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過趕年

土家族過趕年

在土家族地區,每進臘月,過年的氣氛便漸漸地濃了起來,忙碌了一年的土家人從置辦年貨開始,便將過年一步步地推向高潮。殺年豬、做煻糝、推豆腐、打粑粑、貼對聯、置辦團年飯菜等為過年做準備的活動一件件地在土家族聚居區被弄得紅紅火火,這種喜慶的氣氛直到正月十五日堂屋中撤下祭祀圍帳,擺手鑼鼓收場,整個年事活動才告落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家族過趕年
  • 所屬地區永順縣、來鳳縣、長陽縣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日期:2006年
  • 申報單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
  • 遺產級別:省
起源傳說,過年習俗,做煻糝,殺年豬,打粑粑,推豆腐,貼春聯,貼鬥神,吃團年飯,插柏梅貼錢紙,送亮,果樹過年,掃塵,守歲搶年,拜年,過年文藝,過年禁忌,傳承意義,

起源傳說

過年是土家族人最重要的節日,從內容到形式比土家族的其他節日都要隆重,持續時間也最長。土家族過年比漢族過年要早一天,即月大過臘月二十九,月小過臘月二十八,土家族人將這種比漢族提前一天的過年方式叫做過趕年。過趕年的緣由在現在的湘、鄂、渝、黔邊界一帶流行著多種說法,其中最重要而最廣泛的說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抗擊異族說。由於當時正處於戰爭頻繁時期,土家族人過年前探得敵人要乘過年時來偷襲,而在土家族地區認為,如果一個人連年都沒過,那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來年會不利順。為了打擊來犯之敵,也讓大家過上一個團圓年,頭領也就讓大家提前一天過了年,以便有充足的精力來痛擊來犯之敵。提前過年後的第二天,敵人果然來了,敵人不知道土家人已作好了充分準備,在鬥志旺盛的土家人的痛擊下,來犯之敵被打得落花流水,土家人在抗擊來犯之敵的戰鬥中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因為這個勝利的取得是源於提前過年作了準備,為了紀念這個節日,從此之後也就提前一天過年,並一代代沿襲下來,成為了土家族人的一種過年習俗。另一種是抗擊倭寇說。傳說在明嘉靖年間,倭寇(日本)入侵中國,土家人正熱熱鬧鬧地準備著過年的一切事宜,突然朝廷給土司王下了一道聖旨,調集土家族士兵趕赴東南沿海一帶抗擊倭寇,根據行程計算要按時到達指定的地點,也就無法過年了,為了讓這些馬上就要出發的官兵也過上一個年,土司王決定提前過年。待官兵們與家人團年後,土司王帶著這些官兵即刻奔赴了抗倭前線,按時趕到了指定的地點參加了抗倭戰鬥,並一舉大敗倭寇,取得了重大的勝利。為了紀念這次征戰勝利,同時也為表達廣大民眾對抗倭將士的深切懷念,每逢過年土家族人都要提前一天,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土家族人的一種過年習俗。

過年習俗

過年是土家族的一個重要而古老的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而獨特的風俗習慣代代相襲。雖然,這種過年被提前了一天而被稱為過趕年,但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風俗,流傳至今而被保留了下來,其內容的豐富多彩,持續時間之長,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也是少見的。土家族人的過年習俗主要有:

做煻糝

臘月里,做煻糝也是土家族人的一個重要的生活習俗。土家族煻糝是用糯米加工製成的。製作前取糯米浸泡一夜,用力搓洗,使之潔白髮亮,然後將糯米用蒸籠蒸熟,將蒸熟的糯米放在一個特製的直徑約20厘米的圓形竹圈裡,竹圈放在一塊光滑的木板上,然後藉助手掌的力量,推壓圓形竹圈內的糯米,使圈內糯米厚度均勻。將製成的圓餅輕輕移到要曬或用炭火烘烤的專用的地方。有的煻糝特別是用作禮品的煻糝,土家人還會用染成紅、藍等色的飯粒,精心擺設成各種字樣,如紅雙喜、福、壽等字。有的一個煻糝堆一個字,連起來就是“五穀豐登”、“豐衣足食”、“春色滿園”等;也有的繪上山水、花鳥或花邊圖案。一切擺繪完畢後,取出篾圈,放在太陽光下曝曬數日,待飯硬結乾透,即成為生煻糝。

