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

和服

和服(きもの,kimono) ,是日本的民族服飾。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松窗夢語》,在稱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而日本古代所稱的“吳服”是“著物”的一種。

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之小袖,小袖的表著化始自室町時代,貴族的下著白小袖逐漸成為庶民的表衣。“著物”除了包括“吳服"之外還包括肩衣袴、源自平安時代的狩衣等等,這些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十二單則是由奈良時代的裳唐衣加以改良而成,之後又有變化和創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服
  • 外文名:わふく,wafuku
  • 別稱:著物
  • 假名:きもの,kimono
  • 所屬國家日本
  • 所屬民族大和
  • 布料縮緬、羽二重、絽、、棉麻
  • 種類:長著、羽織襦袢、帶
服裝歷史,構造,和服服地,製作方法,特徵,歷史,和服美術,種類,浴衣,小紋和服,色無地,付下和服,訪問和服,振袖和服,留袖和服,海老茶袴,花嫁和服,喪服,男式和服,附帶品,丸帶,袋帶,名古屋帶,袋名古屋帶,半幅帶,和服的配件,帶揚和帶締,帶板,帶枕,伊達締,胸紐,比翼,足袋,肌襦袢長襦袢,履物,手提包,帶留,髮飾,專用夾子,公家著物,和服穿著,

