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鵝溝自然風景區

官鵝溝自然風景區

官鵝溝自然風景區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與西秦嶺、岷山兩大山系支脈交錯地帶,由官鵝溝、大河壩、缸溝、南河溝組成,東西長39公里,南北寬41公里,總面積5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65.1%。地處甘肅省宕昌縣城郊,國道212線貫穿通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官鵝溝自然風景區
  • 地理位置:甘肅省宕昌縣城郊
  • 面積:500平方公里
  • 森林覆蓋率:65.1%
地理環境,主要景點,地質公園,古羌風情,官鵝睡佛,明湖,通天門,

地理環境

官鵝溝自然風景區交通通訊便捷,服務設施健全。風景區距甘肅省會蘭州市340公里,毗鄰中國革命歷史名鎮哈達鋪,銜接世界文化遺產──九寨溝風景名勝區。處在蘭州──漳縣貴清山──哈達鋪──官鵝溝自然風景區──武都萬象洞──四川九寨溝組成的黃金旅遊線路上;另一條旅遊熱線:蘭州──拉卜楞寺──合作──哈達鋪──官鵝溝自然風景區──武都萬象洞──天水麥積山──西安也經過官鵝溝景區。
官鵝溝自然風景區

主要景點

地質公園

官鵝溝風景區為高山草甸和終年不化的雪山。溝內山嶺重疊,幽谷縱橫,青山碧水,奇峰怪石,瀑布飛濺,草甸雪山,湖泊激流,古木參天,溝兩邊的懸崖峭壁上有許多形態各異,妙趣橫生的岩石構造,被專家譽為最有觀賞價值的“地質公園”。主要景點有:通天門、問天石、獨秀峰、幽谷洞天、山盤水柱、虎口瀑、珍珠瀑、雲煙瀑、官鵝飛瀑等景觀。
官鵝溝的山,靈秀中透著剛勁質樸,官鵝溝的水,清澈之中蘊涵著甜蜜,溪水邊,山丘上,大地中,蒼穹內處處可見的是大自然的熱情與活力,每一個地方都洋溢著喜悅的氣息。
官鵝溝景區更多的表現一種原始情趣,幽靜深邃的境界和氛圍。官鵝溝以奇險而著稱,從山頂懸崖上直瀉而下的溪水,生成了無數瀑布群,瀑布從山上瀉下,落在巨石上,濺起陣陣浪花,山風吹來,化為雲煙,隨風飄散。此處山勢險峻,但由於綠樹的點綴而不失秀麗,嘩嘩的流水聲向人們宣布瀑布才是這裡的精靈所在,有山有樹有水,這峽谷才顯現出她真正的卓而不凡。 除了迷人的瀑布,官鵝溝的山曲折往復,兩邊山峰突兀險峻,遮天蔽日,平闊的花兒灘上,芳草萋萋,山花爛漫,花香襲人,彩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仿佛自然的精靈,在追尋生命的真諦,在這裡,可以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交融。
官鵝溝自然風景區

