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塔塔

康塔塔

康塔塔(意譯為清唱套曲)(Cantata)是一種包括獨唱、重唱、合唱及表演劇情的聲樂套曲,一般包含一個以上的樂章,大都有管弦樂伴奏,與中國的大合唱體裁特點十分相近,因而一度被誤譯為大合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康塔塔
  • 外文名:Cantata
  • 形式:包括獨唱,重唱,合唱的聲樂套曲
  • 來源:義大利cantare
  • 伴奏:管弦樂
  • 分類:宗教,世俗
簡介,形式與主題,特點,來源,發展歷史,16-17世紀義大利,17-18世紀德國,19-20世紀巴赫之後,分類,代表作品,

簡介

康塔塔(Cantata)多樂章的大型聲樂套曲。原意指聲樂說唱的樂曲。後演變成包括獨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樂隊伴奏,各樂章具有一定的連貫性。1620年義大利作曲家A.格蘭迪在其獨唱用的《康塔塔與詠嘆調》中,首先運用此名稱呼他所作的文藝復興時期單音音樂一脈相承的獨唱曲。17世紀40年代起,在格蘭迪的基礎上迅速形成了獨唱康塔塔的體裁,成為由於朗誦調和返始詠嘆調交替構成的4個樂章的敘事性世俗獨唱套曲,由哈普西科德或再加一件弦樂器伴奏。後來這一體裁從抒情性的獨唱曲逐漸演變為接近於小型室內歌劇或相當於歌劇中一場的規模,並從室內類型向合唱類型過渡。德國的J.S.巴赫的大量世俗康塔塔和教堂康塔塔,對康塔塔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康塔塔康塔塔

形式與主題

一首典型的康塔塔往往以序曲或者合唱開頭,以合唱結尾,中間交錯有伴奏的宣敘調,獨唱或者重唱的詠嘆調以及不同規模的合唱。可以看出,清唱套曲舊譯作大合唱或是康塔塔不準確的,因為在清唱套曲中不只是合唱,獨唱和重唱往往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音譯為康塔塔對於如此常用的曲種亦不恰當。
宗教清唱套曲一般比敘事性的神劇(oratorio)規模小,內容偏重抒情或論述。世俗清唱套曲則包羅萬象。

特點

十六世紀末義大利,一群自稱渴望者的佛羅倫斯貴族青年常在一塊聚會,主張恢復古希臘悲劇中的抒情歌曲、合唱曲和宣敘調,並以此種形式作曲,寫成用琉特伴奏的單聲部歌曲、合唱和宣敘調,將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進行表演。這種表演形式很受歡迎,成為新興歌劇的表現形式,宣敘調在這時的新興歌劇中占有主要地位。1600年,演出的《歐律狄克》——音樂史上曲譜完整的第一部歌劇——音樂便是以宣敘調為主,中間穿插合唱和舞蹈。它所唱的也多是韻文,是一種半說半唱、服從於語言的音調和節奏,力圖表達歌詞的旋律,因而又被稱為“表現體式”。
新興歌劇風行的同時,威尼斯歌劇樂派的蒙特威爾第經過不斷的實踐,創作出了簡單的詠嘆調,從譜例上看出它基本具備現代詠嘆調的a-b-a曲式。從此時,義大利歌劇摒棄了渴望者們樸素的“古希臘悲劇式”思想,逐漸走向規模宏大、情節複雜、人物眾多、舞台堂皇、以歌唱技巧華麗取勝的畸形發展道路上。說到這,得提到另一位義大利歌劇大師——那不勒斯歌劇樂派的斯卡拉蒂,他為宣敘調創作了伴奏,從他開始歌劇中宣敘調有了樂隊伴奏音樂。他的另一貢獻是確立了快-慢-快形式的義大利歌劇序曲,和a-b-a曲式的詠嘆調。歌劇中的詠嘆調此時正式與宣敘調分開,各行其是,那個時代的歌唱家將詠嘆調發展推向頂峰,使詠嘆調成為歌劇中的主角,而歌唱家便以炫耀自己美麗的音色和技巧為榮,最終使聽眾不勝其煩,將義大利歌劇推入程式化的末路。觀眾們在等待,等待格魯克的出現。

來源

Cantata一詞在拉丁語中的原意的“歌唱,讚美” (由動詞cantare名詞化而成),英語等其他西方語言也大多原樣使用這個詞。cantata 與演奏 sonata (拉丁語“製造聲音,使聽見”) 相對,分別用來指音樂的兩種形式,即聲樂和器樂。