服裝歷史

“和服”在德川幕府以前稱作“著物”、“吳服“。固定使用和服的稱謂是德川幕府之後,與西洋文化接觸中興起的概念。
日本江戶時代的《裝束要領抄》指出:“[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異益。本邦通中華也始於漢,盛於唐世時。朝廷命賢臣因循於徃古之衣冠而折衷於漢唐之制,其好者沿焉不好者草焉而為。本邦之文物千歲不易之定式也。”
古代和服樣式古代和服樣式
唐代前,日本和服色彩較為單一,多為原始色彩、民族色彩,同一服飾幾乎同一色調;在唐朝文化的影響下,和服色彩尤其是大和型貴族服飾色彩進入鼎盛期,此時貴族以色彩劃分等級,如等級自上而下服飾顏色為深紫、淺紫、緋、紺、綠、黑;女性服飾顏色裝飾打破原來單一色調,而以綠、藍、紅為主調的同時,添加其他色調或紋樣,色澤艷麗,色調對比明顯,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吳服(ごふく gofuku)這個稱謂源於中國三國時期,因東吳與日本的商貿活動將紡織品及衣服縫製方法傳入日本的緣故,開始出現此名。在更加精確的層面上,吳服一詞是專指以蠶絹為面料的高級和服,而用麻布棉布做的和服會用“太物”來稱呼。1957年6月、京都、大阪、中國、名古屋、東京的各吳服専門店共同創立了全國吳服専門店會連合會。
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紀。到了奈良時代,日本遣使來中國,獲贈大量光彩奪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飾,至室町時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飾基礎上改進,而和服腰包則是受基督教傳教士穿長袍系腰帶影響而創造。
日本人將他們對藝術的感覺淋漓盡致地表現在和服上。在日本,出席冠禮(成人式)、婚禮、葬禮祭禮劍道弓道棋道茶道花道、卒業式、宴會雅樂、文藝演出以及慶祝傳統節日的時候,日本人都會穿上端莊的和服去參加。和服的穿著文化及禮法被稱為裝道。和服承載了近30項關於染織技藝的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產以及50多項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指定傳統工藝品。製作和服的越後上布、小千谷縮以及結城紬更是錄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1992年6月8日,全國吳服専門店會連合會改為全國吳服専門店協同組合。
奈良時代的公家裝束奈良時代的公家裝束
中國吳地以吳服聞名天下。《松窗夢語》載:“至於民間風俗,大都江南侈於江北,而江南之侈尤莫過於三吳。自昔吳俗習奢華、樂奇異,人情皆觀赴焉。吳制服而華,以為非是弗文也;吳制器而美,以為非是弗珍也。四方重吳服,而吳益工於服;四方貴吳器,而吳益工於器。是吳俗之侈者愈侈,而四方之觀赴於吳者,又安能挽而之儉也。”
古事記》中卷曰:「若有賢人者貢上。故受命以貢上人名。和邇吉師。即論語十卷。千字文一卷。並十一卷付是人即貢進。又貢上手人韓鍛。名卓素。亦呉服西素二人也。又秦造之祖。漢直之祖。」即是說百濟給應神天皇的貢品里有論語、千字文、鍛造工以及兩個從吳國來的縫織女。這件事與兵庫縣的吳服神社祭祀的織姬和東漢渡來的阿知使主(劉阿知)有關。“三十七年,帝遣阿知使主於吳,求縫工,得吳織·穴織等四女歸。會帝崩,因獻仁德帝。”也就是說,當時從中國渡來兩個織姬傳入中國的紡織技術,吳織媛死後被當作吳服大神在吳服神社裡被祭祀。
《日本書紀·雄略十四年》則稱:「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戊寅,身狹村主-青等共吳國使,將吳所獻手末才伎,漢織、吳織及衣縫兄媛、弟媛等,泊於住吉津」,即呉國から漢織·呉織が渡來帰化。《日本書紀·應神紀》載:“三十七年春二月,戊午朔,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於吳,令求縫工女。爰阿知使主等渡高麗國,欲達於吳。”
日本國志》亦曰:「應神帝之初,得《論語》、《千文》於百濟王仁。四十一年庚午,復遣阿知使主、都賀使主於吳,二人,漢孝靈皇帝之後也,魏受禪後,辟亂至倭。考庚午即西晉永嘉四年,其日吳者,意當時就吳地求之也。此事載日本《應神本紀》。求織縫女。抵高麗,高麗乃副久禮波、久禮志二人為鄉導,及得工女還」。所以,和服的紡織和縫製技術最初是從中國傳入的。此外,京都大酒神社也祭祀著吳織女和漢織女。神社石標上書「太秦明神 吳織神 漢織神;蠶養機織管弦樂舞之祖神」。另有日本西宮市喜多向稲荷神社祭祀了漢織女吳織女的織姬大明神。日本謠曲《吳服》唱曰:“不思議の事を聞くものかな。それは昔の君が代に。唐國よりも渡されし。詞「綾織二人の人なるが。今現在に現れ給ふは。何といひたる事やらん。”
昔日吳服與和服兩種概念是分別的(因貴族所穿的公家著物大多不是源自東吳而是源於唐朝,而該類服裝以前亦被稱為“唐服”),但今天這兩種概念已幾乎重疊。很多賣和服的商店,招牌上會寫著“吳服屋”(吳服屋go ku fu ya),可見兩詞已經基本上同義化。

構造

1.掛衿、共衿
和服構造
2.本衿、地衿
3.右の前身頃
4.左の前身頃
5.袖
6.袂
7.左の衽
8.右の衽
9.劍先
10.身丈
11.絎丈
訪問著
12.肩幅
13.袖幅
14.袖丈
15.袖口
16.袖付