古羌風情

走近古宕昌國遺址,站在歷史老人的殘垣前,那一歲一枯榮的蒿草,那悠悠不息東去的岷江之水(岷江、白龍江的支流),仿佛向我們敘述那盛衰的歲月、世事的變遷。據《宕昌縣誌》記載,宕昌古城呈長方形,長約120米,寬約60米,原約5-1.5米,最高處10米,最低處4米,有南北兩門,底層是椽子幫築,屬漢代以前風格,上層用板築,是歷代補築,城內修有“城隍廟”,城內發現許多古代陶片,經專家簽證,屬州城堡。《魏書·宕昌國傳》也記載:“宕昌國,在河南之東南,益州之西北,隴西之西,羌種也。基地自仇池以西(今西和縣西),東西千里,席水以南(即今甘谷南的籍水),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阜”。其國都根據魏大同六年(公元540年)繪製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載,宕昌城在白龍江西北,岷江河畔,即今宕昌鎮舊城村。酈道元的《水經注》中稱“羌水(今宕昌境內岷江)東南流經宕昌城東”。這些資料都表明,歷史上確有宕昌國,宕昌國的國都就在宕昌鎮舊城村,就是這長滿蒿草的線牆。
在宕昌國建國的時期內,為維持其自己弱小國的生存,宕昌王以借當地盛產名貴中藥材之優勢,開展積極的外交政策,與南北朝及吐谷渾、仇池國保持了良好的外交關係。北孝文帝時期,吐谷渾國王發兵襲擊宕昌,孝文帝公開出面干預,對吐谷渾賜錦彩一百二十匹,並下令將所掠宕昌的人及牛羊送還。由此可見宕昌國與北朝關係之密切。魏高祖時,宕昌國上貢其貢硃砂、雌黃、白石膽各100斤,高祖便封宕昌王梁彌機為征南大將軍,西校尉、梁益(漢中、四川)二州牧,河南公(黃河以南)、宕昌王。公元424年-566年的142年間,宕昌國與北魏來往45次,其中單獨朝貢14次,國王和王子親自赴京見魏王3次。除討好北魏外,對南朝也獻物受封贈。公元505年,宕昌國王梁彌博獻甘草、當歸,被封為都督河涼(蘭州、河西)兩州諸軍事、安西將軍、東羌校尉、河涼二州剌史、隴西公、宕昌王,佩以金章。並贈以《王經集注》、《論語》等書籍,傳播中華文明。在對吐谷渾、仇池國關係上,宕昌國都採取強時討好從屬,弱時攻打復仇的政策,與之長期並存。
官鵝溝自然風景區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公元307年,宕昌羌人首長梁勒自立為王,始建了宕昌國。公元424年,世襲宕昌王梁彌忽派兒子梁彌黃到北魏,向太武帝拓撥請示承認王位,並建立從屬關係。太武帝為了邊疆的安寧,予以了承認,並派使者拜梁彌忽為宕昌王,賜兒子為甘松候。宕昌國正式被北朝政權所承認。國土大約包括今天臨潭、岷縣以南,天水兩界和武都北界一帶,全國人口約有2萬餘戶,10萬餘人。居民多為兩羌三苗部族的後裔,他們以自己的姓別為部落名字,每個小首長都有地盤,互不干涉,風俗和當地的居民一樣,都修在房屋,房上用牛羊毛織成的氈覆蓋,身穿背為皮製衣和粗布衣,以牧養羊、牛、豬為食,民風純樸,有父子、伯叔、兄弟死者,以繼母、叔母及嫂、弟婦為妻。由於國無法令,不收徭賦,在有戰爭之時,才將財物聚集,平時,各乾其事,不相來往。因沒有文字,只有看草木的枯榮來記年歲。各家庭親戚三年聚會一次,以殺牛羊祭天。
官鵝溝自然風景區
宕昌國雖為一域之國家,但羌族無文字,國王每次赴京朝貢,粗野魯莽,不知禮儀。高祖見後便曰:“宕昌王雖為邊方之主,乃不如中國(指北魏)的一吏”。這使宕昌王的受封大大降低,只賜以車騎、馬、錦彩等。公元541年,宕昌國王梁仙定被羌族內部所殺,國內形成嚴重內亂,雖後被其弟繼承王位平息,但國內境況愈下。北朝武帝王和之年(公元566年),武帝國宕昌國,吐谷渾騷擾邊境,便派大將田弘率兵攻打宕昌,浮宕昌羌王,攻拔76寨,滅掉宕昌國,並改宕昌國為宕州,設定宕昌郡。滅國設郡,標誌著宕昌羌族人民結束了原始落後的歷史,走上了民族大融合之路,走向了統一的文明社會。自424年和北魏建立關係開始,宕昌羌族政權自被中原大國正式確認至此,共歷十二代國王,142年。此後,宕昌羌再未能建立政權,宕昌羌梁氏亦不見史籍,今更無聞。只有新城子藏族鄉和宕昌城關鎮官鵝溝藏族村還有宕昌古羌人的影子。但已屬融合後羌藏派系。周偉州《吐谷渾史》認為,兩夏政權之梁太后即為宕昌羌後裔。關夫墀《兩夏稿》論證,梁太后及北國相梁乙埋掌握兩夏政權有較長時間,形成了梁氏家庭對兩夏的重大影響。這真是:古城殘垣今尤在,只是朱顏改。宕昌文化秦斗張子敬在《宕昌憶古雜詠》詩中道:(一)梁氏彌機與彌黃,二百餘年割據強。至今古城山下路,行人擾自說梁王。(二)宕昌霸業久寂寥,梁王宮闕莽蕭蕭。二百餘年成底事,憑弔遺蹤亦憫然。

