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堂(張善孖、張大千畫室名)

大風堂(張善孖、張大千畫室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風堂,張善孖、張大千畫的名。大風堂畫齋由張善子張大千昆仲在上海拜師學藝時共同創建的。在二十世紀20年代,張善子、張大千在上海西門路西成里客居時,因有緣收藏到明朝畫家張大風所畫《諸葛武侯出師圖》,對此畫愛不釋手,加之對張大風的畫藝十分傾慕,且又同姓張,故在極其得意之餘,張善子、張大千昆仲即將西成里居室的廳堂取名為“大風堂”。這可以從1932年張大千在一次壽宴後與賓客的談話中了解大風堂的真正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風堂
  • 外文名:dafengtang
簡介,門人,

簡介

畫家張善子自幼好學,性情剛毅,童年從母習畫,稍長遊俠仗義,廣交友人。1925年他身在仕途,因其父張懷忠松江逝世,乃辭去一切職務,到上海奔喪,並與弟張大千磋商棄政專攻書畫,以筆墨為生。張大千生性好動,聰明穎慧,讀書習畫,審視景點過目不忘,聞兄長決心不做官,欣喜之極,便共議畫室名稱。張善子一向崇敬由亭長起事、後統一天下的劉邦,尤對其《大風歌》之“大風”二字感興趣;而張大千素來敬仰清初大畫家張大風在詩詞歌賦上造詣良深,山水、人物、花鳥、肖像、金石諸藝無所不精,這一見解亦包括了“大風”二字在其中(張大千所畫高士形象,大都出自於張大風)。兩兄弟為此不謀而巧合。是時,張麗誠、張文修也因其父逝世在滬,一致同意採取“大風堂”三字為張氏弟兄畫室名稱。當時張氏住宅是上海法租界西門路169號。自那時起,張善子張大千不論到天涯海角,其創作出的書畫作品大多題款為“寫於大風堂”字樣,或蓋有大風堂印章。至於張大千具體何時起用大風堂題署,暫不詳,但據資料顯示,1925年春,他在《題山水圖》詩中便具款有“大千居士爰大風堂下”。

門人

所以後來兩人開堂收徒,傳道授藝,所有男女弟子們皆被稱為“大風堂門人”。
張大千和張善子兩人一生究竟收有多少名弟子,這也沒有非常確切的數字。根據門人巢章甫、蕭朴、陳從周三人在1948年10月所編的《大風堂同門錄》,以及後來汪毅在2006年所編的《大風堂同門錄》和《大風堂同門錄(續)》,可知張氏兄弟從1925年到1983年共收有弟子127位。其中張善子約有十幾位弟子。其弟子人數之多(其中有女弟子40名),為現代畫壇第一。其中還不包括後來被逐出“師門”的胡若思和晏濟元兩人。
從上述的資料來看,最早拜門“大風堂”的是安徽歙縣人吳子京(生卒年不詳),入門時間為1925年的上海,第二人應該是江蘇江都人胡若思(也可能是第一人)。最後一名弟子的拜門時間無法確定,也從上述資料來推定的話,似乎應該是湖南人匡仲英,時間為1972年的台灣。所以曾有人將1956年到1966年期間張大千在香港和巴西所收的4位弟子:張師鄭、孫家勤、沈潔、王旦旦,稱之為“關門四弟子”,應該有誤。
