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節期

基督教節期

基督徒使用一些方法來安排一年的時間,使之反映基督教的基本信念以及為這些信念提供基礎的歷史事件。一年的時間安排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它可以幫助教會在一年的特定時期特別關注某個特定主題。雖然基督教信仰的重大主題在全年都會通過教導和宣講的方式進行,但是基督教年曆的結構卻使得特定思想或主題在相應的時候得到特彆強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督教節期
  • 外文名:Christian Holidays
  • 別稱:基督教節日
  • 適宜人群:基督教教徒
  • 主要節日:聖誕節、萬聖節、復活節、大齋節
  • 類型:節日
主要節期,三一節,其他節期,節期列表,

主要節期

1、耶穌受割禮日
耶穌受割禮日(Circumcision of Jesus)是基督教紀念耶穌受割禮的節日。《新約聖經·路加福音》載,耶穌誕生後第8天接受割禮和命名。教會據此定耶穌聖誕節後的第8天,即1月1日守此節日。西部教會在實行格列歷後,1月1日與現在公曆相同;東部教會(包括東正教)仍沿用舊曆,原1月1日相當於公曆1月13或14日。
2、謝肉節
謝肉節(Carnival)亦稱“狂歡節”,或者音譯為“嘉年華會”。原是歐洲民間節期,現主要在世界各地天主教國家中流行。一般在基督教大齋節前3天(1月6日)舉行。因教會規定“封齋”期間禁止肉食和娛樂,人們乘封齋未開始前舉行各種歡宴跳舞,盡情作樂。按照基督教傳說,耶穌基督開始傳教前曾在曠野守齋祈禱40晝夜,然後於棕枝主日在民眾手執棕枝夾道歡迎中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城,隨即在星期五被釘十字架受難,但於第三天復活。教會將耶穌復活前的這47天規定為封齋節期。封齋期的第一日為大齋首日,即復活節前第47天、棕枝主日前第40天。因這一天是星期三因此被稱之為“聖灰星期三”。而大齋首日前三天,即星期日至星期二,為傳統的狂歡節期。此周的星期一被稱為“玫瑰星期一”,而星期二的夜晚要結束狂歡,故稱“大齋夜”。此節名稱,時間長短和慶祝活動內容因地而異。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之後新教地區逐漸放棄狂歡活動,因此主要為天主教文化傳統的民俗節日。
基督教節期
謝肉節的德文名稱為Karneval,但多數德語國家和地區稱之為Fasching,其最隆重的狂歡活動在德國科隆,每年11月11日的11點11分就已開始。對於德語國家的天主教徒來說,謝肉節不僅是節日,而且是打亂日常生活秩序的時節。他們不僅舉行化裝遊行和假面舞會,還要舉行難免有失體統的諷刺劇演出和演講會,直到玫瑰星期一時達到高潮。現以南美巴西的狂歡節最為壯觀,其組織的各森巴舞校的化裝遊行比賽特色鮮明,極為熱鬧。
3、主顯節
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源自於希臘詞epiphaneia,其字面的意思是“顯現”或“為人所知”,意指“耶穌曾三次向世人顯示其神性”。據《新約聖經》載,第一次為誕生時,大星引領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顯示出他是基督;第二次為開始傳道受洗時,“聖靈”如鴿子降在他頭上,顯示出他是上帝的兒子;第三次在參加迦拿城的婚筵時,將水變為酒,顯示出他的榮耀。
教會規定1月6日為此節日。天主教注重第一次顯現,故又稱“三王來朝節”。東正教教會和其他東方教會注重第二次顯現,這個節日特別地與耶穌的受洗關聯在一起,故又稱“主領洗節”,因曆法不同,其1月6日相當於公曆1月18日或19日。
