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量

供給量

一種產品或服務的供給量,是生產者在某一既定時期內,在某一價格水平上計畫必須售出的某種商品的數量。首先,供給量是廠商計畫售出的商品數量;其次,供給量是廠商能夠售出的商品數量,即它是與需求量相等的供給量。還有,與需求量一樣,供給量也用單位時間的數量來衡量,因此供給量是一種流量,是以一定時期來計量的變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供給量
  • 外文名:Quantity supplied
  • 套用學科:經濟學
  • 解釋:願意並且能夠售出的數量
定義,解釋1,解釋2,解釋3,影響因素,上期商品自身的價格,廠商的目標,生產技術水平,其他商品的價格,生產要素的價格,與需求量的關係,

定義

解釋1

在國民經濟中供給指的是一個經濟人或者一批經紀人願意以一定價格換取錢或者其它貨物或者服務的貨物或者服務。
這個初步的定義有一個條件,即定義中所提到的貨物的均勻性。只有在這個條件下才能將不同的經紀人所提供的貨物的量總結到一起。從這個初步的定義可以引導出一個綜合的定義,在這個定義中可以將一整個工業部門或者甚至於整個國民經濟里所有被供給的貨物的總量綜合到一起。通過計算這樣獲得的綜合供給的價格的平均值可以獲得一個貨物在這個國民經濟中的平均價格。

解釋2

在現代西方經濟學中,和需求與需求量一樣,供給和供給量也是不同的概念。
供給則是生產者在各個可能的價格下售出某種商品的數量。因此,供給量和供給的區別是供給表中某一行和整個供給表的區別,或者是供給曲線上某一點和整條供給曲線的區別。供給量的變化在供給表中表現為行與行的變化,在供給曲線上表現為曲線上的點沿著供給曲線移動。供給的變化則是從一個供給表到另一個供給表的變化和整條供給曲線的移動。

解釋3

供給量是生產者在某一價格下希望售出的某種商品的數量。首先,供給量是廠商希望售出的商品數量;其次,供給量是廠商能夠售出的商品數量,即它是與需求量相等的供給量。還有,供給量是一種流量,是以一定時期來計量的變數。

影響因素

上期商品自身的價格

假定其他條件不變,特別是生產要素的成本和其他商品的價格不變,那么某種商品價格高將使單位商品的利潤增大。這不但促使原廠商擴大生產,而且還吸引別的廠商轉產這種商品,結果這種商品的生產量將增加從而供給量增加。反之,這種商品的供給量將減少。因此,一種商品的供給量是與它的上期價格的高低有關係的。

廠商的目標

商品的供給量取決於廠商的目標。如果廠商把獲利置於高於一切的地位,那么能夠獲得豐厚利潤的商品的供給量就增加,只有較少利潤的商品的供給量就會減少。

生產技術水平

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不但降低了原有商品的生產成本,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導致這些商品供給量增加,而且它還帶來了新的商品,引起了這些新商品供給量的增加和被它替代的那些舊商品的供給量減少。

其他商品的價格

一種商品的供給量不僅隨著自身價格的變化而變化,而且還隨著其他商品價格的變化而變化。假如某種商品的價格不變而其他商品的價格變化了,它們的相對價格從而相對利潤也隨之改變,結果社會資源重新配置,這種商品的供給量將受到影響。
一般來說,一種商品因自身價格變化引起的供給量的變化,要大於因其他商品價格變化引起的供給量的變化。假定X 、Y 、Z三種商品的生產要素是同類型的,當商品X的價格下降的時候,廠商將減少商品X的生產而轉向商品Y和Z的生產。這樣,商品X供給量的減少只有一部分轉化為商品Y供給量的增加。商品X供給量的減少是受自身價格影響,商品Y供給量的增加是受其他商品價格影響。這說明了一種商品的供給量受自身價格影響大於受其他商品價格影響。

生產要素的價格

生產要素價格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商品的生產成本。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如果生產要素的價格提高了,那么生產這種商品的利潤就減少,因而這種商品的供給量也會減少。反之則會引起這種商品供給量的增加。

與需求量的關係

供給量基於對方所需求的商品的需求量而願意支付的自有物品的數量。
由於供給是基於對方的需求而言的,因此,供給總是跟隨需求而動的,是在交換者對商品的價值判斷之下需求量的一個表現形式。交換者作為理性人,決定了供給量一定要與需求量對應。
由於需求量和價格有關,由此供給量等於同等價格的需求量,這為廠商決定供給量(投資規模或生產能力)提供了一個可以依靠的判據。
理性人假定之下,供給者即生產者作為理性人,只會根據交換對方的需求進行生產,因此,在同一價格的條件下,供給量永遠是等於需求量的。在經濟學當中,一定的供給量與需求(需求曲線)作用會使價格確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