從現在已知的《大風堂同門錄》的資料來看,他們的身份與其他畫壇門派有不同之處。其中有夫婦同門的:蕭建初與張心瑞、劉力上與俞致貞、李方白與宋繼美、唐鴻與馮璧池、張師鄭與王旦旦。有父子同門的:唐灝瀾與唐鴻、王漢翹與王文卓。有張氏家族自己兄弟姐妹、子侄同門的。有一家五姐妹同門的:郁慕貞、郁慕潔、郁慕娟、郁慕雲、郁慕蓮。這樣的“血緣”關係,看似巧合,其實說明大風堂在當時的名望,也為這一畫派以後能夠持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張大千和張善子的收徒儀式完全是傳統式的。我們不妨從當年何海霞(1908—1998)拜張大千為師的儀式中去了解一下詳情。何海霞當年在北平畫壇初露才華,尤以臨摹古人作品而為人稱譽。他想拜旅居北平的張大千為師,就托琉璃廠佩文齋裱畫店老闆張佩卿代為介紹。因張大千與之素有交往,並時來店中觀畫。張氏就叫何海霞將一幅《餉鳥圖》懸掛於佩文齋內。此圖曾發表於當時的《藝林月刊》,是一幅臨古之作,但筆力非常老到。果然,張大千見了之後,頗為讚許,並問了何海霞的情況。張佩卿見機提出何想拜其為師的願望。張大千當時並未允諾,只是表示願意與何海霞面晤。
在1935年春的某一天,何海霞將其岳父資助他的一百銀圓作為拜師見面禮,在北平虎坊橋附近的春華樓正式拜張大千為師。時有北平名士管平湖(畫家兼古琴家)、劉北庵(收藏家)等人在座,頗為隆重。何行畢跪拜禮,再呈拜師禮金。張大千回贈《張大千畫集》等。不久之後,張大千將一百銀圓還給何海霞並說:“你送來銀圓,執弟子禮,我如不收,非禮也。現在我還給你,表示師禮,你如不收,亦非禮也。我們都是寒士,藝道之教不論金錢!”此事曾在藝林傳為佳話。後來有人曾說,此事如果放在齊白石老人身上的話,那簡直是不可想像之事。
張大千收徒還有一件令人不可想像之事,那就是他可以委託“生平第一知己”李秋君(1899—1971)為其代為收徒並舉行拜師儀式。李秋君出身於當時上海灘富豪世家,李氏家族是著名的寧波“小港李家”,以河海航運起家致富。李秋君的幾位哥哥雖是商場中人,但均喜歡書畫,所以與張大千交往甚密,堪稱是張大千早年重要的藝術“資助人”。李秋君與張大千結識之後,也成為翰墨密友。李後來曾有意與張大千結成佳偶,但張大千已有二房夫人。按李氏家族當時的聲望,李秋君是斷不可能做人小妾的。所以這段姻緣終究未能如願,而張大千一直將她視為“紅顏知己”,不似夫妻卻勝似兄妹,而李秋君為之終身未嫁。所以張大千有時不在上海,而又有人想拜其為師,則全權委託李秋君作代理人,或決定收與不收,儼然是“師娘”和“二堂主”的身份。這在當時的書畫界裡也是一件絕無僅有的奇事。
張大千招收弟子是否有什麼具體的標準?按常理首先應該看是否有一定的繪畫天賦和基礎。但有時也並不盡然。張大千是一個非常善於交際和自我經營之人,所以他在收徒方面也會較多考慮自己的社會人脈關係,因此有時收弟子的標準也比較隨意。比如女弟子葉名佩,出身富家,喜琴棋書畫,尤其精擅古琴。曾拜蘇州籍女畫家顧青瑤學畫,而顧與李秋君關係甚密。顧青瑤後來就推薦葉名佩拜張大千為師,經李秋君引見,張大千同意與其見面之後再定。張大千聞知葉擅古琴,亦不看她的畫作,遂取出家藏一張古代名琴,命其演奏一曲。張大千聽罷大喜,當即舉行儀式收為弟子。
一般而言,拜大風堂門下學畫者,如果學畫並非純為謀生,實屬陶冶性情,流連風雅,則張大千對弟子的入門標準就相對較低。反之則相對較高,主要是看此人的書畫基礎或是否有此天賦和悟性。比如何海霞、胡若思、劉力上俞致貞、田世光、曹大鐵、巢章甫等人均屬此例。有時也是為了營造一種轟動效應和擴大知名度,比如1945年冬在上海李秋君家中,同時收郁氏五姐妹為大風堂女弟子,時人曾稱之為“五美拜師”,轟動一時,傳為畫壇盛事。
