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豬

太湖豬

二花臉梅山、楓涇、嘉興黑、橫涇、米豬、沙烏頭等豬種歸併,1974年起統稱“太湖豬”。太湖豬是世界上產仔數最多的豬種,享有“國寶”之譽,無錫地區是太湖豬的重點產區。太湖豬屬於江海型豬種,產於江浙地區太湖流域,是我國豬種繁殖力強,產仔數多的著名地方品種。太湖豬體型中等,被毛稀疏,黑或青灰色,四肢、鼻均為白色,腹部紫紅,頭大額寬,額部和後驅皺褶深密,耳大下垂,形如烤菸葉。四肢粗壯、腹大下垂、臀部稍高、乳頭8~9對,最多12.5對。依產地不同分為二花臉、梅山、楓涇、嘉興黑和橫涇等類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太湖豬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們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偶蹄目
  • :野豬科
  • :豬屬
  • :太湖豬
  • 類型:江海型豬種 
  • 優勢:繁殖性能高 等
  • 分類:梅山豬、楓涇豬 等
  • 產地:江浙地區太湖流域
簡介,產地和分布,品種形成,特徵和特性,體型外貌,生長發育,生產性能,繁殖性能,肥育性能,雜交利用,評價和展望,

簡介

二花臉梅山、楓涇、嘉興黑、橫涇、米豬、沙烏頭等豬種歸併,1974年起統稱“太湖豬”。

產地和分布

太湖豬主要分布於長江下游,江蘇、浙江省和上海市交界的太湖流域,西至茅山山脈,東臨東海,南過杭州灣,北及長江北岸高沙土地區的南緣。
按照體型外貌和性能上的某些差異及母豬繁殖中心和苗豬集散地等,太湖豬可分為若干個地方類群,即二花臉、梅山、楓涇、嘉興黑、橫涇,米豬和沙烏頭等。
二花臉豬以江蘇省的舜山四周為母豬繁殖中心。主要分布在江陰、武進、無錫、常熟、沙洲、丹陽、宜興及靖江等縣。
梅山豬以太湖排水幹道——瀏河兩岸為母豬繁殖中心。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嘉定及江蘇省太倉、崑山等縣。
楓涇豬以滬浙交界的楓涇鎮為苗豬集散地。主要分布在金山、松江、吳江等縣。
嘉興黑豬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嘉興市郊、平湖,嘉善及浙江北部地區其他各縣。
橫涇豬以江蘇省吳縣的橫涇鎮為繁殖中心,分布於附近各公社。
米豬主要分布於江蘇省金壇、揚中兩縣,與之毗鄰的溧陽、丹徒、丹陽、武進縣的部分公社亦有飼養。
沙烏頭豬主要分布於江蘇省的啟東、海門等縣和上海市的崇明縣。
據1980年統計,產區共有太湖種豬60多萬頭,其中二花臉豬約占36.7%;楓涇豬約占20‘8%;梅山豬約占13.2%,嘉興黑豬約占工0.9%,橫涇豬約占9.9%;米豬約占5.6%,沙烏頭豬約占3%。

