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調節的彈性分析法

彈性論(Elasticity Approach)又稱彈性分析法,主要是由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家瓊·羅賓遜(Joan.Robinson)在馬歇爾個體經濟學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收支調節的彈性分析法
  • 外文名:Elasticity Approach
  • 又稱:彈性分析法
  • 提出者瓊·羅賓遜
介紹,四個彈性,前提假設,主要內容,舉例分析,評價,貢獻,局限性,

介紹

彈性論(Elasticity Approach)又稱彈性分析法,主要是由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家瓊·羅賓遜(Joan.Robinson)在馬歇爾個體經濟學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著重考慮貨幣貶值取得成功的條件及其對貿易收支貿易條件的影響。

四個彈性

價格變動會影響需求供給數量的變動。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與價格變動的百分比之比,稱為需求對價格的彈性,簡稱需求彈性供給量變動的百分比與價格變動的百分比之比,稱為供給對價格的彈性,簡稱供給彈性。在進出口方面,就有四個彈性,它們分別是:
(1)進口商品的需求彈性Em),其公式為:
Em=進口商品需求量的變動率/進口商品價格的變動率
(2)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Ex),其公式為
Ex=出口商品需求量變動率 /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動率
(3)進口商品的供給彈性Sm),其公式為
Sm=進口商品供給量的變動率/進口商品價格的變動率
(4)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Sx),其公式為
Sx=出口商品供給量的變動率/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動率
從上述四個公式可見,所謂彈性,實質上就是一種比例關係。當這種比例關係的值越高,就稱彈性越高;反之,比例關係的值越低,就稱彈性越低。

前提假設

1、其他條件不變,只考慮匯率變化對進出口商品的影響。
2、貿易商品的供給完全有彈性,即貿易收支的變化完全取決於貿易商品的需求變化。
3、不存在勞務進出口和資本流動國際收支就等於貿易收支
4、收入水平不變從而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就是這些商品及其替代品價格水平的函式。