殺年豬

過了冬至,土家人會選一個紅煞日殺年豬,據說來年可以養大豬。土家族聚居區殺年豬的氣氛也是熱熱鬧鬧的,屠夫這家進了那家出。殺年豬時會請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一起撮一頓,被請的人家也不會客氣。在土家族裡俗有“魚吃跳,豬吃叫”,就是說剛剛殺的年豬比其他什麼時候的肉吃起來都要香。土家族每家每年都會養豬,一般每戶養二、三頭,多的也有養七、八頭的。這些所養的豬除了用於賣肉掙錢,土家族人總會留一、兩頭用於自家過年時用。殺年豬時,主人家要準備好一盆糯米接豬血,蒸熟切成片狀烘乾,或加入五香在洗淨的豬大腿內慢火熏乾,就可做成土家族人特製的風味食品“血粑粑”,或炒或煮,都特別好吃。屠夫將豬殺後,會將肉按其部位砍成一塊塊的,分豬頭、豬腿、豬屁股和塊子肉等。豬腿多用於給岳父岳母拜年時用。豬肉砍好後在肉的表面塗上大量的食鹽,然後放在大缸或大盆里醃上一個星期時間,待醃透後,將這些肉掛在炕上以熏成臘肉(熏制臘肉的部分請參閱彭善斌撰寫的《苗兒灘臘肉》)。

打粑粑

年豬殺了,煻糝做了,接下來需要幹的事便是打粑粑,粑粑是土家人過年時節必須準備的食品。打粑粑時,一般是左鄰右舍幾家人合在一起來打或者兄弟哥嫂至親合在一起打,男女老少齊上陣,分工有序,有負責用甑子蒸的、有負責燒火的、有負責打粑粑的、有負責製作粑粑的,打粑粑的人一般都是幾個家中身強力壯之人,婦女主要負責製作粑粑,打粑粑的人和製作粑粑的婦女人數要多,其他的程式一般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完成。
土家人打的粑粑主要有糯米粑粑、高粱粑粑、小米粑粑。其做法是先天晚上將糯米、高粱、小米分別洗淨,泡上一個夜晚,第二天早上將其分別濾乾,用甑子將其分別蒸熟,然後,放在粑粑槽內用一丁字形的棒槌你來我往地打揉,將糯米、高粱、小米分別打得不見了顆粒、粘成一團糯米糰時,打粑粑的男人用棒槌將其弄起來,做粑粑的婦女則伸出手將其接住,一起放到擦洗乾淨的四方大桌上,由手巧的媳婦將糯米糰扭成大小合適的球形小團,分給其他製作粑粑的人。製作粑粑的人將這些球形小團放在一塊特製的木板下均勻地用力壓成圓餅,其大小一般有三種,經常用於食用的普通粑粑其直徑兩寸左右,厚一厘米左右。稍大一點的直徑約為一尺,最大的約需要糯米三、五斤,甚至十餘斤的,此種粑粑一般用於婚慶之類的喜慶日子。在粑粑快做完時,由心靈手巧、最會做粑粑的的婦女做幾個大粑粑,這種粑粑被稱為“破攏粑粑”,它既象徵“五穀豐登”,又顯示土家人的大方,並且,這種粑粑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傳說田姓土家族人祖先原有九兄弟和一個妹妹,妹妹嫁了後又多了一個女婿,由於他們強大的力量,皇帝擔心他們獨霸一方影響朝廷的統治地位,便派來官兵試圖將其斬盡殺絕,官兵來時正逢臘月二十八他們打粑粑的時候,看到來勢洶洶的官兵,弟兄們急忙將槽中打的粑粑分成幾坨用簸箕端上山。官兵走後,幾弟兄端著已經變硬而難以分開的粑粑回到家裡,吃時只有用刀子切成小塊燒起來吃和煎起來吃。後來,這九弟兄各居一方,生養後代,他們都沒忘記當年的苦難,為了紀念當年之事,此後過年時他們都製作幾個這樣大的粑粑用來分食,這種習慣也被他們的子孫後代承襲了下來,並漸漸變成了一種習俗。後來,這種粑粑一般都要留到正月十五,有的甚至留到過清明節時才吃。
粑粑製成之後,五個一疊放在案板上冷卻,乾冷後在家中一乾淨的器具里放上七、八天,然後再用山泉水浸泡,隔個十天半月換一次水。
土家族人打的粑粑有易存放、不易變質、易食用等特點,在土家人的生活中,粑粑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春天是農忙時節,有“你誤它一時,它誤你一季”的說法,此時時間至為重要,粑粑在這時節便被派上了很好的用處,火烤或者油炸既簡便實在又好吃,甚至可以帶進山中,隨便弄來一些乾柴,燃起一堆火便可燒起粑粑來。家中來客,圍著火塘拉了一段家常後,也能很快地用火塘三腳上鼎罐里燒的開水和著甜酒與粑粑一起煮來招待客人,給客人斟上滿滿的一碗,還客氣地說喝碗開水打打口渴。拜年時,粑粑也有了用處,在土家族地區有“拜年、拜年、粑粑上前”的民諺,言下之意是說粑粑是土家人走親串門的必備之物。尤其是土家人為兒子定親拜年時,一對大如明月象徵團圓的粑粑是必不可少的。