品種形成

太湖流域是我國農業生產發展較早的地區之一。據1980年對浙江桐鄉縣羅家角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7040上45年)及嘉興市馬家濱新石器時代遺址所發掘的大量豬遺骸的研究,證明當時已開始飼養家豬。
到了公元十二世紀的宋朝,養豬業已相當發達。據(宋)何蓬《春渚紀聞}載:“宋建炎初(1127—1130年)秀州(嘉興)東城居民韋十二者,於其莊居豢豕數百,散市杭秀之間數歲矣……”。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江蘇、上海、浙江的沿江沿海地區,已發展成為重要的產棉區。後隨著人口增多,糧食作物面積擴大,養豬也隨之發展。至遲到了清代,這裡出現了一個與長江以北有所不同的豬種。據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寫成的《上海縣誌》記載:“邑產皮厚而寬,有重二百餘斤者”。毛色除全黑外,還有全白或黑白花,如南通曾有南通白豬,蘇州曾有“陽山四白腳。,高淳縣的古老豬種也是一種花豬,浙江北部的安吉和臨安等地過去也有這種體型的花豬。該豬種原產於沿江沿海的沙 土地區,其皮厚,呈微紅色如同紅沙,故民眾多稱之為“沙豬。或“厚皮種’,又由於額部皺褶深、多,江蘇省稱之為“大花臉豬。,上海稱之為“ 圖老虎豬”。上述大型厚皮豬的出現是與當時社會經濟條件密切聯繫的。由於產區以棉花、雜糧為主,養豬的飼料來源豐富,同時在封建社會裡,養豬又多集中在擁有糧食和資金的地主、富農手裡,他們低價收購架子豬,以大量精料催肥出售,因此豬的個體不斷增大,同時對豬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喜食蹄膀,要求皮厚而軟,咬質多。建國前,楓涇鎮上“丁義興蹄子店。(現在的楓涇飯店前身)就曾以加蹄。而聞名中外。在這樣的經濟和社會條件影響下,當地豬逐漸形成了體大、皮厚、結構疏鬆、性情遲鈍等特點。
據調查,至遲到十九世紀,即太平天國(1851—1864)年間,在揚中和金壇一帶有一種由小型淮豬演變而來的另一個類群,因為它個體小,頭長而尖,臀部尖削,形如米粒,民眾稱之為“米豬”。
隨著人口的遷移和經濟的交往,這兩個相鄰的豬種間發生雜交,雜種豬生長快,很受民眾歡迎。隨著雜種豬的大量出現,雜種之間的雜交和雜種與親本間的回交也隨之增多,加上民眾在選種上的偏愛,逐漸形成了在體型、外貌、繁殖性狀、生長發育等方面略有差異的類群。其中二花臉豬較粗厚,近似大花臉豬。而小花臉豬體型較細緻,受米豬的影響較大。其他地區雖沒有如此明顯的說法,但每種地方類群都有類似兩種類型之分。
太湖豬各類群間的數量也隨著歷史的進展而在不斷變化。例如,目前在江蘇,典型的大花臉豬已屬少見,原是二花臉豬親本之一的米豬也由於摻入了沙豬的血液而稱為“米夾沙”。成為太湖豬中的一個類群。二花臉、楓涇、梅山、嘉興黑豬等類群已成為目前太湖豬中的主要類群。
太湖流域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特別是農作制度,對太湖豬特徵和特性的形成具有較大的影響。產區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農作物產量高,是我國著名;的農業高產穩產地區之一。近一個世紀以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土地複種指數大幅度提高,需要大量的有機肥料,促進了養豬數量的發展。當地人多地少,養豬只能採用圈養形式,圈內墊 ± 或墊草,民眾稱之為“暖圈”。豬終年不見陽光。精料以大麥、米糠、麥麩為主,青料以蘿蔔、南瓜、青草和水生飼料(空心蓮子草、水葫蘆,水浮蓮)為主。這些飼料磷多鈣少,不利於骨胳發育,而有利於生殖器官的發育。境內交通便利,種豬交往頻繁、流動性大,各地方類群之間發生多種方式的雜交,故遺傳基礎極其豐富。境內大中城市多,人民生活水平高,經濟較富裕,對肉質比較講究。
在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太湖豬逐漸形成了繁殖力高、肉質鮮美及凹背大肚、耳大下垂、性情溫馴等特點。
歷史上,太湖豬的發展曾幾度受到影響。鴉片戰爭前,純種太湖豬遍及整個太湖流域。隨後,外國僑民從國外帶入了各種不同類型和毛色的豬種與太湖豬雜交。但在整個太湖流域仍以純種太湖豬占優勢,僅在上海市近郊受影響較大。
五十年代曾因推廣約克夏為父本的經濟雜交,使某些地區的雜種豬一度增多,而純種太湖豬的數量相對減少。·據1960年調查,嘉興黑母豬僅有4千餘頭。1973年吳江縣的雜種母豬占全縣母豬總數的80%以上。
建國以來,上海、浙江、江蘇有關科研、行政、教學、生產單位對太湖豬進行了多次調查研究。
973年,《中國豬種(一)編寫組在上海討論時,首次協商將太湖流域地區的上述幾種豬種歸併為“太湖豬”。1975年8月,在上海金山縣成立了太湖豬育種協作組。據與會22個縣統計,當時有太湖種豬43.2萬頭,占該地區總母豬數的51%。
1979年7月,在上海成立了太湖豬育種委員會。並於1980年11月,開始建立良種登記制度和制訂了飼養標準,使太湖豬的選育工作前進了一步。
為了加強太湖豬的選育工作,上海市於1958年在松江縣、1962年在嘉定縣、1973年在金山縣分別建立了國營種豬場。浙江省於1976年選定嘉興市雙橋農場、嘉善縣桑苗良種場和平湖縣農牧場為選育基地。江蘇省於1972年首先在吳江縣建立國營種豬場。之後,蘇州、鎮江地區各縣也陸續建場。目前,主要產區已基本建立了純種繁育與雜交利用相結合的繁育體系。同時,由於長江北岸的耕作制度有所改變,種植水稻的面積逐步擴大,太湖豬的分布範圍也在逐漸向北推移。由於太湖豬繁殖力高,受到國外的普遍重視。1972年開始,先後向阿爾巴尼亞、法國、泰國、匈牙利等國家出口。

