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工會組織

國際工會聯盟(International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簡稱ITUC。總部設在維也納。 該組織的成立,把代表著五大洲154個國家1.75億工人的各個工會團結到了一起,標誌著全球工會運動向著結束冷戰分裂局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工會運動的冷戰,指的是國際自由工會聯盟(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Free Trade Unions)等西方支持的工會集團,與前蘇聯陣營由國家發起的工會組織之間的對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工會組織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
  • 簡稱:ITUC
  • 總部:維也納
組織簡介,主要組織,

組織簡介

若干國家的工人組織組成的國際團體。
概況 國際性工會組織於19世紀70年代開始在西歐出現。當時一些以西歐國家為主的產業工會,如皮革、菸草、礦業、運輸、印刷、紡織、五金等工會建立了國際性聯合會。後來這些國際性聯合會逐步形成 3個意識形態不同的國際工會組織:①國際工會聯合會(又稱阿姆斯特丹工會國際),1919年7月由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右翼工會聯合組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名存實亡,1945年宣布解散。②赤色工會國際,1921年 7月由俄國和其他國家的進步工會聯合組成。為了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需要,1938年 2月宣布解散。③國際天主教工會聯合會,1920年由歐洲國家一些天主教工會聯合組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基本停止活動,戰後延續下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工會組織經過聯合、分裂、重新組合,形成了世界工會聯合會、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世界勞工聯合會三大國際工會組織。此外,還有些獨立的區域性工會組織,如非洲工會統一組織(1973年4月成立,1988年底在52個國家和地區有會員組織)、歐洲工會聯合會(1973年 2月成立,1988年在19個國家有會員組織)、阿拉伯工人工會國際聯合會(1956年 3月成立,包括西亞、北非各阿拉伯國家的工會)等。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工聯、自由工聯和世界勞聯這三大國際工會組織都承認國際工人運動在新形勢下遇到了新問題,世界範圍的大規模失業和貧困,使人類遭受著折磨,工會地位削弱,會員銳減,國際工人運動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因此,要求調整各自的政策和策略,加強自身建設,以求得生存和發展,在探索變革中前進。三大國際工會組織在聯合國下屬的專門機構──國際勞工組織中都享有諮詢地位,其主要負責人每年都率團參加國際勞工大會,他們都同意在國際勞工組織範圍內開展對話,在某些問題上進行磋商和合作。但它們之間的根本分歧難以消除。

