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兒井民俗園

坎兒井民俗園

坎兒井民俗園是,距市中心僅三公里。民俗園包括坎兒井、坎兒井博物館、民俗街、民居賓館、葡萄園等,它將具有悠久歷史的坎兒井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庭院式民居賓館融為一體,既能讓人們參觀有400多年歷史的坎兒井及其歷史發展過程,又能了解維吾爾族民俗情況,是當今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集參觀、觀賞、購物、度假為一體的旅遊景點。走進民俗園,在品嘗淳正的民族風味小吃的同時,還能欣賞到濃郁風情的維吾爾歌舞表演,步入坎兒井博物館,可以通過最生動、最直觀的方式,感受這凝聚著勤勞與智慧的人間奇蹟。

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坎兒井民俗園是
  • 地理位置:新疆吐魯番市亞爾鄉新城西門村
  • 註冊資金:2200萬元
  • 占地面積:146800平方米
  • 成立時間:2000.7
  • 投資公司烏魯木齊市辰野名品有限責任公司
地理位置,景區級別,坎兒井賓館,坎兒井,坎兒井群,地下運河,智慧豐碑,自然地理,灌溉系統,坎兒井史,百年老井,

地理位置

吐魯番坎兒井民俗園位於吐魯番市亞爾鄉新城西門村,地理坐標位於東經89º08′33″,北緯41º57′7″。2000年7月由中外合資企業烏魯木齊市辰野名品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興建,註冊資金2200萬元。占地面積14680平方米。
坎兒井民俗園導遊圖坎兒井民俗園導遊圖
民俗園的經營項目主要有古坎兒井、坎兒井博物館、民族歌舞餐廳、民居賓館、葡萄園和商場。是集餐飲住宿、民族歌舞、休閒度假、觀光購物為一體的旅遊景區。 坎兒井自建成開業以來,先後投資1500萬元修建了坎兒井賓館、坎兒井博物館、坎兒井民族餐廳等。

景區級別

國家AAAA級景區
2011年8月23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與《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推薦,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坎兒井民俗園達到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準的要求,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研究決定,現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坎兒井賓館

2004年5月,坎兒井賓館被吐魯番地區旅遊局評為三星級賓館。2005年1月,我公司又投資150萬元對景區古坎兒井參觀通道進行維護,既消除了古坎兒井的安全隱患,又增加了坎兒井的文化內涵。2006年6月28日,景區通過了北京世標認證中心的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和GB/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三證的取得,為企業的管理向國際標準看齊奠定了基礎。
坎兒井民俗園賓館建立於2000年10月,2003年被自治區旅遊局評為涉外三星級賓館,賓館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整個賓館採用民族式建築特色,賓館大廳設有音樂茶座,休息廳,明亮優美的環境是客人休息、聊天的理想場所,賓館交通便利,距吐魯番火車站34公里,距飛機場230公里。
賓館分為民居式和賓館式客房,民居式客房46套,賓館式客房16套,同時可接納130人入住。對客服務項目齊全,可提供加床服務、擦鞋服務、洗衣服務、熨燙服務、叫醒服務、訂車服務、訂花服務、棋牌服務、麻將服務等全方位客房服務。賓館採用環保型太陽能熱水,房間設施配備齊全,電視、電話、空調,衛生間配備有四巾(面巾、方巾、浴巾、地巾),一次性用品有洗髮液、捲紙、口杯、口杯墊、衛生袋、防滑拖鞋、垃圾袋、擦鞋紙、原子筆、火柴、香皂、牙具、梳子、浴帽、針線包、茶葉。
賓館另設有民族歌舞餐廳,用餐的同時可欣賞優美的民族歌舞。還設有桑拿、美容美髮、桌球室、棋牌室等多項娛樂設施。
近兩年來,景區經過不斷地完善硬體設施,加強軟體建設,以“一流的資源、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業績”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肯定,每年接待數十萬計的國內外遊客,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景區的發展過程中,該景區不但取得了經濟效益的豐收,而且在打造全國精品景區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先後被吐魯番政府評為“軍民共建單位”、“地區級青年文明號”、“消費者維權單位”“地區花園式單位”,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和國家AAA級景區,目前正在創建4A級景區而努力。爭取在2009年能夠順利通過4A級景區國檢工作。