和服服地

和服的面料是《詩經》裡面的用料。《詩》曰:“蒙彼縐絺。”就是縮緬和縞。正裝冬天採用縮緬,夏天用紗羅,浴衣則用木棉。和服正裝傳統上使用的材料為並幅(小幅)反物,通常禮服服地為御召縮緬,以延續德鹿子柄絞染振袖和服川幕府大奧女中禮制。也有傳統織布機織造的夏布以及其他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指定傳統工藝品,如小千谷縮、結城綢、八丈絹等等。反物通常有染織繡多種工藝,包括江戸小紋、友禪染、草木染、正藍染紅型染、型繪染、絞纈、刺繡、金彩等。反物沿用唐代傳統布料的尺寸,幅寬唐大尺尺二寸(36厘米),長半匹(二丈八尺左右,12米)為一反,故稱反物,一匹為一衣,故稱匹夫匹婦
和服依照四季的不同,從種類、材質、花紋乃至飾品小物有其搭配的規則,特別是修習茶道、花道、舞踴等日本傳統技藝者,更是注重時服的傳統。時服的形式分為單衣、綿入。袷是有襯裡的和服。綿入是絲綿夾層的。端午節以後更換夏裝。10月到次年5月初則著袷。日本女人的和服喜歡以四季為主題隨季節更換服裝。在和服於繪紋樣中, 春天的梅、夏天的菖蒲、秋天的、冬天的松與日本人的季節感直接相關。
和服本身的織染和刺繡,還有穿著時的繁冗規矩(穿和服時講究穿木屐<草履>、足袋<ta bi >,還要根據和服的種類,梳理不同的髮型)使它儼然成了一種藝術品,是日本千年染織工藝的集中體現。
和服腰帶多採用西陣織物,佐賀錦以及獻上博多織。博多織有760年歷史,作為優美的“獻上帶”(和服用的腰帶)而有名,據傳博多商人滿田彌三右衛門從宋朝學回的技法是其始源。“獻上圖紋”是彌三右衛門把佛教用具獨鈷和華碟圖案化的圖紋,因被指定為上貢給幕府的上獻品而被稱為“獻上”。採用獨特的技法,豎線使用大量細線,強力織進橫線用粗線的同時使豎線浮現出來形成圖案。

製作方法

和服製作被稱為和裁,製作標準有專修學校教育振興會實行的《和服裁縫技術鑑定》以及東京商工會議所實行的《和服裁縫技術鑑定》。
和服裁斷圖和服裁斷圖
長著裁縫步驟
    質地
    分類
    織法
    和服服地
    柄模樣
    用途
    絹織物(正絹)
    平織物
    丹後縮緬、浜縮緬
    無地後染
    打褂、白無垢、振袖、留袖、訪問著
    銘仙
    伊勢崎銘仙、秩父銘仙、足利銘仙
    、縞、無地後染
    訪問著
    結城紬、久米島紬、大島紬、豐田紬、信州紬、塩沢紬、米沢紬、郡上紬、黃八丈、仙台平
    小紋和服、普段著、袋物
    羽二重
    羽織、胴里
    絡織物
    三本絽、五本絽、七本絽
    無地後染
    夏物、羽織、袴
    紋織物
    唐織
    金襴銀襴、暈襉錦、綴錦織、繻珍、緞子綸子
    有職紋樣、正倉院紋樣
    公家著物、打褂白無垢、和服帶、袋物
    綴織、經錦、緯錦、緞子、錦緞、紹巴、風通織、模仿織、凹凸織、繭綢
    有職紋樣、吉祥紋樣
    格子柄、縞柄、獻上柄
    博多帶、名古屋帶、角帶
    大和錦、佐賀錦、鹿島錦
    和服帶、袋物
    織物
    小千谷縮·越後上布、宮古上布、近江上布、能登上布、八重山上布
    無地、絣、縞柄、後染
    夏物、浴衣
    木棉織物
    久留米絣、真岡木棉、遠州木棉、三河木棉、松阪木棉、丹波木棉
    無地、絣、縞柄、後染
    浴衣

