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六大都護

唐朝六大都護

唐朝周圍的異族很多,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唐王朝效仿漢代都護府的建制,分別設立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都護府是唐朝在邊疆民族地里設定的特別行政機構。分為大都護府和上都護府。大都護從二品,上都護正三品。都護的職責是“撫慰諸藩,輯寧外寇”,凡對周邊民族之“撫慰、征討、敘功、罰過事宜,皆其所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朝六大都護
  • 機構:安西、北、東、南和單于、北庭
六大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安南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單于都護府,

六大都護府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時期東至北韓,西達中亞鹹海,南面包括了現在的越南北部,北面則到蒙古高原的北部。唐王朝建立後,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統治,不僅改郡為州,對地方行政區划進行了調整,還逐步確立了府制。唐朝的府制,依其形式和地位,分為三種類型:府、都督府、都護府。 它的出現,是唐初邊疆地區民族關係發展的客觀需要。許多部落自武德起就主動內附。自太宗同年間起,唐朝先後平定了突厥、薛延陀等部,更多的邊疆部族紛紛降附。唐王朝面臨著如何處置眾多歸附民族的課題。由於數百年民族聯繫的不斷加強,友好往來的不斷增長,唐太宗將治理內地的經驗推廣到周邊,於少數民族地區列置州縣,使各部首領管理本部。為管理這些州縣,唐王朝又仿漢代西域都護府的建制在民族地區設定都護府。從太宗至高宗,建立了安東東夷、安北、單于、安西、北庭、昆陵、蒙池、安南等九個都護府。到武后實際執政至玄宗開元天寶時,只剩下安東、安北、單于、安西、北庭、安南都護府,這就是著名的六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

