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儲備體系

國際儲備體系,是指在一種國際貨幣制度國際儲備貨幣國際儲備資產的構成與集合的法律制度安排。這種安排的根本問題是中心儲備貨幣或資產的確定及其與其他貨幣或資產的相互關係。

演變,產生主要原因,發展特徵,深遠影響,

演變

國際儲備體系的演變,實際上就是中心貨幣或資產在國際經濟交易中的延伸與擴大。整個演變是隨著國際貨幣體系的變遷,從單元的儲備體系逐步向多元的儲備體系發展。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單元化的儲備體系
在典型的金本位制度下,世界市場流通的是金幣。因此,國際儲備體系單元化,其特點就是國際儲備受單一貨幣支配。
由於金本位制度率先在英國實行(1816年),各國只是後來仿效,於是逐漸形成了以英鎊為中心,金幣(或黃金)在國際間流通和被廣泛儲備的現象。因此,在這個制度下的儲備體系,又稱黃金──英鎊儲備體系。在這個儲備體系中,黃金是國際結算的主要手段,也是最主要的儲備資產
二、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過渡性的儲備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典型的金本位制崩潰,各國建立起來的貨幣制度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美國仍推行金本位制)。國際儲備外匯儲備逐漸朝多元化方向發展,形成非典型性的多元化儲備體系,不完全受單一貨幣統治。但由於該體系不系統、不健全,因此,嚴格地說是一種過渡性質的儲備體系。當時,充當國際儲備貨幣的有英鎊美元法郎等,以英鎊為主,但美元有逐步取代英鎊地位之勢。
三、二戰後至70年代初以美元為中心的儲備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建立了起來。美元取得了與黃金等同的地位,成為最主要的儲備貨幣。這時的儲備體系稱為美元──黃金儲備體系,其特點是儲備受美元統治。
在這個體系中,黃金仍是重要的國際儲備資產,但隨著國際經濟交易的恢復與迅速發展,美元成為最主要的儲備資產。這是因為,一方面,當時世界黃金產量增加緩慢,產生了經濟的多樣化需要與黃金單方面似不應求的矛盾;另一方面,黃金儲備在各國的持有量比例失衡,美國持有了黃金儲備總量的75%以上,其他國家的持有比例則相小。因此,在各國國際儲備中,黃金儲備逐漸下降,而美元在國際儲備體系中的比例卻逐漸超過了黃金而成為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資產。如在1970 年,世界儲備中外匯儲備占47.8%,而美元儲備又占外匯儲備的90%以上。因此,從總體上看,這時期各國的外匯僻備仍是美元獨尊的一元化體系。
必須注意,二戰後的美元──黃金儲備體系與金本位制下的黃金──英鎊儲備體系是有區別的:
(1)在典型的金本位制度下,各國的貨幣直接同黃金掛鈎,黃金是國際儲備體系中的主要中心貨幣,並且由於黃金具有穩定的內在價值,因此,不存在信用匯率危機等問題。
(2)在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貨幣制度下,各國貨幣並不直接與黃金掛鈎,而是直接同美元聯繫,然後再通過美元兌換黃金,美元成為最主要的中心貨幣。由於美元是紙幣,本身沒有價值,美元之所以被廣泛接受並流通,是因為當時美國具有以下條件:①大量的黃金儲備,②強大的經濟實力,③政府的信用保證,由此保證了美元作為中心儲備貨幣的特殊地位。一旦美國經濟衰退,國際收支惡化、美國政府信用保證下降以及黃金儲備大量流失,美元這箇中心儲備貨幣也就隨之動搖了。
四、70年代後至今的多元化儲備體系
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崩潰後,國際儲備體系發生了質的變化。這表現在儲備體系完成了從長期的國際儲備單元化向國際儲備多元化的過渡,最終打破了某一貨幣如美元一統天下的局面。20多年來,形成了以黃金外匯特別提款權儲備頭寸以及歐洲貨幣單位(ECU)等多種國際儲備資產混合構成的一種典型性的國際儲備體系。其特點是國際儲備受多種硬貨幣支配。多種硬貨幣互補互衡,共同充當國際間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儲備手段。