主要組織

當代國際工會組織主要有:
世界工會聯合會  簡稱世界工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成立的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國際工會聯合組織。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世界各國工人階級要求在反法西斯的鬥爭中加強團結和統一行動,先後成立了英、蘇工會委員會,法、蘇工會委員會。1945年 2月,40多個國家不同傾向的工會代表在倫敦舉行會議,通過了關於建立世界工會組織的決議。同年 9月25日,來自54個國家的64個全國工會組織和20個國際工會組織的代表在法國巴黎舉行大會。10月,會議轉為第一次世界工會代表大會,10月 3日會議結束,宣布世界工聯誕生。戰後,東西方的冷戰加劇,導致世界工聯內部不同傾向工會組織之間的矛盾尖銳化。1949年 1月,世界工聯執行局舉行會議時,英、美、荷蘭工會的三位執行委員以世界工聯反對“馬歇爾計畫”為由,退出會議,隨後宣布退出世界工聯。繼之又有29個工會組織相繼退出。1990年11月13~20日,世界工聯舉行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通過了“90年代的工會戰略”,提出通過工會的對話與行動為工人和人類尋求民主選擇。大會主張與一切形式的剝削與壓迫進行鬥爭,為最終消除各種形式的剝削、控制和擴張主義,為消除不發達現象,建立一個新的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而奮鬥。大會選舉I.扎卡利亞(蘇丹人)任主席,A.扎里科夫(蘇聯人)任總書記。
世界工聯的宗旨是:不分種族、國籍、宗教信仰和政治見解,組織和團結全世界的工會。主要任務包括:協助各國工人建立工會;組織工會的共同鬥爭,反對一切對勞動人民的社會經濟權利和民主自由的侵犯;爭取勞動人民的工作保障,提高工資,減少工時,改善勞動條件等。世界工聯1988年12月宣布在81個國家和地區有會員組織,會員人數達2.17億,下設11個產業工會國際,並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建有區域性組織。其主要力量在蘇聯和東歐國家,在開發中國家有一定的影響,在法國也有其會員組織。1989年東歐形勢劇變,東歐國家的工會組織陸續退出世界工聯。
世界工聯的最高權力機構是5年舉行1次的代表大會。理事會為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權力機構,每年舉行 1次。執行局為集體領導機構,每年開會 2次。書記處為常設領導機構,由總書記、副總書記和書記等 9人組成。總部設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機關刊物《世界工會運動》(月刊)、《工會快訊》(周刊)。中國工會是世界工聯的創始者之一,積極參加過世界工聯的各項活動。1966年12月以後中華全國總工會停止參加世界工聯的活動。1990年,中國工會派觀察員出席了世界工聯的第十二次代表大會。
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  簡稱自由工聯。1949年英、美等退出世界工聯的一些工會建立的國際性工會組織。1949年11月28日,50個國家和地區的65個工會組織的代表在倫敦舉行了“自由世界勞工會議”,12月 7日正式成立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宗旨是:麵包、和平和自由。麵包:人人享有經濟保障和社會正義;自由:通過經濟民主和政治民主達到自由;和平:人人享有自由、正義和尊嚴。自由工聯1988年宣布在96個國家和地區有 141個會員工會組織,會員有8700萬,下設17個國際產業工人聯合會,並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建有區域性組織。其主要力量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開發中國家也有一定的影響。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4年舉行1次的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為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權力機構,由35名執委和主席、總書記組成,每年至少開會 2次。小組委員會在執委會閉會期間負責處理緊急和重大問題,由主席、總書記和其他 9名執委組成。書記處負責處理日常工作,由總書記和副總書記組成。1988年 3月14~18日舉行第十四次代表大會,選舉P.P.納拉亞南(馬來西亞人)任主席,J.范德韋肯(比利時人)任總書記。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出版刊物《自由勞工世界》(半月刊),《國際工會新聞》(半月刊),《經濟和社會公報》(雙月刊)。自由工聯堅持在組織上不與世界工聯來往。中國工會與它沒有正式組織關係。1983年開始,自由工聯領導人與中國工人代表進行了一些接觸。
世界勞工聯合會  簡稱世界勞聯。前身是1920年成立的國際天主教工會聯合會。1968年10月,為了發展組織、擴大影響,國際天主教工會聯合會召開第十六次代表大會,決定實現“世俗化”,改用現名。它聲明不是教會和宗教的附屬機構,而是獨立於國家、政黨和教會的國際工會運動;它仍“以上帝的精神觀念”為基本原則,反對“美國資本帝國主義和蘇聯共產帝國主義”,主張建立“人道的、自治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它認為自己是“第三世界窮苦工人的工會組織”。它的宗旨是:為創造保證每個人都得到充分發展的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體制而鬥爭。世界勞聯認為全世界工人面臨著世界範圍的社會、經濟危機,國際工會應集中力量抓發展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它譴責軍備競賽和一切軍事性核試驗,主張加強國際合作發展經濟,提出“沒有工人參與就沒有發展”的口號。它1985年10月宣布在7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84個會員團體,會員2500萬,下設12個國際產業工會聯合會,並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建有區域性組織。其主要力量在比利時和拉丁美洲,在亞洲和非洲也有一些影響。
世界勞聯的最高權力機構是4年舉行1次的代表大會。聯合委員會為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領導機構,由36人組成,每年舉行 1次。執行局為常設領導機構,由13名成員組成,包括主席、總書記和副總書記等。書記處由總書記和副總書記組成,處理日常工作。1989年11月20~24日召開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選舉W.貝朗斯(比利時人)任主席,C.卡斯特(阿根廷人)任總書記。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出版物有《勞工》(月刊),《新聞公報》(月刊)。世界勞聯和國際自由工聯關係比較密切,在某些重大國際問題上經常採取“統一行動”。二者都把波蘭的團結工會吸收為其成員組織。世界勞聯同世界工聯也進行對話,相互訪問,但一直以世界工聯“缺乏一個工會要求的綱領”和“過於緊密地依賴一個集團”為由,拒絕和世界工聯搞聯合行動。
2006年10月31日,之前國際上最大的兩家工會組織——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Free Trade Unions)和世界勞工聯合會(World Confederation of Labour)同時宣布解散,成員併入新成立的國際工會聯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