    染色
    藍染、黑羽藍染、草木染、益子草木染
    捺染
    形絵染、紅型染、長板中形、高崎手捺染、友禪染、手描金更紗、
    唐草文、扇面、七寶、青海波、萬壽菊、四君子紋樣
    後染
    絞染
    大田絞染、有松鳴海絞
    鹿子柄、瑞雲柄、花柄
    桐生刺繡、江戶刺繡
    吉祥紋樣
    打褂裝飾、和裝小物
    1. 取一匹反物,依據肩與腳踝之間的長度裁兩份身傾,曲折並縫合後背中縫。
    2. 再裁取反物與前身傾長度相等的布幅,裁成左衽、右衽,衽幅12.5厘米左右。把衽片分別縫合在一片的前片左右兩側。
    3. 縫領子(共衿)。領子是一條有1米長的長方形布條對摺以後得到的,然後灌縫。再把地衿縫在共衿下方。
    4. 把最後剩下的反物裁成兩截做袖子,對摺並縫在身傾兩側。袖丈標準寸法100-120厘米,先把短的一條邊縫合,讓袖子變成一個手可以穿過的筒形,再在袖口的那側留下23厘米,其餘縫合,這30厘米是讓手穿出來的袖口,是包封的,於是袖口那一側OK,開始和衣身連線。和一般的服裝不一樣,它不是把整個袖子都拼接在衣服的袖口處的,他只拼接1/2-3/2左右,腋下那裡是不銜接的,也就是說,那裡是個洞,手可以穿出來,袖子沒有接上衣服的那一部分,男子和服是密閉的,女子和服則是空開,所以包縫。於是和服的側邊也可以縫合上了。
    5. 最後把衣服的下擺包縫。

    特徵

    和服種類繁多,無論花色、質地和式樣,千餘年來變化萬千。不僅在男女間有明顯的差別(男式和服色彩比較單調,偏重黑色,款式較少,腰帶細,附屬品簡單,穿著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繽紛艷麗,腰帶很寬,而且種類、款式多樣,還有許多附屬品),而且依據場合與時間的不同,人們也會穿不同的和服出現,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禮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禮和服、宴禮和服及一般禮服)。和服本身的織染和刺繡,還有穿著時的繁冗規矩(穿和服時講究穿木屐、布襪,還要根據和服的種類,梳理不同的髮型)使它儼然成了一種藝術品。設計師不斷在花色和質地上推陳出新,將各種大膽的設計運用在花色上,使現代印象巧妙地融入了古典形式之中。
    和服屬於平面裁剪,幾乎全部由直線構成,即以直線創造和服的美感。和服裁剪幾乎沒有曲線,只是在領窩處開有一個20厘米的口子,上領時將多餘的部分疊在一起。如將和服拆開,人們可以看到,用以製作和服的面料,仍然是一個完整的長方形。由於和服的裁剪製作具有上述特點,所以在量體裁衣方面比較自由。在製作和服時,較少為人的體型所左右,高矮胖瘦不同的人,即使穿著同一尺寸的和服,也很少給人以衣不合體的印象。因為,它可以因人而異,在腰間調節尺寸。和服雖然基本上由直線構成,穿插在身上呈直筒形,缺少對人體曲線的顯示,但它卻能顯示莊重、安穩、寧靜,符合日本人的氣質。不僅如此,和服同時也順應日本的自然;日本絕大部分地區溫暖濕潤,因此服裝的通氣性十分重要。由於和服比較寬鬆,衣服上的透氣孔有8個之多,且和服的袖、襟、裾均能自由開合,所以十分適合日本的風土氣候。
    通氣是和服的一大優點和特徵,因此和服的袖口、衣襟、衣裾均能自由開合。不過,這種開合,尤其是衣襟的開合,有許多講究。不同的開合,具有不同的含義,顯示穿著者不同的身份。例如,藝人在穿著和服時,衣襟是始終敞開的,僅在衣襟的"V"字型交叉處繫上帶子。這種穿著方式,不僅給人以一種和服似脫而未脫的感覺,顯示一種含蓄的美,而且能顯示從事該職業的婦女的身份。反之,如果不是從事該職業的婦女在穿著和服時,則須將衣襟合攏。但即使是合攏衫襟,其程度也有講究,並以此顯示穿著者的婚姻狀況:如果是已婚的婦女,那么衣襟不必全部合攏,可以將靠頸部的地方敞開。但如果是未婚的姑娘,則須將衣襟全部合攏。事實上,和服的穿著有著如此之多的講究,以至在日本有著專門教人如何穿著和服的"教室"。1964年日本專門成立了“裝道禮法著物學院”,培養出了大量的裝道和服專家,普及和服著裝、禮法、和裁、創意、美容以及出版圖書。1966年全日本著物振興會成立,提倡11月15日為和服日,並號召大眾在七五三節穿和服。