產生主要原因

一、“特里芬難題”的出現
“特里芬難題”的出現及其補救措施的失敗,是促使國際儲備體系多元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前所述,保證美元的中心儲備地位須有三個條件,但自60年代開始,這些條件均不同程度地喪失或被破壞。
1、美國自60年代開始,持有的黃金儲備逐年降低,從戰後初期的245億美元降至1967年的121億美元,再降至1971年美元第一次貶值時的 102億美元。美國的黃金儲備已遠遠不能滿足其他國家官方美元儲備向美國兌換黃金的需要
2、由於只存在單元的中心儲備貨幣,因此,隨著各國持有的美元儲備的增長,對美元的需求壓力也會增大,美國國際收支必然逆差。美國從50年代開始,國際收支就連年出現逆差,至1970年,其逆差累計高達492億美元。從1971年開始,曾連續80年之久的貿易順差也轉變為逆差,從而加劇了美元外流。 1977年和1978年美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逆差兩年都在140億美元以上。
3、黃金大量外流,國際收支連年逆差,導致了美元信用下降進而導致人們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和其他硬貨幣,最後導致美元危機爆發。
在這裡出現了這樣一個兩難其全的矛盾現象:一方面,儲備貨幣發行國即美國要滿足世界各國對儲備貨幣的需求,其國際收支就會發生逆差,而國際收支逆差又會降低該儲備貨幣的信譽,導致儲備貨幣危機;另一方面,儲備貨幣發行國美國.要維持儲備貨幣信譽,則必須保持國際收支順差,而國際收支順差又會斷絕儲備貨幣的供給,導致他國國際儲備的短缺,最後影響國際清償力。由於最初揭開這個矛盾現象的是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因此稱為“特里芬難題”。為解開這個難題,國際貨幣基金還於1969年10月創設了特別提款權,試圖以此作為國際儲備資產的補充,減輕不斷增長的國際儲備需求美元的壓力,緩和美元危機,並最終取代黃金和美元而成為中心儲備貨幣。但由於特別提款權的“紙黃金”性質以及其他局限性,這一措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難題”,美元危機仍不斷產生。據統計,從1960年10月爆發了戰後第一次美元危機,至1973年2月美元戰後第二次貶值為止,先後共發生了l0次美元危機。美元危機又反過來削弱了美元的信用,且進一步加劇人們對美元儲備的心理預期,只要外匯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拋售美元,去尋找新的國際儲備來源。
二、日元馬克等貨幣地位的上升
隨著戰後日本、西歐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相應地,這些國家的貨幣也被人們不同程度地看好而成為硬通貨。當美元信用逐漸削弱而使美元危機迭生時,這些硬貨幣也就成了人們作為中心儲備貨幣的最佳選擇。因此,許多國家在預期到美元貶值時,就紛紛將美元儲備兌換成日元、馬克、瑞士法郎硬貨幣,甚至還搶購黃金,從而使國際儲備資產分散化和多元化。1979年11月,美國對伊朗資產的凍結,又加速了儲備貨幣多元化的進程。石油輸出國為避免儲備美元風險,將大量的石油美元從美國調往日本和歐洲,並兌換成日元、馬克和其他硬貨幣。這樣儲備貨幣美元的比重就不斷下降,而其他硬貨幣的比重則不斷增加。據統計,至 1979年底,美元在諸多儲備貨幣中所占的比重從1973年的84.6%降為1979年的65.1%,而其他貨幣所占比重則由1973年的15.4%上升為34.9%。到70年代末期,國際儲備構成已包括美元英鎊、法國法郎、瑞士法郎、荷蘭盾、日元和歐洲貨幣單位以及黃金等,一個新的、系統的、以多元化為特徵的國際儲備體系建立起來了。
三、西方主要國家國際儲備意識的變化
一個儲備體系的建立,除必須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主觀條件,這個主觀條件,主要是指各國對國際儲備的意識。多元化國際儲備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這一意識的變化推動的,表現在:
(1)美國願意降低美元的支配地位。戰後美國一直堅持維護美元在儲備體系中的壟斷地位,這樣,美國可藉助於儲備貨幣的發行國這個優勢,用直接對外支付美元的方式彌補其國際收支逆差,還可以用美元大量發放貸款或進行投資,獲取高額利息,甚至控制其他國家的經濟。但70年代以來,因美元危機對內外經濟造成巨大的壓力,迫使美國改變意識,表示願意降低美元的支配地位,同各國分享儲備中心貨幣的利益。
(2)前聯邦德國、日本等硬貨幣國家願意把本國貨幣作為中心儲備貨幣。
這些國家最初是不願本國貨幣成為中心儲備貨幣的。因為一旦成為中心儲備貨幣,就成為儲備貨幣發行國,它雖然可獲得一定的好處,但必須對外完全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對資本輸出入也不加任何限制,這樣就會影響國內的貨幣政策乃至經濟發展。同時任何一國貨幣作為儲備貨幣都會遇到“特里芬難題”,即隨著儲備貨幣發行量的增長,其信用保證必然下降,進而影響貨幣匯率。但自1979年遭到第二次石油危機衝擊後,這些國家改變了態度,放鬆了對資金的管制,鼓勵外資內流以及外國中央銀行持有本國貨幣的增加,加速了這些貨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進程。
從1973年開始,浮動匯率制成了國際匯率制度的主體,隨之而來的是匯率劇烈波動,且波幅很大。為了防止外匯風險,保持儲備貨幣價值,各國就有意識地把儲備貨幣分散化,以此分散風險,減少損失。這種主觀保值行為也推動了國際儲備體系走向多元化。