推豆腐

豆腐是土家族人過年時必備的一道菜。土家族人多聚于山區,豐富而甜美的山泉水為土家人製作的豆腐創造了特別優質的自然條件,用來自於大山之中的山泉水製作的豆腐口感特別香甜,吃起來更是回味無窮。其製作過程是:先天晚上將黃豆用山泉水浸泡,第二天早上將水濾出,用一小勺將黃豆一點一點地投進特製的小石磨中推磨。黃豆被推磨成黃豆漿後,放進吊在灶上大鍋上的包袱里搖晃,黃豆漿經過包袱過濾後進入鍋中,用一瓢瓜(土家族人對一種舀水工具的稱呼)盛約一升的冷漿待用,隨後將鍋子裡過濾後的漿燒開。在燒鍋子的過程中,將在火中燒好的石膏磨成粉,放入待用的冷漿里攪拌均勻,再將滲入石膏粉的冷漿沿著大桶內沿底倒入。待鍋里的漿燒開後,將其倒入該大桶內,蓋上蓋子約五分鐘後,取一筷子豎著插入桶內的漿中,看筷子能否脫離人手後直立在桶中,若筷子能直立(若不能直立,則仍需要用蓋子蓋住幾分鐘)。即可將其倒入專用於製作豆腐的豆腐箱裡的包袱內,用包袱將其稍稍包住,再將木箱的蓋子蓋上,上面放上一些重物,比如石頭。待過幾個小時後,豆腐就製作完成。製作好的豆腐可煎、可煮、可炸,其味道特別香美。在過年前一天,土家人會將這些豆腐用油炸成或三角形、或小長方形、或小正方形、或立方體的各種形狀的油豆腐,這樣炸成的油豆腐香味無比。

貼春聯

春聯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秦朝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出現了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木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能夠降鬼的大神“神萘”和“鬱壘”的名字,以此來驅鬼鎮邪。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在桃木板上題寫聯語以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於公元964年除夕在其臥室門上題寫的“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到了宋代以後,民間過年懸掛春聯已經很普遍了,王安石在《元日》詩中所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對當時懸掛春聯的盛況的一種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與原所掛的桃符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將春聯又稱為“桃符”。明代朱元璋定都金陵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以供他穿著便裝出巡時觀賞取樂。文人雅士為此在當時將題寫春聯當成一件文雅之事,寫春聯便成為了當時的一種社會風尚。到了清代,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春聯有的地方將它叫做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土家族人則將貼對聯叫做貼對子,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土家族人的美好願望,是土家族地區一種特有的文化形式。每逢過年,從土家族地區的鄉村到城市,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方”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貼鬥神

