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應寺(麥積山瑞應寺)

瑞應寺(麥積山瑞應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麥積山石窟腳下有一座瑞應寺,麥積山石窟以南200米處,有一座紅牆灰瓦,古色古香的寺廟,這就是有著千餘年歷史的瑞應寺。其面積約2500平方米,坐北向南。寺內現存大雄寶殿、天王殿、東西配殿及鐘鼓樓等建築。

麥積山,地處天水市東南方50公里的北道區麥積山鄉南側,是西秦嶺山脈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農家麥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勢險峻,周圍綠樹成林,環境清幽。西漢末年,麥積山已成為天水名將隗囂的避暑宮。這裡松檜陰森,橫雲飛渡,煙霧團繞,碧水長流,“其青雲之半,峭壁之間,鐫石成佛,石龕千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瑞應寺
  • 地點:麥積山石窟腳下
  • 地貌:丹霞地貌
  • 建造時間: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
  • 地區:甘肅天水市 
歷史沿革,寺院建築,山門,天王殿,鐘鼓樓,東西配殿,大雄寶殿,瑞應寺碑刻,瑞應寺壁畫,交通信息,相關景點,

歷史沿革

麥積山石窟開鑿之初,便有寺院,據《法苑珠林》記載,“為周穆王(公元前1001年)所建,名曰靈安寺 ”此說法雖不可考,但確實說明這裡建寺很早。碑碣記載,東晉時寺廟名為無憂寺;北魏名為石岩寺;到了隋代,由隋文帝賜名為淨念寺;唐代更名為應乾寺;宋代時期則因為進獻靈芝,於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賜名“瑞應寺”,沿用至今。
作為千年古剎,這裡曾有無數高僧傳經布道,開壇說法,僅有據可查的就有玄高、曇弘、法秀、重遇等;無數貴族官僚,善男信女不遠萬里爬山涉水來此頂禮拜佛,布施供養;文人雅士競相揮毫灑墨,留下眾多詩篇及畫作。
瑞應寺
據現有文獻記載表明,麥積山寺院規模最大時是在北宋,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年—1085年),神宗皇帝宣詔本寺得道高僧法秀(1027-1090,俗姓辛,秦州隴城人,時人皆稱其為“秀鐵面”。)到皇宮內為皇室講演佛法,被賜名圓通禪師,並給寺院賜田二百餘頃以供僧眾,從這可以看出當時寺院的規模及僧眾數量之眾。至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麥積山頂舍利塔旁產靈芝38顆,經秦州經略陶節夫進貢給皇帝,賜名“瑞應寺”並特許本寺建一為皇帝祈福延壽的道場,同時賜有御香、度牒等物,給予了很高的待遇。
瑞應寺在麥積山石窟東南約200米處,距天水市區50公里。東晉初,今石窟西崖下部三股流水被民眾稱為“三泉聖水”,並在流水附近修建佛寺,塑文殊、普賢、觀音像。晉元帝司馬睿(317-322年)賜名“無憂寺”,並給田養寺。
十六國時後秦太祖姚萇(384-393年)改為石岩寺。西魏大統元年(公元535年)重修寺宇,四年文帝皇后乙弗氏到麥積山出家為尼,遂改名為麥子庵。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文帝楊堅敕葬舍利於麥積山,賜改淨念寺,唐初再敕改應乾寺。
北宋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遭火災,部分寺宇被毀,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陶節夫向朝中進貢靈芝後,趙佶以為祥瑞,賜名瑞應寺。現藏麥積山文物庫房的北宋《秦州雄武軍隴城縣第六保瑞應寺再葬佛舍利碑記》有詳細記載。
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在寺東建土木結構戲台,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寺僧圓覺重修瑞應寺,嘉慶二十五年重建大殿,光緒十八年重修戲台。至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甘肅大地震,寺內大雄殿、菩薩殿等屋脊多被震毀。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修補殿宇10間。1953年,整修大殿,“文革”期間,寺內塑像被毀。1979年,麥積山文管所整修寺內建築,遂成文物保管、研究和展覽的地方。1985年在擴建停車場時,將戲台拆除。

寺院建築

瑞應寺現有寺門、天王殿、鐘樓、鼓樓、大雄殿、菩薩殿、僧房共36間。寺門為木牌坊門,上有郭沫若書“麥積山石窟”匾額。兩邊有1944年羅家倫來天水游麥積山時為寺僧撰書的“行徑千折水,來看六朝山”的楹聯。天王殿前後各建菩薩殿3間,僧房6間。大雄殿廊左有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鑄鐵鐘1口,殿前兩邊各有一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鑄鐵香爐。明末清初詩人、書法家王瞭望曾有聯:“千尺冷門庭,任爾東來西往;一條烏藤杖,由我敲雨打風”。現今的寺院建築為明代後期所建,清乾隆八年(1743年)和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對部分建築進行了重修。

