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梓嘉

張梓嘉

張梓嘉(原名:張子嘉,1952—),四川汶川籍人,1952年出生,大千嫡孫。畢業於《北京畫院》,是李可染之子李小可的學生,現擔任中藏聯盟特約畫家。

大千嫡孫張梓嘉老師成就非凡,其作品在多個國家展出、雜誌刊載並轉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梓嘉
  • 別名:張子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省汶川
  • 出生日期:1952年
  • 職業:書畫家
  • 家譜:張大千嫡孫
  • 職位:軼凡書畫院院長
人物簡介,主要成就,藝術生涯,藝術成果,合作單位,祖孫歷程,代表作品,

人物簡介

張梓嘉:(原名:張子嘉)四川汶川籍人,1952年出生,大千嫡孫。畢業於《北京畫院》,是李可染之子李小可的學生,畢業典禮時其作品受到校長王明明的關注。張梓嘉老師全面繼承了爺爺張大千和父親張軼凡畫風和畫技,創藝術之自然!張梓嘉老師,大膽創新,精心創作眾多具有較高藝術研究價值的上品佳作。
在父親張軼凡的藝術感召力下,張子嘉(曾用名張梓嘉)將古人傳承下來由張軼凡發揚光大的一種特殊技法——“散峰”技法,張子嘉在前輩紮實的繪畫基礎上,成功的填補了中國一項重要的傳統繪畫理論,對我國的書畫藝術的創新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梓嘉老師在書畫方面成就非凡,其作品在多個國家展出、雜誌刊載並轉載。現任北京潤紅東方書畫院特聘畫師,同時任《北京軼凡書畫院》院長、文化部《老年書畫學會》會員、《國際藝術家》雜誌編委。並被編載為《世界藝術家》名人錄;其眾多書畫作品在香港、澳門、台灣、韓國、日本、瑞士、英國、美國等多個國家均有刊登、展出,被眾多國內外友人爭先收藏。

主要成就

現任北京潤紅東方書畫院特聘畫師,同時任《北京軼凡書畫院》院長、文化部《老年書畫學會》會員、《國際藝術家》雜誌編委。並被編載為《世界藝術家》名人錄;在香港、澳門、台灣、韓國、日本、瑞士、英國、美國等多個國家均有作品刊登、展出。目前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等眾多重要職務。

藝術生涯

張梓嘉自幼受父親教誨,作畫追求意境和空間感。在用筆、用墨、用色上均體現大千藝術特點。傳承大千藝術畫風之精髓,特別在山水潑墨的創作技藝上,是對大千藝術經典技法的繼承和發展。筆墨愈發舒捲自如,藝術造詣已臻頂峰,紙里墨間盡現大千老人風骨。
張梓嘉與父親張軼凡張梓嘉與父親張軼凡
在創作實踐與豐富新理論方面,兼容並蓄,大膽創新,精心創作多幅具有較高藝術研究價值的上佳作品,在書畫界引起關注。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豐富寶貴的藝術實踐為繁榮和發展我國傳統藝術提供難得的借鑑依據,在張軼凡的藝術感召力下,張子嘉將古人傳承下來由張軼凡發揚光大的一種特殊技法——“散峰”技法,成功的上升為理論!張子嘉在前輩紮實的繪畫基礎上,成功的填補了中國一項重要傳統繪畫理論,對我國的書畫藝術的創新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梓嘉老師的經典作品《大千·山荷》張梓嘉老師的經典作品《大千·山荷》

藝術成果

繼承張大千和父親的畫風和技藝,創藝術之自然!在父親張軼凡的藝術感召力下,張子嘉將古人傳承下來由張軼凡發揚光大的一種特殊技法——“散峰”技法已予繼承,並正在繼續發揚。

合作單位

目前,張梓嘉老師授權由北京潤紅東方書畫院為自己的經紀代理單位,代理自己所有電視媒體,網路宣傳,平面媒體,畫展,拍賣等所以相關業務。以求得更多時間專注於自己的繪畫和書法藝術生活。