“鬥神”二字最早見於《禮記·喪服大記》,鄭玄註:“釋菜,禮鬥神也。”但鬥神所指何人,各地說法不一。但普遍的說法有兩種:一是認為鬥神所指是“神萘”、“鬱壘”。傳說黃帝時,神萘、鬱壘在度塑山下檢閱百鬼,遇到害人之鬼就用繩子捆起來扔給老虎吃,所以人們就用桃木雕成神萘、鬱壘的形狀掛在門上。二是認為鬥神所指是秦叔寶尉遲恭。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心情不好,常聽到臥室外有拋磚擲瓦,鬼魅呼叫的聲音,弄得他無法入睡。他就把這件事告訴了群臣,秦叔寶道:“臣生平殺敵如切瓜,收屍像聚螞蟻,還怕鬼魅嗎?”於是他和尉遲恭立於宮門外把守。至此果然安靜如初。後來李世民為了免除二位大將的辛苦,畫了二人的全身像,手持鞭、鐧貼於左右門上,邪祟從此絕跡。上行下效,於是民間也把他們敬為鬥神。
土家族的鬥神畫像為秦叔寶、尉遲恭,也有貼神萘或其他威武之神的。土家族貼鬥神的習俗也是有緣由的,據傳,古時候,土家族居住地區連年戰亂,當時年歲也差,戰死、餓死之人很多。土家族人將這些死了的人稱為“慘死鬼”,過年時,這些“慘死鬼”會從四面八方趕來,闖入百姓家中享受些土家人供奉的香火、錢財。而只要他們進入了這些家裡,家中就會出現凶災,不但會危及一家老小,而且也會使來年五穀不豐,六畜不旺。後來,據傳門上貼有鬥神畫像的人家沒有出現那些凶災和不利的事,由此傳遍了各土家族聚集區,於是貼鬥神變成了土家人的一種過年習俗。

吃團年飯

土家族人過年,講的是合家團圓的歡樂,過年之前,遠離千里之外的親人也要趕回家來,全家老少團聚同桌吃飯,這叫吃團年飯。團年飯是土家族人過年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儀程。為了在過年這天搶年,辦好團年飯,土家人往往會提前一至二天來精心準備團年飯。土家族人有過小年過大年之分,過小年比過大年提前一天,有些地方過小年是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所辦的年飯簡單,要求也沒有過大年高。過小年一般從中午開始陸續進行,過大年時,則因姓氏的不同而出現差別,有的是早上,有的是中午,不管是早上還是中午,都會為搶年而將年飯弄得早早的,據稱,誰家在過年時吃年飯越早,越能夠在來年裡吉祥如意,在過小年和過大年這天都會為了來年吉祥如意而搶年放起鞭炮。
待年飯辦成後,要拿著香紙、臘燭、肉、粑粑、豆腐等過年時所吃的飯菜去敬八部大神,再到土地堂敬土地神,水井神等各種保護神,最後回到堂屋裡敬祖先。土家族人不僅把歷史上起過重大作用,傳說中有過赫赫戰功的遠古祖先當作族神頂禮膜拜,千秋祭祀,而且還將各自家族的列祖列宗,特別是血緣關係很近的上輩尊長當作家神常年供奉,香火不熄。每家堂屋都設有家先神位,謂之家先神龕。在過年這天,要將常年供奉在神龕上的家先牌位及香爐、蠟台,都取下來放在神龕下面的大桌子上。全家男人在輩份最高的長輩帶領下,面對家先牌位焚香燃燭,磕頭禮拜。一是請歷代家先與子孫後輩們一起吃個團年飯,過上一個愉快熱鬧的年;二是祈求家先保佑子孫後輩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財源茂盛、合家歡樂。直到正月十五才將家先牌位再供奉到神龕上。
在將各種年飯菜擺上桌後,每人還要夾一坨肉放在自己碗內的飯上,在飯上插上筷子,全家人站立於桌子四周,由長輩再在桌下燒紙錢,將三杯美酒撒於地上,恭請列祖列宗上桌吃飯了,隨後,放起鞭炮搶年,誰家的鞭炮在此時響得最早,誰家就會搶到來年的好年成。
將該敬的都敬過後,按輩份高低和席位大小入座吃飯,一般須將上位讓於吃年飯時輩份最大最年長的人,待長輩坐好後小輩才陸陸續續坐下。對於祭祀時所用過的飯菜,十二歲以下的小孩是不能吃的,傳說吃了會記憶力不好,多忘事,所以必須另盛飯給小孩們吃。平時小孩剩飯大人要批評,可吃團年飯時,小孩們碗裡剩的越多越好,意味著來年豐收有餘。
吃年飯的時間一般都要求比平時長,飯後不能立即抹桌、洗碗。傳說古時候土家人不得不經常與異族打仗,常年弄得不得安寧,有一年,土家人正忙著準備年飯時,土家族山寨里來了一個小孩子,對於小孩的到來誰也沒有在意,後來,才知道這個小孩是來“探水”(探聽情報)的,因為土家族人疏忽大意,山寨里的情況被小孩弄了去。土家人剛吃完團年飯,還沒來得及洗碗、抹桌時,敵軍就對土家山寨進行了猛烈的進攻,青壯年不得不立即投入了戰鬥,老人和小孩則逃到了後山的山洞裡藏了起來。敵軍被打退後,大家才回來抹桌、洗碗。後人為了吸取教訓,一直保持著這一習慣,並代代相傳成為土家族人過年時的一種習俗。
土家族人所辦的團年飯一定要用甑子蒸,甑子下層一般蒸的是大米飯,上層放上用小米或米粉子裹的坨坨肉,蓋上甑子蓋放在灶上用火蒸。團年飯這天的甑子飯甑得很多,一般需要吃到正月十五才能洗甑子。在所辦的飯菜中也需要辦一樣合菜,就是將肉絲、蘿蔔絲、白菜、海帶、冬粉、豬雜等放在一起煮,這種菜被稱為“賀菜”,這既是“合”的諧音,也有祝賀土家族祖先古時候在過年這天打了勝仗之意。這種“賀菜”人人必吃它幾口,取全家合樂,萬事合順之意,不吃家長會說你不懂事,但家長這天不會發火罵人,據稱一是怕得罪祖先,二是罵和被罵都有一種不祥之感。關於土家族架甑子蒸飯也是有來歷的。當年土家族官兵要過年時被朝廷徵調去抗倭,只得提前一天集中過年,因人數眾多,肉也無法一一切成片,只有將這些肉用斧頭和菜刀砍成一坨一坨的,然後在這些肉外面裹些小米蒸在甑子上層將其蒸熟,至於其它的菜,更是沒時間分別細炒了,只好將各種菜合在一起煮熟了吃。後來,這種方式代代相襲,逐漸變成了土家族過年時的一種弄菜的習俗。

