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天水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天水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全景區包括麥積山石窟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和一個古鎮街亭溫泉景區,總面積215平方公里,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完美集合,景區自然資源豐富,風景秀麗,形成自己獨特的山水景觀,人文景觀有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和仙人崖等,其中麥積山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有“東方雕塑館”的美譽,仙人崖為釋、道、儒三家共存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水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 外文名:Tianshui Maiji Mountain Scenic Area
  • 地理位置:天水市東南方50公里
  • 海拔:最高2200米以上
  • 景區等級: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景區包括:麥積山石窟、仙人崖、石門、曲溪
  • 門票:¥90元 
發展歷史,地理環境,主要景點,麥積山景區,仙人崖景區,石門景區,街亭溫泉景區,曲溪景區,旅遊信息,石窟藝術,崖閣,經典明細,

發展歷史

始創於十六國後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時期。區內松竹叢生,山巒迭翠,周圍群峰環抱,麥積一秀崛起,古稱“秦地林朱之冠”,是中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距天水火車站三十公里。
2010年12月15日,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麥積山麥積山

地理環境

麥積山,又名麥積崖,地處天水市東南方50公里的麥積區麥積山鄉南側,是西秦嶺山脈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山高142米,但山的形狀奇特,孤峰崛起,猶如麥垛,“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崗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塊石,高百萬尋,望之團團,如農家積麥之狀,故有此名”,人們便稱之為麥積山。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著名的麥積山石窟就開鑿在這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
麥積山全景麥積山全景
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布著翠柏蒼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頂,極目遠望,四面全是鬱鬱蔥蔥的青山古木,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雲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這便是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15平方公里,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以及街亭古鎮和被譽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有“東方雕塑館”的美譽。

主要景點

麥積山風景區海拔一般在1400米至1800米左右,最高峰可達2200米以上,是我國南北方沉積地層在地表上層的分界線,又是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分水嶺,整個風景區的岩層構造是由紅色砂礫岩層和淺色變質岩所構成。
風景區內氣候條件也比較好,年平均降雨量為600——700毫米,氣溫最高為33℃,最低為-15℃,一般冬季低溫帶在-8℃,無霜期為230天,日照年為2307小時左右,空氣相對溫度為85%左右。由於風景區位於南北交界處,所以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熱,譽有"隴上小江南"之稱。
麥積山風景區內自然資源豐富,風景秀麗,形成自己獨特的山水景觀,觀賞及藥用植物品種繁多,珍禽奇獸較為豐富,有些已為國寶。據調查小隴山林區內有被子植物1576種,分屬於138個科626個屬,裸子植物33種分屬8個科15個屬。在風景區內的約有111種,分屬於50個科106個屬。其中有很多是園林中的珍品:黃花槓柳、蒼松、翠柏、雲杉冷杉水杉白皮松、紅豆杉,玉蘭樹和野生紫竹野生百合金背杜鵑、甘肅瓊花等。動物資源有珍禽奇獸:如熊、黃羊、野豬、麂子、鹿、麝、紅腹錦雞、鸚鵡、綬帶等。

麥積山景區

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因山體呈圓錐狀,酷似農家的麥垛而得名。麥積山風景區北跨清渭、南攜嘉陵,地處我國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線,又是東南、西北季風交替帶,蘊有南北兼備的各種野生觀賞植物和藥用植物。麥積山是西秦嶺山脈小隴山的一座孤峰,著名的麥積山石窟便開鑿在此峰之上,石窟主要保存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的雕塑和壁畫,素有“東方雕塑陳列館”之稱,是我國的四大石窟之一;此外還有雕巢峪、羅漢岩香積山風景小區,有天池坪、嚴山瀑布景點及秦文公墓等古遺址。麥積山山勢險峻,林木蔥蘢,泉水清澈,飛瀑如練,風光旖旎,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譽,加之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著名的旅遊避暑勝地。據《玉堂閒話》和《秦州志》記載,風景區內山巒疊翠,群峰聳峙,風景特別優美,尤其是煙雨籠罩,橫雲飛渡之際,猶如進入海市蜃樓的幻景。評譽為:連崗蒼秀,深林茂草,細流交錯,飛瀑如練,北跨清渭,南攜嘉陵,譽為“西北山水林泉之冠”。

