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津詹之戰

基本介紹

  • 名稱:埃爾津詹之戰
  • 地點:小亞細亞埃爾津詹
  • 時間:1473年8月11日
  • 參戰方:奧斯曼帝國;牡羊王朝
  • 結果:奧斯曼獲勝
簡介,中亞之王留下的歷史問題,曇花一現的盛世,埃爾津詹戰役,戰役總結,

簡介

1473年8月11日,在小亞細亞半島北部的山區高原上,12000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士兵戰死沙場。帝國的安納托利亞省總督也在混亂之中被敵軍騎兵陣斬當場。如此強悍的攻勢來自和土耳其人同屬突厥語民族的土庫曼人,他們的牡羊帝國已經成為了當時中亞與西亞地區的強大霸主。然而土耳其軍隊還是在征服者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領下,力挽狂瀾,將當面的敵軍打得粉碎。
埃爾津詹之戰

中亞之王留下的歷史問題

早在1473年的戰役前大半個世紀,奧斯曼帝國與東面的牡羊王朝的矛盾便已結下。
14世紀後期--15世紀初的中亞之王帖木兒14世紀後期--15世紀初的中亞之王帖木兒
雖然同屬源自中亞的突厥語民族,但奧斯曼人卻在牡羊王朝土庫曼人之前便已來到小亞細亞半島居住。他們在13世紀的蒙古西征浪潮中,從現代土庫曼斯坦的老家向西,最終來到後來的功成名就之地。相比之下,牡羊王朝的土庫曼人則要等到14世紀,才加入已經控制中亞的蒙古伊爾汗國麾下。在一系列的蒙古王公內戰後,逐步向西遷徙。而在當時的西亞地區,早於他們或在差不多時間裡遷徙的突厥部落還有很多。
奧斯曼人在1326年接受了同樣是突厥人建立的宗主--羅姆蘇丹國的封地,從而開始了自己有別於其他突厥國家的發展道路。此後的奧斯曼人一路高奏凱歌,到下一個世紀初時,已經成為了一個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地區強國。牡羊的土克曼人則在1378年在更東面的安南托利亞高原地區建立。雙方又因為蒙古帝國繼承人帖木兒發動的大規模征伐而在戰場上兵戎相見。
1402年的安卡拉大戰,帖木兒裹挾著來自中亞和西亞的大量軍隊,入侵安納托利亞。土克曼人的牡羊王朝明智的選擇了同這位當時最可怕的將領聯合,在戰役中與奧斯曼大軍對壘。
但在戰役剛開始時,牡羊王朝的突厥式騎兵們原本選擇與奧斯曼人站在一起,位於全軍的右翼外側。後來,這些突厥人與左翼的蒙古韃靼人一起選擇倒戈,直接造成了奧斯曼軍隊的慘敗。作為回報,帖木兒將迪亞貝克爾冊封給了這些加入他的突厥騎兵。牡羊王朝也就有了自己第一塊穩定的基本盤。
安卡拉之戰--一場中亞與西亞蒙古突厥勢力的大亂鬥安卡拉之戰--一場中亞與西亞蒙古突厥勢力的大亂鬥
此後的幾十年里,奧斯曼人一直注重於重組自己的帝國,並在歐洲的巴爾幹地區與各方勢力較量。東方此時並不是他們的戰略重心。直到1453年,土耳其軍隊攻占君士坦丁堡後,東方的問題才被歷代蘇丹所重視起來。
牡羊王朝也並沒有因為獲得了領地而馬上雞犬升天。在他們東面的亞美尼亞山區,居住在凡湖一帶的另一支突厥力量組成了與之針鋒相對的黑羊王朝。由於牡羊王朝信奉遜尼派伊斯蘭教而黑羊王朝則受波斯影響走了什葉派路線,所以兩股都在旗幟上畫上羊的勢力勢必會有一系列惡鬥。
安卡拉之戰中奧斯曼蘇丹被帖木兒俘虜安卡拉之戰中奧斯曼蘇丹被帖木兒俘虜