行政級別
安西都護府自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起,到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止,共存在約170年,管轄包括今新疆、哈薩克斯坦東部、東南部、吉爾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斯坦東部、阿富汗大部、伊朗東北部、土庫曼斯坦東半部、烏孜別克斯坦大部等地。安史之亂前,安西都護府和大都護府三易其名,其中640-658年、667-685年、689-691年為都護府,共約38年;658-667年、686-689年、693-752年為大都護府,共約71年。安史之亂後,765-778年為都護府,781年後又名為大都護府。
歷史
安西都護府是唐朝設在西域的最高軍政機構。都護是級別最高的行政長官。
唐貞觀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設西州都護府,治所在西州。 同年9月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雅爾郭勒)設安西都護府,用以針對西突厥。安西都護府第一任都護為喬師望,後由郭孝恪接任,開始時只有數千人的兵力。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擊敗龜茲國,把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今新疆庫車縣)。
唐高宗顯慶二年十一月,蘇定方在碎葉水平定阿史那賀魯的反叛,從而平定了西突厥,將安西都護府治所遷回高昌故地。顯慶三年五月(658年),安西都護府又遷到龜茲(今庫車), 安西都護府升格為大都護府。唐高宗改變太宗時只重軍事而輕行政管理的做法,在突厥故地分設蒙池、昆陵兩個都護府,並將其附屬小國分別設定州府,西境直抵波斯,都隸屬於安西大都護府,使這一帶都置於唐朝的直接統治之下。唐朝貞觀十四年(640年)設定的安西都護府治所西(今新疆吐魯番東高昌故城),統安西四鎮,龜茲、疏勒、于闐、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轄境相當今新疆及哈薩克東部、吉爾吉斯北部楚河流域。自顯慶元年(656年)至麟德元年(664年),這期間,是武則天為皇后輔佐高宗到垂簾聽政階段。顯慶五年(660年),位於蔥嶺以西的西突厥都曼部降唐,朝廷派人去該部巡查。顯慶、龍朔年間(661-663年),唐軍平定西突厥,轄區擴大至今阿爾泰山西至鹹海及蔥嶺的東西各部直至阿姆河兩岸城的諸城邦國,包括今吉爾吉斯斯坦大部分。 高宗龍朔元年(661年),又派遣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王名巡視蔥嶺以西, 在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國,設定十六都督州府,統轄八十個州,一百一十個縣,一百二十六個軍府,並在吐火羅立碑記述此事。
鹹亨元年(670年)至長壽元年(692年),唐與吐蕃爭奪安西四鎮(吐蕃只短暫占安西四鎮。但是,後世北庭都護府的部分,此時被唐朝占據,沒有被吐蕃占據)。吐蕃3次極短暫進入安西四鎮,但每次都很快被逐出,唐朝很快恢復了對安西四鎮的控制。吐蕃在這段時期占安西四鎮的時間加起來只有約10年。鹹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攻陷龜茲撥換城,唐朝罷四鎮。鹹亨四年(673年),安西四鎮復歸於唐朝;儀鳳三年(678年),吐蕃進占安西四鎮,儀鳳四年(679年),崔知辯擊吐蕃,唐朝占安西四鎮;同年改元調露元年,唐安撫大使裴行儉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垂拱二年(686年),武則天在平定內部徐敬業之亂(684年)以後有意籠絡人心,顯示其“ 務在仁不在廣,務在養不在殺,將以息邊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故下令放棄安西四鎮,687年-689年,吐蕃趁機進占安西四鎮,武后長壽元年(692年),武威軍總管王孝傑等率軍擊破吐蕃,重占安西四鎮。
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在之前唐朝已經統治的天山北路、熱海以西的西突厥故地設立了北庭都護府,而安西都護府只管轄天山南路、蔥嶺以西的地區。
安西都護府所統率的精銳騎兵又稱“安西兵”,唐肅宗至德年間(756年-758年),為平定安史之亂,唐政府在河西、隴右、安西、北庭徵兵,安西兵組成“安西行營”奉詔平叛, 幫助收復了兩京。但由於安西、北庭及河西、隴右駐軍大部內調,吐蕃乘機陸續占領隴右、河西,因此安西都護府與唐朝的通道中斷,但安西四鎮留守軍隊仍孤軍堅守。 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都護府,和沙陀、回鶻相依,吐蕃久攻不下。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李元忠、郭昕派遣使者間道奏事,德宗對其進行了嘉獎,封李元忠為北庭都護,郭昕為安西都護。
後來,唐朝發生內亂朱泚之亂,吐蕃趁機進攻北庭、安西。公元790年左右,吐蕃占據北庭,唐朝失去了與安西的聯絡。公元790年以後的某一年,安西陷落。安西最後陷落的時間,始料並無確切記載,這是情報斷絕造成的。有學者推論,安西最後的陷落時間是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
安西都護 安西大都護
初建之安西都護府共四任都護(640年-658年):
第1任:喬師望(640年一642年,即貞觀十四年至貞觀十六年):
第2任:郭孝恪(642年—649年,即貞觀十六年至貞觀二十三年);
第3任:柴哲威(649年—651年,即貞觀二十三年至永徽二年)
第4任:麴智湛(651年—658年,即永徽二年至顯慶三年)
再建之安西都護府共7任都護(667年-685年):  第1任:陶大有(乾封二年至總章二年,667年-669年):
第2任:董寶亮(總章二年至鹹亨二年,669—671)
第3任:崔智辯(鹹亨二年至上元二年,671—675)
第4任:杜懷寶(鹹亨二年至儀鳳四年,671—679)
第5任:王方翼調露元年至開耀元年.679—681)
第6任:杜懷寶(開耀元年至永淳元年,681一682)
第7任:李祖隆(永淳二年至垂拱元年,683—685)
三建之安西部護府共兩任都護(689年-691年):  第1任:咎斌(永昌元年至天授元年,689—690)
第2任:佚名都護(天授元年至天授二年,690一691)
安史之亂後可考之安西都護
朱某:765年--?
爾朱某:?—778年
初建之安西大都護府共5任大都護(658年-667年):
第1任:楊胄(顯慶三年至龍朔二年,658年—662年)
第2任:蘇海政(龍朔二至三年,662-663)
第3任:高賢(龍織三年至麟德元年,663-664)
第4任:匹婁式徹(麟德元年至二年,664-665)
第5任:裴行儉(麒德二年至乾封二年,665—667)
再建之安西大都護府共2任大都護(686年-689年): 第1任:王世果(垂拱二年至三年.686—687)
第2任:閩溫古(垂拱三年至永昌元年.687—689)
三建之安西大都護府共12任大都護(693年-752年):  第1任:許欽明(長壽二年至萬歲通天元年.693—696)
第2任:公孫雅靖(萬歲通天元年至聖歷元年,696—698)
第3任:田揚名(聖曆元年至長安四年.698—704)
第4任:郭元振(神龍元年至景龍二年,705一708)
第5任:周以憚(景龍二年,708)
第6任:郭元振(景龍二年至景雲元年.708一710)
第7任:張玄表(景雲元年至開元二年,710一714)
第8任:呂玄璟(開元二年至三年,714一715)
第9任:郭虔瓘(開元三年,715)
第10任:靖德太子李瓊(開元四年至十五年,716—727)
第11任:延王李玢(開元十五年至二十五年, 727—737)
第12任:李林甫(開元二十五年至天寶十一年,737?—752)
安史之亂後正式冊封的安西大都護(781—?) 郭昕:(建中二年至不詳,781年至不詳)

