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世界觀

唯物主義世界觀

唯物主義世界觀,認為要將研究最大的整體、最普遍的東西、最根本的東西的哲學本身與研究某一領域的最完整的東西、最根本的東西的部門哲學區分開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唯物主義世界觀
  • 外文名:materialism world view
  • 類屬:哲學
  • 代表思想:馬克思主義
  • 特點:哲學性
內容提要,正文,

內容提要

世紀之交,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前途命運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在貫徹雙百方針和開展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出現了否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特別是否定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種種錯誤觀點,針對這些觀點的立論根據,作者從哲學史、特別是哲學分化的歷史方面進行了反駁;論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科學性;認為要將研究最大的整體、最普遍的東西、最根本的東西的哲學本身(本體論或世界觀),與研究某一領域的最完整的東西、最根本的東西的部門哲學區分開來;探討了在當前形勢下,既捍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又建構與當代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形態的問題。

正文

一、理論界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種觀點:否定或取消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在這世紀之交,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命運受到廣泛的關注,許多哲學家或在會議上發言,或寫作文章,來反思它的過去,考察它的現在,展望它的未來。人們發表了十分分歧的意見,其中不乏根本否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特別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觀點,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幾乎成了許多觀點圍攻的中心。那么,他們立論的根據是什麼呢?概括起來,大致有:
1.辯證唯物主義不是馬克思的哲學。馬克思的確沒有稱自己的哲學為辯證唯物主義,有的人認為辯證唯物主義是史達林的哲學體系,有的人承認它是恩格斯的哲學,但很多人都不承認它是馬克思的哲學。那么,馬克思的哲學是什麼呢?有各種回答:或是實踐唯物主義,或是實踐哲學,或是人本主義,或是實踐人本主義,或是辯證方法。現在流行著一個口號:回到馬克思,或是走近馬克思,其潛台詞是:恩格斯以來,離馬克思越來越遠了。有的人說的馬克思實際是青年馬克思,按照這種理解,《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馬克思離他自己越來越遠了。
2.辯證唯物主義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的發展。他們認為它是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的哲學,七八十年以來世界形勢已經大大改變了。它沒有反映20世紀,特別是二戰以後的科技革命。現當代西方哲學也有了很大的發展,比較起來,現當代西方哲學是與同時代的發展相適應的,而辯證唯物主義是與時代的發展格格不入的。那么,有些什麼地方格格不入呢?根據近期發表的文章,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由於這些說法出自許多人之口,難免有不少重複或交叉之處。
第一,西方哲學史已經有幾次形態轉換,而辯證唯物主義還停留在本體論形態。關於西方哲學史有幾次研究對象、研究方向、表現形態的轉換的觀點現在頗為流行,談的人很多,說法各異,其中比較完整的觀點認為古代的哲學是本體論,近代的哲學是認識論,現代哲學是實踐論,當代哲學是人學。第二,古近代哲學的思維方式是主客二分,現當代哲學的思維方式是主客統一。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方式屬於主客二分。第三,古近代哲學研究實體,現當代哲學研究關係。馬克思的哲學屬於現當代,而辯證唯物主義屬於近代。第四,唯物主義見物不見人,而現當代哲學的研究對象離不開人,馬克思雖然自稱是唯物主義者,卻不屬於見物不見人的辯證唯物主義。在哲學轉向的思想影響下,有不少人認為哲學的對象不再是無所不包的客觀存在的作為一個整體的物質世界及其一般規律,而是人與世界的關係,有的人說哲學的對象是主體和客體的關係,或者說是知識,或者說是實踐,或者說是人或屬人世界,還有的人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象是人類社會的歷史,它只是唯物史觀。有的人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象是思維方式,它就是方法論,不是世界觀。總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被取消了,這就完全與當代西方的實證主義的“拒斥形上學”的思潮合拍了。
3.哲學不是知識,不可能成為科學,而是個性化的思想意識。這可以說是最極端的觀點。大家知道,科學是有客觀標準的,因而是能達到共識的,科學家有個性,他的思想無疑也有個性,但他的科學思想則具有高度共性,如果科學都個性化了,沒有共性了,科學就不存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獲得哲學史上人數最多的共識,就是因為它的科學性,如果它日益個性化,像宗教信仰那樣自由,作為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也就被消解了。
持以上觀點的學者自認為是馬克思主義者,有的是改革開放以來嶄露頭角的中青年哲學家,有的是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數十年的資深學者、教授。這種現象在貫徹“雙百方針”和開展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出現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百家爭鳴不等於是非不分,真假不辨。這裡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若干基本問題,不可不分辨清楚。
二、辯證唯物主義與馬克思
馬克思是馬克思主義第一創始人,如果辯證唯物主義不符合馬克思的思想,它就沒有資格稱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所以首先應考察一下它同馬克思的關係。
1.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體系是怎樣形成的?
