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音樂

基督教音樂

基督教音樂(Christian music)是唱歌讚美上帝是基督教宗教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讚美上帝的歌曲最初是用樂器伴奏的。所用的樂器有:琴、瑟、鈸、號角等。中世紀的基督教會裡,除管風琴外,一切樂器都被禁止使用,只有單聲部、自由節奏的無伴奏素歌是合法的教會歌曲。西方教會的素歌(又稱聖詠)有4派:以米蘭主教聖安布羅斯命名的“安布羅斯歌”、法國教會的“高盧素歌”、西班牙教會的“莫薩拉布素歌”、以羅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命名的“格列高利素歌”。8世紀以後,格列高利素歌成為西方教會歌曲的最高準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督教音樂
  • 外文名:Christian music
  • 屬於:基督教宗教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 內容:唱歌讚美上帝
歷史沿革,中文介紹,英文介紹,Controversy,

歷史沿革

中文介紹

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公教”和“正教”。公教(天主教、羅馬公教或加特力教)教徒唱格列高利素歌,希臘正教教徒唱拜占庭式的單聲部素歌,俄羅斯正教教徒則唱多聲部素歌。格列高利素歌從 9世紀開始出現了平行四、五、八度的“奧加農”形式。12世紀以後出現了包含反向進行的“迪斯坎圖斯”形式,逐漸成為復調歌曲。13世紀以後,以素歌為固定歌調的“克勞蘇拉”和經文歌等復調合唱歌曲興起,但遭到了教會的排斥,被認為是“瀆聖”的東西。其後,以經文歌和彌撒曲為主的無伴奏復調聲樂作品,在不斷發展中終於取得了教會的承認,並逐漸擺脫了固定歌調,成為自由作曲的音樂作品。
16世紀德國的宗教改革運動,促成了基督教音樂的改革。馬丁·路德不僅發動了這場宗教改革運動,創立了新教的路德宗(信義會),並創製了全體會眾用本民族語言(德語)演唱的眾讚歌。新教的眾讚歌取代了舊教格列高利素歌的地位,並成為康塔塔、受難曲、清唱劇等戲劇性宗教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藝復興和新教音樂的興起,加速了教會音樂的世俗化。從僵化了的拉丁文歌詞過渡到民族語言的歌詞;從清一色的無伴奏合唱過渡到獨唱、合唱和樂器伴奏相結合;從單聲部的齊唱和對唱過渡到多聲部的復調音樂和主調音樂;從以素歌為準則的教會調式過渡到近世的大小調;從在教堂中的演出過渡到在音樂會中的演出等。教會音樂的這些變化,都是在民間音樂和世俗音樂的影響下發生的。從17世紀羅馬樂派的經文歌和彌撒曲;18~19世紀以J.S.巴赫和G.F.亨德爾為代表的康塔塔、受難曲和清唱劇,以W.A.莫扎特、L.van 貝多芬、F.舒伯特、J.勃拉姆斯為代表的彌撒曲和追思曲;以至於20世紀D.米約、F.普朗克、O.湯普森、B.布里頓等的彌撒曲、追思曲和受難曲中,可以看出400年來基督教音樂在世俗化、戲劇化和交響化的進程中所起的變化。
基督教亞述教會(東方教會)在唐代就傳入了中國,稱為景教。後在馬可波羅進入中國時,誤以為是聶斯托利派傳入。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立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清末在敦煌石窟中發現的《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是現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基督教頌讚歌曲的歌詞。天主教於元代傳入中國後一度中斷,明末再度傳入。明代天主教司鐸吳漁山的《墨井集》載有《仰歌》,是中國17世紀的一首天主教歌曲。新教各宗派在鴉片戰爭後自英、美和德國傳入中國。太平天國的禮拜儀式中所唱的《三一頌》,其曲調即法國教會作曲家L.布爾熱瓦所作的《老百篇》(因以《詩篇》第100篇為歌詞而得名)。1931年中華基督教會(長老會)發起編訂一本統一的聖歌集,名為《普天頌讚》。編輯委員中擔任譯詞、作詞、作曲、編曲的音樂家有楊蔭瀏、周淑安、李抱忱等人。所選550首聖歌中,除歐美各國的新教歌曲外,還採用了不少中國民歌、古曲和新創作的曲調。