仙人崖景區

仙人崖景區是國務院公布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之一。 位於天水市東南65公里處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麥積山石窟的東北方向,始於南北朝,距今近1600年。宋代稱“華嚴寺”, 明代永樂皇帝賜名“靈應寺”。相傳此處過去常有高人隱居於此修行,故名仙人崖。仙人崖景區由三崖、五峰、六大寺組成,知名景點有“仙人送燈”、“淨土松濤”、“仙水湖光”等,其景色兼具北方的雄奇和南方的秀麗,景景相連,猶如仙境。其中位於朱家後川的淨土寺,是天水最有名的佛教淨土宗寺院。現為佛、道合一的石窟寺廟。
仙人崖仙人崖
仙人崖景區自然風景秀麗,人文景觀僅次於麥積山景區。自南北朝以來,歷代在這裡均有建築和泥塑雕像,遺憾的是遺存較少。長期以來,這裡是釋、道、儒三家共存的風景勝地。
仙人崖景區主要由石蓮谷、仙人崖、羅漢溝、淨土寺、瀑布崖、翠英山和哭禱峽等景點組成。其中仙人崖由三崖、五峰、六寺組成。三崖即東崖、西崖和南崖;五峰即玉皇峰、寶蓋峰、獻珠峰、東崖峰和西崖峰;六寺即木蓮寺、石蓮寺、鐵蓮寺、花蓮寺、水蓮寺和靈應寺,而靈應寺又是仙人崖的通稱。在這一景點中最宏偉壯觀的是由“五峰”和羅漢溝群峰共同構成的“十八羅漢朝玉帝”的景象。在這裡現保存有北朝、宋、明、清等朝代的塑像一百九十七尊,壁畫八十七平方米,永樂年間的珍貴銅佛像5尊。以及明清兩代建造殿宇二十七座五十四間,多數建於天然岩庵下和巉岩奇峰顛,藝術價值極高。

石門景區

石門山位於甘肅天水市北道區東南方向50公里的隴南山區,素有“甘肅的小黃山”之稱。其山壁立千仞,四周峭崖,只有一條小路聯接南北兩峰,且南北峰之間的聚仙橋下石壁上,有一大方形黑渾圈 ,狀若門楣 ,故名石門山。相傳有虎豹出沒,俗稱臥虎台。石門山景色壯美,有小黃山之稱。主峰上有明、清重修的真武祠、王母祠、三清殿無量殿玉皇殿鐘樓,峰間架通仙橋亭,從石門山腳下五陽觀登山,上十八盤,山勢蜿蜒,環繞攀登,古雅崢嶸的殿閣台榭掩映於白雲翠微之中,景色迷人。中秋夜,皓月仿佛從石門縫中徐徐升起,變幻無窮。石門月夜,意趣盎然,為天水十景之一。主要有斗姆、興龍、黃天、玉靈、麒麟五座山峰。石門山景區保存有明、清兩朝的古殿宇二十餘座以及塑像二十餘尊。
石門山石門山

街亭溫泉景區

石門景區以西,就是街亭溫泉景區。街亭溫泉乃天賜之水,其蘊萬里山脈之氣象,溶玉宇蒼天淨水於泉台,奔秦嶺西峽而湧出。南臨麥積山,北依杜甫草堂,西迎石門奇峰仙人崖,東眺伏羲始祖卦台山,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天水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街亭溫泉,水溫40.5℃,礦物質含量極為豐富,沐浴之後,肌膚滑若凝脂。昔日溫泉僅為帝王將相獨享,而今已為尋常百姓樂見。泉水更兼保健醫療之功效,於冠心病、糖尿病、皮膚病、類風濕關節炎等多種常見疾病,其療效遠非藥物能所及。

曲溪景區

曲溪景區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四大景區之一,位於麥積山東南25公里處。 曲溪以山稱奇,以水叫絕。景區內山幽林靜,山崗上霧繚粼粼,純自然風情極濃。清清溪流,九曲十八灣,一步一景。河石、草坪、沙灘、湖光、林木交相輝映,置身其間,如在畫中。有“小九寨溝”之美譽曲溪景區純屬自然景觀,它深藏在小隴山林區茫茫的林海里,人跡罕至,景色佳妙。這裡曲水波光粼粼,林木蔥蔥鬱郁,峻岭巍然聳立,奇石千姿百態,山峽陡峭險要,遊人至此,仿佛進入一幅長長的山水畫卷。曲溪之景,妙在因水得靈得秀,見清見幽。曲溪之水,於魚娃娃口接納冷水河,自東北向西南蜿蜒經流,其間或過峽谷,或經寬岸,曲曲折折,步移景異,有“曲溪十八彎”之稱。
曲溪曲溪
曲溪景區的形成,主要是由曲溪之水和冷水河之水在魚娃娃口交匯成一較大的河流,自東北向西南蜿蜒流去,直至觀音殿。在這一段之間,涮石成景,富有“曲溪十八灣”的天然美姿,且彎彎皆景,步移景異,溪水時而跌宕起伏,時而波平如鏡,“曲溪”之名由此而得。

旅遊信息

交通
1. 天水市內乘坐公交34路到終點站麥積山停車場站下車即可到達麥積山景區。 2. 天水市內乘坐公交5路到麥積山站下車即可到達麥積山景區。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石窟藝術

