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結構分析法

國際收支結構分析法是以結構經濟學為基礎的國際收支分析方法。由於傳統的彈性理論、吸收理論及60~70年代的貨幣分析法仍不能完全解釋某些類型的國際收支問題,在80年代產生了以英國經濟學家瑟·沃爾為代表的國際收支結構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建立在結構經濟學的基礎上,認為市場經濟的運行不夠理想,一國經濟中的結構失調是造成持久性國際收支失衡的主要根源,而國際收支失衡狀態反過來又會加劇國民經濟的惡化。這種狀況,在開發中國家及已開發國家都存在。總之,國際收支乃是一個結構性問題,傳統分析法與貨幣分析法的調節機制都不能糾正因結構失調而引起的國際收支問題,因而所提出的政策措施也難以奏效。

從開發中國家角度來看,下列情況會引起國際收支的制約力: 為了發展國民經濟,需要有一定數量的國內投資,這種投資反過來又將導致物資的進口,而這又需要有足夠的外匯收入。所以,如果出口外匯收入突然減少,外匯的缺乏就會引起資本貨物進口的縮減和投資及經濟成長率的下降。問題的根源在於處於經濟成長中的開發中國家所具有的結構特性: ①依賴資本貨物的進口,這是因為開發中國家沒有或很少有當地的資本貨物部門,而且該國所需生產的商品需求要素投入有一個十分嚴密的配合。②政府當局無力或不願意削減不甚重要的進口商品,作為一種配合給外匯有利於重要資本商品進口的手段。③由於增加傳統出口商品的前景不可預測且受到限制,所以必須建立和發展資本密集型工業。
由於開發中國家本身在結構上處於困境,在轉到前景有利的製成品之前,國際收支狀況基本上不會得到改善。由於傳統出口商品的前景暗淡和波動不定,造成了進口所需的資本品和原料的困難; 此外,出口收入的波動使政府當局不可能制定合理的計畫,因而結構的調整和轉換又不可能順利地進行。傳統的支出變動和支出轉換政策以及直接管制政策,可以用來糾正國際收支失衡,但無法解決結構性問題。貨幣分析法所提出的維持貨幣市場均衡的政策,也同合理的經濟成長途徑並不一致。60年代國際收支問題對經濟成長的阻礙出現在許多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國際收支失衡形成一對互相制約的因素。
國際收支的約束力在已開發國家採取的表現形式是,當一國試圖實現內部均衡,同時亦想爭取迅速增長以同其他已開發國家展開競爭時,如果由於個別部門的供應瓶頸而導致國際收支逆差,則需要壓縮國內經濟的增長速度。這種結構性失調,產生的根源出自進出口的特點。一方面,如果一國的出口商品沒有能滿足國外需求的特點,則收入的需求彈性 (需求對於收入變化的反應) 就低,這些產品的出口收入就不會迅速增加。此外,這種問題與其說是反映缺乏價格競爭力,不如說是反映缺乏同非價格因素競爭的能力,如產品質量低劣,售後服務差等等。另一方面,問題的根源與其說是出口商品收入的需求彈性低,不如說是進口商品收入的需求彈性高。這裡有兩種情況,對原料和能源進口的依賴性 (如石油),或者是國內消費者喜愛外國商品 (如汽車、冰櫃),而不喜愛國內生產的同類商品。
由於上述原因,國際收支和經濟成長形成相互阻礙的因素: ①從長期來看,一國增長不能比適應經常項目收支均衡的增長率快,換言之,在一國達到國內充分就業之前發生國際收支困難時,必須縮減需求和投資。如果因國際收支狀況導致生產率增長緩慢,而且商品在國外更缺乏吸引力的話,就會進一步使國際收支持續惡化。②如果受制於國際收支的製造業產品的增長小於國內平均生產率增長速度的話,會導致製造業基地的消減,勞動力向其他經濟部門轉移,從而鼓勵了非工業化過程,這對於經濟的進一步增長是極為不利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