一.中世紀前期的西方音樂就是基督教音樂西方音樂起源於古希臘。但是由於古希臘的音樂史料存留下來的極少,人們通常又把中世紀作為研究西方音樂的一個重要起點。 中世紀指的是歐洲封建社會,大約從公元5世紀至 14世紀。中世紀歐洲的各種音樂機構如編寫、研究機構,以及合唱隊、學校等,全部隸屬於教會,由神職人員管理。在中世紀的前期,西方音樂呈現出基督教音樂一花獨放的局面。在這一時期,西方音樂是以教堂音樂為主要表現形式。 中世紀基督教音樂的代表是格列高利聖詠( Gregorian Chant)。該聖詠出現在 6世紀,因羅馬教皇格列高利( GregoryI,在任 590- 604)而得名。據說公元 6世紀時,各地教會音樂並不統一。格列高利一世致力於教會音樂的統一,將原有的各地教會的教儀歌曲、讚美歌等收集、選擇、整理,編成一本《對唱歌集》( Antiphonarium),並對調式及用法加以規定。格列高利聖詠由大量附有拉丁文歌詞的單音音樂組成。它是一種忠實表達經文的歌曲,其旋律超脫、冷靜、毫無人間的慾念。它並非為欣賞,而純粹是為宗教禮儀所創作,是實用音樂,並不重視聽覺上的美感,或俗樂的誇張。這種聖詠以純人聲演唱,沒有樂器伴奏,不用變化和裝飾音。它也沒有節 線和拍子記號,完全是自由節 拍,歌詞只用拉丁文。格列高利聖詠全都是天主教的禮儀歌曲,只供教士吟唱,會眾不參加唱詩。 格列高利聖詠形成後,迅速傳向各地,特別是在義大利北部、英國、愛爾蘭、法國等地得到了普及發展。直到 14世紀,在天主教會中還只有格列高利聖詠。在今天的天主教會中,格列高利聖詠也常被採用。 格列高利聖詠作為歐洲封建社會初期的主體音樂,可以說是西方音樂文化中的第一朵花。它的發展與整個西方音樂史有密切的關係。在記譜法的研究、音樂理論、複音音樂的興起與發展、音樂學校的成立等許多方面,都要提及格列高利聖詠,即使現代的調式音樂也是以格列高利聖詠的調式為基礎。 格列高利聖詠中最富特徵的旋律不僅長久地保存在中世紀作曲家的創作中,而且還保存在後來許多世紀的作曲家的創作中。我們在巴赫、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可以聽到這些旋律,如莫扎特的《朱庇特交響曲》、李斯特的《死之舞》,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第 5樂章 、聖·桑的附有管風琴和鋼琴的《 C小調第三 交響曲》、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鋼琴和管弦樂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流傳至今的許多樂曲,如小步舞曲、軍隊進行曲,以及奏鳴曲第一樂章 等,都是由格列高利聖詠擴展而成。
二 .產生在基督教背景下的複音音樂複音音樂就是由兩個或更多互相獨立的聲部構成的音樂。這種音樂的產生,標誌著西方音樂前進了一大步。複音音樂出現在中世紀基督教的背景之下,是由格列高利聖詠發展而成,其音樂家都是天主教會的僧侶。 早在 7世紀初,在天主教會中就有些僧侶音樂家對在格列高利聖詠上加上另一聲部的伴奏感興趣,並進行了一些試驗。但實際使用複音音樂是在 9世紀。 當時,一些僧侶音樂家嘗試在格列高利聖詠的下方加上一個平行四 度或五 度的聲部,這一變化,就把格列高利聖詠的單音音樂變成了複音音樂。這種簡單的複音形式稱為“奧爾加農” (Organum,也有人譯為平行調 )。奧爾加農產生於法國的利摩日,並且似乎一直被限制由少數演唱對答吟唱讚美詩和特定彌撒部分的技術高音的歌手所演唱。最初的奧爾加農多為二聲部,它在巴黎聖母院發展到了最高水平。在那裡,第三 、甚至第四 聲部被增加到原來的單旋律聖歌上。奧爾加農最著名的作曲家是巴黎聖母院的樂師雷翁南( Leoninus,生活於 12世紀),他曾創作了大量的奧爾加農,其中最有名的一本歌集為《奧爾加農總集》,是按天主教全年節日創作的,全部歌曲皆屬於二 聲部花腔式的奧爾加農。到了 11世紀末,有些僧侶音樂家又嘗試把平行曲調加在聖詠的上方,由平行至斜行,漸漸又至反向進行。反向進行被肯定以後,複音音樂的另一種重要形式就產生了,這就是“笛斯康都”( Discantus,也有人譯為“反行調”)。笛斯康都以反向進行為原則,容許聲部交錯,並允許三 、六 度音程和經過音的進行,使旋律更加華麗。它多用於教會歌曲,主旋律多採用彌撒曲和每日祈禱經文中的旋律。笛斯康都盛行於法國,其最著名的作曲家是雷翁南的繼承人,巴黎聖母院的樂師裴勞定( Perotinus Magnus,約 1183-1236)。他的作品多超過兩聲部。 13世紀,複音音樂在基督教音樂中開始得到廣泛使用。隨著複音音樂的發展,又產生了兩種新的多聲部樂曲體裁復調合唱歌曲( Polyphonic conductus)和經文歌( Motet)。 復調合唱歌曲興盛於13世紀初,它的主要特點是突破了以往多聲部中必須有一個聲部使用格列高利聖詠的限制,各個聲部皆由作曲家自由創作,自由進行,聲部之間的節 奏大致相同。復調合唱歌曲的歌詞通常是道德說教或禮儀性的,這種合唱曲似乎一直是為宗教或其它典禮的列隊行進而準備的。 13世紀後期,複音音樂的新藝術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從奧爾加農中產生了經文歌。經文歌就是在聖詠曲調上加上一個或幾個具有不同歌詞的新的聲部。 它最終取代了奧爾加農和復調合唱歌曲。