張大千究竟是如何教授或指導門下弟子學畫的?我們知道,張大千交際廣泛,應酬繁忙,且居無定所,喜“雲遊”四方,而且自己也要創作大量的書畫以此謀生,所以他不可能對所有的120餘位弟子的學畫都予以一一輔導,親歷親為。張大千常常採用同時教授數位弟子的上課方法,自己親自作畫,讓弟子環立四周,看自己是如何構圖、落筆、設色等,口傳手教。或讓弟子臨摹古人,或自己創作作品,他再予以一一評點修改。但能夠有較長時間在張大千身邊聆聽教誨的弟子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的弟子都靠“自學”,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所以有的弟子一生見師面授的次數屈指可計。也有的弟子原先就已經拜他人為師,也有一定的繪畫素養和知名度,只不過是想找個名頭更大的老師來裝飾自己,借“大風堂”的名號以此謀生而已。故在大風堂中,也不乏某些濫竽充數的弟子。只是在此無法一一指名道姓。
張大千一生究竟創作有多少幅繪畫作品,恐怕是永遠也不會有確切的統計數字。但也有研究者粗略估算在3萬件左右。姑且認定這3萬件作品全是張大千的真跡,那么其中是否有弟子代筆?或畫為弟子所作,而題跋印鑑皆真的作品?
張大千在1925年左右所收的“開門弟子”胡若思(原名儼,1916—2004),是一位書畫商人之子。他的父親是張大千作品的代理商,所以關係甚密。胡若思從小就受家庭環境薰陶,所以對繪畫極具天賦和悟性,胡父在兒子9歲時就讓他拜張大千為師。此時張大千畫名未彰,仍在傾心臨摹和仿作石濤、八大的作品。而胡若思隨師學畫時,即深受薰習。數年之後臨摹石濤作品幾能亂真,尤擅石濤淺絳山水,筆墨風格神似張大千。有時張大千畫債甚多,且有指明要石濤風格山水,難以應接。就讓胡若思代筆,他再修潤題跋鈐印,當時竟無人知是弟子代筆和師徒“合作”。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張大千被日本人軟禁在北平,無法脫身南下,且有謠傳已經“遇難”。胡若思就在上海偽制張大千畫作百幅,其中尤以石濤風格淺絳山水居多,並舉辦畫展,名曰“張大千遺作展”。人皆不知其偽亦難辨真假,遂搶購一空,因此引起上海大風堂其他弟子的公憤。後張大千設計逃離北平,到上海之後,登報聲明,將胡若思逐出“師門”,永不相認。筆者近年常在朵雲軒和上海文物商店中,鑒閱胡若思早年在大風堂門下時所作石濤風格的設色山水,筆墨之蒼遒和秀潤,真嘆為觀止。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十月門人 德陽肖 朴 同編
杭市陳從周
先師張善孖先生, 諱澤, 一字善子, 別署虎痴, 世居四川內江七賢灣,光緒壬午年 (1882年)生 , 民國二十九年 (1940年)十月病歿重慶。
本師張大千先生,名爰,字季爰,一字大千,善子先生弟,生於光緒已亥年(1899)四月初一日,現居四川成都外北太和場。
(下列門人分男女排列,各以姓氏筆畫為序) ※
男門人:
丁明修 四川遂寧人
