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莊鎮(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和莊鎮)

和莊鎮(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和莊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和莊鎮位於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東北部山區,東、北兩面與淄博博山區交界,距萊蕪區政府27公里,面積86平方公里,轄31個行政村,2.7萬人,有少量少數民族如苗族回族等,其它居民均為漢族。

和莊鎮地處魯中山區,地勢較高,氣候晝夜溫差大,寒冷早至緩離,有“小關東”之稱。土地2.7萬畝,可耕地2.5萬畝,物產豐富,林木覆蓋率32.7%。

和莊鎮歷來是戰略要地,齊魯古道必經之路。距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所建的古老的齊長城青石關就在此境內,歷史上著名的“艾陵之戰”、“長勺之戰”就發生在和莊原山一帶。原山主峰(又名禹王山)與正北的齊長城青石關遙遙相望,山下博(山)徐(州)803公路,萊(蕪)博(山)205高速路交織其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和莊鎮
  • 外文名稱:Hezhuang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
  • 下轄地區:31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634
  • 郵政區碼:271110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東北部
  • 面積:86平方公里
  • 人口:2.7萬人
  • 方言:冀魯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魯S
鎮情概況,自然資源,歷史沿革,村莊名錄,所轄村代碼,民間舞蹈,

鎮情概況

和莊鎮位於山東省濟南萊蕪區東北部,南鄰苗山鎮,西接茶業口鎮,東、北與淄博博山區相鄰。境內205國道濱萊高速公路南北縱貫,濱萊高速公路在鎮駐地和莊村辟有上下道口,納交通主幹道場為混凝土公路,交通便利。境內山地丘陵廣布,河道溪流眾多,資源豐富、風景優美。面積89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轄和莊、青石關、大英章、小英章、關西坡、官家村、馬家峪、下窪、榮科、東車福、車福南峪、西車福、橫頂、南麻峪、北麻峪、普通、峨峪、東平州、西平州、北平州、馬杓灣、左家峪、嗇泉、上佛羊、下佛羊、上崔家莊、下崔家莊、草廟頭、丁家南峪、張家台、老姑峪31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和莊村。
和莊鎮(原和莊鄉)

自然資源

地處山區,平均海拔近400米。山地丘陵廣布,河道溪流眾多。礦產資源主要有鐵礦石、花崗石、石英石等。博萊高速、205國道穿越。景點有青石關(為春秋時期齊魯兩國之間的重要關隘)、齊長城遺蹟,地下溶洞群,原山(為汶河發源地),望魯山(海拔771米),大英章水庫等。

歷史沿革

鄉因政府駐地而得名。據南禹王碑記載,宋代趙姓建村,因址在淄河北岸,曾名河莊。後取人和之意,改稱和莊。清末屬北鄉常莊保。民國初年屬石馬區。1941年春屬萊東縣。1945年10月屬常莊區。1951年改屬第十區。1955年10月復屬常莊區。1958年設立和莊鄉,同年10月改設和莊公社。1959年2月,併入常莊公社(1984年改稱常莊辦事處)。1985年10月建鄉。
1997年,面積86.42平方千米,人口25853人,轄3個管理區和莊、青石關、大英章、小英章、關西坡、官家、馬家峪、下窪、榮科、東車輻、西車輻、車輻南峪、橫頂、南麻峪、北麻峪、普通、峨峪、東平州、西平州、北平州、馬杓灣、左家峪、嗇泉、上佛羊、下佛羊、上崔家莊、下崔家莊、草廟頭、丁家南峪、張家台、老古峪31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2002年,面積86.42平方千米,人口25712人,轄3個管理區,31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2010年,撤銷和莊鄉,設立和莊鎮。

村莊名錄

和莊、青石關、大英章、小英章、關西坡、官家村、馬家峪(馬家峪、黃灣)、下窪、榮科、東車福、車福南峪、西車福、橫頂(橫頂、財神廟、五里橋)、南麻峪、北麻峪、普通(普通、小普通)、峨峪、東平州、西平州、北平州、馬杓灣、左家峪、嗇泉、上佛羊、下佛羊(下佛羊、東佛羊)、上崔家莊、下崔家莊、草廟頭、丁家南峪、張家台、老姑峪。

所轄村代碼

[2010年代碼]371202111 [2006年代碼]371202200(31村):~200和莊村 ~201榮科村 ~202官家村 ~203關西坡村~204青石關村~205西車輻村 ~206東車輻村 ~207車輻南峪村 ~208北平州村~209東平州村 ~210西平洲村 ~211普通村 ~212下窪村 ~213大英章村 ~214小英章村 ~215馬家峪村~216南麻峪村 ~217北麻峪村 ~218橫頂村 ~219峨峪村~220上佛羊村 ~221嗇泉村 ~222張家台村 ~223老姑峪村~224左家峪村 ~225馬杓灣村 ~226丁家南峪村 ~227草廟頭村 ~228下佛羊村 ~229上崔家莊村 ~230下崔村

民間舞蹈

蹉地舞屬山東民間古老的漢族舞蹈,流傳於萊蕪市和莊鎮一帶。它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的平洲原山廟會,形成於清朝嘉慶年間的原山求雨,盛行於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原山一帶常(莊)、文(字)老區,距今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
基本特徵
“蹉地舞”簡單易學,舞蹈富有特色,主要動作有“單腳蹉”、“雙腳蹉”、“單交叉蹉”、“雙交叉蹉”、“蹦跳蹉”等。動作強調身體前傾,兩臂自然搖擺,突出一個“蹉”,“蹉”在弱拍上,同時“蹉”出力度,其要點是“上身向前傾,雙腳往後蹬,一步半個蹉,似把原山登”,主要保留著登山動作的韻味,“蹉”是表示登山下滑動作。“蹉地舞”的隊形,多以直線或斜線為主,這是根據上山下山的特殊環境決定的,很少有圓形的變化。在直線或斜線的運動中,又多以雙線運動為多,這是由於上山下山互相攙扶,相互照顧而演變成的。“蹉地舞”以生動、歡快的情緒為基調,輕快的節奏,輕盈活潑的樂曲,以反映百姓們歡呼雀躍,熱烈氣氛和喜悅心情。隨著時代的變遷,除保留了具有祈神朝拜的原始含義外,又增加了表達男女愛情的內容,並使隊形變化保留著“直線不彎曲,隊伍不相離”的藝術特點。蹉地舞具有自娛性,舞台上、家中院子裡、大街上、田間地頭等娛樂場合均可跳蹉地舞,自娛自樂。
服飾道具
男舞者 戴夾鼻胡,頭戴用高粱秸編制、帽沿插柳枝的六角形尖頂草帽。穿白色對襟上衣、淺藍色彩褲、黑色灑鞋,扎黃綢腰帶。
女舞者 頭梳一根長辮,插小紅絨花。穿深綠色鑲粉紅色花邊的偏襟褂、深綠色印白梅花的彩褲、深綠色割花鞋(鞋面上用大紅色棉線繡花後,再將凸起的部分用剪刀剪平,使花朵圖案呈現絨乎乎的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