唯物史觀的思想體系是馬克思、恩格斯共同提出的,人們沒有異議。有一種說法:唯物史觀是辯證唯物主義在人類社會領域中的推廣和運用。人們從這裡推出一個結論:先有辯證唯物主義,後有唯物史觀。但唯物史觀出現於1845—1846年,辯證唯物主義是後來才有的。據考證,狄慈根首先於1886年在《一個社會主義者在認識領域中的漫遊》中提出這個概念,後來,普列漢諾夫於1890年在《黑格爾逝世60周年》中第二次提出這個概念。他們的稱呼符合恩格斯的思想。列寧對辯證唯物主義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基礎地位的確立起了決定性作用:辯證唯物主義是唯物史觀的世界觀基礎和認識論基礎。第一次以“辯證唯物主義”名稱推出的是德波林的文章(1909)和書(1916)。蘇聯20年代末就出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內容大致是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唯物史觀,到30年代不斷完善。史達林於1938年提出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當時通行的哲學體系的簡本。因此,說這個體系是史達林創造的是不對的,它起源於恩格斯,完成於蘇聯哲學家。中國解放前後均採用此體系,只是解放初期蘇聯專家採用過史達林簡化的體系。問題是:
2.辯證唯物主義是否符合馬克思的思想?關鍵問題有三:(1)馬克思是否同意物質本體論或自然本體論,亦即馬克思講的“唯物主義”中的“物”是否只是人類社會或實踐,而不是自然物質?(2)馬克思的辯證法是否只是主觀的而不是客觀的,只是頭腦里的而不是外部世界的,只是方法論而不是世界觀?(3)認識、思想是不是客觀世界的反映?回答是:馬克思對辯證唯物主義這些基本觀點都是同意的,有兩種根據:
一是文本上的根據: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67頁上,馬克思說:“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由此產生的個人對其他自然的關係。當然,我們在這裡既不能深入研究人們自身的生理特徵,也不能深入研究人們所處的各種自然條件——地質條件、山嶽水文地理條件、氣候條件以及其他條件。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由於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這完全是對物質世界觀、自然本體論的肯定。在第77頁在談到勞動是現存世界即地球的變化的基礎後,他說:“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外部自然界的優先地位仍然會保持著,而整個這一點當然不適用於原始的,通過自然發生的途徑產生的人們。”這是指對於最早從自然界分化出來的人們,勞動並不是現存世界的基礎。後面他指出今天的地球絕大部分已為人類的實踐改變過,但也承認還有些地方完全是原來的狀態。顯然,他決不懷疑地球本身的客觀存在,地球以外的廣大宇宙的優先存在。
馬克思對於辯證法的客觀存在也是完全肯定的,馬克思明確說:“我的辯證方法,從根本上來說,不僅和黑格爾的辯證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黑格爾的辯證法是獨立主體的思維過程,是現實事物的創造主,“我的看法則相反,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1](P112)這就是說,辯證法是客觀存在的東西的反映,這不僅承認了客觀辯證規律,也承認了反映論。
在第1卷第76頁上他也明確強調了反映論的觀點。與現今一些人用實踐觀點來否定反映論不同,馬克思強調應該客觀地反映外部世界由於實踐而發生的變化,費爾巴哈的缺點正是他忽視反映實踐引起的變化,而不在於他承認人能正確反映外部世界。馬克思說:“他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闢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此外,只要這樣按照事物的真實面目及其產生情況來理解事物,任何深奧的哲學問題——後面將對這一點作更清楚的說明——都可以十分簡單地歸結為某種經驗的事實。”這種觀點與《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第1條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他說:“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去理解。”[2](P54)這句話往往被人們誤解為否定認識的客觀性,其實他只是認為它的缺點在於忽視實踐,忽視認識的主體性,只是從客體方面去理解,不是說不應從客體方面去理解。他批評費爾巴哈看不見主體在客體中的作用,並不是批評他肯定反映論,肯定認識的客體性,肯定外部世界的客觀存在。總之,從文本上認為馬克思否定物質本體論、客觀辯證法和反映論,是難以成立的。
