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柔聖母廟

坤柔聖母廟

坤柔聖母廟坐落於山西省吉縣縣城東北8公里謝悉村土垣上。四周山巒環繞,視野廣闊,廟址居高臨下。始建於宋天聖元年(1023年),元延祐七年(1320年)重修,明隆慶四年(1570年)局部重建,現存坤柔聖母殿為元代遺構。面寬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式屋頂。殿內減柱造,四根金柱移於次間,柱頭施大雀替,額枋兩層,分置上下,形成井字形梁架。下層設抹角梁,上層施欄額和普柏坊,前後檐及兩山由爬梁承托荷載,中心由斗拱挑承著垂蓮柱,結成疏朗的藻井,結構之奇巧,為我國古代建築中所少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坤柔聖母廟
  • 地理位置:山西省吉縣
  • 始建:宋天聖元年(1023年)
  • 文獻:《辭海》
簡介,石刻藝術,歷史,保護,宗教,特色小吃,氣候,

簡介

坤柔聖母廟又名皇天后土廟,或可以直接稱為后土廟。是祭祀土地的場所,是百姓祈求雨水、祈求農業豐收、子孫滿堂的場所。坤柔聖母廟裡供的是后土娘娘,民間也俗稱娘娘廟。
坤柔聖母像坤柔聖母像
《辭海》對於后土的解釋有三:
一為古代對大地之稱,與“皇天”對舉。
二為土地神,亦指祀土地神的社壇。
三是古代掌管有關土地事務的官。
遠古時期,人類看到土地具有滋生萬物的功能,便產生了“土地是滋育萬物生靈的基礎”的認識。於是人們像敬重帝王一樣的敬重土地,並在土字前邊冠以帝王之辭“後”。正如杜預所註:“土為群物主,故稱後也。”這一時期人類對於土地的崇拜是出於對土地負載萬物、滋育萬物能力的頂禮膜拜。人們將土地滋生萬物的能力與女性的生殖能力想聯繫,將后土塑造成女性的形象,即“地母”。

石刻藝術

掛甲山石刻在山西吉縣城南里許掛甲山。此地背依錦屏山,面臨清水河,楊柳夾崖,拱橋如虹,景色優美。
石刻石刻
據縣誌記載,唐尉遲敬德出征寓此,曾在錦屏已掛甲,更名掛甲出。也有傳說唐太宗秦瓊奔赴長安,曾掛甲山巔,故名。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在山腳石崖上雕造佛像五區,每區二至三龕,龕人火焰式,龕內內多為一佛二菩薩,龕為座為覆蓮瓣束腰須彌狀,菩薩脅侍兩側。其中臥佛一龕,右手托腮,左膝徽曲,造型生動,神態自如。雕造手法剔地突起與線雕相結合,與其他石窟中圓雕相較,別具一格。

歷史

隨著社會的發展,母系氏族社會逐步瓦解,人類歷史的發展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后土在這一時期由女性神轉化為男性神,並與具體的歷史人物聯繫到一起。西漢政權鞏固後,漢武帝開了由國家統一祭祀后土的先例,並把它作為定製.此後,歷代封建王朝皆把后土列入祀典,使其成為與皇天上帝相對應的、總司大地的大神。這一時期的后土崇拜主要是對土地的自然屬性和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力的膜拜。土地成了有地域、有民族的一方土地神祇,被稱為土地爺、土地公、后土神以及後來演變出的城隍等。漢元鼎四年(前113年),漢武帝劉徹在雍舉行祭祀皇天典禮後,詔令在汾陰脽上建立后土祠,並在14年間(前113年——前100年)先後6次親自祭祀后土,與祭祀皇天之禮相同。
坤柔聖母廟中的石柱坤柔聖母廟中的石柱
值得一體的是,由於西漢時陰陽哲學的影響,人們認為開天闢地之後,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天陽地陰,天父地母,因此人們就把后土塑造為女神,與皇天相對稱。漢代以降的漫長歲月中,后土神均以女性的形象出現。又如:公元433年,北魏遺官去今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嘎仙洞告祭祖先舊墟,刻下祝文,其中有“皇皇帝天,皇皇后土”,天為陽,地為陰,帝與後相對應。後來后土為道教所吸收,列為四御之一,其中承天啟效土地祗即后土,后土成為主管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大地山河的女神,稱為后土娘娘。后土祠正殿楹聯:“後配六合之天至上至尊聖德自應崇代代,土為萬物之母資生資育世人所以稱娘娘。”,為遊客很好了闡釋了“后土娘娘”的含義。