特徵和特性

體型外貌

體型中等,各類群間有差異,以梅山豬較大,骨胳較粗壯,米豬的骨胳較細緻,二花臉豬、楓涇豬、橫涇豬和嘉興黑豬則介於二者之間;沙烏頭緒因含少量灶豬血統,體質較緊湊。
太湖豬太湖豬
頭大額寬、額部皺褶多、深,耳特大,軟而下垂,耳尖齊或超過嘴角,形似大蒲扇。全身被毛黑色或青灰色,毛稀疏,毛叢密,毛叢間距離大,腹部皮膚多呈紫紅色,也有鼻吻白色或尾尖白色的,梅山豬的四肢末端為白色,俗稱“四白腳”。乳頭數多為16—18枚,據對3025頭母豬統計,占81.92%。

生長發育

據1979—1980年對二花臉豬育種場的統計,6日齡公豬(77頭)體重47.56 ± 0.75公斤,體長94.75 ± 0.64厘米,胸圍80.79 ± 0.61厘米,體高51.12 ± 0.31厘米;6月齡後備母豬(407頭)相應為:49.00 ± 0.39公斤,95.08 ± 0.29厘米,81.89 ± 0.32厘米,49.30 ± 0.15厘米。各類群之間,以梅山豬較大,其他類群均接近或略小於二花臉豬。
與歷史資料相比,農村中的嘉興黑成年母豬近二十年來的體尺變化不大。但選育場的母豬體重和體長均有顯著增加。據1979年統計,50頭母豬相應為102.9公斤和125.3厘米。二花臉母豬等類群的體尺亦有類似情況。母豬體尺的變化,是由於國營種豬場的飼養條件比農村有所改善以及初配日齡推遲的緣故。

生產性能

繁殖性能

太湖豬以繁殖力高著稱於世,是全世界已知豬品種中產仔數最高的一個品種。據對產區主要幾個育種場1977—1981年的統計,母豬頭胎產仔數12.14 ± 0.09頭,二胎14.48±0.11頭,三胎及三胎以上15.83 ± 0.09頭。
各類群之間的產仔數,除個別外,差異不顯著。
與歷史資料相比,同是二花臉豬,1979—1980年產仔數比1956年調查農戶資料平均要高出2—3頭,第一、二胎要高出4—6頭,三胎及三胎以上高出2.34頭。同一時期內,國營育種場的產仔數亦比農戶中飼養的要高。1979年的調查表明,三胎及三胎以上的產仔數品平均高出31.71頭。其原因可能是由於近年來民眾推遲母豬初配日齡,致使母豬體型增大所引起的。楓涇豬和梅山豬等亦有類似情況。
仔豬60日齡斷乳頭數和窩重隨各地飼養管理條件不同而有一定差異。
太湖豬具有較高的繁殖性能,是與它性器官、性機能發育較早密切相關的。

