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端孢霉烯族毒素

單端孢霉烯族毒素

單端孢霉烯族毒素,主要由鐮孢菌、頭孢霉、漆斑菌、葡萄穗霉、木霉和其他一些黴菌產生的生物活性和化學結構相似的有毒代謝產物,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誤食後易導致嚴重疾病甚至死亡。主要污染大麥、小麥、燕麥、玉米等穀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單端孢霉烯族毒素
  • 來源:真菌
  • 結構:半萜烯類化合物
  • 性質:毒性較強
理化性質,分類,中毒症狀,主要中毒事件,危害,標準限量,

理化性質

單端孢霉烯族毒素為無色結晶,該化合物非常穩定,難溶於水,溶於極性溶劑,在烹調等加熱過程中不會被破壞。在紫外線下不顯螢光。

分類

單端孢霉烯的基本化學結構是倍半萜烯,因其在第12位碳、第13位碳上形成環氧基,故又稱12,13-環氧單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由於在C3、C4、C7、C8、C15位上取代基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化合物,這些取代基可以是氫原子、羥基或酯基,酯基通常為乙酸酯,也有丁烯酯或異戊酸酯。這類化合物主要分為4類。
第一類的代表化合物為T-2毒素和二乙醯氧基蔗草鐮刀菌烯醇,這類化合物中的酯基水解後生成具有1~5羥基的單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的母體,為A型。這類化合物最多,文獻報導有20多個,其中大多數為多種鐮刀菌的代謝產物。包括T-2毒素、HT-2毒素、鐮孢菌酸和雙乙酸基蔗草烯醇。
第二類化合物以C8位上含羰基取代為其特徵,為B型。這類化合物幾乎都是鐮刀菌代謝物,包括脫氧瓜萎鐮孢菌烯醇及其3-乙醯基衍生物或15-乙醯基衍生物、雪腐鐮孢菌烯醇和鐮孢菌烯酮-X。
第三類化合物在C7~C8位上含有第三個環氧基,為C型。這類化合物由單端孢黴菌產生,僅有為數甚少的幾個化合物。
第四類是大環疣孢漆斑菌屬二乳酮衍生物,D型。這類化合物大約有12種是已知的,這些代謝物均從漆斑菌,疣孢漆斑菌,黑葡萄穗霉等中分離得到。

中毒症狀

單端孢霉烯族毒素的靶器官是肝臟和腎臟,且大都屬於組織刺激因子和致炎物質,因而可直接損傷消化道黏膜。畜和禽中毒後的臨床症狀一般表現為食慾減退或廢絕、胃腸炎症和出血、嘔吐、腹瀉、壞死性皮炎、運動失調、血凝不良、貧血和白細胞數量減少、免疫機能降低和流產等。該類毒素能明顯影響食慾,故臨床上很少見到急性中毒現象。

主要中毒事件

關於單端孢霉烯族毒素造成的人類食物中毒,全世界已有不少報導。
1931~1947年發生在前蘇聯的食物中毒可能與攝食被鐮刀菌污染的穀物有關,中毒者的主要表現為口腔、食管和胃的慢性損傷,嚴重的白細胞缺乏、骨髓再生障礙等;研究者從食物中分離出了鐮刀菌。
1945~1963年日本和韓國發生的赤霉病穀物中毒,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和腹痛,懷疑是由穀物中的禾穀鐮刀菌引起。
1985年在我國河南淮陽發生的一起赤霉病麥中毒事故,共有217人食用病麥,101人中毒,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頭痛、腹痛、腹瀉等;從引起中毒的14份病麥中均檢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類似中毒現象1987年也曾在印度發生。

危害

鐮刀菌這些真菌及其毒素主要侵害玉米、小麥、大米、燕麥、大麥等穀物。在我國禾穀鐮刀菌引起的赤霉病流行頗廣,由此引起的人畜中毒事件屢有發生。
雖然我國建立的T一2毒素檢測方法較早,但實際上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雪霉腐鐮刀菌烯醇和二醋酸薰草鐮刀菌烯醇在食品和飼料中的污染比T-2毒素更普遍,更應引起人們的重視。1986年我國在安徽、河南、甘肅、上海赤霉病麥流亍區調查的結果是,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樣品陽性率分別為53.3%、57.0%、7.7%和100%。甘肅的小麥樣品受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的污染比較嚴重,平均等量為2050μg/kg,最高含量達20000μg/kg。

標準限量

鐮刀菌烯醇引起的食物中毒,保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國家標準GB2761-2011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規定:小麥、小麥麵粉、玉米和玉米粉等穀物及其製品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含量不得高於1000μg/k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