曇花一現的盛世

1453年,當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順利進入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時,牡羊王朝也迎來了歷史上最強勢的君主烏宗·哈桑。這位出生於底格里斯河上游的迪亞爾巴克爾的突厥貴族,將在其不長的統治生涯內將牡羊王朝從一個西亞山區小國,變為雄霸西亞的強國。
牡羊王朝的巔峰統治者--烏宗.哈桑牡羊王朝的巔峰統治者--烏宗.哈桑
征服者默罕默德二世征服者默罕默德二世
由於從蒙古人的伊爾汗國開始,中亞與西亞的很多地方就逐步開始了軍事貴族與士兵的土地分封軍功制,所以任何興起的王朝都可以在廣袤的地域內擁有數目可觀的騎兵兵源。但相應的,中央王權可能因此衰退,出現地方貴族不服管理,甚至抱團反抗蘇丹或汗的慘劇。相比中世紀的西歐封建采邑,中東的突厥或阿拉伯軍事貴族在自己的大小領地內權力更大。除了享有賦稅供養之外,還掌握著采邑內的司法裁判權與立法權。當中央王權不在強勢君主手中時,各地貴族就形同地方上的小國王一般逍遙。
信奉什葉派的黑羊王朝趕在牡羊之前首先壯大,統治著現代的亞塞拜然、伊朗西北部與伊拉克。但卻因為無力控制大部分軍事貴族力量而陷入持續性的動盪與內亂。也正是這種內亂,給了原本蝸居一隅的牡羊人以絕好的機會。哈桑在1467年,決定性的擊敗了黑羊王朝的賈哈恩·沙赫,將首都搬遷到了伊朗西北部的大城--大不里士。此後,他向南進軍伊拉克地區,擊敗了夕日宗主帖木兒王朝的軍閥阿布·薩伊德,飲馬波斯灣。最終,一路高奏凱歌的牡羊騎兵向東進入了伊朗東部與阿富汗西部的錫斯坦地區,基本完成了牡羊王朝的擴張大業。
首先壯大的黑羊王朝首先壯大的黑羊王朝
為了控制急速增漲的帝國面積,哈桑開始引入傳統的波斯宮廷政治手腕,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領主的勢力。如此一來,中央的收入不僅增漲,地方上的稅收也得到減免,剩餘的財政稅款則被用於興修水利設施,反過來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增漲。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封建軍事貴族們雖然被管制,卻依然是帝國可以隨時徵召的軍事力量。為了更好的規範自己手中的軍事力量,哈桑時代的牡羊王朝還規定:
凡是丟失武器裝備的人,死刑!
保管不當致使武器鏽蝕或損壞的人,重打50鞭!
列隊不整齊混亂,每人重打100鞭!
這讓坐擁數萬騎兵力量的牡羊王朝成為了當時西亞和中亞地區數一數二的軍事力量。夕日巔峰時代的帖木兒王朝曾經被西方的威尼斯人認為擁有100000精銳騎兵。而哈桑時代的牡羊軍隊繼承了帖木兒王朝的大量資產,騎兵數量也在50000以上,全部軍隊則可以達到120000人之多。
傳統的中亞-波斯式具裝騎兵傳統的中亞-波斯式具裝騎兵