二是馬恩關係上的根據。恩格斯雖然沒有提出辯證唯物主義一詞,但這個稱呼符合他的思想應毫無疑義。唯物論的基本觀點,即唯物主義世界觀來自《反杜林論》,客觀辯證法來自《自然辯證法》,反映論來自《費爾巴哈論》,這三本書內容上也有很多交叉,確切點說,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就來自這三本書。現在的問題是,恩格斯在哲學上是不是離開了馬克思?回答是否定的。由於馬克思在50年代以後,把主要時間和精力用於研究政治經濟學,形成了兩人之間自然的分工,恩格斯承擔了哲學(世界觀)的研究和建設,其成果就是《反杜林論》和《自然辯證法》。《自然辯證法》研究的目的很明確,即建設哲學。《反杜林論》雖是一本論戰性著作,同時也是一本學科建設著作,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的理論框架就是在這本書中建立起來的。馬克思對《自然辯證法》與《反杜林論》都是支持的,而且很欣賞。馬克思讀1873年5月30日恩格斯談自然辯證法綱要的信的第二天回信說“非常高興”。《反杜林論》他逐章閱讀過,其中有一章是馬克思撰寫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之所以是馬克思的哲學,不是由於其中句句話都是馬克思說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不等於馬克思的哲學,也不等於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學,它之所以被稱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因為其基本觀點是兩個創始人提出來的,它是一門科學,後來的馬克思主義者循其哲學思路加以建設、發展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一門科學,其根據不是誰說了什麼,而在於其觀點經受了社會實踐和科學發展的檢驗。
三、哲學的“轉型”與哲學的對象
近年來關於哲學“轉型”的言論頗為流行,但這種“轉型”實際是哲學對象的轉換,即哲學的分化,用哲學“轉型”來取消世界觀,是把兩個不同的問題混為一談了。
一般說來,所謂“轉型”是一個東西的表現形態轉換了,但這個東西還是這個東西。如社會轉型是指社會的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但社會仍然是社會,沒有變成非社會。同理,哲學轉型是指哲學的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哲學仍然是哲學,沒有變成非哲學。但西方哲學在形成為科學以前沒有明顯的對象,不是一門學科,而是多門學科的混合,古代哲學就是智慧、知識、學問,幾乎包羅萬象,哲學家就是有智慧的人、學問家。西方哲學史中包含著一些學科的轉型,或觀點的轉型,如古代素樸的唯物主義轉化為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又轉化為現代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有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種形態的互相轉化。就整個哲學而言,我們當然也可以說古代哲學形態、近代哲學形態、現代哲學形態,但其含義是十分含糊的、籠統的。前面談到的哲學“轉型”並不是真正的哲學形態的轉換,實際是哲學對象的轉換,確切點說,是哲學的分化過程。哲學形態的轉換與哲學的分化不能混為一談。
哲學的分化過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科的分化,即多門學科從哲學中不斷分化出來,一是哲學學科的分化,即各種部門哲學從世界觀(本體論)中分化出來,這兩種分化實際上也是很難截然分開的。先是自然科學,如數學、力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先後從哲學中分化出來,後來社會科學,如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等先後從哲學中分化出來,這些學科分化出來以後自身又在進一步分化,這個分化過程至今仍在繼續,同時多種學科又在互相綜合,形成許多交叉學科、橫斷學科、邊緣學科、綜合學科。這個過程就是學科的花色品種不斷增多不斷豐富的過程。與此同時,哲學學科也在分化,哲學學科的分化也可以說是學科分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只是這種分化不像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那樣離開了哲學家的圈子,而是仍然停留在哲學家的圈子內,先是邏輯學分化出來,後來是認識論、倫理學、美學、自然哲學、社會哲學、政治哲學,後來更有實踐哲學、文化哲學、科學哲學、人的哲學等等,今天部門哲學的品種之多更是難以計算。在有的人看來,哲學中的本體論的研究領域,即使沒有被學科的分化分割殆盡,也被哲學學科的分化分割殆盡了,本體論沒有必要存在了。但我認為事情正好相反,多門學科的建立,多門部門哲學的建立正好凸現了本體論存在的必要性,凸現了本體論與多門學科、多門部門哲學的區別,兩種分化的結果都表明始終有一門學科沒有分出去,也不可能分出去,那就是本體論——以作為整體的世界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即對世界的綜合研究,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世界觀或宇宙觀。其實任何一門科學和部門哲學都是一種綜合研究,即對該學科的對象的整體研究,為什麼要取消或否定對整個存在,即對整個客觀世界的整體研究呢?