發展歷史

16-17世紀義大利

16世紀義大利音樂以聲樂為主,到了17世紀器樂開始崛起,並發展出奏鳴曲的形式,與之相對的聲樂表演形式也開始被稱為清唱套曲。
清唱套曲在義大利最早是一種世俗聲樂套曲,由數首獨唱返始詠嘆調(或其原始形式)和穿插其間的宣敘調組成,和牧歌一樣,主題是田園,愛情等等。這種義大利風格的早期世俗清唱套曲一般是獨唱的,以琉特琴或通奏低音伴奏,後來發展出多聲部的形式。這種一至兩個聲部的室內清唱套曲,在17世紀中葉一直到18世紀後期,在義大利一直很受歡迎。和用於宗教場合的宗教清唱套曲,後者由卡里希米(Carissimi)發展為宗教神劇?。
康塔塔康塔塔
這一時期最著名的康塔塔作曲家莫過於義大利的阿·斯卡拉蒂,他主要創作獨唱加通奏低音伴奏的清唱套曲,共有600首之多,此外還有獨唱和其他樂器組合的60餘首,以及一些兩聲部的室內康塔塔。

17-18世紀德國

17世紀中葉,德國產生了德國式的宗教清唱套曲。這種清唱套曲一定程度上獨立於義大利世俗和宗教清唱套曲的發展,在巴赫的時代達到了高峰。
德國的宗教清唱套曲發展的土壤是馬丁·路德開創的眾讚歌的音樂傳統,眾讚歌在其中起了基礎和骨架的作用。布克斯特胡德,帕赫貝爾都作有這種類型的宗教康塔塔。
巴赫的早期宗教清唱套曲按照更早的傳統稱為「經文歌」或「協奏曲」,其中合唱和重唱占據主導地位,著名的代表有第4清唱套曲《耶穌躺在枯骨堆中》或譯作《基督背負死亡枷鎖》。可以聽到巴赫使用了同名眾讚歌作為骨架,每一句歌詞作為一個樂章的主題,進行變奏。
巴赫創作成熟期的一百多首康塔塔展示了德國式宗教清唱套曲的幾種典型結構,在這些結構中,清唱套曲的中段一般都是由包含對比主題的獨唱詠嘆調,宣敘調,重唱以及合唱構成的,主要的區別在於首位段落。大部分的清唱套曲首尾段落為聖經詞句或是眾讚歌作為歌詞的合唱,這些合唱大多具有利托奈羅曲式,部分康塔塔結尾使用所有會眾共同參與的眾贊合唱,有一些康塔塔在開場合唱之前還有序曲。
巴哈康塔塔全集-庫普曼巴哈康塔塔全集-庫普曼
巴赫的創作相比前人突出獨唱的作用,他大量使用獨唱的返始詠嘆調,甚至創作了獨唱清唱套曲,例如第82清唱套曲「我厭倦了」。眾讚歌的作用同樣重要。可以說,巴赫是清唱套曲創作的高峰,如今我們仍然演奏傳唱的康塔塔主要是他的作品,儘管在他的時代,高產的泰勒曼,「就像別人寫一封信一樣」的創作了2000多首清唱套曲,但是那些如同流水賬一般的作品大多已經被束之高閣,成為了音樂史學者們和獵奇的音樂愛好者的研究品,不再迴響在人們的耳鼓裡了。

19-20世紀巴赫之後

19世紀之後,隨著樂隊規模的擴大,宗教題材的清唱套曲與神劇的界限變得模糊,同時大量的世俗清唱套曲出現,也大大豐富了清唱套曲的創作題材和形式,讓界定清唱套曲變得更加困難。
巴赫之後的著名清唱套曲還有貝多芬的《悼念約瑟夫皇帝清唱套曲》,巴托克的《世俗清唱套曲》,奧爾夫的《博伊倫之歌》等等。
還有一些作品雖然叫做神劇,但也可以歸入清唱套曲的範疇,例如沃爾頓的《伯沙撒王的宴會》;而另一些作品雖然名稱是清唱套曲,但是卻不再符合巴赫為典範的清唱套曲形式,例如斯特拉文斯基的《清唱套曲》,他使用了兩位獨唱,女聲合唱和六件樂器。

分類

康塔塔是巴洛克時期一種重要的音樂體裁。它通常由一系列的宣敘調、詠嘆調、詠敘調、二重唱和合唱組成。體裁有宗教,也有世俗的。既可以是抒情性的,也可以是戲劇性的。它還分為兩類:一類是小型的,獨唱的,也稱為室內康塔塔,是在私人社交場合演出;另一類是大型的,除了獨唱者之外,還有合唱和管弦樂的伴奏,為某一特定的重要場合而作。

代表作品

西方音樂史上的一些康塔塔作品:
1708年 J.S.巴赫:第四號康塔塔《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鎖上》;
巴赫康塔塔第34輯巴赫康塔塔第34輯
1852年 比才:《大衛》;
1865年 柴可夫斯基:《歡樂頌》;
1873年 德沃夏克:《白山後裔》;
1884年 德彪西:《浪子》;
1930年 巴托克:世俗康塔塔《魔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