丁瑞祺 四川遂寧人
王 遐(字永年) 四川仁壽
王連城天津市人
田世光(字公偉) 北京市人
朱芾甘(字勤孫) 浙江吳興人
伏文彥(字子美) 河北任邱人
吳子京(1940年病歿北平)安徽歙縣
吳石溪 山東煙臺人
何 瀛(字海霞) 北京市人
邢家驥(字千里) 河北文安
李純儒(字文淵) 天津市人
李方白河北人
李樹人北京市人
余盛明(字吉庵) 四川人
況 嚴(字錦華) 四川巴縣
周佑然(字啟人) 浙江杭州人
金嘉會(字夢魚) 浙江紹興人
金賢生(字螺村) 浙江紹興人
林 知(字遐年) 浙江鄞縣
胡霜庵湖北襄陽人
胡旭光 江蘇松江
胡 立(字望之) 四川灌縣人
孫家瑞(字雲生) 河北寧河
梁樹年(字豆村) 北京市人
梁廷儒 江蘇江都
徐 石(字松安) 江蘇吳縣人
范志宣 江蘇吳縣人
柳君然江蘇吳縣人
袁天祥(字照民) 湖北人
唐 怡(字灝瀾) 北京市人
張旭明(1936年病歿建平) 四川忠縣
張師曾(字全意) 北京市人(原籍:河北廊坊人)
張 穎(字心智) 四川內江人
張 約(字心一) 四川內江人
張養田 浙江鄞縣
婁 垌(字次郊) 四川成都人
陸元鼎上海市人
曹大鐵(字北野) 江蘇常熟人
陳從周浙江杭州人
陶知奮(字壽伯) 江蘇武進人
符承禮(字季立)湖南衡陽
肖 朴(字建初) 四川德陽人
肖佛存(字允中)河北衡水
巢章甫 江蘇武進人
翟 浩(字道綱) 四川崇慶
顧 冀(字福佑,一字猛子) 江蘇嘉定
劉 覬(字力上) 江蘇鎮江
劉君禮(字痴一) 河北安新人
劉侃生(號蓮生,字行公) 江蘇崇明
慕 倩(字凌飛) 山東黃縣
謝天民河北人
糜 旭(字耕雲) 江蘇無錫人
鐘國梁(字秋廠) 上海市人
龍 治(字國屏) 四川宜賓
謝臨風(字謝漁) 四川德陽人
女門人:
王 智 (字智園) 廣東番禺
王鐘奇 (字慧男) 北京市人
王學敏浙江紹興人
朱 霞 (字爾貞) 北京市人
李 藻 (字繪秋) 浙江吳興人
宋繼美 四川廣漢
吳浣蕙 (字佩佩) 江蘇吳縣
林今雪 江蘇吳縣人
俞致貞北京市人
侯碧漪江蘇無錫人
郁慕貞 上海市人
郁慕潔 上海市人
郁慕娟 上海市人
郁慕雲 上海市人
郁慕蓮 上海市人
章述亭安徽銅陵
張 藻 (字心嘉) 四川內江人
張 湘 (字心瑞) 四川內江人
厲國香(字墨華) 浙江鄞縣人
潘 渭 (字逸濱) 江蘇吳縣
潘 願 (字貞則) 廣東南海
嚴貞煒 (字微君) 陝西渭南人
註: ※此項括弧內之說明,系筆者所加;“同門錄”中每人所列之通訊地址,從略。
另,就在此 “同門錄”訂成之後,張大千先生後來又在國內及香港、台灣、日本、巴西、美國等地收了很多學生。據不完全統計,先生後收的大風堂門人還有:
孟慶利王朝翔黃獨峰林建同、馮碧池(女)、張師曾(國家一級美術師、一級書法師)
王漢翹、李喬峰、王文卓唐悅灼、劉嘉猷、高苔華(女)、
張效義、黃蔓耘(女)、簡文舒(女)、錢悅詩(女)、匡仲義、
孫家勤、馮劍聲、邵幼軒(女)、陶壽伯、趙榮耐、張師鄭、
王旦旦(女)、沈潔(女)、張掌珠、楊銘義高橋光峰等人。
又及,2009年,由陳沫吾主編、龍國屏審定重修的《大風堂同門錄》中,增補了趙蘊玉(男,四川閬中)、雷良玉(女,四川溫江)、蒙志萍(女,四川溫江)、江苹(男,廣東番禺)等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