保護

掛甲山摩崖造像(包括謝悉坤柔聖母廟)(第二批省保)
時代:隋、唐、元
地址:吉縣城南0.5公里掛甲山
摩崖造像始鑿於開皇二年(582年),唐、宋、金時期多有補刻。現存摩崖石刻隋、唐風格尤甚,個別龕為金代風格,宋代摩崖造像無實物保存,唯有石刻題記存留於此。
造像鑿刻於坐南朝北的山崖下端,由西至東共有造像5區,每區2一3龕,多為火焰式或尖拱形。雕飾手法基本採用剔地突起與線雕相結合,與其它石窟中圓雕相比,別具一格。
謝悉坤柔聖母廟始建於宋天聖元年(1023年),元延佑七年(1320年)重修,明隆慶四年(1570年)局部重建。現僅存聖母殿,為元代遺構。大殿面、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頂。減柱造,前檐施大額枋兩層。

宗教

后土信仰因為其內涵的原始性、包容性而形成其複雜性。后土在民眾生活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並且其職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的發展變化。在人類社會早期,后土是承載萬物、孕育萬物的大地神靈,是萬物之母,保證豐產是其的主要職能。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后土神的自然屬性逐漸被社會屬性所取代,轉變成與管理社會專門事務有關的人格化的神靈。如共工之子句龍就是管理土地的官員,被尊為后土神。封建社會前期,后土由封建帝王專門祭祀,並作為尊天敬地、美報神靈的對象,統治者紛紛祭祀於汾陰后土祠,證明自己統治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后土神靈起著維繫封建統治的作用。
同時,由於在傳統農業社會中,男性擔負著生產勞動、贍養老人、生命傳承等權利與義務,民眾的求子熱情始終不減,給后土神(女性神)又附加了掌管生育的職權。漢族自古有土葬之俗,人死後埋入地下,所以民間認為人死入土就投入后土的懷抱。這種觀念又導致了大地之神后土又是幽冥之中靈魂世界主宰的說法.進入現代文明社會以後,民眾生活日趨豐富,利益訴求逐步趨於多樣化,后土神被塑造成了有求必應、無所不管的全職神靈,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難題都可以求助於她。后土神的主要職能已經由主管土地變為主管生育送子,此外,保佑風調雨順、土地豐收,保障人們平安健康,懲惡揚善、伸張正義,招財進寶也在她職能範圍之內。

特色小吃

饊子,是洪洞縣獨有的一種油炸食品。據《洪洞縣誌》載:每年農曆二月二,洪洞、趙城兩縣要在廣勝寺進行祭水廟會。逢此日,廣勝寺人山人海,兩縣縣令及地方紳士都來參加。但見廟會中有敲鑼打鼓的,有放三眼沖的,還有賣油糕、豆腐菜、羊雜燴等各種風味小吃的。在這眾多的攤點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兩縣來的烹飪高手,在此架起油鍋炸饊子。這既是一場技術表演比賽,又是祭水前的必要準備。待炸出的饊字在大方桌上堆成了“山”,人們便開始祭水。祭水由“水神廟”的高僧主持,主要內容是向蓮花池投饊子。說來奇怪,每投進10個饊子,到了分水亭,必然分成北面7個,南面3個。經過測量,北面的水流量之比為7:3。為什麼三、七分水,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很早以前,洪洞、趙城兩縣人為爭奪霍泉水經常發生爭鬥,甚至出了人命。後來兩縣達成協定,在滾沸的炸饊子的油鍋里,放10個銅錢,每縣推選出一個代表用手撈,依據撈出的銅錢數分水。結果趙城代表撈出7枚,洪洞代表撈出3枚,於是便修築了這個三、七分水的亭子。洪洞縣參加祭水炸饊子的最後一位師傅為梁二爺(已去世),現在炸饊子的傳人為楊永祥。

氣候

四周山巒環繞,視野廣闊,廟址居臨下。始建於宋天聖元年(1023年),元延佑七年(1320年)重修,明隆慶四年(1570年)局部重建,現存坤柔聖母殿為元代遺構。
炎炎夏日,漫漫寒冬,皆不適合至此旅遊。而春季此處則日溫差大、風沙多,旅遊更不適宜。而秋高氣爽之時,這裡氣候溫和,出行方便,實屬旅遊的最佳時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