自從4世紀以來,東方教會在主顯節舉行的重要慶典是在1月5日晚上舉行聖水儀式,以紀念耶穌在約旦河受洗聖事。這一傳統後傳入西方教會。拜占廷的聖水式十分有特點,即執事念經文,司鐸誦念祝福禱詞,將十字架3次放入水中,之後把十字架置於一個飾以花朵的盤子上,參加禮儀的人親吻十字架,以聖水灑身,並喝一口聖水。禮儀結束後,信徒可用容器裝水,然後帶回家保存。而在西方教會,它則源自於“東方博士”對聖嬰的朝拜。這個節日被看作是一個漫長過程的開始,通過這個過程耶穌的身份和意義最終為世界“所知”。東方博士的來訪在這裡被理解為一種認識和敬拜基督的預告,這隨後就表明在耶穌在加利利及猶大的事工中,並且在其復活中達到高潮。
4、聖母行潔淨禮日
聖母行潔淨禮日(Purification of Mary)為基督教節日,亦稱“獻主節”,東正教又稱“主進堂節”,紀念聖母馬利亞在生育耶穌滿了潔淨期後,帶嬰兒耶穌前(Purification of Mary)往耶路撒冷聖殿,為自己行潔淨禮,將嬰兒耶穌獻給“上帝”。教會規定2月2日守此節,由於曆法不同,東正教和其他東方教會的2月2日相當於公曆的2月14日或15日。今新教各派多已不再守此節。天主教稱“聖母獻耶穌於主堂瞻禮”,今仍過此節。
5、懺悔節
懺悔節(Shrove Tuesday)是基督徒思罪懺悔的節日,是在大齋節首日(灰的星期三)之前的星期二舉行,以表示謝肉節的結束,人們應準備封齋。亦稱“懺悔火曜日”。在英國習稱為“煎餅星期二”,人們在這一天要將齋戒節期禁止食用的肉、油用完。
6、大齋節
大齋節(Lent)亦稱“封齋節”,是基督教的齋戒節期。據《新約聖經》載,耶穌於開始傳教前在曠野守齋祈禱40晝夜。教會為表示紀念,規定棕枝主日前的40天為此節期。教徒在此期間一般於星期五守大齋和小齋。
基督教節期
大齋節始於聖灰節,後者位於復活節前的第七周。在舊約中時常提到人們把灰撒在自己的頭和衣服上,以表明悔改或懊悔。大齋節被看作是一段悔改的時期,因此蒙灰被看作是內在懊悔的一種恰當的外在表現。因此,在教會史的早期階段,尤其是在中世紀,大齋節的第一天以在教士或人們身上撒灰開始。自近代以來,在大齋節期間的棕櫚節,燃燒棕櫚十字架替代了撒灰。悔改的主題在某些教會也由這段時間教士的紫色服裝來代表。節期內教堂祭台上不供花,教徒不舉行婚配,也應停止娛樂等。新教多數宗派已不守此節。
7、受難節
受難節(Good Friday)亦稱“耶穌受難瞻禮”,是基督教紀念“耶穌受難”的節日。據《新約聖經》載,耶穌於復活前第三天被釘於十字架而死。據此教會稱該日在猶太教安息日的前一日,而規定於復活節前的星期五守此節。天主教、東正教以及新教聖公會信義會和其他一些派別都有禮拜儀式。有些地方的不同宗派在這一天聯合舉行禮拜,以示團結合一。
基督教節期
8、棕枝主日
棕枝主日(Palm Sunday)亦稱“聖枝主日”和“主進聖城節”,是基督教節日之一。據《新約聖經》載,耶穌“受難”前不久,騎驢最後一次進耶路撒冷城。據稱,當時民眾手執棕枝踴躍歡迎耶穌。為表示紀念,此日教堂多以棕枝為裝飾,有時教徒也持棕枝繞堂一周。教會規定在復活節前一周的星期日舉行。
9、復活節
復活節(Easter)亦稱“耶穌復活瞻禮”、“主復活節”,是基督教重要節日之一。多數教派皆遵行,以紀念耶穌的“復活”。據《新約聖經》載,耶穌釘死十字架後第三日“復活”,並稱耶穌死於猶太教逾越節開始期間,即猶太教歷尼散月(Nisan)第14日。據尼西亞公會議規定,每年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於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間)為“復活節”,如果春分後第一次月圓恰好是主日,則復活節順延一周。16世紀西歐各國改用格列歷後,東正教仍沿用儒略曆,故東正教以及某些其他東方教會的復活節在具體日期上常比天主教和新教遲兩個星期。
10、聖母領報節
聖母領報節(Annunciation)是基督教節日。據《新約聖經》載,聖母馬利亞領受天使向她傳報上帝的旨意,告知她將由“聖靈”感孕而生耶穌。教會在規定了聖誕節日期後,規定此節在聖誕節前9個月的3月25日舉行。東正教和其他東方教會因曆法不同,3月25日相當於4月6日或7日。
11、耶穌升天節