發展特徵

一、國際儲備多元化,但美元仍居主導地位 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的形成直接導源於美元在70年代的兩次貶值,引起美元信譽下降。多元化儲備體系的發展變化也基本上由美元地位與信譽的沉浮而引起。美元在多元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中,始終是最重要的作用因素。美元信譽下降,多元化儲備體系發展進程快;美元信譽提高,多元化儲備體系的發展進程就緩慢。在 80年代初,多元化儲備體系還有回歸到原來的美元占絕對統治地位的單元化儲備體系之勢。這是因為:
(1)70年代儲備貨幣的多元化,減輕了世界各國對美元的需求壓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特里芬效應”,從而有利於美國減少國際收支逆差,使美元幣值保持穩定,進而再度提高了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吸引力。
(2)1981年裡根上台後,美國採取了高利率的政策,促使美元回流,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作用又再度擴大,信譽提高,匯率復升,因此,增加了許多國家擴大美元儲備的要求。
(3)70年代末,日本、西歐等國雖表示願意把本國貨幣作為儲備貨幣,但這是被動性的甚至是被迫的。因為它們都不願看到“特里芬難題 ”在本國出現,既影響國內的貨幣政策,也對本國經濟造成影響。因此在80年代初,日本、前聯邦德國均想法阻止本國貨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1985年9月,西方五國財長會議決定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迫使日本開放日元市場,促使日元升值和美元貶值,目的之一就是增強日元和馬克的國際地位,增強這些貨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吸引力。
由於日本、前聯邦德國等國家在推進本國貨幣國際化方面呈被動性,因此美元在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發展進程中仍居主導地位,不同的只是日元、馬克及其他硬貨幣在國際儲備中的比重有所增強而已。如1975年初,日元和馬克在世界國際儲備中的比重分別為0.5%和6.3%,到1990年分別升至 6.7%和11.1%,美元雖減少,但仍占57.8%。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保持持續增長,其間(1993一1995年)美元發生了新的危機,美元兌日元曾跌至l美元兌80日元以下,美元的關鍵貨幣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戰,但美元並未如某些經濟學家所言的“江河日下”。目前,美元世界儲備貨幣中的比重逾6成。可見,美元迄今為止仍是世界最主要的儲備資產,美元在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中仍處於主導地位。
二、國際儲備總額迅速增長
二次大戰後,尤其70年代以來,世界國際儲備總額迅速增長。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1950年世界國際儲備總額(不包括中國、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僅為183.25億美元,但至1970年增長為932.43億美元,1983年底(包括中國)更增為4 154.6億美元(合3 968,29億特別提款權黃金儲備按每盎司35個特別提款權計算),約增長了23倍,平均每年增長68%還多。1985年國際儲備總額升至4 368.66億特別提款權。1994年國際儲備總額更高達8 445.52億特別提款權,又比1985年增長了93,32%。
三、國際儲備黃金仍占相當比重,但非黃金儲備顯著增長
國際儲備中,外匯占絕大比重,但黃金亦占相當比重。由於自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解散後,黃金逐漸非貨幣化,1978年基金組織還宣布取消黃金條款,切斷黃金與貨幣的直接聯繫,90年代以來不少國家出現了拋售黃金的現象或計畫拋售黃金,所以黃金儲備國際儲備總資產中的比重呈快速下降趨,金價也一跌再跌,目前1盎司僅為255美元左右儘管如此,由於黃金仍是財富的象徵或價值實體,所以仍在各國國際儲備中占重要地位。所不同的是當人們要動用黃金來清償債務或彌補國際收支逆差時,得先把黃金出售,換回外匯再進行支付而已。
四、國際儲備分布不均衡
國際儲備的數量及其分布始終是不均衡的,即已開發國家擁有了絕大部分的黃金儲備和大部分的非黃金儲備,經濟實力雄厚,國際清償力充足。相反,開發中國家黃金儲備極少,非黃金儲備也不及已開發國家,反映了開發中國家經濟實力薄弱,國際清償力不足。由此也引發了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的矛盾,而如何解決這個矛盾,還須國際社會作長期的努力。