三 .以基督教為主要內容的清唱劇產生於 17世紀初的清唱劇是一種大型聲樂套曲,也是音樂會中演出的大型聲樂作品,時至今日,許多作曲家還運用它來表現重大的歷史或現實題材。 清唱劇雖然出現在世俗音樂迅速發展的文藝復興後期,但它的產生與內容均與基督教密切相關。 13世紀時,因受聖方濟各( St. Francesco d'Assisi)運動的影響 ,在義大利產生並流行一種讚歌,被稱為神靈贊( Landi Spirituali)。這是一種用流行的曲調和通俗化的歌詞寫的生活性的宗教歌曲。這些歌曲不在教堂演唱,而是在人們聚集一起作祈禱的羅馬市民的家裡演唱。稍後這種讚歌插入了對話形式,於是對話式的神靈贊就產生了。這種神靈贊以簡單的和聲,大眾化的格調,由不同的歌隊以對唱曲的形式唱出。 清唱劇就是把神靈贊戲劇化而產生的。有人認為 1600年在羅馬上演的一部作品《靈魂與肉體的表現》是現存的最早清唱劇。也有人認為 1619年由阿奈利奧( G. Francesco Anerio)創作的《神韻劇》才是第一部真正的清唱劇。 清唱劇的結構與歌劇的組成,大致相同:有抒情調、獨唱二 重唱、朗誦調、合唱、序曲和其它器樂曲,也有故事情節 和角色的分配。不同之處在於:清唱劇中演員不化裝、不表演、只歌唱,無舞台布景、燈光、道具,演唱者一直在台上,沒有出入場和其它戲劇化的動作,整場演出自始至終不分幕,而只有章節之分,專有一名敘誦者,敘說情節 。此外,清唱劇中的合唱比歌劇多。 早期的清唱劇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使用拉丁文的清唱劇,專以聖經為題材,屬於真正的教會音樂,這種清唱劇到 17世紀後半期就消失了。另一種清唱劇使用的是義大利文,取材較自由,主要在音樂會上演唱 ,被稱為通俗清唱劇。流傳至今的清唱劇,就是後者。通俗清唱劇雖然不是教會禮儀音樂,然而幾個世紀以來,大部分的清唱劇作品都是以基督教為主要內容。 17世紀最著名的清唱劇作曲家是義大利的卡里西米 (Carissimi, Giacomo, 1605-1674)和德國的許茨 (H. Schutz, 1585-1672)。卡里西米創作的 16首清唱劇,都是根據基督教的經典聖經寫成的,其中較著名的有《耶弗他》、《所羅門斷案》、《伯沙撒》和《最後審判》。許茨創作的清唱劇多以基督生平傳略、聖經福音書為題材,被稱為“受難清唱劇”,其中較著名的有:《復活節清唱劇》、《十字架上耶穌的七言》、《聖誕節的故事》。 繼卡里西米和許茨以後,整個巴洛克時期( 1600-1750)最傑出的清唱劇大師當數英籍德國作曲家亨德爾(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亨德爾的創作主要是歌劇和清唱劇。亨德爾一生共創作了 32部清唱劇,大部分都是以聖經故事為題材。比較有影響,時至今日還經常上演的有:《掃羅》、《以色列人在埃及》、《彌賽亞》、《參孫》、《猶大·瑪可白》、《約書亞》、《所羅門》。其中《彌賽亞》和《參孫》是舉世公認的清唱劇中的經典之作。《彌賽亞》以聖經福音書為題材,敘述了耶穌的誕生、傳福音、受難、被釘死十 字架及顯聖復活的經歷。這部清唱劇 1743年在倫敦音樂廳舉行首演時,震撼了所有的觀眾,甚至英王喬治二 世在聽完第二 幕終曲《哈利路亞》後,起立以示敬意,直至曲終。與亨德爾同時代的另一位傑出的音樂大師德國作曲家巴赫( J. S. Bach, 1685-1750)也曾創作了數部卓越的受難清唱劇,如《約翰受難曲》、《馬太受難曲》和《聖誕清唱劇》等,這些清唱劇的內容都取材於聖經四 福音書。 奧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頓在聲樂方面最突出的貢獻就是清唱劇。他共創作了 5部清唱劇,大部分都有基督的內容,如《多比亞的歸來》、《十字架的七 言》、《創世記》等,其中以《創世記》最為著名。 《創世記》取材於彌爾頓的《失樂園》的第二章 ,敘述了上帝創世及亞當、夏娃墮落的故事。 近代歐洲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唯一一部清唱劇《基督在橄欖山上》也是以基督教為主題創作的。 19世紀最傑出的清唱劇出自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之手。孟德爾頌共創作了 3部清唱劇,其中最著名的有《聖保羅》和《以利亞》。《以利亞》至今還在上演。他的第三 部清唱劇是《基督》,可惜沒有完成。這 3部清唱劇均取材於聖經故事。 19世紀以基督教為主要內容創作的清唱劇還有法國作曲家柏遼茲的《基督的童年》、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聖伊利沙白》和《基督》等。 20世紀許多著名的清唱劇仍以基督教為題材,如英國作曲家埃爾加《吉倫舍斯之夢》、沃爾頓創作的《白爾夏沙之宴》、美籍俄國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創作的《俄底浦斯王》、波蘭作曲家彭德雷茨基創作的《聖路加受難曲》等。 四 .西方著名音樂家的基督教音樂創作基督教對西方音樂的影響 ,還表現在音樂家們創作的基督教音樂上。 14世紀西方最重要的音樂家當推法國的詩人兼作曲家馬肖( Guillaumede Machaut, 1300-1377)。馬肖年輕時曾受過神學教育,並領受了神父的職位。他的作品中教會音樂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主要是經文歌和彌撒曲。 