耶穌升天節(Ascension Day)亦稱“耶穌升天瞻禮”、“主升天節”。基督教紀念耶穌“升天”的節日。據《新約聖經》載,耶穌於“復活”後第40日“升天”。教會規定復活節後第40日(5月1日和6月4日之間)為此節。傳說起源於耶路撒冷教會,約4世紀時始舉行。由於曆法不同,在具體日期上,西部教會使用格列歷後,節期與現在公曆相同;東正教及其他東方教會仍沿用舊曆,節期常遲於公曆13、14天。
升天節總是在周四,它可以被看作是對復活節所慶祝之事件的繼續。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基督——在復活並對於門徒有所囑託之後——最終的升天。從神學上講,升天意味著復活的基督對其門徒之顯現期的結束。這些顯現詳細記載於福音書,新約書信中也隱約提到過,它們緊隨於復活之後。升天表明了“升高”之主題的重要性,耶穌被看作是已升高到上帝的右邊。
耶穌升天被看作是耶穌基督救世工程的完成,古代基督教會在這天舉行遊行慶祝活動。遊行起源於耶路撒冷,寓意著耶穌領導門徒出城到了橄欖山。中世紀的法國、德國,常以遊行來進行紀念活動。現代歐洲有些地方將這一天的宗教活動衍化為登山,或登到山頂、高地舉行野餐一類的休閒活動。
12、五旬節
五旬節(Pentecost),亦稱聖靈降臨節,被定於復活節後的第五十天,是教會用來慶祝聖靈被賜給使徒們,使得教會在早期迅速成長的一個節日。據《新約聖經》載,耶穌“復活”後第40日“升天”,第50日差遣“聖靈”降臨;門徒領受聖靈後開始傳教。由於曆法的不同,東正教和其他東方教會在具體日期上常比天主教、新教遲13、14天。
聖靈降臨節的慶典中,天主教彌撒祭服為紅色,依照教宗依諾森的解釋,紅色令人想起聖神降臨時地充滿神奇力量的火舌形象。
聖靈對於基督徒的思想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代靈恩運動在世界各地教會中的興起已經使得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聖靈所具有的特別地位。五旬節也是基督教年曆中十分重要的節日,在許多基督教傳統中,它被看作是僅次於復活節的節日。五旬節在古英語作品中也被稱為“Whitsun”(字面意思即“白色周日”),這是由於在這個節日,教職人員都身穿白色服裝。
13、三一主日
三一主日(Trinity Sunday)是基督教節日,天主教亦稱“天主聖三瞻禮”,正教亦稱“聖三主日”。聖靈降臨節後的星期日,定為恭敬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而守此節。此後20餘周,皆屬“三一節後”期間,直到降臨節為止。
14、基督聖體節
基督聖體節(Corpus Christi)亦稱“耶穌聖體瞻禮”,天主教規定恭敬“耶穌聖體”的節日。天主教認為經過祝聖后的餅和酒,雖然在可見的物質屬性上未變,實體卻已在質料和形式上都神秘地變成了耶穌的身體和血。此節始於13世紀比利時的一些教區,後漸推行至各地天主教會。1311年教皇克雷芒五世(Clemens V ,1305-1314在位)定於三一主日後的星期四舉行。
基督教節期
做彌撒時,供“耶穌聖體”於祭台上稱為聖體發光的器皿中。教徒手執燭火或彩旗花束,唱讚美詩或朗誦經文,在教堂附近巡遊一周。列隊行進是該節日最富有特色的慶祝活動,君王、王公、官員和行會首領一律參加。15世紀時,在列隊行進之後還要由市鎮行會演出耶穌行神跡或顯靈的故事劇。

三一節

三一節是通過慶祝特殊的基督教三位一體的教義,即上帝被看作是以聖父、聖子和聖靈的位格啟示出來,完成了復活節的系列活動。它被定在緊隨五旬節之後,而後者就是慶祝聖靈的恩賜。早期教會並沒有把三位一體的教義作為制定三一節的理由。例如,東正教的年曆中並不包括任何與這個節日直接相當的節日。這個節日最初成為一個主要節日是在中世紀,並且最終在1334年被教皇若望二十二世所確立。三一節是基督教年曆中的最後一個主要節日。這個年度其餘的日子都被算為“三一節後的周日”,直到新一輪重新從降臨節開始。
16、聖母往見節