肥育性能

據1978年秋上海市對8頭梅山豬測定,在體重25—90公斤階段,日增重439克,每公斤增重耗精料4公斤、青料3.99公斤,折合消化能 1 2.34兆卡,在農村現有飼料條件下,15—75公斤階段的楓涇豬,日增重332克,每公斤增重耗精料3.34公斤。 浙江省於1981年對20頭嘉興黑豬進行測定,在25一75公斤階段,日增重444克,每公斤增重耗精料3.82公斤、青料0.21公斤,折合消化能10.84兆卡、消化粗蛋白437克。
太湖豬屠宰率65%一70%,胴體瘦肉率不高,皮、骨和花板油的比例較大,瘦肉中的脂肪含量較高。各類群之間略有差異,楓涇和梅山豬的皮所占比例較高,二花臉和米豬的脂肪較多。據上海市測定,宰前體重了5公斤的楓涇豬(20頭),胴體瘦肉占39.92%、脂肪占28.39%、皮占 1 8.08%、骨占11.69%。據浙江省測定,宰前體重74.43公斤的嘉興黑豬(14頭),屠宰率69.435,胴體長71.36厘米,眼肌面積15.48平方厘米,瘦肉率45.08%。據南京農學院1981年對二花臉豬眼肌的分析,含水分72%、粗蛋白 1± 9.73%、粗脂肪5.64%。
據1981年浙江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測定,75公斤體重時,嘉興黑豬的肌肉含水量74.36%,熟肉率64.4%,粗蛋白含量23.05%,肌纖維直徑36.46微米。

雜交利用

本世紀五十年代起,產地民眾曾用約克夏公豬與太湖母豬進行雜交。七十年代之後,以太湖豬為母本,以約克夏、蘇白、長白豬為父本的雜交組合在產區廣泛推開。
太湖豬與外來品種公豬雜交,繁殖力略有變化。據浙江嘉興市雙橋農場統計,嘉興黑母豬與大約克夏豬雜交後,77窩產仔數為14.29 ± 3.50頭,比母本純種繁育時減少0.96頭,但成活率和哺育率、以及初生窩重和斷乳重均有所提高,而作為綜合指標的斷乳窩重比·純種繁育寸提高18.5%。
在進行商品豬雜交時,雜交父本依各地飼料條件而有所不同。二元雜交中,飼料條件較差的地方,多用約克夏作為父本;飼料條件較好的地方,則多以蘇白豬作父本。在優越的飼料條件下,以長白豬作父本時,雜種豬不僅增重較快,飼料利用率高,且瘦肉率亦較高。
據上海調查,在農村現有飼養條件下,蘇X楓一代雜種肥育豬(81頭),飼養148天,體重達92.33 ± ± 1.9公斤,日增重540 ± 0.0 1 克,每公斤增重耗精料2.8 ± 0.06公斤。江蘇省1980年表試驗明,3—7月齡蘇X太一代雜種豬(136頭)日增重506克,每公斤增重耗消化能11.81兆卡,長X太一代雜種豬(136頭)相應為:481克,12,15兆卡,約X太一代雜種豬(135頭)相應為;477克,12.23兆卡。據浙江省1981年試驗,蘇X嘉一代雜種豬日增重573克,大約X嘉為516克。
雜種肥育豬胴體品質有較大的改善。據上海試驗,宰前體重111公斤的蘇X楓一代雜種豬,屠宰率74.225,胴體長89厘米,眼肌面積22.53平方厘米,胴體瘦肉率43.02%,6—7肋間膘厚乳95厘米,宰前體重96.7公斤的長X楓一代雜種豬相應為:68.6%,87.25厘米,28.79平方厘米,46.67%,3.14厘米。
太湖豬各類群間的雜交亦會產生一定的優勢。據上海市有關單位1979年試驗,梅山豬與楓涇豬的正反交肥育豬的日增重都呈現一定的雜種優勢率。 據常熟縣畜禽良種場1981年試驗,在三元雜交中,以長X(梅X--)三元雜種豬的生長速度較快。在高水平飼養條件下,體重從24.5公斤到69.44公斤階段,飼養85天,日增重817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精料3.23公斤、青料0.74公斤,屠宰率72.7%。 據江蘇省食品公司1982年試驗,杜X(長X---)三元雜種豬的瘦肉多,16頭體重87.6公斤肥育豬,瘦肉率達53.54%。

評價和展望

太湖豬是我國乃至全世界豬種中繁殖力最高、產仔數最高的一個品種。它分布範圍廣,數量多,品種內類群結構豐富,有廣泛的遺傳基礎,肉色鮮紅,肌內脂肪較多,肉質好。但純種太湖豬肥育時生長速度慢,胴體中皮比例較高。今後應加強本品種選育,適當提高瘦肉率。進一步探索更好的雜交組合,在商品瘦肉豬生產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姜曲海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