山門

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的懸山頂建築,中間屋脊高於兩側,於中柱立門,開三門,分別稱為空門,無作門、無相門,是三解脫門之意,其意為踏入此門,將會解脫多種苦難。中門稱為“空門”,故古代僧人出家也稱為“遁入空門”。因古代佛寺多位於山林之間,所以第一道門也稱為山門。門兩側有1944年羅家倫先生來天水游麥積山時為寺僧撰書的“行徑千折水,來看六朝山”的楹聯。

天王殿

原供奉四大天王及彌勒、韋陀的殿堂。殿內塑像均毀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現此殿已作為麥積山石窟展覽館的遺產區沙盤演示展廳。

鐘鼓樓

天王殿兩側為鐘鼓樓,一般配置為東鐘西鼓,晨起鳴鐘,日落敲鼓,即所謂的晨鐘暮鼓。鐘樓所懸之鐘為明憲宗二十四年(1484年)四月初一鑄造,距今已有五百餘年歷史。

東西配殿

配殿是供奉菩薩之處,東配殿供奉的是送子觀音;西配殿為財神殿。

大雄寶殿

大雄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尊號之一,是佛具有偉大力量,無可畏懼,不可戰勝之意。大雄寶殿是每個寺院中必不可少的建築。檐下懸置的牌匾是甘肅省著名書法家徐祖藩題寫的。
瑞應寺 徐祖藩《大雄寶殿》匾額瑞應寺 徐祖藩《大雄寶殿》匾額

瑞應寺碑刻

天王殿後西側,廊牆中置《四川制置使司給田公據碑》,此碑立於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是麥積山石窟中文字最長的一塊碑刻,碑刻中不僅記載了麥積山石窟的歷史沿革,更是涉及軍事、訴訟、典章制度、行政制度、寺院經濟等多方面內容,具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
瑞應寺 《四川制置使司給田公據碑》瑞應寺 《四川制置使司給田公據碑》
碑刻內容敘述的是,南宋嘉定年間,有一支抗擊金兵入侵而組建的農民起義軍隊為鑄造兵器和籌集軍糧,將寺院中的大鐵鐘、鐵鍋、糧食打劫一空,致使寺中僧人生計艱難;與此同時,出於對金朝戰爭的需要,為滿足軍隊糧食供給,負責軍隊屯田的官員又將瑞應、勝仙兩寺湫池一帶的常住地拘為屯田,使寺中情形更加雪上加霜。於是寺院住持紫明覺大師重遇和勝仙寺僧智演便層層抗訴,兩人不顧年高體邁,經由甘肅、四川等省千里迢迢,經過十多年堅持不懈的反訴申訴,長途跋涉來到杭州,將訴狀遞至戶部,戶部責成四川制置使司立案並解決此事,最後由四川制置使司判準退還,發給《給田公據》,並刻石立碑。

瑞應寺壁畫

瑞應寺壁畫殿內左右山牆上現存大面積的明代壁畫,壁畫大小及規模相當。以五色祥雲、碧波海浪為界,分為上下兩部分。中繪十方佛、八大菩薩、諸羅漢圖。畫面劃分有序而又緊密相連,色彩艷麗,線條明快,是麥積山明代藝術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交通信息

麥積山瑞應寺
瑞應寺在麥積山石窟東南約200米處,距天水市區50公里。

相關景點

麥積山,又名麥積崖,其石質皆為紫褐色之水成岩,山勢陡然起獨峰。麥積山石窟便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由於麥積山山體為第三紀沙礫岩,石質結構鬆散,不易精雕細鏤,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稱於世,絕大部分泥塑彩妝。被雕塑家劉開渠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
麥積山歷史悠久,早在1600年前就享有盛名。五代人撰寫的《玉堂閒話》中說:“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岡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石塊,高百丈尋,望之團團,如民間積麥之狀,故有此名”。杜甫有詩讚曰:“野寺殘僧少,山圓細路高。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亂石通人過,懸崖置屋牢,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
麥積山石窟是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從十六國後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時期開始營造的。據史書記載,著名禪僧玄高、曇弘在此講學,“聚集僧人三百”。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大興崖閣,造像萬千。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曾不斷開鑿或重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