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桉

大桉

大桉(學名:Eucalyptus grandis Hill)桃金孃科桉屬植物,大喬木;樹皮平滑,銀白色;嫩枝有棱,灰白色。幼態葉片薄革質,闊披針形至卵形,有短柄;成熟葉片披針形,上面深綠色,稍發亮,兩面有細腺點;葉柄長約2厘米。傘形花序腋生,有花3-10朵,總梗壓扁;花蕾狹倒卵形,無梗或有短梗;帽狀體半圓形;雄蕊花葯長圓藥,縱裂;花柱比雄蕊短。蒴果梨形至錐形,無柄或有短柄,灰色,果緣內藏,果瓣4-5,有時6,稍突出。

原產於澳大利亞東南部沿海地區;中國廣西於1964年引入,廣東雷州林場亦於1973年開始栽種。喜生於濕潤而肥沃的河谷壤土及由玄武岩風化的紅壤,在適宜的條件下生長迅速。

木材粉紅色,紋理通直、結構粗,硬度適中,強度及耐朽性中等。木材熱值較高,是優良的薪炭樹種。在澳大利亞成熟的大桉木材被廣泛地用作房屋建築材。在巴西大桉用於製漿和礦柱。烏拉圭等國家利用大桉作為防護林、防風林和觀賞樹種,廣泛地種植大桉的花及花粉是很好的蜜源。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選地,整地,栽植,撫育,病蟲防治,病害,蟲害,主要價值,

植物學史

1797年以前人們經常將巨核與柳桉F. saligna)混淆(在南非)。1797年,將柳桉類型的試驗樹定名為柳桉。直到1918年,才將生長在新南威爾斯州和昆士蘭州沿海的類似於柳桉的桉樹稱作柳桉,當時Maiden重新恢復使用了Walter Hill於1862年《昆士蘭木材樹種目錄》中使用的大桉名稱,這樣,121年以來,凡類似於這兩種樹種的種子均被稱作柳桉從澳大利亞傳往世界各國。人們已認識到,這兩個樹種有相似或相同的分布區,且種間關係密切又截然不同。例如柳核根部有木,而巨沒有;柳桉樹皮帶藍色或略呈綠色,而巨核樹皮呈銀白色。

形態特徵

大喬木;樹皮平滑,銀白色,逐年脫落;嫩枝有棱,灰白色。幼態葉片薄革質,闊披針形至卵形,有短柄;成熟葉片披針形,長13-20厘米,寬2-3.5厘米,上面深綠色,稍發亮,兩面有細腺點,側脈與中脈成60°-70°交角;葉柄長約2厘米。
傘形花序腋生,有花3-10朵,總梗壓扁,長1-1.5厘米;花蕾狹倒卵形,長8-10毫米,寬5毫米,無梗或有短梗;帽狀體半圓形,先端有1短尖頭,約與萼管等長或略短;雄蕊長8-10毫米,花葯長圓藥,縱裂,背面有腺體,近基部著生;花柱比雄蕊短。蒴果梨形至錐形,無柄或有短柄,長7-8毫米,寬6-8毫米,灰色,果緣內藏,果瓣4-5,有時6,稍突出。

近種區別

該種和柳葉桉E. saligna Smith)很近似,只是葉片稍發亮,蒴果較長。

生長環境

在原產地主要分布區海拔為0-600米,昆士蘭州中部低於300米,昆士蘭州北部由500-1100米,分布區氣候溫暖濕潤。最熱月最高氣溫24-30℃,最冷月平均最低氣溫3-8℃。在北部地區相應氣溫為29-32℃及10-17℃,在沿海地區無霜,在遠離海岸的海拔較高處偶爾有霜。年平均降水量為1000-2480毫米,為明顯夏季降雨型,巨核在澳大利亞是生長於平地、谷地及坡下部,喜深厚、排水良好沖積壤土或火山土,不能在沼澤地生長,但能耐短期積水,它能在連受大火災之後,克服生長不良因素而迅速生長。
為喜光速生樹種,喜涼爽氣候。在適宜立地上栽培時,生長在排水良好,土層深厚且肥沃的壤土或黏壤土上。大桉在濕潤的亞熱帶或溫吸的帶氣候(夏季降雨)條件下生長最好,但它被成功地栽培在旱季相當嚴重的地區,雖然降雨量是生長限制因子,但年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以上,大桉仍有較好的長勢。

分布範圍

天然林分布於南緯16°-33°,主要集中於南緯25°-33°。即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北部和昆士蘭州南部沿海以及昆士蘭州中部和北部地區。昆士蘭州中部是南緯22°、昆士蘭北部是南緯17°。
中國(廣西、廣東、浙江、江西、湖北、四川和雲南)、巴西、印度、美國引種栽培。在中國適生範圍大致從溫州開始,沿海岸地區向南,由龍巖西折至贛州,與南嶺平行至湖北、廣西邊界,向南經雷州半島至海南,但不包括海南西南部較乾熱的東方和樂東;同時包括四川、雲南境內的一些連片地區。

繁殖方法

選用Ⅰ級實生苗,以地徑0.9厘米以上、苗高110厘米以上的營養袋苗為宜。營養袋規格為7厘米×11厘米,合格苗營養袋要求土飽滿、營養袋填充達80%以上。苗木要求無病蟲害,根系完整發達,頂芽不分叉,苗高20±5厘米,地徑至少1.5厘米,葉片7片以上,苗木1袋1株,且營養袋不能破損。採用“品”字形造林,株行距為2×3米,每畝需苗130株。

