感到沉重無力。
本經穴主治“脾”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體不能活動,吃不下,心胸煩悶,心窩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塊,泄瀉,或小便不通,黃疸,不能安睡,想打呵欠而氣不暢,大腿和小腿內側腫、厥冷,足大趾不能運用。脾大絡病症,實證,渾身酸痛;虛證,百節鬆弛軟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