安東都護府

安東都護府(公元668年~761年),是唐朝六個主要都護府之一,是唐朝在東北地區設定的重要軍政管理機構。
安東都護府概況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唐朝滅亡高句麗後,在平壤設定安東都護府以統轄其地,所轄包括遼東半島全部、朝鮮半島北部、吉林西北地區和朝鮮半島西南部的百濟故地,包有今烏蘇里江以東和黑龍江下游西岸及庫頁島直至大海。
上元三年(676年),唐將安東都護府把治所遷往遼東故城(今遼陽)。儀鳳二年(677年),治所遷往新城(今撫順高爾山)。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遼西契丹族反唐,但是這次反叛只持續了約1年時間,很快,武則天平定了契丹的反叛。
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安東都護府治所遷往平州(今河北盧龍)。天寶二年(742年)年治所遷往遼西故郡城(今遼寧義縣)。受安史之亂影響,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安東都護府廢止。
雖然安東都護府治所內遷,安東都護府還被廢止,但是唐朝後期仍然管理著遼東等地。有唐一代,遼東即鴨綠江南北的高句麗故地其主體部分仍然屬於中原王朝,新羅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此外,新羅、渤海國等族在唐朝後期仍然臣服於唐朝。
設定意義
東北做為中國遼闊疆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就是中國歷代王朝的行政版圖。唐朝統一中國後,做為統一的多民族大國,對東北享有無可爭議的行政管理權。在平定高句麗,安撫冊封渤海、契丹、奚、靺鞨、室韋等民族的基礎上,唐朝在東北先後設定了安東都護府、營州上都督府,饒樂都督府、松漠都督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韋都督府等。以都護府、督都府、州、道等行政體制對東北進行行政管理,開發建設東北。
建制沿革
安東都護府初隸河北道營州都督府;武則天初年以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長安四年(704年)以幽、營州都督兼安東都護;開元七年(719年)以平盧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開元二十年(732) 以幽州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及平盧節度使;天寶元年(742年)幽州節度使改為范陽節度使,平盧節度使從中劃出,以平盧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直至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安東都護府廢止。
行政制度
安東都護府是軍政合一的地方行政機構,其在地方行政體制上接受唐中央政府雙重體制管轄。一方面,都護府作為河北道轄區的一級政府受治於河北道採訪使,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另外,安東都護府的設定是在征服高句麗民族基礎上形成的,高句麗作為東北夷,根據唐制,被征服諸夷,“散諸處幽州、營州界內,以州名羈縻之。”羈縻制度是唐朝政 府管理和安撫境內諸少數民族的一種方式。安東部護府帶有羈縻性質,根據唐朝規定,羈縻府州,可由本民族人物出任都督、刺史之職參與管理本民族事務,並可以世襲。中央政府派員參與管理,或設定相應機構協調、監督管理。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唐在邊境置節度使、經略使,扼控四夷,安東都護府也在其列,轄於平盧軍節度使。
安東都護府屬上都護府,其長官為安東都護,正三品,“掌統諸蕃, 撫慰、征討、敘功、罰過, 總判府事”。有唐一代,薛仁貴高侃、唐休景、仁貴子薛納王玄志、薛泰、許欽湊、裴雲掛、玄宗第十三子穎王李磁等,都先後擔任過安東都護之職。