栽培技術

選地

造林地應選擇在海拔800米以下,土層深厚(厚度60厘米以上),土質疏鬆、肥沃,土壤水分條件較好,排灌方便,坡度25°以下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建議選擇交通方便的低山的中、下部。

整地

清林:清除造林地穴墾周圍的雜草,清除雜草時忌用除草劑,以免影響苗木生長。雜灌伐樁的高度以低於20厘米為宜,並及時清理跡地清灌剩餘物。
挖穴:整地時選用穴墾方式,嚴禁全墾,為避免水土流失,應儘可能多地保留原有的低矮植被。定植穴規格:立地條件好的地方,採用50厘米×50厘米×40厘米的中穴整地;立地條件較差的地方,儘量採用60×厘米60厘米×50厘米的大穴整地,並將植穴中的石礫及雜根清除。挖穴時將表土與底土分開堆放。
施基肥:在立地條件好的地方,每穴施餅肥或複合肥(氮、磷、鉀總養分不低於32%)0.2千克。施肥前,先將表土塊拍碎,然後將基肥與表土用鋤頭拌勻,再回填到定植穴的中下層,回填完後,定植穴高度較之前高10-20厘米。

栽植

大桉栽植時間以雨後最佳。栽植前,先在定植穴中放入基肥,然後選用分級好的Ⅰ級營養袋苗進行造林。栽植時,先剝去營養袋,將苗置於定植穴中央,再用細土埋實並壓緊,使定植穴中間稍呈凹狀,以利於保持水分。需注意的是,營養杯要全部埋入泥中;天氣特別乾旱時,要先將營養杯用水充分浸濕後再造林。

撫育

土壤:秋季對土壤進行深耕時,可同時施入壓綠肥或基肥。深耕方式:可實行整園深翻,也可實行每年或隔年擴穴深翻。
灌水:灌水時間、次數、灌水量應根據土壤水分狀況而定,保持土壤始終處於微濕潤狀態即可。

病蟲防治

病害

  1. 桉樹紫斑病及時摘除病葉並進行集中燒毀,或將摘下的病葉用來提煉桉葉油,杜絕直接將病葉亂堆亂放,以免其成為侵染源;春初噴灑1:1:100的波爾多液進行預防,春末可噴灑甲基硫菌靈、百菌清或多菌靈等進行防治;加強桉樹的中幼林撫育管理工作,保持林內通風透光良好,清除病樹及影響桉樹生長的雜樹,促進幼樹健壯成長,從而提高桉樹的抗病力。
  2. 桉樹焦枯病:選擇未發生過此類病害的地塊做圃地,或育苗前對土壤進行消毒,消毒藥物可選用代森鋅、高錳酸鉀、菌毒清等殺菌劑;發病初期的幼林,應及時除去樹上的病枯枝,掃除地下病落葉,集中燒毀;發病較重的林區(包括幼林、中林和成樹林),可噴灑5%菌毒清水劑100-2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防治。

蟲害

  1. 桉小卷蛾(俗稱卷葉蟲):小面積發生時,可採用人工捏殺方法,看到幼樹嫩葉有卷葉時,先將卷葉內幼蟲捏死,再觀察裡面是否有蟲卵,有蟲卵時,可將病葉摘掉,最後集中燒毀;大面積發生時,可用9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少量煤油進行噴殺。
  2. 金龜子造林前,每公頃用8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100-150克均勻地噴撒在植穴內,可驅殺金龜子幼蟲;病蟲嚴重時,葉面噴施9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可有效毒殺金龜子成蟲。
  3. 白蟻造林前,每畝用100億孢子/毫升綠僵菌30毫升,對水3千克配成藥液,將苗木根系浸入藥液中2-3分鐘至整個袋苗浸透,可有效防治白蟻;將食糖、甘蔗渣等甜性食物埋入土中,待白蟻聚集後再用火攻或農藥毒殺;在幼樹周圍土壤中,每畝施入3%克百威顆粒劑6-8千克,可單獨均勻撒施於穴內,也可與其他基肥一併施入。
  4. 蛀乾害蟲:在4月、5月、9月、10月,用鐵絲疏通蟲孔,使用新型高效鑽蛀性害蟲熏殺劑進行熏殺,再用藥籤蘸上殺蟲劑插進蟲道孔後隨即用紅色黏土泥封孔,這種方法可有效地毒殺天牛等害蟲。

主要價值

木材粉紅色,紋理通直、結構粗,硬度適中,強度及耐朽性中等。木材熱值較高,是優良的薪炭樹種。據測定4年生乾材熱值為19899千焦/千克。5.5年生大桉木材製漿性能測定結果:木材密度為0.45-0.55克/立方厘米,纖維長0.89毫米、寬15.3微米,細胞壁厚2.85微米,細胞腔徑7.1微米,木材纖維含量46.17%,三段漂白得率45.81%,漂白白度75.1%,是良好的紙漿材,在澳大利亞成熟的大桉木材被廣泛地用作房屋建築材。在巴西大桉用於製漿和礦柱,輪伐期一般為6-10年。烏拉圭等國家利用大桉作為防護林、防風林和觀賞樹種,廣泛地種植大桉的花及花粉是很好的蜜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