14世紀最著名的一首教會音樂作品就是馬肖創作的《聖母彌撒曲》,這是特別為法國國王加冕而作的一首 4聲部合唱彌撒曲。 15世紀前半期最重要的作曲家迪費( Guillaume Dufey, 1400-1474),也是一名天主教神父,他的彌撒曲保存至今的有8首,其中最著名的有《 Ecce ancilla Domini》和《 Ave Regi na coelorum》。他所創作的經文歌,不僅數量多,而且很有深度,極虔誠,如為佛羅倫斯主教座堂而作的《 Nuper rosarum》,以及為拜占庭的沒落而作的《君士坦丁堡的輓歌》。 15世紀後半期最負盛名的音樂家是兩位佛蘭芒作曲家歐克赫姆( Johannes Ockeghem, 1430-1495)和德普雷( Josquin des Prez, 1450-1521)。他們都創作了大量的教會音樂。歐克赫姆的作品中較著名的有《擴展彌撒曲》、《誰之聲彌撒曲》和《第五 調式彌撒曲》,以及一首常被人提及的經文歌《感謝上主》。德普雷創作的教會音樂作品尚存至今的有約 30首彌撒曲和 100多首經文歌。其中以彌撒曲《 Pange lingua》、《武士彌撒曲》、經文歌《 Ave verum》、《萬福馬利亞》、《聖母悼歌》最為著名。 16世紀西方最傑出的音樂大師可說是比利時人拉薩斯( Orlandus Lassus, 1532-1594)和義大利人帕萊斯特里納( Palestrina, 1525-1594)。拉薩斯曾創作了 52首彌撒曲、 100首聖母贊主歌,約 1200首經文歌和其它聖詠、悼歌。他的經文歌在音樂史上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主要代表作有《安葬彌撒》、《懺悔聖詠》。帕萊斯特里納曾被人稱為“音樂之王”,其作品不僅優美動聽,而且數量驚人,計有彌撒曲 103首,經文歌 330首,奉獻曲 68首,讚歌 87首,聖母贊主歌 35首,哀歌 13首等。他的作品追求莊嚴肅穆的宗教氣氛,被認為是最理想的禮儀音樂。 被譽為近代音樂之父的德國作曲家巴赫,是巴洛克時期( 1600- 1750)最偉大的音樂大師,也是最後一位把為教堂創作音樂視為最大關懷的偉大天才。在他的創作中,教會音樂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為虔誠的新教教徒的巴赫,對教會音樂的主要貢獻有:創作了 5首彌撒曲, 6首經文歌;為教會創作了 5年內每周禮儀所用的康塔塔(一種大型聲樂套曲)共 200首;又創作了大量的管風琴曲,其中有 144首聖詠調。在這些作品中被視為巴赫代表作的是《 B小調彌撒曲》。 這首彌撒曲被認為是同類音樂中最深刻、最壯觀、最傑出的範例之一。它包括傳統的《天主矜憐頌》、《榮福經》、《信經》、《至聖經》、《羔羊經》 5個部分,共 24首分曲。其中滲透著新教的改革精神和人道主義思想。 古典時代( 1750-1820)最偉大的 3位音樂家海頓、莫扎特、貝多芬都曾創作過教會音樂。海頓深受基督教音樂的薰陶。曾創作了 14首彌撒曲,其中以《納爾遜彌撒曲》最有名。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一生共創作了 18首彌撒曲,較著名的有《 C小調彌撒曲》、《加冕彌撒曲》和《安魂彌撒曲》。他還創作了 8首康塔塔,其中以《懺悔的大衛》和《馬松小康塔塔》最著名。他的經文歌《歡呼聖體》也很有名。貝多芬一生中雖只創作了兩首彌撒曲,《 C大調彌撒曲》和《莊嚴彌撒曲》,《莊嚴彌撒曲》被貝多芬視為畢生的傑作,他完全是按著心靈的感受而創作的。這首彌撒曲雖然不是一首禮儀的聖樂,但卻表現出強烈的宗教情緒,的確是一首崇高的宗教音樂作品。 進入浪漫主義時代( 1820-1900)後,不少音樂家仍在創作基督教音樂。義大利著名作曲家羅西尼的後半生僅創作了兩部作品,均為基督教音樂,一部為《聖母悼歌》,另一部為《小莊嚴彌撒曲》。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也創作過 6首彌撒曲和其它聖樂,其中以《 AB大調彌撒曲》和《聖母頌》最著名。他的《聖母頌》曲調柔美婉轉,表達細膩豐富,抒發了對真善美的嚮往。法國作曲家柏遼茲創作的基督教音樂有《安魂彌撒曲》和《感恩曲》。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則對讚歌、頌歌和經文歌等合唱樂的創作感興趣,他的最有名的一首聖樂為《讚頌西雍》。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一生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他曾創作過彌撒曲、聖詠等教會音樂,如《格蘭彌撒曲》和《Ungarische Kronungs-Messe》等。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創作了不少教會音樂作品。他的最著名的一首聖樂是《安魂彌撒曲》。該曲採用傳統彌撒的體裁和詞句,包括《安魂》、《憤怒的日子》、《奉獻》、《至聖G》、《上帝的羔羊》、《淚經》、《拯救我吧》 7個部分,具有催人淚下的巨大感染力。