從古代哲學來看,世界觀的研究並不突出。古希臘哲學之始,追求現象世界後面的根據或基礎一度成為熱點,但是,這種追求是很籠統的,包含了多種含義。如果追求一個脫離現象世界或在現象世界以外的世界,即所謂本體世界或形而上世界,那是根本錯誤的。如果追求物質的結構,那是自然科學的任務,近代自然科學已在這方面作出了顯著的成就,這個工作今天仍在繼續。如果追求的是客觀世界的整體圖景及其一般規律,那正是世界觀的任務,這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出現以後才最終明確起來的。說本體論(世界論)在古代西方已經成為哲學研究的重點之一是可以的,說它就是古代哲學形態就過分了,因為古代西方哲學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幾乎無所不包,政治哲學、心理學、認識論、倫理學等都曾經成為研究的熱點,出現了不少百科全書式學者,如德謨克里特、亞里士多德等。至於古代中國,除了道家、《易經》,諸子百家都不大談本體論問題。魏晉時期在佛學的影響下本體論(玄學)才成為熱點。也是由於佛學和道家的影響,宋以後本體論(宋明理學)才再度成為熱點。認識論在西方近代成為哲學研究的重點之一是事實,但本體論的研究也是重點。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第一位代表康德之所以研究認識論就是為了建立他的“未來形上學”,即本體論,但他沒有完成他的這一志願。黑格爾繼承了他的事業,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這一事業,其結果就是他的絕對唯心主義——一種地地道道的本體論。本體論的研究在西方何曾停止過?西方實證主義思潮以“拒斥形上學”為其主要特徵之一,且不說他們的正面的本體論觀點(他們認為現實世界是經驗,就是本體論觀點),他們對形上學的拒斥就是一種本體論研究。20世紀下半葉興起的複雜科學、系統科學就包含了對外部世界的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解,屬於物質本體論的範疇。實踐論、人的哲學、文化哲學,還有古老的倫理學、美學、政治哲學以及其他,在20世紀下半葉的西方,在改革開放以後的中國,都是一些研究的重點,但這種百花齊放的局面並未降低本體論的地位,更沒有取代本體論的地位,相反,它的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性更加突出了。
哲學分化的歷史表明,哲學研究的對象在日益明確。從目前看,哲學是一個學科群,有許多可以互相區別開來的對象。在這些學科中有一個核心,即哲學本身,其餘都是部門哲學。這個核心就是哲學的哲學,簡稱哲學。今天的意見分歧可能就在於它是什麼?中國哲學家稱之為道學、玄學、理學,亞里士多德稱之為形上學,第一哲學,後來的西方哲學家稱之為形上學、本體論(存在論),馬克思主義稱之為世界觀或宇宙觀。這些稱呼雖然很不相同,其理解更有分歧,但有一個共同之處,即認為哲學要研究的是最大的整體、最普遍的東西、最根本的東西。而部門哲學要研究的是某領域的最完整的東西、最普遍的東西、最根本的東西,錢學森同志的科學體系理論就包含這種思想,他把多門科學按其普遍性的高低分為若干層次,最高層次只有一門,即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第二層次有10種,實即10門部門哲學,其中有自然辯證法、唯物史觀、數學哲學、系統論、認識論、美學等,第三層次為10種基礎科學與這10門部門哲學一一對應,其中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系統科學、思維科學、文藝理論等。第二層次是不是只有10門,這10門的區分是否合適,當然都可以作進一步研究和討論,這裡暫且不談。現在的問題是:這個思路是不是正確地反映了科學發展的歷史?是否基本符合科學發展的現狀?我的看法是肯定的。這個思路是與西方實證主義“拒斥形上學”的思路針鋒相對的。這兩種思路的爭論正是當前中國哲學的熱點。這裡實際是兩個問題:(1)世界觀(本體論)作為一門科學是否可能?(2)辯證唯物主義是不是科學的世界觀?如果對第一個問題作了否定的回答,第二個問題自然就不必回答了。