官鵝睡佛

羊馬古城、官鵝睡佛、此兩處景觀站在官鵝溝入口處的觀景台上均可清晰的看到,羊馬古城為古代城堡遺址,至今可看到古城的前城,中城,後城三處遺址,是宕昌古色旅遊的代表性景點之一。官鵝睡佛為一處山體景觀,站在觀景台上,向東南方舉目望去,即可清楚的看到。傳說,他是為了保護藏於官鵝溝內的經書,保護官鵝一方百姓而化身於此的佛,因而,在當地極受尊崇。
官鵝溝自然風景區

明湖

明湖公主湖、官鵝湖,這三處景點是官鵝溝湖泊水域區的代表性景觀,明湖是官鵝溝中最大的湖泊,由一長一圓兩個湖泊組成,因兩個湖泊形如“日”“月”,故名“明”湖,這裡現已被建成官鵝溝水上樂園,為休閒度假的勝地。公主湖是官鵝溝內最為秀麗的一處湖泊,為什麼叫公主湖呢,原因之一是因為該湖秀麗無比,將女勝陰柔之美展現的淋漓盡致,原因二是因為該湖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上古時,天王的女兒喜愛官鵝的美麗景色,經常來此地遊玩,後來與當地一名勤勞、勇敢的羌族少年相愛,被天王得知後,派人抓公主回天上,但公主與少年相愛極深,不願離開,於是化身為一潭碧水,永留官鵝,而少年也縱身躍入水中,以身恂情。後人為了紀念追求真愛的公主與少年,將這裡命名為公主湖。官鵝湖是官鵝溝湖泊水域區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官鵝溝水的特點,靜幽中不失奔放,活潑中不失沉穩,該湖名叫官鵝,可見他在官鵝景區的地位了。
官鵝溝自然風景區

通天門

通天門盤龍峽,五瀑峽。這三處景點是官鵝溝峽谷中的精華,通天門地勢絕險,形如凌空飛燕,傳說明代時官鵝羌民首領木龍大王經常在此拜天,因而得名通天門。盤龍峽,顧名思義,峽如盤龍,傳說,官鵝溝曾有一條惡龍做怪,當地法師聯同天上諸神最終將惡龍降服,而盤龍峽就是惡龍藏身的地方。五瀑峽是官鵝溝內最精華的一處景點,幽長的峽谷內,密布著五條形態各異的瀑布,峽因瀑得名,瀑因峽而增色。進入這裡,宛如進入傳說中的洞天福地。四、龍鬚瀑,素練瀑,官鵝天瀑。這三條瀑布是官鵝溝中瀑布景觀的代表。龍鬚瀑位於盤龍峽入口處,瀑布從半山壁的一個洞口中瀉出,盤龍峽如同龍身,而龍鬚瀑則如同龍口中垂下的龍鬚,構造極其奇特。素練瀑則位於對瀑峽中,幾十米高的水簾從山壁上直衝而下,潔白的水花如同一條極長極寬的哈達,素練瀑名如其形。官鵝天瀑是官鵝溝的靈氣所在,不到官鵝天瀑便如同未到官鵝溝一樣,它的壯麗與給人的震撼感覺不是用筆就可以寫出來的,只有親身看過,才可以理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