法國作曲家古諾的作品中以抒情歌劇和教會音樂最為出色。他最有名的一首彌撒曲是《聖則濟利亞彌撒》,著名的梵帝岡國歌《教皇進行曲》也是他創作的。奧地利作曲家布魯克納創作的交響樂曲往往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和管風琴音樂效果 ,把對宗教的信仰,體現到極其宏偉的音樂形式之中,如他的《啟示交響曲》和《悲劇交響曲》 (又稱《教堂交響曲》 )。他創作的聖樂有《彌撒曲》、《安魂曲》和《感恩曲》等。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也創作了不少合唱體裁的教會音樂,包括《德國安魂曲》、《感恩曲》、《彌撒曲》等。 20世紀以來,許多音樂家們從基督教中汲取靈感和創作激情,寫出了不少優秀的基督教聖樂。斯特拉文斯基的《彌撒曲》是本世紀彌撒曲中的佼佼者,令人回想起 14、15世紀時的教會音樂。他的《詩篇交響曲》選擇了聖經中的 3首讚美詩作為交響曲 3個樂章 聲樂部分的唱詞,這部巨作被作者稱為“為上帝的榮耀而作”。法國作曲家普朗克的無伴奏合唱《 G小調彌撒曲》是他聲樂作品中的傑作,代表了他聲樂創作的最高水平。英國作曲家威廉斯的《聖誕頌歌幻想曲》、布里頓的《聖誕頌歌儀式》也屬於本世紀優秀的基督教聖樂之列。此外,匈牙利作曲家柯達伊、英國作曲家沃爾頓、美國作曲家伯恩斯坦都創作了一些傑出的彌撒曲。 西方音樂之所以採用許多基督教的題材,主要在於西方的觀眾、聽眾對基督教非常熟悉,欣賞起來通俗易懂。如果我們對基督教缺乏了解,就不能全面、準確地把握和欣賞西方音樂。所以不管是從欣賞西方音樂的角度,還是從全面了解基督教的角度,研究基督教與西方音樂之間的關係都是必要的。

英文介紹

Contemporary Christian music first came onto the scene of popular music during the Jesus movement revival of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About that time, many young people from the sixties' counterculture professed to believe in Jesus. Convinced of the bareness of a lifestyle based on drugs, free sex, and radical politics, 'hippies' became 'Jesus people'" . Of course there were people who felt like Jesus was another "trip", It can be assumed that many people took it seriously and revivals sprang fourth. When such awakenings happened new music became popular. "The 'Jesus Movement' of the 1970s was when things really started changing and Christian music began to become an industry within itself." The hippies created the "Jesus Movement", by playing their instruments about love and peace, which then translated into love of God. Paul Wohlegemuth, who wrote the book Rethinking the Church said, "[the] 1970s will see a marked acceptance of rock-influenced music in all levels of church music. The rock style will become more familiar to all people, its rhythmic excesses will become refined, and its earlier secular associations will be less remembered."He was basically saying that hippies became more cultured with their music and less rebellious. When they became more cultured, they started focusing on God.