前面提到的那些反對把哲學對象規定為作為整體的客觀世界及其一般規律而主張把它規定為人與世界的關係,或主體與客體的關係,或認識,或實踐,或思維方法,或人類社會,或人等等的觀點,實際上都是取消世界觀,保留某部門哲學,或者說,把哲學變為部門哲學。我認為這不是一條正確的思路。部門哲學的興起為哲學研究開闢了一個嶄新的局面,發現了許多新的生長點,為哲學與基礎科學搭起了一座座互相聯繫的橋樑,既有利於哲學的發展,也有利於基礎科學的發展。但是,哲學,即部門哲學的核心,不是任何一門部門哲學所能取代的,因為局部,不管多么重要的局部,畢竟不能取代整體;特殊的東西,不管多么重要的特殊的東西,畢竟不能取代普遍的東西。哲學被消解了,部門哲學就失去了根基。那么,科學的世界觀怎么可能呢?
這是一個大題目,這裡不可能詳談,只談一點點意見。前面已談到,應該承認哲學是一種知識。大家都說哲學有對象,就是承認了哲學是知識,因為這裡的對象就是認識的對象,認識的結果就是知識,知識是對對象的認識。既然如此,知識就有是非問題,就有正確與否的問題,當然錯誤的認識也是一種知識。哲學曾被說成智慧、方法、信仰而不是知識,但這些東西的基礎都是知識,或者說都是由知識轉化而來的。實際上從古以來,哲學家都把哲學看成知識,都要宣傳自己哲學的正確性,都要求別人相信他的哲學,只是事實上沒有一種哲學做到這點,像許多自然科學那樣得到絕大多數專業工作者的認同。歷史上惟一擁有最多信奉者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當然同共產黨在政治上的勝利有關,但這不是主要的原因,就我個人的哲學觀念的根本轉變來說,主要的原因是它的科學性。哲學的出現已經兩千多年了,為什麼還沒有一種哲學得到絕大多數哲學家的認同,甚至出現企圖從根本上取消它的思潮?我認為有兩個主要的原因,一是學科性質上的原因,即由於它太抽象(範圍無限大,時間無限久,最普遍,最根本等等),真假難分,是非難辨;一是意識形態上的原因,即社會制度和政治立場上的原因,只要世界上還存在著剝削制度、存在著階級對立,哲學的意識形態性就不會消失,全世界認同的哲學就不會出現。但在社會主義的中國,全社會多數人認同的科學的哲學可能出現嗎?
一門學科要成為科學有4個條件:明確的對象、實踐檢驗證明過的一系列原理和規律、具有內在邏輯的思想體系和專業工作者的承認。第4點哲學社會科學在階級社會中難於做到。西方哲學能做到第1、3點,做不到第2、4點,至今處於人人都有自己哲學的前科學階段。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曾經在社會主義國家基本上做到了這4點,但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失敗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信奉者在蘇聯、東歐國家大大減少了。在中國它也曾經得到多數人的認同,但這個認同中有相當大的其他因素,影響了它的科學性。真正的認同應該是科學的認同,這不但在當時沒有做到,今天也沒有做到,改革開放以來它受到許多批評,許多人懷疑或否定它的科學性。但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可能完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的當代形態是可能出現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