    歷史

    最初的日本服裝是被稱為“貫頭衣”的女裝和被稱為“橫幅”的男裝。所謂“貫頭衣”,就是在布上挖一個洞,從頭上套下來,然後用帶子系住垂在兩腋下的布,再配上類似於裙子的下裝,其做法相當原始,但很實用。所謂的“橫幅”,就是將未經裁剪的布圍在身上,露出右肩,如同和尚披的袈裟。
    傳說中日本神治時代有位伊邪那歧命神,他在舉行祓除(用齋戒沐浴等方法初災求福)之事時,常常脫去上衣、袴、帶,那個時代日本人生活的遺址現已發現數千處,其分布區域,北起北海道,南至九州,幾乎遍布全日本。原始社會的日本人以群體方式過著遷徙不定的生活,主要的生產活動是狩獵和採集(不要總是想到帝國時代去)。也許就是在那個時代,日本人開始了用動物的皮毛或者樹葉加工禦寒,走出了裸露的時代。 在繩文式文化時代後期(日本新石器時代,相當於前800-前500年)和彌生式文化時代(日本使用彌生式陶器的時代,相當於前300-300年),日本出現了兩種基本的服裝式樣。一種是套頭式圓領衫,造型類似於今天的圓領針織套衫;另一種是對襟式,門襟採用左衽,領尖至腰間,等距兩初用細繩繫結扣接,袖子為筒形袖,長度在膝以上。與上衣配套的還有袴、領巾、於須比。袴原指穿在下身遮掩於上衣內的一種襠布,但是這裡的袴是指有腿部連線的類似於褲子的下裝。男子有一種稱為裳的纏腰,纏腰繞繫於上衣,由於繫結出現褶襉,使服裝產生了一些變化。女子大都穿裳,與男子不同的是,女子裳長及地,形式與今天朝鮮婦女裙"其瑪"頗為相似。
    領巾一般作為裝飾搭掛在兩肩,搭掛的形式不限,通常是由個人的愛好決定的。在生產勞動中領巾還時常被用作挽系長袖的帶子,或者作替代包袱布之用。在別離的場合,人
    們揮動著領巾,以示依依不捨的心情,它與後來明治時代流行的以揮舞手帕表示告別的作用是一樣的。於須比是一種比領巾大且長的一種帶狀織物,蒙在頭晌垂繞至腰間。古代日本婦女忌諱被男子窺容,所以用於須比蒙面。
    據《古事記》、《日本書紀》、《植輪圖集》、《古語拾遺》等文獻記載,日本繩文式文化時代後期和彌生式文化時代的服裝已經採用楮布、麻布、棉粗布、藤布、科布等植物纖維材料製作,帶子是選用倭文布。服裝材料的出現籠罩著神話的光暈,如天日鷲神裁楮織布、日長白羽神自創麻布以利民用。
    染色在當時已經比較普遍,據《應神記》載景行天皇時,平民已經知道用茜草染紅、靛藍染青、藎草染黃、橡果染果黑、紫根染紫。染織品大多無紋,偶有一些印紋,一般都是直接利用樹葉花草擦印完成的。所用的植物有月草、燕子草、、山藍、忍冬等。
    奈良時代
    日本上古時代的粗布服裝,窄袖斜襟,與古代中國穿著有所相似。但是,真正有文字記載,將中國服飾引進日本,並使之被吸收和制度化的,應該是從奈良時代開始。公元8世紀,中國唐代服裝傳入日本,對起源於日本本土的和服產生了影響。當時和服的名稱也有很多,如"貫頭衣"、"橫幅"以及後來的"和服",受到了東亞的服裝的影響。日本的奈良時代正值中國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批學者、僧侶到中國學習和交流和吸收。