插柏梅貼錢紙

過年這天,土家族的家家戶戶都會將弄來的柏樹枝和梅花枝插在神龕上、堂屋中柱上、大門上,這樣做與土家族祖先的戰爭生活環境有關。據傳,古代時,出征官兵因為要集中過年,由於人多,沒有那么多也沒有那么大的房子作餐廳來供這些出征官兵過年,許多官兵只得在村外梅花園中和松柏林中過年了。後人為了紀念那時土家族人戰爭時過年的生活環境,也就在過年時在堂屋的神龕上、堂屋的中柱上、大門上插上柏樹枝和梅花枝來以作紀念,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土家人過年的一種習俗。並且,土家族人在臘月二十九過趕年這天,還在門窗、豬圈、牛欄、雞籠、石磨等地方及犁、耙、鋤、打穀桶等生產工具上,家中的大型家俱上,附近的果樹上這些地方都要貼上壓歲錢(祭菩薩時的紙錢),以此預兆來年財源興旺,這些錢紙,直到正月十五才能扯掉燒毀。

送亮

即送燈。團年飯吃好後,還得去給已逝的祖輩一一上墳,土家人謂之“送亮”。土家族地區老人亡故後,孝子須帶上粑粑、煻糝等祭品與香紙蠟燭前往祖輩墳前祭祀,到了墳前時,將祭品擺在墳前,跪著點燃香紙蠟燭,隨後放上一掛準備的鞭炮。回家時,還要呼喚亡者與自己一同回家,以讓亡者也能回家過年。

果樹過年

臘月三十這天,土家族人會端著一個瓷盆,裡面裝著一些過年時的年飯菜,帶著一把磨得鋒利的斧頭,進到山裡給自家的桃樹梨樹、李子樹等各種果木樹餵飯菜。如果果樹上有孔,則取一些年飯年肉塞進這些孔里。如果沒有孔,則用所帶的斧頭在果樹的樹幹上砍出一道口子來,然後,將一些年飯菜塞進這些口子裡,再細心地用手將樹幹上的裂口抹嚴實,使飯菜不致掉下來。據稱給果樹餵飯後,果樹會長得更高更大,樹上結的果子會甜一些。