聖母往見節(Visitation)亦稱“聖母訪問節”。紀念馬利亞受聖靈感孕後訪問已懷孕6個月的表姐以利沙伯的節日。據稱馬利亞向以利沙伯問好,以利沙伯頓時感到其胎兒在腹中跳動、被聖靈所充滿,於是馬上為馬利亞祝福,從而成為崇敬道成肉身上帝的第一人。最初基督徒以5月31日為此節,自1441年巴塞爾會議起改為7月2日。
17、主顯聖容節
主顯聖容節(Transfiguration)亦稱“耶穌顯聖容日”或“儀容顯光日”,是基督教節日之一。據《新約聖經》載,耶穌帶領彼得、雅各和約翰到高山祈禱時變了相貌,“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1457年教皇加里斯都三世定於8月6日為此節,並利用這個節日為前一年8月6日打敗土耳其人舉行感恩禮拜。東正教以及其他東方教會因曆法不同,8月6日相當於公曆8月18日或19日。某些教派規定的日期不盡相同。敘利亞教會和亞美尼亞教會規定在聖靈降臨節後第7個星期日,新教路德宗的一些教會則定在顯現節後的星期日。
18、聖母升天節
聖母升天節(Assumption of Mary)亦稱“聖母升天瞻禮”、“聖母安息節”,是天主教、東正教的節日。為紀念傳說中的聖母馬利亞在結束在世生命之後靈體一齊被接進天堂,稱“聖母榮召升天”,天主教在公曆8月15日舉行,東正教由於曆法不同,相當於公曆8月27日或28日舉行。1950年教皇庇護十二世宣布聖母升天是天主教的確定教義,東正教會不承認它是上帝所啟示的教義。基督教許多派別則認為天主教這項教義妨礙它同新教關於建立普世教會的對話。
19、聖母聖誕節
聖母聖誕節(Nativity of St.Mary)是天主教、東正教節日,是紀念所傳聖母馬利亞的誕生日。教會規定於9月8日舉行,但因曆法不同,東正教的9月8日常相當於公曆9月20日或21日。《聖經》中未記載關於馬利亞誕生和其父母的任何事跡。有關傳說僅見於古代旁經。據稱,父名約雅敬,母名亞拿;因無子女,虔誠求告上帝,乃於老年蒙賜而生馬利亞。
20、舉榮聖架節
舉榮聖架節(Exaltation of the Cross)是天主教、東正教節日。紀念傳說中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306-337在位)看到“顯現”的十字架,並和他母親赫倫娜(Helena)皈依基督教後,即前往耶路撒冷“尋得”耶穌被釘死於其上的那個十字架。
十字架最初被視為一種刑具,宗徒時代已成為耶穌自我犧牲,代人獻祭的象徵,同時也象徵基督自己以及基督徒的整個信仰,因而在禮儀經文中常用十字架圖形來表達這種思想。羅馬教會在是日舉行遊行禮,由聖母大堂出發,到拉特朗大堂後,先敬拜十字架,然後舉行彌撒。近代以後,除彌撒外,對十字架的敬禮已不多見。
教會規定於9月14日守此節。東正教對此節很重視,列為十二大節之一。但因曆法不同,東正教的9月14日相當於公曆9月26或27日。
21、米迦勒節
米迦勒節(Michaelmas)是紀念天使長米迦勒的節日。西方教會定於9月29日,東正教會定於11月8日。其日期恰逢西歐許多地區秋收季節,節日紀念活動十分隆重。尤其在中世紀,許多民間傳統習俗都與它有關。愛爾蘭人過節時把戒指雜糅於餅餡中,誰吃到這枚戒指,被認為即將有結婚之喜。英格蘭人有在此節食鵝肉的習俗,據稱這是為了保證來年生活富裕。
基督教節期
22、諸聖日
諸聖日(All Saints’ Day)亦稱“諸聖瞻禮”,基督教節日之一。西部教會於11月1日舉行,使用拜占庭禮儀的各教會於聖靈降臨節後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初期僅為紀念殉道聖人,後逐漸擴展到紀念所有得救的“聖徒”(指升“天堂”的所有信徒)。
23、萬聖節
萬聖節(All Saints’ Day)是紀念所有聖徒的節日,亦稱“諸聖瞻禮”或“諸聖日”。據稱初期僅為紀念有名的殉道者,以後逐步擴大到一切有名和無名的聖徒。天主教會為11月1日,東正教則定於聖靈降臨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24、萬靈節
