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鐸

司鐸

司鐸,指掌管文教,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職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司鐸
  • 拼音:sī duó
  • 注音:ㄙ ㄉㄨㄛˊ
  • 出處:《汪舟次赴贛榆教諭任因賦寄懷》
引證解釋,相關概念,

引證解釋

1. 謂掌管文教。相傳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搖木鐸以聚眾,故稱。
孫枝蔚 《汪舟次赴贛榆教諭任因賦寄懷》詩之二:“學官繇延聘,事曾聞 元 季。當時司鐸者,往往居大位。”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趙屏山》:“ 道光 庚子, 趙 在 臨海縣 幕,余時司鐸郡學,過從頻數,投分甚深。”
2. 古代軍中負責擊鉦鐸以傳令的人。
《文選·張衡》:“戈矛若林,牙旗繽紛,迄於 上林 ,結徒為營,次和樹表,司鐸授鉦,坐作進退,節以軍聲。” 薛綜 註:“司,主也。鉦鐸所以為軍節。” 呂延濟 註:“鉦鐸所以節進退。言司主者,授人使擊發也。”
3. 春秋魯國宮名。
左傳·哀公三年》:“五月辛卯,司鐸火。” 杜預 註:“司鐸,宮名。”《孔子家語·辨物》:“ 孔子 在 陳 , 陳侯 就之燕遊焉。行路之人云:‘ 魯 司鐸災及宗廟。’以告 孔子 。”
4. 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職稱。也稱司祭。譯自拉丁文Sacerdotes(單數作Sacerdos)。中國天主教最初音譯“撒責爾鐸德”,簡稱“鐸德”,後來用儒家關於“施政教時振木鐸”的說法,改為“司鐸”。

相關概念

司鐸(神父),是指在宗教活動或祭祀活動中,為了祭拜或崇敬所信仰的神,主持祭典,在祭壇上為輔祭或主祭的神職人員。
司鐸被尊稱為神父,其實本來應稱為父親,如英文稱呼司鐸為father,法文為père,都是父親的意思,可理解為人靈的精神之父。中文未直接稱呼父親,而是神父,也可說是精神之父的簡稱。“神甫”一詞應該說是對神職人員不尊敬的稱呼,在口語中無所謂,不能區分,在書寫中若不願用“神父”,套用“司鐸”。司鐸被認為具有程度不同的神聖性。在羅馬天主教中司鐸除了要主持彌撒及婚禮外,為垂危者禱告、告解甚至驅魔也是司鐸的職務,或協助主教管理教務。司鐸通常也是一個教堂的負責人。
司鐸(神父)參與主持聖事(宗教儀式),則必須身著符合特定聖事要求的特定服裝。天主教主要有領洗、堅振、婚姻、聖軼、告誡、終傅和聖體聖事,共七件聖事。其中最頻繁舉行、最重要的當屬聖體聖事,也就是彌撒。同情況下舉行的彌撒,神父當穿著不同顏色的外套,分別有白、紅、黑、綠、紫、黃幾種顏色。儘管外套不同,但穿在裡面的衣服是一樣的白色長衫,俗稱大白衣。樣式有以下幾種,差別不大。沒有嚴格的要求使用哪一個種,一般是根據各地喜好自行決定。天主教曆法將一年分為不同的時期,分別是四旬期、復活期、將臨期、聖誕期和常年期。在不同時期舉行的彌撒,祭服會選用不同顏色的外套。白色:指純潔、喜樂、表示信德的勝利。用於復活期和聖誕期的彌撒。也可以用於重大的節日慶典(苦難節日除外)以示慶祝。紅色:表示熱愛、殉道,用於紀念耶穌苦難的聖枝主日,聖周星期五,聖神降臨及所有紀念耶穌苦難的日子,宗徒與聖史節,以及殉道聖人的慶節。紫色:是刻苦、補贖的象徵。用於將臨期和四旬期,也可適用於追思彌撒。黑色:是死亡、末日的象徵;可用於追思彌撒。綠色:是生命、希望的象徵。用於常年期的彌撒。由於華夏民族以黃色為尊,故特別申請聖座讓華人用黃色祭衣。得到比約十二世的批准。且在沒有其他祭衣的情況下,除追思黑色外,黃色祭衣可代替一切顏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