主要內容

馬歇爾-勒納條件
貨幣貶值會引起進出口商品價格變動,進而引起進出口商品的數量發生變動,最終引起貿易收支變動。貿易收支額的變化,最終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由貶值引起的進出口商品的單位價格的變化;第二個因素是由進出口單價引起的進出口商品數量的變化。馬歇爾-勒納條件研究的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貶值才能導致貿易收支的改善。現舉例說明,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假定中國為本國,美國為外國,人民幣匯價從$1¥7 貶值到$1¥8,由此引起出口商品美元單價和出口數量變化的一組數據。
國際收支調節的彈性分析法
出口商品的國內單價
匯價
出口商品的美元單價
出口數量
出口的外幣(美元)收入
價格變動率(%)
出口數量變動率(%)
0
¥7
¥1/¥7
¥1
10000
¥10000
1
¥7
¥1/¥8
¥0.875
11000
¥9625
14.29%
10%
2
¥7
¥1/¥8
¥0.875
12000
¥10500
14.29%
20%
表1-1 不同彈性條件下貶值對出口收入(美元)的影響
從上表中看到,在第1 種情況下,人民幣從$1/¥7 貶值到$1/¥8,折算成美元的出口商品單價相應地從1 美元下降到0.875 美元。由於價格的下降,我們假定出口數量從10,000 增加到11,000,但是,出口的美元收入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從10,000 美元下降到9,625 美元。只有在第2 種情況下,出口數量從10,000 增加到12,000 時,出口的美元收入才從10,000美元增加到10,500 美元。這個例子說明,當出口數量的變動率小於貶值引起的價格變動率時(出口需求彈性小於1,第1 種情況),出口的美元收入不能增加;而當出口數量的變動率大於貶值引起的價格變動率時(出口需求彈性大於1,第2 種情況),出口的美元收入才能增加。
馬歇爾-勒納條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是指:貨幣貶值後,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和進口商品的需求彈性之和大於1,貿易收支才能改善,即貶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是:
Em + Ex > 1
貶值與供給反應—J曲線效應
在實際經濟生活中,當匯率變化時,進出口的實際變動情況還要取決於供給對價格的反應程度。即使在馬歇爾-勒納條件成立的情況下,貶值也不能馬上改善貿易收支。相反,貨幣貶值後的頭一段時間,貿易收支反而可能會惡化。為什麼貶值對貿易收支的有利影響要經過一段時滯後才能反映出來呢?這是因為,第一,在貶值之前已簽訂的貿易協定仍然必須按原來的數量和價格執行。貶值後,凡以外幣定價的進口,折成本幣後的支付將增加;凡以本幣定價的出口,折成外幣的收入將減少,換言之,貶值前已簽訂但在貶值後執行的貿易協定下,出口數量不能增加以沖抵出口外幣價格的下降,進口數量不能減少以沖抵進口價格的上升。於是,貿易收支趨向惡化;第二,即使在貶值後簽訂的貿易協定,出口增長仍然要受認識、決策、資源、生產等周期的影響。至於進口方面,進口商有可能會認為現在的貶值是以後進一步貶值的前奏,從而加速訂貨。
圖1-3J 曲線效應
在短期內,由於上述種種原因,貶值之後有可能使貿易收支首先惡化。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待出口供給(這是主要的)和進口需求作了相應的調整後,貿易收支才慢慢開始改善。出口供給的調整時間,一般被認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整個過程用曲線描述出來,成字母J 形。故在馬歇爾-勒納條件成立的情況下,貶值對貿易收支改善的時滯效應,被稱為J 曲線效應。在J曲線效應圖中,Bt2 > At1,表示貶值後貿易收支首先惡化,逆差擴大,然後,隨時間的推移,再經過C 點和D 點得到改善。
貶值對貿易條件的影響
貿易條件(Term of Trade)又稱交換比價,是指出口商品單位價格指數與進口商品單位價格指數之間的比例,用公式表示:
I = Px / Pm
其中,T 為貿易條件Px 為出口商品單位價格指數,Pm 為進口商品單位價格指數。貿易條件表示的是一國對外交往中價格變動對實際資源的影響。當貿易條件T 上升時,我們稱該國的貿易條件改善,它表示該國出口相同數量的商品可換回較多數量的進口;當貿易條件T 下降時,我們稱該國的貿易條件惡化,它表示該國出口相同數量的商品可換回較少數量的進口。因此,當貿易條件惡化時,實際資源將會流失。
貶值帶來相對價格的變化,它究竟是改善還是惡化貿易條件,取決於進出口商品的供求彈性。如果:
SxSm > ExEm,貿易條件惡化;
SxSm < ExEm,貿易條件改善
SxSm = ExEm,貿易條件不變;
上述結論是同這樣四種假定情況有關的:
(1)在供給彈性趨於無限大時,以本市衡量進口價格上漲,出口價格不變,以外幣衡量進口價不變出口價下降,貿易條件將惡化;
(2)在供給彈性無限小時(等於零時),進口價格不變,出口價格上升,貿易條件可以改善;
(3)當需求彈性趨於無限大時,出口價格上升,進口價格不變,貿易條件可以改善;
(4)當需求彈性無限小時,出口價格不變,進口價格上升,貿易條件可以改善。需要指出的是,貨幣貶值貿易條件的上述影響,是理論推導的結果,它有待更充分的實證檢驗。
事實上,貨幣貶值貿易條件的影響,在不同的國家是不一樣的,很難作出一般的判斷。一般說來,貶值或使一國的貿易條件不變,或使一國的貿易條件惡化,貶值改善一國貿易條件的例子是極其罕見的。
對彈性論的批評主要在於彈性論是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法的基礎上的,它僅局限於分析匯率變化對進出口市場的影響,而忽視了匯率變化對社會總支出和總收入的影響,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實際上,我們的研究表明:彈性論的上述局限是同歷史發展的背景有關的。彈性論出現在30 年代,當時,總量經濟學體系尚未建立,因此,彈性論以個體經濟學為基礎是在所必然的。彈性論的主要缺點是,未明確區分不同貨幣可能帶來的不同結果,結果常常使人迷入歧途。

舉例分析

國際收支調節的彈性分析法
表1-2 貶值對美元人民幣出口收入的影響
從上表中看到,在第1 種情況下,出口需求彈性小於1,以美元衡量的出口收入減少了375 美元。但是,以人民幣衡量的出口收入卻增加了7,000元。這就是說,不論出口需求彈性是否大於1,以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來衡量出口收入,結果可能是相反的。這是指出口收入。
表1-3 貶值對美元人民幣進口支付的影響
從上表中看到,在第一種情況下,進口需求彈性非常低,僅為0.78,進口的人民幣支出增加10,000 元,但是,進口的美元支出卻減少廠5.000 美元。因此,在進口方面,我們也同樣看到,不同的貨幣衡量貶值對進口支付的影響,會有不同的相反的結果。

評價

貢獻

該理論的重要貢獻在於,它的分析糾正了貨幣貶值一定有改善貿易收支作用與效果的片面看法,而是正確的指出,只有在一定的出口供求彈性條件下,貶值才有改善貿易收支的作用與效果。

局限性

1、該理論把國際收支僅局限於貿易收支,未考慮到勞務進出口與國際間的資本移動。
2、該理論以小於“充分就業”為條件,因而做出了供給具有完全的彈性的假定。不適用於經濟周期的復甦與高漲階段。
3、它是局部均衡分析,只考慮匯率變動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經濟變數國際收支的影響以及其他一些相互關係。
4、它是一種靜態分析,忽視了匯率變動效應的“時滯”問題,匯率變動在貿易收支上的效應是呈“J形曲線”的。沒有看到貶值不是通過相對價格變動,而是通過貨幣供給絕對價格水平的變動來改善貿易收支的。
5、彈性係數在該理論中是一個最重要的參數,但如何確定,是一個極為複雜和困難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