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都帶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時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規定了禮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職等級區分;制服是無官職的公務人員的服裝,按行業分類。總體而言,奈良時代的服裝色彩還是較為簡單的。
    平安時代
    到了平安時代(九世紀以後),由於國風的盛行,日本和服漸漸擺脫外來的影響,發展出獨有的奢美與精緻的特色,其衣服色彩開始多樣化,衣袖也向寬大方向發展。舉個例子,熟悉日本史的人一定聽過"唐衣"和"十二單"。唐衣是盛裝(禮服)的一種,以紫、緋為貴,金碧輝煌,美麗異常。十二單實際是一種穿著方式,她並不是十二層單衣,而是在單衣上疊十二層被稱為的服裝,袿輕薄透明,多層袿疊起時仍然能隱約看見單衣或表著的顏色,倍添朦朧恍惚的美感。
    鎌倉時代
    由於過度腐化,窮奢極欲,公卿統治終於衰退。
    武家官服武家官服
    鎌倉時期,相對精幹、簡易的武家文化出現,這一時代特徵也反映在服裝上。另外,當時,元朝統一中國,並連續十次侵犯日本:日本人為了便於戰爭,服裝又回復樸素,寬袖又變回窄袖。
    室町時代
    室町時代,在衣服上印上家紋(古代日本按姓氏每家都有家紋,估計家紋數目超過二萬種),便服設計開始禮服化。直垂和侍烏帽子是時髦的男裝,普及很廣。而女裝則更朝簡單化發展。
    安土桃山時代
    織田信長的安土時代、豐臣秀吉的桃山時代(十六世紀中葉),人們開始講究不同場所穿著不同服式,於是出現了參加婚宴、茶會時穿的"訪問裝"和參加各種慶典、成人節、宴會、相親時穿的"留袖裝"。這一時期,帶有鮮明民間性的"能樂"逐漸成型,綺麗豪華的"能"裝束出現。此時,公卿的服裝沒有大的改變,基本是平安時代宮廷服裝的延續,而公卿與武家的最終融合是在明治時期,那是後話。
    桃山時代,人們開始講究不同場所穿不同服飾,於是出現了參加婚宴、茶會時穿的“訪問裝”(從左肩、左袖到襟、裙成一幅圖案),以及參加各種慶典、成人節、宴會、相親時穿的“留袖裝”。
    江戶時代
    是日本服裝史上最繁盛時期,其時,男裝、女裝雖有變化,(如女裝的小袖形狀變得接近現代,而男裝流行羽織<以黑五紋為正裝,茶、黃次之>,帶結開始流行。)但是,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時代,意義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後一直沒有太大變化。我們看到的和服大都是沿續了江戶時代服裝特式。
    幕末武家婚禮幕末武家婚禮