安北都護府

概述
唐代六大都護府之一。總章二年[669 ]改瀚海都護府置。治所在今外蒙古杭愛山東端,統轄漠北鐵勒諸部府、州。轄境約當於今外蒙古全境及前蘇聯西伯利亞南部一帶。垂拱元年[685]後移置漠南,治所屢徙;起初在同城[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南]、西安城[甘肅民樂西北]、西受降城;開元、天寶年間又移中受降城,橫塞軍、天安軍。至德漸漸改名鎮北,建中年間廢。另有會昌五年[845]改單于都護府置。
歷史
貞觀二十年(646)唐破薛延陀後,鐵勒諸部內附。次年(647)正月置瀚海都督府(回紇部)、燕然都督府(多濫葛部)、金微都督府(仆骨部)、幽陵都督府(拔野古部)、龜林都督府(同羅部)、盧山都督府(思結部)等六都督府,皋蘭州(渾部)、高闕州(斛薛部)、雞鹿州(奚結部)、雞田州(阿跌部)、榆溪州(契芯部)、林州(思結別部)、顏(白部)七州,各以部帥為都督、刺史,旋設燕然都護府以統之。八月,鐵勒諸部中最遠的骨利部來附,置為玄闕州。後又以結骨、葛邏祿諸部置堅昆都督府、陰山都督府、大漠都督府、玄池都督府和渾河州、狼山州等都督府和州,均歸燕然都護府統領。都護府治故單于台(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烏加河北)。轄境相當於今內蒙古烏加河以北、蒙古人民共和國全部、俄羅斯額爾齊斯河葉尼塞河上游和安加拉河貝加爾湖周圍地區。龍朔三年(663),都護府移於漠北回紇本部,治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哈爾和林西北。改名瀚海都護府,與雲中都護府以磧為界,領磧北諸羈縻府州總章二年(669)改為安北都護府。高宗末年後突厥興起,不久鐵勒故地皆為所並,安北都護府遂廢。武后時回紇契骨、思結、渾等部度磧徙甘、涼間,垂拱元年(685)僑置安北都護府於居延海西之同城(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不久又內移至西安城(今甘肅民樂西北),聖歷元年(698)遷至單于都護府舊治雲中古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景龍二年(708),張仁願河套北築東、中、西三受降城,遂移安北都護府治西受降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南烏加河北)。開元三年(715)移治中受降城(今內蒙古包頭西南黃河北岸)。天寶八載(749),都護府復移治橫塞軍(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南陰山南麓),由軍使兼理府事。十四載(755)又移治大安軍(乾元後改名天德軍,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北烏加河東)。至德二年(757)改名鎮北都護府。興元後遂不復見。
會昌年間復改單于都護府為安北都護府。五代地入契丹,遂廢。都護府在同城、西安時,當領有內遷甘、涼間的回紇等部,仍有瀚海等府州名號。其後回紇等部北還投突厥,都護府東遷磧南,所領部落府州無考。天寶初置附郭陰山縣。
單于都護府是唐朝建立的六個重要的都護府之一,是管理北方邊疆的重要機構,所轄地區基本上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屬關內道
三受降城  唐景龍二年(708年)張仁願築,均在河套的黃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頭西,東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安南都護府