One of the first, popular "Jesus music" albums was Upon This Rock (1969) by Larry Norman initially released on Capitol Records. Unlike traditional or southern gospel music, this new Jesus music was birthed out of rock and roll and folk rockmusic. The pioneers of this movement also included 2nd Chapter of Acts, Andraé Crouch and the Disciples, Love Song, Petra, and Barry McGuire. Evie Tornquist-Karlsson was possibly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of the Jesus music artists
while "Honeytree" was known as the first lady of CCM and has been recording music for over twent years. The small Jesus music culture had expanded into a multi-million-dollar industry by the 1980s. During that period many CCM artists such as Amy Grant, dc Talk, Michael W. Smith, Stryper, and Jars of Clay had found crossover success with Top 40 mainstream radio play. Currently, Christian music sales exceed those for classical, jazz, Latin, New Age, and soundtrack music
當代基督教音樂(Contemporary Christian music) Contemporary Christian music (or CCM or "inspirational music") is a genre of popular music which is lyrically focused on matters concerned with the Christian faith. The term is typically used to refer to the Nashville, Tennessee–based pop, rock, and worship Christian music industry, currently represented by artists such as
Avalon, BarlowGirl, Jeremy Camp, Casting Crowns, Steven Curtis Chapman, David Crowder Band, Amy Grant, Natalie Grant, Jars of Clay, MercyMe, Newsboys, Chris Tomlin, Hillsong, Michael W. Smith, Rebecca St. James, Third Day, tobyMac, and a host of others. The industry is represented in Billboard Magazine's "Top Christian Albums" and "Hot Christian Songs" charts,and by Radio & Records magazine's Christian AC (Adult Contemporary), Christian CHR (Contemporary Hit Radio), Christian Rock, and Inspirational (INSPO) airplay charts,as well as the iTunes Store's "Christian & Gospel" genre. Not all popular music which lyrically identifies with Christianity is normally considered Contemporary Christian Music. For example, many punk, hardcore, and holy hip-hop groups deal explicitly with issues of faith but are not a part of the Nashville industry. Also, several mainstream artists such as Bob Dylan, The Byrds, Lifehouse, U2, and rapper DMX have dealt with Christian themes in their work but are not considered CCM artists.