掃塵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過年掃塵的風俗。在土家族地區,每逢臘月三十(月小則為二十九)來臨,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前屋後屋裡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這一天,土家山區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在土家族人中有一種說法,在臘月三十這天,乾什麼都是比較利順的,如果在年前年後的其它日子掃塵,會給家裡帶來災難。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還有“除陳布新”之義。這一習俗寄託著土家族人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守歲搶年

除夕守歲搶年是土家族最重要的過年習俗活動之一。守歲,就是在舊年臘月三十(月小則是守二十九)這最後一夜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夜裡搶年就是待夜裡的公雞一叫,即刻點燃鞭炮放起來,關於這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據說遠古時期,有一種散居在深山密林中的名叫“年”的兇猛怪獸,它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的臘月三十夜裡竄到人群聚居之地嘗一次鮮,出沒時間也是天黑之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為此人們將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稱作“年關”,後來,土家族人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臘月三十晚上,各家各戶提前吃晚飯後,熄火淨灶,將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並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待“年”到來之時,用爆竹之類的將其驚走,以得到來年的興旺吉祥。後來,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搶年的習俗。
土家族人在年三十這天晚上,火塘里都會燒上一個大柴蔸,這大柴蔸被稱為“年火蔸”,年火蔸越大越好,因為年火蔸燒得越大就越徵兆著來年餵的豬也會越長越壯,日子也會越過越興旺。在這天晚上土家山寨家家戶戶堂屋內外燈火通明,男女老少通宵不眠,合家坐在火塘邊,稱之“守三十夜”。在守夜的過程中,土家人會熱熱鬧鬧談一年的年景,講來年的打算,講土家人往事,擺古今歷史,講各種奇聞軼事,全家歡聲笑語。守歲到公雞鳴叫,便放起鞭炮爆竹,誰家的鞭炮若在公雞一叫的瞬間響起,誰家來年就會興旺,就會吉祥如意,這是土家族人在吃過團年飯後的第二次搶年,如果在吃團年飯時沒有搶贏別人家的人,在三十夜守歲搶年時則會認真地拿著鞭炮,蹲在大門處,守著公雞叫;待公雞一叫,即刻將鞭炮放起來,緊接著整個村寨家家戶戶鞭炮震天。公雞一叫,爆竹一響,土家族山寨就歡騰起來,爭先出行並給土地菩薩拜年,爭先挑水,爭先推磨、舂碓,到處是一片歡聲笑語、熱氣騰騰的節日景象。當東方發白時,土家人便要“出行”了,即用爆竹迎接新年的到來。爆竹響過之後,土家山鄉便充滿了迎新春的氣息。節日的盛裝穿在身,走門串戶互相道賀譜寫一曲土家年節的快樂。

拜年

拜年是土家族最重要的傳統習俗,它是土家族人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正月初一這天,大人催促小孩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以便去拜年。拜年時一般從家裡開始,小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接受小孩拜年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交給小孩,尤其是分戶後的小孩必須先給公公婆婆、伯伯、叔叔等長輩拜年,長輩受拜後都須給小孩“壓歲錢”或準備好的花生、糖果、瓜子及其它的水果之類的東西,隨後小孩們則跑去土家村寨里的其他人家去一家家地拜,到了拜年的路上,小孩們便結成三五成群一夥去拜了,即便是平時有怨的人家,到了拜年這天,都會笑臉相迎。小孩們拜年去前,家裡的父母一般告訴小孩們,會吩咐男孩子走前面,女孩子走後面。
大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相說著“恭喜發財”、“四季如意”、“順心順意”之類祝福的吉祥拜年話語,走進任何一家裡,先都要說一句“給你們拜個年”,隨後便說其它的吉祥話,主人則會拿出家中準備好的東西送給拜年的人吃。
最正規的拜年,要算是年輕夫妻正月初一雙雙上岳父母家去拜年。女的背上花背籠,男的背上滿滿一背粑粑、煻糝和臘豬腿,女婿向岳父岳母磕頭拜年後,就在岳父母家住下來,正月初二不能出門去拜年,據稱是這天出門拜年不利順。拜年去後一般只能正月初四回家,在岳父母家坐得時間較長的也不能正月初八回家,在土家族人中有“七不出門八不歸”的說法。
如果帶著小孩在正月里走親戚,進屋時也需要帶上一些東西給親戚,在親戚家玩過幾天回家時,親戚則會給小孩們打發一些錢,並說上一些祝福小孩健康成長之類的吉祥話。