深遠影響

一、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建立的積極影響 1、緩和了國際儲備資產供不應求的矛盾。在美元黃金儲備體系或以美元為中心的儲備體系下,美元是單一的儲備貨幣,但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對美元的需求不斷擴大,美國無法滿足,造成了國際儲備資產供不應求的矛盾,這顯然不利於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而在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下,同時以幾個經濟已開發國家的硬貨幣為中心儲備貨幣,使各國可使用的儲備資產增加,為各國提供了滿足多樣化需求和靈活調節儲備貨幣的餘地。
2、打破丁美元一統天下的局面,促進了各國貨幣政策的協調。在美元一黃金儲備體系下,美國可利用其特殊地位,推行對外擴張的經濟政策,操縱國際金融局勢,控制他國經濟。多元化體系的建立,使美國獨霸國際金融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各國經濟不再過分依賴美國。同時因國際儲備貨幣多樣化,可以很大程度上削弱一國利用儲備貨幣發行國的地位而強行轉嫁通貨膨脹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此外,多元化儲備貨幣的付諸實踐本身就是一個國際化的問題,為了維持多元化儲備體系的健康發展和國際金融形勢的穩定,各國必須互相協作,共同干預與管理。這些都有利於各國加強在國際間的金融合作,改善相互間的經濟關係
3、有利於各國調節國際收支。一方面,各國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多種硬貨幣用於平衡國際收支逆差,這比起只有單一美元儲備可用於彌補國際收支逆差方便得多;另一方面,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處於各國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環境中,在此制度下,各國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調節國際收支,但在單一儲備體系下,各國為調節國際收支而需變更匯率時,須徵得IMF同意後才可進行。
4、有利於各國調整儲備政策,防範、分散因儲備貨幣匯率變動而帶來的風險。這是因為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可為各國提供有效組合儲備資產規避風險的條件,即各國可根據金融市場具體的變化情況,適時、適當地調整儲備資產結構,對其進行有效的搭配組合,從而避免或減少因單一儲備資產發生危機而遭受的損失,保持儲備價值的相對穩定,並盡力獲取升值的好處。
二、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帶來的難題
多元化儲備體系的積極作用,使該體系多年來經受住了多事經濟危機的嚴峻考驗,如兩次石油危機、兩次嚴重的世界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以及開發中國家嚴重的國際債務危機等。但該體系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難題。
第一,國際儲備資產分散化,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
世界性通貨膨脹的一個導因是國際儲備貨幣總額的過分增長,而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恰好能“製造”出更多的儲備貨幣,促使國際儲備總額成倍增長。如國際儲備在1969年底才397.93億特別提款權,至1980年底卻增長了7.4倍,達2 931億特別提款權,每年平均增長逾20%,大大超過60年代平均增長7.5%的水平。而1985年更達到4 368.66億特別提款權,從而使西方國家的通膨脹率,由60年代的平均2%~3%增加到70年代的兩位數以上(平均),直至80年代中後期,才使通貨膨脹率回落至4%左右。
第二,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國際儲備資產分散化以後,儲備資產的穩定如何,就成了國際性問題。因此,一國在管理國際儲備時,必須要密切關注諸多儲備貨幣國家的政治經濟動態,密切關注外匯市場上這些貨幣匯率的變化,根據各種儲備貨幣的外匯風險和利息收益,不斷調整儲備資產的貨幣構成,而這需要極發達的通信系統、靈敏的判斷力以及過硬的操作技術,因此增加了儲備貨幣管理的難度。
第三,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尚無法徹底平抑外匯市場投機,甚至有時還會刺激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安。
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擴大了儲備供給,同時增加了世界儲備總額,但與此同時,市場短期資本遊資也在成倍增長。國際遊資天生有兩個特性--趨利性與投機性,且“光速般”地流動。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料表明,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流動的短期銀行儲蓄和其他短期證券至少有7.2萬億美元,約等於全世界經濟產出的20%。此外,當今世界國際金融工具創新層出不窮,而這些金融工具創新,又對短期資本的流動起了乘數作用,使其流動規模不斷擴大。各國國際儲備儘管也一直在增長,但仍然有限,因此就一國來說,是無法抵禦龐大遊資的衝擊的。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國際社會在1985年成立了聯合干預機制,以期通過聯合的力量來捍衛主要貨幣。但從現實來看,貨幣匯率危機仍不斷出現。90年代以來發生的重大貨幣危機,都與國際遊資在全球的“游擊”密切相關。
由於國際遊資的存在和製造機會賺取高額利潤的投機家處處可見,因此就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來說,一旦該體系中某個儲備貨幣因某種原因日益堅挺時,就會在市場出現競相拋售其他貨幣而搶購此硬貨幣的行為,其結果就會導致儲備中的相對軟貨幣去“追逐”硬貨幣的現象,導致儲備貨幣的匯率大起大落,當市場投機力量過大時,就會刺激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安。
此外,這種資金的流動又會給各國經濟政策的運用帶來負效應。如一國為控制通貨膨脹採取了緊縮信用的措施,提高利率,使大量遊資流入,並一定程度上支撐了一國經濟的增長,但很顯然,大量遊資的流入,又抵消了緊縮的經濟政策效力,從而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
可見,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的建立與發展,具有它不可替代的優點,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管理上的困難。因此,如何利用這些優點,克服它的缺點,制定符合實際的儲備政策與管理體制,是擺在各國面前亟須解決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