坎兒井

坎兒井與長城、運河並列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坎兒井民俗園就是讓大家了解坎兒井是如何引出了地下河水,使沙漠變成綠洲的。吐魯番旅遊開發後,修建了形式典雅、古樸、富有伊斯蘭建築藝術風格的園林式賓館等各種文化遊覽服務設施,接待海內外遊客,向五大洲遊人展顯出她迷人的容顏。

坎兒井群

素稱“火洲”、“風庫”,氣候極其乾燥的吐魯番,很久以來就出現大片的綠洲。這奧秘之一,就是在吐魯番盆地上分布著四通八達,猶如人體血脈似的坎兒井群和潛流網路。

地下運河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古稱“井渠”。新疆的坎兒井主要分布在吐魯番盆地、哈密和禾壘地區,尤以吐魯番地區最多,計有千餘條,如果連線起來,長達5000公里,所以有人稱之為“地下運河”。“坎兒”即井穴,是當地人民吸收內地“井渠法”創造的,它是把盆地豐富的地下潛流水,通過人工開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坎兒井由立井、暗渠、明渠三個部分組成,在盆地邊緣由高向低打若干口立井,再將立井逐次從地下挖通邊境成串,水便從地下引出地表。
坎兒井暗渠坎兒井暗渠

智慧豐碑

坎兒井是勞動人民為了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根據本地氣候、水文特點等生態條件,創造出來的一種地下水道工程。新疆大約有坎兒井1600多條,分布在吐魯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庫車和北疆的奇台、阜康等地,其中以吐魯番盆地最多最集中,達1200多條,總長超過5000公里。參觀過坎兒井的人,無不為它設計構思的巧妙,工程的艱巨而讚嘆。它是中國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勤勞的豐碑!倘若到吐魯番游泳,在乘坐的汽車臨近吐魯番縣城時,在那鬱鬱蔥蔥的綠洲外圍戈壁灘上,可以看見順著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圓土包,形如小火山錐,坐落有序地伸向綠洲。這些就是坎兒井的豎井口。假如從高空俯視,這些土堆宛如珍珠串結的項鍊,半點著吐魯番這個古老而又煥發著青春活力的地方。

自然地理

坎兒井之所以能在吐魯番大量修建,是與這裡的地理條件分不開的。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克拉烏成山,每當夏季來臨,就有大量的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當水流出山口後,很快滲入戈壁地下變為潛流。積聚日久,使戈壁下面含水層加厚,水儲量大,為坎兒井提供了豐富的水源。吐魯番大漠底下深處,砂礫石由粘土或鈣質膠結,質地堅實,因此坎兒井挖好後不易坍塌。吐魯番乾旱酷熱,水分蒸發量大,風季時塵沙漫天,往往風過沙停,水渠常被黃沙淹沒;而坎兒井是由地下暗渠輸水,不受季節、風沙影響,水分蒸發量小,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所以,坎兒井非常適合當地的自然條件。
坎兒井明渠坎兒井明渠

灌溉系統

坎兒井是一種結構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統。它由豎井、暗渠、明渠和澇壩(一種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豎井的深度和井與井之間的距離,一般都是愈向上游豎井愈深,間距愈長,約有30至70米,愈往下游豎進愈淺,間距也愈短,約有10米到20米。豎井是為了通風和挖掘、修理坎兒井時提土之用的。暗渠的出水口和地面的明渠聯接,可以把幾十米深處的地下水引到地面上來。

坎兒井史

坎兒井的歷史源遠流長。漢代在今陝西關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術的創造,稱“井渠法”。漢通西域後,塞外乏水且沙土較松易崩,就將“井渠法”取水方法傳授給了當地人民,後經各族人民的辛勤勞作,逐漸趨於完善,發展為適合新疆條件的坎兒井。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興建的。據史料記載,由於清政府的倡導和屯墾措施的採用,坎兒井曾得到大量發展。清末因堅決禁菸而遭貶並充軍新疆的愛國大臣林則徐在吐魯番時,對坎兒井大為讚賞。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則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墾地,途經吐魯番縣城,在當天日記中寫道:“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弱,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坎兒井的清泉澆灌滋潤吐魯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變成綠洲良田,生產出馳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糧食、棉花、油料等。現在,儘管吐魯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庫,但是,坎兒井在現代化建設中仍發揮著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
林則徐林則徐

百年老井

吐魯番現有坎兒井,多是清代以後陸續建造和維修的,老井有百歲高齡。1845年,林則徐勘察吐魯番水利時,曾在日記中驚嘆這一奇特工程為“誠不可思議之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