萬靈節(All Souls’ Day)亦稱“追思節”或“追思已亡節”。天主教紀念已去世教徒的節日。按其教義,在世信徒的代禱行為可以幫助那些在煉獄中滌罪的信徒亡靈,使之儘早滌盡罪惡、升入天堂。早期教會就有為亡者祈禱的風尚。6世紀時本篤會開始在聖靈降臨節舉行追思已亡修道者的活動。998年,克呂尼大修道院的修士聖奧迪勞(St.Odilo)將萬聖節(11月1日)的後一天(11月2日)定為追思已亡教友之日,即“萬靈節”。如逢星期日,則移至11月3日。
25、聖母進殿節
聖母進殿節(Presentation)亦稱“聖母獻堂瞻禮”、“聖母進堂節”,是天主教、東正教節日。為紀念傳說中幼年聖母進聖殿獻身於上帝。教會傳說馬利亞3歲時,由父母送到耶路撒冷聖殿獻於上帝;除每日祈禱誦經外,縫紉刺繡為聖殿服務,並矢志終身守貞。東部教會約6世紀開始舉行,西部教會於14世紀末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定於11月21日舉行。16世紀教皇庇護五世曾加以禁止,後教皇西斯克特斯五世又重定為節日。東部教會因曆法不同,11月21日相當於公曆12月3日或4日。
26、聖王基督節
聖王基督節(Feast of Christ the King)亦稱“耶穌君王節”,是天主教節日。紀念耶穌基督即將道成肉身降臨於世為王,表示對基督權力的臣服和效忠。1925年12月11日由教皇庇護十一世正式定立。根據教皇保羅六世1969年頒布的新訂教歷,其日期為天主教禮儀年中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即為降臨節(最靠近11月30日的星期日)之前的星期日。
27、降臨節
降臨節”(Advent)這個詞源自於拉丁詞adventus,它的意思是“來臨”或“到達”,亦稱“將臨節”,是基督教的一個節期,是基督教教歷年的第一個節期。它指緊接著聖誕節前一段時間,即自聖誕節前第四個星期的星期日(11月30日)起,至聖誕節止,這段時間基督徒會回想耶穌降臨時的情景。5世紀末,降臨節始於法國一些教區,7世紀傳到西方各地教會。在傳統上,有四個周日的時間被分別出來,以充分地預備對聖誕節的慶祝。其中第一個周日稱為“降臨節第四主日”。在這四個周日期間,人們通常可以看到所製作的“降臨節花冠”,由在木製或金屬制架上的四根蠟燭組成。在降臨節期間的每一個周日會點燃其中的一個蠟燭。某些教會的教牧人員在這段時間會穿著紫色服裝,象徵著人們需要悔改。
基督教節期
28、感恩節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亦稱“感謝節”,是美國的習俗節日。源於北美英國殖民地普利茅斯(Plymouth)。居民於1621年獲得豐收後舉行感謝“上帝”的慶祝活動;後經美國總統華盛頓、林肯等定為全國感謝上帝恩賜豐收之日,遂成為美國全國性節日,日期屢有更改,1941年起定為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舉行。
29、聖誕節
聖誕節(Christmas)亦稱“耶穌聖誕瞻禮”、“主降生節”,是基督教重要節日之一。
基督教節期
基督教各教派共同遵守的第一大聖節,在每年12月25日舉行(施行儒略曆的教會的12月25日相當于格列歷的次年1月6-7日)。《聖經》中並沒有記載耶穌降生的具體日子,也沒有發現公元4世紀以前有關聖誕節具體日期的記錄。後來,人們在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曆書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上記錄著一句話:“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恆。”經研究,一般認為把12月25日定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一千多年來聖誕節已被全世界大多數人所接受。它不僅是基督教的重要節日,而且在歐美一些基督教國家中已經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由於各地方教會使用的曆法不同,又由於1月6日是古代教會紀念耶穌三次顯示自己神性的“顯現節”,遂將12月25日至次年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古人以日落為新一天的開始,所以聖誕節從12月24日日落就正式開始,稱“聖誕夜”。