History
Contemporary Christian music first came onto the scene of popular music during the Jesus movement revival of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About that time, many young people from the sixties' counterculture professed to believe in Jesus. Convinced of the bareness of a lifestyle based on drugs, free sex, and radical politics, 'hippies' became 'Jesus people'" . Of course there were people who felt like Jesus was another "trip", It can be assumed that many people took it seriously and revivals sprang fourth. When such awakenings happened new music became popular. "The 'Jesus Movement' of the 1970s was when things really started changing and Christian music began to become an industry within itself." The hippies created the "Jesus Movement", by playing their instruments about love and peace, which then translated into love of God. Paul Wohlegemuth, who wrote the book Rethinking the Church said, "[the] 1970s will see a marked acceptance of rock-influenced music in all levels of church music. The rock style will become more familiar to all people, its rhythmic excesses will become refined, and its earlier secular associations will be less remembered."He was basically saying that hippies became more cultured with their music and less rebellious. When they became more cultured, they started focusing on God.
One of the first, popular "Jesus music" albums was Upon This Rock (1969) by Larry Norman initially released on Capitol Records. Unlike traditional or southern gospel music, this new Jesus music was birthed out of rock and roll and folk rockmusic. The pioneers of this movement also included 2nd Chapter of Acts, Andraé Crouch and the Disciples, Love Song, Petra, and Barry McGuire. Evie Tornquist-Karlsson was possibly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of the Jesus music artists
while "Honeytree" was known as the first lady of CCM and has been recording music for over twent years. The small Jesus music culture had expanded into a multi-million-dollar industry by the 1980s. During that period many CCM artists such as Amy Grant, dc Talk, Michael W. Smith, Stryper, and Jars of Clay had found crossover success with Top 40 mainstream radio play. Currently, Christian music sales exceed those for classical, jazz, Latin, New Age, and soundtrack music

Controversy

Contemporary Christian music has been a topic of controversy in various ways since its beginnings in the 1960s. The Christian college Bob Jones University prohibits its dormitory students from listening to CCM.Others simply find the concept of Christian pop/rock music to be an unusual phenomenon, since rock music has historically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mes such as sexual promiscuity, rebellion, drug and alcohol use, and other topics normally considered antithetical to the teachings of Christianity.
In her article, Kim Jones explores this change in the face of Christian music saying, "Up until the late 1960s, Christian music invoked images of church, hymnals and organs. The face of Christian music has spent the last 30+ years evolving and growing. Pipe organs have been set aside for electric guitars and drums…People who enjoy Contemporary Christian Music, want to feel like God is here and now, not some dusty relic from the dark ages that can't possibly understand the issues of today"
Contemporary Christian Music caused a huge change in society. Christian music is no longer stuck in the church, but is now everywhere. "Christian music has extended from the church to the radio, television, concert halls and huge rallies and festivals."
Paul Baker, author of Contemporary Christian Music, addressed the question, "Is the music a ministry, or is it entertainment? Opinions were as varied as the people expressing them. One fact must be brought out, however. The motives, on both sides, were nearly always sincere and well intentioned, rarely maliciou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hurch is not to provide escape from reality," according to Ellsworth, the author of Christian Music in Contemporary Witness, "but to give answers to contemporary problems through legitimate, biblical means. The lighter, softer rock styles still allow for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text." The biblical lyrics in CCM relate to more recent problems we might be facing in today's society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