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殖民地

太空殖民地

為了使過度膨脹的人口能生活於宇宙空間,而造出的第二個大地,就是太空殖民地「殖民衛星(Colony) 」。其外貌為直徑六.四公里長四十公里之巨大圓筒狀人工天體,不用說,這是人類所能建造之最大建築物。將可羅尼以一百二十秒自轉一周的速度運動,利用離心力造出約1G的人工重力於其內壁之上,用以營造出與地表相約之生存環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空殖民地
  • 外文名:Space Colony
  • 用途:讓人類適應太空環境
  • 樣式:圓柱體,長30-40KM
提出者,目的,

提出者

1.1969年由G.K.歐尼爾提出在宇宙中建立都市的構想,富野先生將其用在作品中。1970年時設計了球形、
太空殖民地
環型、圓柱型三種,富野僅使用圓柱型作為舞台的一部份。這種太空殖民地外觀為圓柱狀,長約30至40公里、直徑約6公里,可容納約3000萬居民。它分開放式、封閉式、複合式等型式,在宇宙中自力迴轉以製造與地球相近的重力,其中有約一大氣壓力的空氣,在內壁仿生物圈植入山川、湖泊和動植物,建立完整的生態系。開放型利用三個大鏡面將太陽光引入內部(所以裡面的“陸地”有一半是透明的),密閉型的則為在外部裝設太陽能發電裝置,內部利用人工太陽作為光源。密閉型的殖民地造價較為昂貴,容量較大,約可容納五千萬人,開放型容量則約為其半數。在各Side中大部分使用開放型,只有Side 3及少數殖民地使用密閉型。

目的

若以型式來分,可分為以鏡面將太陽光導入內部作為光源的開放型,或於殖民衛星外部設定太陽能電池發電,在內部中央裝置人工太陽之密閉型二種。除了第三區及少數殖民衛星之外,多半皆為開放型,因為巨大的透明窗和鏡面的製造需要高水平的技術,因此造成早期的殖民建造速度脫期,事故多發,計畫大幅度延後,照此發展,宇宙移民計畫整體將受挫。因此,才基於現有技術,採用了可靠性較高的密閉型,儘快將移民送入宇宙。密閉型與開放型相比,由於技術簡單,因此工期短,成本也低。並且,因為沒有用於引入太陽光源的巨大窗體,因此陸地面積大,單純計算的話,陸地面積是開放型的2倍。(開放型在圓周方向上分為6個區劃,用於人類居住的陸地區和引入光源的窗體區,相互間隔) 有關它能夠居住的人口,一座開放型最多可容納三千萬人(密閉型是其倍數)。但是,密閉型的居住環境算不上舒適,在地面看到的天空的顏色,很大程度上受到對面陸地顏色的影響。基本都是偏灰暗的。而開放型中,陸地正上方的區劃,是窗體區劃,因此白天可以見到明亮的天空,晚上可以看見星空。因此對於第一批宇宙移民來說,由於原先習慣了地球環境,對他們來說,密閉型非常壓抑。因此,在開放型殖民地的技術成熟後,由於人們更歡迎居住舒適的開放型,因此,從SIDE4之後的殖民地,均採用了開放型。太空殖民地並非是以一座為單位獨立設定的,而是以三十至四十座為一個集合(此集合被稱為SIDE,單獨座稱為番地),並置於月球周圍及其軌道上存在之五個被稱之為拉格朗曰點(Lagrange Points) 的位置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