埃爾津詹戰役

由於毗鄰小亞細亞半島與海岸沿岸,牡羊王朝一直同位於北方沿海的特拉比松山區的拜占庭希臘人關係曖昧。退守特拉比松的科穆寧家族也一直以拜占庭帝國正統自居,通過聯姻與結盟,同義大利人、喬治亞及牡羊王朝都有著合作關係。哈桑的母親與妻子皆是來自科穆寧家族的拜占庭貴族。
全盛時期的牡羊王朝全盛時期的牡羊王朝
1453年,君士坦丁堡落入奧斯曼人之手後,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便著手在黑海地區進行擴張。特拉比松的拜占庭勢力就成為了眾矢之的。1461年,蘇丹的大軍包圍了易守難攻的特拉比松城,最終滅亡了拜占庭勢力的最後一支。預感奧斯曼帝國將開始東擴的哈桑開始尋求威尼斯人的幫助,但內部問題還是讓這次聯盟沒有任何效果。相反,奧斯曼軍隊搶在雙方聯合之前就已經結束了對威尼斯各希臘領地的入侵,從而迫使威尼斯人向帝國割地、納貢。
15世紀初的特拉比松15世紀初的特拉比松
15世紀的威尼斯軍隊15世紀的威尼斯軍隊
到了1472年,更加劍拔弩張的雙方已經以通信的方式進行了大量的筆頭較量。依然獲得威尼斯聯盟承諾的牡羊勢力還一直支持居住在小亞細亞半島東部的什葉派團體反抗奧斯曼人的管理。這迫使穆罕默德二世在1472年下定決心,通過直接開戰來打擊對手。80000奧斯曼大軍從歐亞各地的領土上被召集過來,讓此戰成為了安卡拉戰役后土耳其人在東部進行的最大規模戰鬥。
1473年5月,穆罕默德二世的軍隊首先在尼科西亞擊敗了趕來阻截他的一支牡羊軍隊。雙方的第二次較量則發生在這一年的8月11日。為了迅速進軍牡羊王朝的腹地,穆罕默德的土耳其軍隊必須經過幼發拉底河上游一帶的埃爾津詹,這座城市是控制東西方向上交通走向的要道。
傳統中亞手抄報上的中亞具裝騎兵傳統中亞手抄報上的中亞具裝騎兵
哈桑當然不希望奧斯曼人進入他苦心營建的核心區域,希望在埃爾津詹這個要道節點上擊潰對手。他號稱十萬的大軍中有不少繼承了傳統突厥-波斯戰術的具裝騎兵,無論騎手還是馬匹都有厚重的鎧甲保護。任何陣列不穩固的步兵或裝備較差的騎兵都可能在他們面前迅速崩潰。大量的突厥-波斯輕騎兵則在他們的兩翼進行騷擾和掩護作戰,使用手裡的中亞複合弓殺傷大意的對手。不少波斯北方的弓箭手和山地步兵也加入了哈桑的軍隊,他們可以在前哨戰與追擊中有效的打擊奧斯曼人。也可以在戰鬥中掩護騎兵進行衝鋒與折返機動。
正是這樣一支經過了蒙古大征服時代與帖木兒王朝洗禮的力量,在埃爾津詹的戰鬥中擊潰了大量奧斯曼軍隊,並殺死了他們的安納托利亞總督。
大量繼承了帖木兒時代軍事構成系統的牡羊軍隊大量繼承了帖木兒時代軍事構成系統的牡羊軍隊
然而,作為一支縱橫歐亞大陸,見識過各種類型對手的軍隊。奧斯曼土耳其人也儘可能的吸收了更多來自各個文明系統內的士兵與戰術。
當源自昔日阿拉伯帝國時期就存在的阿扎普炮灰輕步兵被牡羊騎兵衝垮後,部署在兩翼的西帕希封建騎兵開始展開反擊。但來自安納托利亞的大量突厥系騎兵顯然不是裝備更好的遠親對手,在中亞具裝鐵器的碾壓下,節節敗退。而左翼來自歐洲的魯梅利亞(魯米利亞)省騎兵,由於在裝備上更加接近歐洲騎士標準而得以頂住。
來自歐洲和亞洲的西帕希騎兵來自歐洲和亞洲的西帕希騎兵
在中央陣地上,奧斯曼人的近衛軍步兵將過去胡斯起義者慣用的戰車帶到了亞洲,並將歐式的火炮和一些火門槍也帶到了當地。當10%的火器配合90%比例的土耳其複合弓一同射擊,已經是強弩之末的牡羊騎兵開始停滯不前。
戰前,一直與哈桑眉來眼去的威尼斯人曾經許諾提供給牡羊軍隊以最新式的義大利洋槍洋炮。然而直到戰爭結束,威尼斯人的承諾都沒有兌現。這些謹小慎微的商人一直不希望過度的刺激奧斯曼人,給自己在東方的商業利益造成麻煩。結果,缺乏洋槍洋炮的土克曼人只能以落後的中世紀武器去面對土耳其軍隊了。
使用早期火槍對抗騎兵的奧斯曼步兵使用早期火槍對抗騎兵的奧斯曼步兵
穩住陣腳的穆罕默德二世下令預備隊位置上的西帕赫騎兵進行反擊。這些奧斯曼軍隊中最精銳的騎兵同樣是人馬具裝的精銳。在他們的引導下,已經潰敗的左翼亞洲騎兵們紛紛返回戰場,一同將已經疲憊不堪的牡羊軍隊徹底擊潰,意在保存實力的牡羊軍事貴族,率領部曲紛紛逃亡。
哈桑本人雖然得以倖免,牡羊軍的損失也很可能小於奧斯曼軍,但哈桑作為軍隊骨幹的精銳騎兵損失慘重,這對他本來就不強的國家掌控力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他的一個兒子也死在了戰場上。匆匆逃回大不里士的他,只能向穆罕默德二世求和。
人馬具裝的奧斯曼近衛軍騎兵人馬具裝的奧斯曼近衛軍騎兵
此後他的國家與統治每況愈下,雖然他在1476年還成功的指揮了對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的劫掠作戰,但一切都已經難以挽回。他死後,國家的中央強權徹底失效,各地貴族間的紛爭再次大量湧現。最終,牡羊王朝在1502年被積聚實力多年的什葉派民兵領袖伊斯瑪儀一世奪取了首都,正式宣告滅亡。

戰役總結

長久以來,騎兵都是古代戰場上的決定性力量之一,在浩瀚的人類戰爭史中占據了大量章節。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科技的發展,騎兵在中世紀的後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瓶頸。1473年的埃爾津詹之戰,以騎兵立國的西亞牡羊王朝,便是這個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祭品。他們在一場功虧一簣的騎兵大戰中,輸給了自己落後的武器技術以及掌握更先進科技水平的奧斯曼土耳其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