唐代六都護府之一。
大唐初期曾在越南設定了交州總管府,624年改稱都督府,679年又改為安南都護府。從此交州便正式被稱作安南(早在三國時代,吳的孫權就任命呂岱為安南將軍)。安南都護府地址在現在的河內,由交州刺史充任都護。
簡介
調露元年(679)以交州都督府改置安南都護府,為嶺南五管之一。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內)。轄境北抵今雲南南盤江,南抵越南河靜、廣平省界,東有廣西那坡靖西龍州寧明防城部分地區,西界在越南紅河黑水之間。都護由交州刺史兼任。至德二年(757)改名鎮南都護府,永泰二年(760)復名安南都護府。自天寶以後,南詔強大,雲南南盤江以南地區漸為所有,開成、大中間即大致以今雲南省界與安南都護府分界。鹹通元年(860)十二月都護府治為南詔攻陷,未幾收復。四年二月再失,六月廢都護府,置行交州于海門鎮(今越南海防西北),七月復置都護府於行交州。七年復克安南舊治,都護府移故地,並於都護府置靜海軍節度,重築安南城,由節度使兼領都護。終唐一代不廢。
轄境
至德二年[757 ]改名為鎮南都護府。永泰二年[766]又改為安南都護府。轄境約北面包括進雲南紅河、文山兩自治州,南抵越南河靜、廣平省界,東有廣西那坡、靖西、龍州、寧音、防城等縣邊境。
天寶後今雲南地漸入南詔,約於開成、大中年間就大致以今我國雲南省與越南邊界為界。
鹹通元年[861.1]府治被南詔攻陷,未幾收復。四年[863]再陷,寄治海門鎮[今越南海防省安陽縣北]。七年收復恢復舊治;設定靜海軍節度使,以節度使兼領都護。
五代初期,節度使由當地首領充任,臣屬於南漢。今廣西南部為南漢所有,大致以今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與越南邊界為界。公元939年,吳權起兵擊敗南漢,後廢棄。

北庭都護府

概述
武則天時期所設定的唐朝六大都護府之一。治所在庭州[吉木薩爾縣北破城子]。公元679---681年間,東突厥復辟,重建汗國,史稱“後突厥汗國 ”。之後的十幾年裡,後突厥兩代可汗志在重新統一東西突厥,多次入侵西域,並蠶食西突厥十姓部落,一度奪取了蒙池都護府治所碎葉城。
後突厥的西征卻意外的遭到西突厥部落頑強抵抗。為遏制後突厥西侵的勢頭,唐廷冊封非阿史那氏的異姓突厥---突騎施首領烏質勒為瑤池都督,利用其實力抵禦後突厥的西侵。突騎施汗國建立後,奪回碎葉城,並將其歸還給唐朝。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唐朝將安西都護府分出另立北庭都護府,取代金山都護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隸屬於安西都護府。
景雲二年(711年),北庭都護府升為大都護府,與安西都護府分治天山南北。天山以北包括阿爾泰山和巴爾喀什湖以西的廣大地區歸北庭都護府統轄,天山以南直至蔥嶺以西、阿姆河流域的遼闊地區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北庭都護府統轄天山北路突厥諸羈縻府州,轄境東起今阿爾泰山,西達今鹹海(一說裏海)範圍內的突厥諸部族。
北庭都護設立後,提攜萬里,社會安定、農業、牧業、商業、手工業都得到空前發展,成為西北地區中心。開元元年(公元713年),第二任都護郭虔瑾進駐北庭後,將所率軍隊編為田卒、開荒種地、屯墾戌邊。唐玄宗為了確保這條中西大道的安全和領土完整,又在北庭設立節度使,統領瀚海、天山、伊吾三軍,有鎮兵萬餘人,其中瀚海軍一萬二乾人就屯成在北庭。北庭附近的輪台,亦為唐軍重點駐紮所在,城中設有輪台都督府等重要軍事機構。
唐德宗時期唐朝發生內亂朱泚之亂,吐蕃趁機向西域進攻。貞元六年(790年)左右,北庭都護府被吐蕃攻占。
北庭都護府在遏制後突厥西侵,以及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叛亂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單于都護府

概述
單于都護府是唐朝建立的六個重要的都護府之一,是管理北方邊疆的重要機構,所轄地區基本上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屬關內道
永徽元年(650)唐平突厥車鼻可汗,“突厥諸部盡為封疆之臣”,以其地置狼山雲中等三都督府,蘇農等十四州,設瀚海都護府以統之。與燕然都護府壤地交錯。龍朔三年(663),移燕然都護府於磧北,並改名瀚海都護府,原瀚海都護府移雲中古城,改名雲中都護府,遂以為界,磧南諸都督府州隸雲中。麟德元年(664),改名單于都護府,轄境北距大漠,南抵黃河。高宗末年後突厥興起,盡拔諸羈縻府州垂拱二年(686)改置鎮守使聖歷元年(698)移安北都護府來治。開元二年復為單于都護府,安北都護府移治中受降城會昌年間,改名安北都護府。垂拱以後都護府何所領無考。天寶初置附郭金河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