祖孫歷程

1899年,張大千生於四川內江。1905年,7歲,隨四哥文修習字,讀《千家詩》,為今後的藝術生涯定點了堅實基礎。1907年,剛滿9歲的張大千,隨姐從母習畫,對張大千的影響深遠,天賦過人的張大千,對繪畫藝術情有獨鐘,藝術萌芽從這裡開始生長。
1916年,張大千不幸被土匪劫持,迫為師爺,後張大千巧妙逃脫。同年回到家中,在家人的安排下,與表姐謝舜華定親。此間,張大千與張軼凡的母親相識,並於年底,與家人商談後,決定定親結婚。
1917年,19歲的張大千,經過百日師爺的江湖歷險後,在二哥張善孖的安排下,東渡日本,在京都公平學校學習染織。一日,收到家中書信,妻子為大千產下一子,張大千為其取名張軼凡。
1919年,拜上海名書法家曾熙、李瑞清為師。曾熙為其取藝名爰,字季爰。松江禪定寺出家為僧。師事住持逸琳法師,法名大千,大千的名號也是從此開始,三月後還俗。
1920年,返回四川老家,見到自己從未蒙面的兒子張軼凡,此時張軼凡已經3周歲。
1925年,張善孖、張大千、昆仲創立“大風堂”, 三人開堂收徒,傳道授藝,所有弟子們皆被稱為“大風堂門人”。凡想成為“大風堂門人”,必須經過兩個程式,第一,必須經過“大風堂”執印掌門人的允許;第二,舉行拜師儀式,方能成為大風堂真正的門下弟子。也就是說,沒有經過這兩個程式的,都非“大風堂門人”。這種門規一直傳承至今。
1925年,張大千結識了寧波富商張茂昌,受其賞識與贊助,張大千在上海寧波同鄉會舉辦生平第一次畫展。自此,張大千終於從一個文人畫家成為了職業畫家。
1929年春,31歲,《蜀中三張畫冊》出版(三張者,張善孖、張大千及九弟張君綬)。張大千被聘全國美展幹事會員,與葉恭綽定交,同時結識徐悲鴻。出席全國第一屆美展。1933年春節,應邀徐悲鴻組織的“中國近代繪畫展覽”赴法展出。1935年,37歲,應徐悲鴻之聘,任中央大學藝術科教授。南京舉辦“張大千畫展”。與徐悲鴻、謝稚柳及中大藝術科學生同上黃山。
1938年,張大千返回四川,見到久別多年的家中妻兒和兒子張軼凡,此時的張軼凡已經21歲。自幼受家中二伯善孖與父親的影響,對藝術有著超凡的領悟與見解。年底張大千帶領全家人定居青城山。在青城山上,張大千對兒子張軼凡精心傳道授藝,青城山便成了張大千教授兒子張軼凡的大自然課堂。
1942年,44歲,張大千率心智赴塔爾寺訪藏畫師,請教大幅畫布製作工藝。攜帶五名藏畫師返敦煌繼續臨摹壁畫。
1945年,張大千率李復赴大足、資陽、簡陽考察石刻藝術。赴北平,與於非闇舉辦聯合畫展。徐悲鴻等國內眾多知名藝術家們聚集於此,徐悲鴻對張大千的評價極高,稱其為“五百年來第一人”。1947年,49歲。“大風堂門人畫展”在上海展出。《張大千畫作展》在上海展出。1948年,在滬舉辦畫展,展品多系工筆重彩。編印《大風堂同門錄》。大風堂此時風聲鵲起,門下弟子日益增多,學習大千藝術的門人弟子將大千藝術傳播開來。
1949年初,張大千回到家中見到妻子(張軼凡的生母),此時兒子張軼凡已32歲。他在書畫教育戰線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也受到了各級機關、書畫組織和廣大人民民眾的喜愛。
張大千在家中居住不久,便說明了要帶妻兒一起趕赴香港轉去台灣。然而,忠孝的張軼凡見母親年邁、體弱,他放棄了赴台灣的機會。張大千在臨行前,將將大風堂三印章交付張軼凡,由張軼凡保管。
1952年張大千的孫女,張軼凡女兒張梓嘉出世。
1956年,20世紀最有名的立體派大師畢卡索誠意接見了張大千。張大千以其深厚的學養讓畢卡索重新認識到了中國藝術的魅力,為之嘆服。這次的藝術會晤,被西方媒介稱為“中西藝術界的高峰會晤”。
1957年,張大千創造了具有自己特色潑墨潑彩技法,實現了巨像與抽象的巧妙結合,將中國傳統繪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現代境界。隨著張子嘉年齡的不斷增長,父親張軼凡就開始了對她進行藝術的教導。張子嘉自幼耳濡目染父親張軼凡作畫,這也是正是張子嘉今後取得非凡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
父親張軼凡帶領全家來到北京首都定居,此時,父親張軼凡在藝術界的名氣大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間,由於眼疾,這段時間所創作的畫作大都是採用了潑墨潑彩新創技法。其作品在國內拍賣也是屢創新高,被廣泛收藏。
1983年,張大千在台北榮民總醫院與世長辭。張軼凡遂帶領女兒前往台灣悼念,陪同父親一起來到寶島台灣,生平第一次見到只聞起名,未謀其面的爺爺張大千。
隨父回大陸後,在父親的指導下,努力學習爺爺張大千、父親張軼凡的傳統繪畫技法,再結合古人運用於中國山水作畫的特殊技法,繪畫中別具一格,確有祖國山河的靈美絹繡之感。
她隨父親出走各地,瀏覽山川大河,盡看百家書畫作品,開闊眼界,曾有多幅書畫作品在國內外書畫展及刊物上發表。其作品以凝鍊靈動的筆墨,描述出博大精深的內涵,凸現了她對生活深入的觀察和對事物本質的深刻把握。個性鮮明,神采飛揚,用筆簡潔流暢,章法考究規範,刻畫細緻真切,意蘊深遠雋永。無論是謀篇造勢,還是筆墨渲染,都顯示出其嫻熟的藝術功力。創造性地實現了藝術境界與表達手法,自由王國與現實空間的和諧統一,無一不是激情與靈感的自然流露,給人以及大的藝術享受,從多種角度折射出其馨香的品德和高潔的志向。
張梓嘉畢業於《北京畫院》,是李可染之子李小可的學生,畢業典禮時其作品受到校長王明明的關注。
張梓嘉任《北京軼凡書畫院》院長、文化部《老年書畫學會》會員、《國際藝術家》雜誌編委。並被編載為《世界藝術家》名人錄;在香港、澳門、台灣、韓國、日本、瑞士、英國、美國等多個國家均有作品刊登、展出。

代表作品

張梓嘉老師作品《大千·山荷》
張梓嘉老師與作品《大千·山荷》合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