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山(安徽太子山)

太子山(安徽太子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子山位於安徽省肥東縣包公鎮峴山村境內,海拔327.2米,傳說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即四太子金兀朮南下曾在此山紮營,故名為太子山

當地歷史傳說有云:大宋末年,金兀朮九犯中原營盤駐紮在太子山岳飛帶兵抗金,打得金兵落荒而逃,一日金兀朮兵敗竹絲壩西側(即扁石崗),便急解手時,被追兵牛皋擒獲。歷史傳說“氣死金兀朮,笑死老牛皋”,二人在此同歸於盡。(按:此系評書演義所杜撰,不足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子山
  • 地理位置:安徽省肥東縣包公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不限
  • 著名景點:跑馬道、仙人洞
  • 海拔:327.2米
地圖信息,
太子山,位於縣城東35公里闞集鄉,海拔327米。相傳,金國四太子金兀朮曾統兵駐此,故名太子山。四周有塔山、簸箕頂、尖山、西棋盤等諸峰環繞;山下有黑窪水庫,青山綠水相映,風景秀麗;山上林木密茂,怪石嵯峨。
太子山北的塔山山腰有兩石槽,名“飲馬槽”。石槽一乾一濕,乾槽名旱馬槽,濕槽名水馬槽。傳說,金兀朮駐此時,以凹石為槽,注水飲馬,一石倒水即乾,一石倒水後馬飲不竭。
太子山南簸箕頂,自山腰至頂峰,有一平整石道,長約1里,寬2到3米。傳說是金兀朮訓練戰馬而形成,名“跑馬道”。
太子山東北與尖山交界處有一石窟,深4到6米,寬、高約2米,洞前有一小泉,積水終年不涸。傳說,曾有仙人居住,名“仙人洞”。
太子山西南的西棋盤峰頂,有一巨石名“棋盤石”,高約10米;頂端覆蓋巨大片石,長約8米,寬約4米,頂面平整光滑。傳說南、北斗星君曾在此對弈。棋盤石底部由10餘塊大片石組成,形態各異,構成一組妙景。一線天:兩片巨石壁立,露一線天光。可容一人沿兩壁攀緣至棋盤頂。仙人居:3片巨石橫豎支撐,形成石屋,屋深5米,寬3米,高2米。傳有仙人居此。石屋南面的傾斜巨石上,刻兩幅壁畫,一為如意頭形圖案花;一為鹿形獸。年代頗久。
太子山位於安徽省肥東縣包公鎮境內,海拔327米。相傳,金國四太子金兀朮曾統兵駐此,故名太子山。四周有塔山、簸箕頂、尖山、西棋盤等諸峰環繞;山下有黑窪水庫,青山綠水相映,風景秀麗;山上林木密茂,怪石嵯峨。
太子山南有一簸箕頂,自山腰至頂峰,有一平整石道,長約500米,寬2—3米。傳說是金兀朮訓練戰馬而形成,名“跑馬道”。
太子山東北與尖山交界處有一石窟,深4—6米,寬、高約2米,洞前有一小泉,積水終年不涸。傳說,曾有仙人居住,名“仙人洞”。
太子山西南的西棋盤峰頂,有一巨石名“棋盤石”,高約10米;頂端覆蓋巨大片石,長約8米,寬約4米,頂面平整光滑。傳說南、北斗星君曾在此對弈。棋盤山底部由10餘塊大片石組成,形態各異,構成一組妙景。一線天兩片巨石壁立,露一線天光。可容一人沿兩壁緣至棋盤山頂。仙人居:3片巨石橫豎支撐,形成石屋,屋深5米,寬3米,高2米。傳說有仙人居此。石屋南面的傾斜巨石上,刻兩幅壁畫,一為如意頭形圖案花;一為鹿形獸。年代頗久。
太子山雪景太子山雪景
肥東縣包公學區中心國小的同學們春遊太子山肥東縣包公學區中心國小的同學們春遊太子山
肥東縣包公學區中心國小的同學們春遊太子山肥東縣包公學區中心國小的同學們春遊太子山

地圖信息

地址:肥東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