過年文藝

土家族地區民間過年時的民族文藝活動,異彩紛呈,古老而濃重,更增添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間,很多地方會跳擺手舞,其內容包括“闖駕進堂”,“紀念八部大王”、“兄妹成婚”、“民族遷徙”等歷史歌舞及原始的舞蹈“茅古斯”等。晚上點燃篝火,男女青年盛裝同跳“擺手”。隨著一聲聲的鼓點,土家人圍著場地擺起手來。頓時,鼓樂震天,擺手堂一片歡騰。還有趕廟會、唱大戲、耍獅子燈、舞龍燈、騎高腳馬等迎春文藝活動也很吸引人心。其中以舞龍燈最為流行,城鄉街坊村寨宗廟家族幾乎都扎“龍”。民間認為耍龍可保吉利,所以“龍”所到之處,鼓樂齊鳴,鞭炮不絕,多賜以包封。已婚未育婦女,往往讓“龍”轉繞其身,或讓“龍”在床上縮聚成圍,上騎一小孩,名曰:“麒麟送子”。

過年禁忌

土家族人崇拜祖先,迷信鬼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些特殊的禁忌,這些禁忌特別在一些年長者中仍在遵循著。在土家族人中有“正月忌頭,臘月忌尾”的說法。從臘月中旬開始,土家人一見面,嘴裡就要說著吉祥的話語相互恭賀。過年之前,要是與人發生爭執,會被認為是極不吉利的事情,它將預示著在新年裡辦事“不順”,特別是正月初一,這種禁忌更甚。臘月間,土家人無論有多大的隔閡,都不會“翻臉”,就連往日吵過架、拌過嘴的人們,此時也會拋掉前嫌,握手言和。
在臘月里打粑粑和做煻糝時,所蒸的米必須要一次成功,如果中途遇到波折就會被認為不吉利——來年不死人都會有其它災害發生。殺年豬也必須一刀殺死,不能補刀宰殺,否則就會有凶兆。在推豆腐時不能見四眼人(即懷孕者),否則以後會有災禍發生。臘月的牛日被視為紅煞日,忌出遠門,有“出門遇紅煞,一去不歸家”之說。
臘月二十九日,年飯上甑後,婦女不能做針錢,不能洗衣服,避免生活中與人發生口角。吃年飯時不準泡湯,怕來年垮田坎、土坎。過年這天不準吃粑粑,否則身上要長瘡。菜里不能放辣椒,否則來年“老吃辣子虧”,辦事不順利。大年三十吃團年飯時小孩不許吃豬尾巴,以免長大後留下搖頭的毛病。臘月三十忌挑水,否則會被認為觸動龍王而導致水災、旱災。不準殺生,說“麻雀都要過三十夜”,要讓各種動物安全愉快地過年,特別是還要在過年的這天給牛煮一些好東西餵。正月初一,忌說出“死”、“病”、“窮”、“殺”、“沒有”、“不要”、“背時”、“砍頭”等字眼以及與此相似相近的字音,忌吵架、罵人、哭泣。對去睡覺的守夜人,忌說去“睡覺”,要說“去挖金窖銀窖”。忌見稱桿,否則長年見蛇。正月初一至初三,不準掃地,怕把財神掃走了。正月初一至十五,大人小孩不能剃頭,以免秧苗會長成“癩子頭”。

傳承意義

土家族過趕年的習俗,反映了土家族人的生活觀念、思想情操和一定的宗教觀念。透過它,可以探索到土家族文化的歷史淵源。過趕年的習俗,表達了土家人對邪惡勢力的反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僅能世世代代促使土家這個民族的尚武精神不斷流傳,而且也是土家族反抗壓迫的備忘錄。過趕年習俗中,也體現了一種和諧的親情與和睦的人際關係,其內容的豐富多彩,時間之長,都具有很重要的歷史、藝術和文化研究價值。它對於提升親情關係、增強社會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可以說,土家族的過趕年起著一種社會調節器的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