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學家范文瀾曾譽麥積山為“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如果說敦煌是一個大壁畫館的話,那么,麥積山則是一座大雕塑館。這裡的雕像,大的高達16米,小的僅有10多厘米,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這裡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牆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牆面的圓塑,貼上在牆面上的模製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為珍品。
天水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後來經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麥積山石質皆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勢陡然、獨峰聳立,最初有許多天然岩洞。現存洞窟194個,其中有從4世紀到19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7200餘件,壁畫1300多平方米。由於麥積山山體為第三紀沙礫岩,石質結構鬆散,不易精雕細鏤,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稱於世,絕大部分泥塑彩妝。被雕塑家劉開渠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
麥積山的塑像有兩大明顯的特點: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除早期作品外,從北魏塑像開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都有和藹可親的面容,雖是天堂的神,卻象世俗的人,成為人們美好願望的化身。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現出漢民族的特點。
麥積山植物園麥積山植物園
麥積山石窟的驚險陡峻,在我國現存石窟中是罕見的。石窟布局獨具匠心,大都開鑿在20一30米及至70-80米高的懸崖峭壁上,層層疊疊。最大洞窟橫寬30多米,最小洞窟僅能容身,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連線通達,驚險雄偉。
在我國著名的石窟中,唯麥積山石窟景觀環境最為秀麗,這裡翠柏蒼松、山清水秀、溪石相成趣,素有“隴上林泉之冠”的美稱。每當夏秋之季陰雨霏霏或雨後初晴,山嵐繚繞、煙雨濛濛,麥積奇峰時隱時現,便呈現出“麥積煙雨”之奇觀。

崖閣

麥積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米高處的七佛閣,是我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築,建在離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開鑿於公元6世紀中葉。麥積山石窟雖以泥塑為主,但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麥積山石窟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架和修復了1300多米的凌空棧道,使遊人能順利登臨所有洞窟。
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稱為“東方的維納斯”。西秦的78窟
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細緻地繪出了圖案。建於七十餘米高的的七佛閣上塑像俊秀,過道頂上殘存的壁畫精美絕倫,其中西端頂部的車馬行人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車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稱國內壁畫構圖之經典之
麥積山石窟約自十六國後秦時期創建,歷經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歷時一千六百餘年,都有不斷開鑿和修繕。因歷代地震的緣故,中部山崖崩塌陷落,遂將山崖自然分為東崖和西崖兩個部分。洞窟現有編號194個。
各時代特點:
1、後秦(公元384-417年):創始階段--剽悍雄健 第74、78窟
2、北魏(公元386-534年):輝煌發展階段--秀骨清像 第115、133窟
3、西魏(公元535-556年):精練提高階段 --秀骨清像 第127、121窟
4、北周(公元557-581年):創新階段--珠圓玉潤 第4、62、44窟
5、隋代(公元581-618年):新發展期--豐滿誇張 第37窟
6、初唐(公元618-712年):新發展期--豐滿誇張 第5窟
7、宋(公元960-1127年):大規模重修期--寫實求真 第165窟

經典明細

1.麥積山景區(Maiji Mountain Scenic Spot)
1.1麥積山石窟:Maiji Mountain Grottoes
1.2石窟3D漫遊Rock cave 3D roaming
1.3植物園Botanical garden
1.4瑞應寺 ruiying temple
1.5羅漢崖Arhat cliff
1.6香積山xiangji mountain
1.7蛟龍寺jiaolong temple
2.仙人崖景區 Immortal cliff scenic spot
仙人崖仙人崖
2.1仙人崖Immortal cliff
2.2仙人湖Immortal lake
2.3石蓮谷shilian Valley
2.4淨土寺Pure land temple或jingtu temple
2.5觀景台Looking at the scenery platform
2.6十八羅漢朝觀音 18 Arhat Face Kwan-yin
3.石門景區 shimen scenic spot
石門石門
3.1北峰the north Mountain
3.2南峰 the south Mountain
3.3聚仙橋juxian Bridge
3.4五陽觀wuyang Daoist temple
3.5映月湖yingyue lake
3.6牧馬灘Herd horse Beach
3.7秦漢古墓群qin and han Dynasty Ancient grave group
3.8千佛洞qianfo Cavern
3.9長江黃河分水嶺the Watershed of changjiang river and huanghe river
4.街亭溫泉景區jieting Hot spring scenic spot
天水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4.1杜甫草堂dufu Grass house
4.2崇福寺chongfu temple
4.3神龍峽shenlong temple
4.4溫泉峽Hot spring Canyon
5.曲溪景區quxi scenic spot
5.1曲水Wine-cup floating
5.2小橋 little Bridge
淨土寺淨土寺
5.3漂流Drift
5.4草灘grass land
5.5魚娃娃口Fish baby mouth
5.6青龍山qinglong mountai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