30、聖家節
聖家節(Feast of the Holy Family)亦稱“聖家族節”。天主教紀念耶穌、馬利亞及約瑟組成的神聖家族的節日。視之為家庭的模範和聖潔及美德之所在。聖家族節是天主教崇拜全體聖家族(耶穌、馬利亞、約瑟)的節日。始於17世紀,至1921年才定為正式節日。原定於顯現節(1月6日)後的第一個星期日,1969年起改在聖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聖誕節過後不久即是聖家節,其建立在19世紀,加拿大教會特別看重聖家節,對推動此節日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1892年教皇頒布通諭,將聖家提供給所有教友家庭作為生活和信仰的樣板,次年編訂專門用於聖家日課及彌撒經文。各地教區、修會可申請此慶節,得到許可後,可以在主顯節後第三主日舉行。教皇保羅十世於1911年一度取消這一節日,1920年出版法定彌撒經書時,又重新給予恢復,但日期改在主顯節後第一個主日。梵二新禮又將此節改在聖誕節8日慶期內之主日;如果主要為讀經、祈禱等。經文的選擇注重以聖家的內容為中心,如耶穌的童年時代及聖家生活的片斷,目的使基督徒效法聖家的美德。中國天主教會現在也舉行慶祝聖家節的活動。

其他節期

1、主日
主日(Lord’s Day)即“禮拜日”,意為“主的日子”,是基督教對星期日的別稱。據《新約聖經》載:耶穌在安息日前一天(即星期五)被釘死於十字架;死後第三日復活,即於安息日後一日(即今星期日)“復活”。因此,基督徒為慶祝耶穌復活,把他復活的那一天定為聚會的日子,以掰餅為中心進行崇拜,稱之為“主日”。從《新約》中可以看出當時教會的主日具有兩個特點:第一,主日是基督徒聚集在一起舉行崇拜的日子,崇拜的中心是慶祝耶穌復活,以掰餅表達喜樂的心情;第二,主日是休息的日子,也是根據耶穌的教導進行服務的日子。
主日的儀式強調的是對耶穌復活史實的紀念與信仰;信徒不僅追念主的復活,也追念自身洗禮而獲得的復活。正因為如此,從公元2世紀起,教會常常在主日及主日前夕舉行洗禮聖事。
關於主日的界說及要求,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再次進行了闡說:“教會沿用源於基督復活當天的宗徒傳說,在每第八日,就是當地稱為主的日子。……在這一天,基督徒都應該集會……紀念主耶穌受難、復活與光榮……主日是原始的慶節,應該提倡並強調……其他慶祝活動,如非確屬極其重要者,不得超越主日,因為主日乃整個禮儀年度的基礎與核心。”
主日是“一周的第一天”,其間蘊含著新創造與新生命的奧跡。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頒布的“禮儀年及日曆的一般準則”中指出:“教會在一周的第一天,也就是在稱為主的日子或主日的那一天,慶祝逾越奧跡”。主日以後的日子,順序為瞻禮二(星期一)、瞻禮三(星期二),直到瞻禮七(安息日,星期六)。
在中世紀,教父們有時喜歡把主日看作“新而完美的安息日”,實際上,兩者完全不同:安息日強調的是休息、停止工作,其宗教意義從摩西盟約而來;而主日的訂立主要在於信徒紀念主的復活,並期待他的再度來臨。
2、聖周
聖周(Holy week)是紀念耶穌基督受難前後事跡的節期。根據教會規定,時間為從棕枝主日至復活節的一周。希臘正教教歷和天主教教歷稱這一星期為偉大的一周,據稱上帝在這一星期實行了偉大的事業。
3、本堂節日
本堂節(Altar Holidays)日亦稱“本堂節”或“教堂節”。本堂節日是為紀念基督史上各種重大事件、聖母和聖徒而建造教堂及其祭壇的節日。形成於各地正式接受基督教並開始建造教堂的時期。其教堂往往用某個被視為本堂區教徒保護者的聖徒來命名的。這種節日因此頗具地方特色,為當地居民所重視。其紀念活動亦極為隆重,有時會持續數天。主要在農村流行,成為其民間傳統。
