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家峪村

左家峪村隸屬萊城區和莊鄉,位於萊城東北36公里、和莊鎮政府駐地東南10公里處。村東靠張家台村,村西南、西北分別與嗇泉村、馬杓灣村相鄰,東北與淄博市石馬鎮蘆家台村接壤。現有人口1258人,耕地1181畝。

左家峪村,原名興隆莊,明朝中期由左姓從蒙陰縣遷此建村,因村莊坐落在山峪之中,村莊三面環山,故以姓氏和環境為名,改稱左家峪村。左、焦為村中兩大姓氏,另有張、王、李、徐4姓居於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左家峪村
  • 行政區類別:村莊
  • 所屬地區:萊城區和莊鄉
  • 人口:1258人
村莊名片,人文自然,地圖信息,

村莊名片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常莊保·左家峪”;民國後左家峪村屬於萊蕪縣石馬區(亦稱第六區)嗇泉鎮;1939年歸屬博山縣。後又復歸萊東縣常莊區嗇泉鎮轄;1959年3月,和莊與常莊兩鄉合併為常莊公社,左家峪村即歸屬常莊公社;1984年3月歸常莊辦事處轄;1985年11月撤處並鄉,歸和莊鄉管轄至今。
左家峪村村中、村南各有一古廟,古傳為關老爺廟與觀音奶奶廟,兩廟合稱“鎮村廟”。廟宇黑瓦紅檐,頗為古樸。二月十九日廟會,其時村人多聚於此,祈禱風調雨順,人壽年豐。村東原有一棵古槐,相傳明朝時建村栽植,故有“明朝槐”之稱,可惜在抗日戰爭毀於戰亂,至今高台仍在。村中、村東各有一口人工開鑿的古井,建國前人畜用水皆源於此。
村子處於山區,也就鑄就了村人勤勞的天性。山區缺水,因此村人就修建方塘蓄水。1954年,村人在村南建大方塘一個,1974至1977年.又在村南、村東南陸續建成2號、3號方塘,三方塘均靠自然蓄水,蓄水量多時可達3萬方,冬春能灌溉400餘畝耕地。
1974年,村人在建方塘的同時,開始了治河造地。村子的中心街,原為一條舊河道,每次雨季到來,便有水流經過,給村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為此,村民開溝挖渠,經過近百個日夜的奮戰,終於建成了一條渠上大街。夏季山水流入路下溝渠,村民再不用“脫鞋過河”了。隨後,村人又在村南平墳造地近百畝,並配合造地治水,修建涵洞600餘米,改造窪地近百畝。
1974年至1976年,萊蕪縣水利局打井隊先後在村南、村北、村東南鑽出深度在200米以上的深水機井3口。徹底解決了村民生活及生產用水問題。村民還配合打井在兩年之內修建了灌溉主幹水渠近6000米。使全村60%的耕地得到了灌溉,這些水渠依然發揮著作用。
左家峪村治水造地的成就,尤其是“打深井,開採地下水,修方塘,儲存地表水”,時稱“機井帶鈴鐺”的做法,在萊蕪全縣較為有名。1977年縣委曾組織各村支部書記分兩批進駐村中調研學習,推廣該村經驗,村支部書記左華堂也被推選為縣政協委員。
1965年起,村中陸續辦起木器廠、條編廠、鐵業加工廠、建築隊等集體經濟組織。村莊的經濟不斷發展,尤其是建築隊,是當時常莊公社轄區中最早成立的建築企業,自建立以來,修建和修築了萊蕪市工會大樓,淄博市一級公路,張博路張店路段等大型工程,它已正式成為四級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1980年,村中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村民焦方甲是村中第一個搞蔬菜大棚的人,村民左致祥開了第一家經銷點,年收入達萬元……此後運輸業、服務業、養殖業也都有發展。1995年,村中有人開始經營建築裝飾業。截至2002年6月,全村有機動車150餘輛,養雞場2個,木器場2個,建築分公司4家,個體裝飾老闆8個……
左家峪村地傑人靈,人才頗多。建國後,李春安曾任國務院建設部機關工委書記;焦乾青曾任惠民地委書記;焦玉潤現任貴州省司法幹部管理學院書記兼院長(此前為貴州省司法廳廳長);焦玉聰現任山東省公安廳紀委副書記;左彩堂曾任泰安軍分區參謀長、濟寧軍分區副司令員等職;左致慶曾任安徽省滁縣軍分區副司令員;左溪溫曾任山東省勞動廳廳長;左瑞卿曾任中央軍科委西北辦事處保衛處處長;焦華楠曾任四川省林業廳廳長……村民左以順,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多年來潛心鑽研,創製出根治牛皮癬的妙方,前來求醫的人絡繹不絕,其正在籌建牛皮癬醫院。
左家峪村人,在開拓經濟的同時,也不忘對教育的支持。1967年,村人在東寨山腳下創建新學校l處,村中學子開始由舊學堂轉入新學校學習。後來學校不斷改建、擴建,成為一所規模較大的學校。實施合班並校後,村中學生自2002年春起,開始在張家台村國小就讀。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至今,村中共考取大中專學生49名,其中有13名本科大學生,一名碩士研究生。
1969年,村中開始通電,最初用博山電。2000年電網改造後,伴隨萊城電廠建成投產,改用萊蕪電。
1994年,村中居民安上了自來水;2000年佛羊村至老姑峪村8公里水泥路硬化,帶動村人把村南進村之公路硬化進村,交通非常方便。隨著近幾年來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村中60%的居民家中安裝了電話。更有十幾戶居民添置了洗衣機、電冰櫃。支部村委也審時度勢,開始了新一輪村莊規劃,建成5座高標準居民樓,現有3座居民樓用戶已入住。左家峪村人堅信:用他們勤勞的雙手,會把村莊建設得更加美好。

人文自然

東寨山:指村東一高山。明末政局不穩,時有強盜來犯,村人此時便避到東面山上,築牆防衛,形成“寨”,山名因此而稱“東寨”。東寨山山頂有一棵老槲樹,樹身有兩人合困之粗,樹幹已空,但枝幹仍繁密茂盛,村中長者說此樹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了。

地圖信息

地址:濟南市萊蕪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