4、濯足節
濯足節(Maundy Thursday)是基督教紀念耶穌建立聖體聖血之聖餐禮的節日。根據耶穌在受難前夕最後晚餐上為十二門徒洗腳所作出的榜樣而定為節日。教會規定在該日舉行濯足禮,以追隨耶穌謙卑、仁愛之舉來完成其授權的事業,實現其新約。天主教紀念儀式包括在上午的彌撒中祝聖聖油,以供全年之用;在下午4時至9時舉行彌撒和濯足禮,然後列隊供奉聖體在教堂內遊行到一特別祭台,教徒可在此朝拜聖體直至受難節紀念禮儀的開始。自1956年起,天主教會規定這一天早晚都有禮拜活動,在晚間的儀式中要實行濯足禮,即禮儀性地為12個人洗腳。東正教會在這一天也舉行濯足禮。
5、聖周四
聖周四(Holy Thursday)是基督教紀念最後晚餐的節日。以聖餐禮作為體現耶穌仁愛的愛宴、以濯足禮來仿效耶穌的謙卑和無私。
6、宗教改革紀念日
宗教改革紀念日(Reformation Day)是基督教新教紀念宗教改革運動的節日。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貼出《九十五條論綱》,從而開始宗教改革運動,最終導致新教的創立。北德新教地區最初以宗教改革被官方正式承認的日期為紀念日,而南德新教徒則以遞交《奧格斯堡信綱》的6月25日為紀念日。1667年薩克森把路德張貼其改革論綱的10月31日定為節日,後被大家所接受,從此在教會中通用。其紀念活動包括感恩禮拜、集會和發表宣言及公告等。
7、祈禱日
祈禱日(Rogation Days)是天主教專門祈求農作物豐收的節日。包括大、小兩個祈禱日,大祈禱日為4月25日,小祈禱日為復活節後的40天(即基督升天節的前3天)。
8、聖日
聖日(holy days of obligation)是天主教會規定除星期日以外信徒必須與星期日同樣舉行彌撒和禁絕不必要工作的日子。原來各主教有權為本教區規定新的聖日,因此聖日的數目紛然不一。17世紀教皇烏爾班七世把聖日限定為每年36天。1918年鑑於非法定假日難以舉行宗教儀式,天主教會乃規定聖誕節、淨心節(元旦)、顯現節、耶穌升天節、基督聖體節、聖母升天節、聖彼得聖保羅節、萬聖節、聖母無原罪始胎節、聖約瑟節十天為聖日。但有些國家聖日的天數不盡相同或日期有所改動。東正教各教派教會各有自己規定的聖日,在數目上一般多於天主教。

節期列表

節期
日期
公曆(由於東正教曆法不同)
不同教派是否守此節
天主教
新教
東正教
耶穌受割禮日
1月1日
1月13或14日
謝肉節
1月6日
顯現節
1月6日
1月18日或19日
聖母行潔淨禮日
2月2日
2月14日或15日
懺悔節
大齋節首日(灰的星期三)之前的星期二
大齋節
2月4日至3月11日之間
正統節
大齋期間的第一個星期日
聖星期六
復活節前的星期六
受難節
復活節前的星期五
棕枝主日
復活節前一周的星期日
復活節
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間
聖母領報節
3月25日
4月6日或7日
耶穌升天節
5月1日和6月4日之間
五旬節
復活節後的第五十天
三一主日
聖靈降臨節後的星期日
基督聖體節
三一主日後的星期四
聖母往見節
7月2日
主顯聖容節
8月6日
8月18日或19日
聖母升天節
8月15日
8月27日或28日
聖母聖誕節
9月8日
9月20日或21日
舉榮聖架節
9月14日
9月26或27日
米迦勒節
9月29日
東正教會定於11月8日
諸聖日
11月1日
萬聖節
11月1日
萬靈節
11月2日
聖母進殿節
11月21日
12月3日或4日
聖王基督節
降臨節之前的星期日
降臨節
11月30日前-聖誕節
感恩節
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
聖誕節
12月25日
1月6-7日
聖家節
聖誕節後的第一個主日
聖周
濯足節
祈禱日
聖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