    和服美術

    日本的繪畫起源於日本本土,而日本的繪畫史受到過印度佛教和中國的美術影響,特別是在中國唐代的時候,佛教藝術傳入中國及日本,無論是寺廟中的壁畫塑像還是生活中的肖像畫,兩個國家都有相似之處。
    真正反映日本和服的繪畫作品主要是日本的風俗畫。日本的 風俗畫興起於室盯時代(1392-1573年),相當於中國的明代。 當時有許多中國的風俗畫傳入日本,如反映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生 產過程的《耕織圖》,被日本畫家作為一種模式來效仿,以致日本也出現了許多版本的《耕織圖》,如有獰野永納本,也有和歌山縣高 野山遍照尊院的彩繪屏風《織圖》等。但日本風俗畫的真正興起是在江戶時代,當時雖然有一派古典畫派專以傳統物語為繪畫題材,如源氏物語、淨琉璃物語等都相繼出現於當時皇宮貴族的屏風上,這種傳統題材一般用傳統的繪畫手法來表現。畫中人物穿著的都是當時宮中的華麗衣服,造型風格有些類似有職雛人形。 但當時更多的是同時繪於這些屏風上的風俗畫,這是江戶初期(16世紀初)的一大特色,其繪畫中心在京都,當時正值廣仁文明之亂之後,京都的經濟正在復興,作為復甦象徵的明廣九年的 園祭活動也在京都一年一度地舉行,正因為如此,一系列的屏風圖大量出現,如獰野永德的《洛中格外圖》,此圖有三種版本,盯田本、歷博乙本、上杉本,此外還有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洛中風俗圖》屏風(17世紀前半)、靜嘉堂文庫的《四條河原游圖》屏風,這些屏風的題材頗有些類似於唐代的遊春圖,但人物更為眾多,場面更為宏大,其中突出的是歌舞伎的內容。如四條 河原和六條柳叮。前者是歌舞伎興起的中心地,後者是游女歌舞 伎雲集的地方。開創於慶長八年(1603年)的北野社頭歌舞伎在一夜之間流行起來。慶長末年在四條河原常設舞台,供六條柳町游女們來表演,當時有大量的文字記載了這一風俗,當地成為京都的文化中心地。從中可以看出當時和服的穿著情況。
    但是,歌舞伎的盛況為當政者所反感,寬永十六年政府下令禁止歌舞伎,所以在寬永年間大量增加的是室內遊樂圖。
    到江戶中期,與風俗畫相對應的是桃山時期的浮世繪,浮世繪是從室內遊樂圖中抽出單獨的一個美人進行描繪,這種形式在寬文時代特別流行,因此稱為寬文美人圖, 其中的《八千代大夫圖》是特別優秀的作品。
    17世紀中葉,在江戶的出版物中出現了版畫插圖,繪製這些插圖的稱為板下繪師,大多都是無名的繪師,其中脫穎而出的是菱川師宣(1618-1694年),師宣曾擔任進原西鶴《好色一代男》江戶版的插圖作者,其中的每一幅插圖都能獨立欣賞。師宣是一枚繪的創始人,他所作的《見返美人圖》中的美人身穿紅色小團花地的刺繡大團花圖案的和服,美人回首,巧笑倩兮,極為動人。
    明和二年(1765年)開始流行以俳人為中心的繪畫。用豪華的多色摺招版畫來製作,其中優秀的作者是鈴木春信(1725-1770年),其版畫有如錦之美,故稱錦繪,其所繪美人尤以柳腰為美,風靡一時。春信以後的美人畫代表有勝川春章、鳥居清長等,但最為有名的浮世繪大家則數喜多川歌磨(1753-1806年),其畫大多是半 身繪或大首繪,如《婦人相學十軀》等。此後有許多反映蠶桑或紡織生產的風俗畫也用了這種浮世繪的風格,畫中的女性穿的則是下層勞動婦女的和服。
    日本到現代還有美人畫這一專門畫派,所畫大多都是穿和服的日本婦女。
    明治三十年開始,日本的畫家開始創造了新的美人畫法, 大約可以分成三個流派,一是從浮世繪中脫胎而出的近代美人畫派,以關東鏑木清方為代表;二是以貴婦和上流社會的太太們為主的美人畫,以圓山四條為代,其中上襯松園的作品中有著成群的穿和服的日本太太,丰姿綽約,臉龐豐潤,所描繪的和服製作方法也十分清楚,是絞纈還是友禪,都能分清;三是東西合璧的美人畫,以西洋畫的風格來描繪穿著和服的日本婦女。
    上述與和服有關的美術作品。不但保存了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和服的色彩、面料、圖案、款式和配飾,還反映了和服的穿著方法,以及穿了和服的日本人的舉手投足的千姿百態。此外,這些作品事實上是藝術家眼中的和服,流露了藝術家及其同時代人對和服的態度和感情。

    種類

    和服的種類很多,不僅有男女和服之分(男式和服色彩比較單調,偏重黑色,款式較少,腰帶細,附屬品簡單,穿著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繽紛艷麗,腰帶很寬,而且種類、款式多樣,還有許多附屬品),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禮服之分。昭和13年(1938),日本文部省成立「作法教授要項調査委員會」,當時禮法的最高權威、貴族院議員德川義親侯爵任調查委員長。不久文部省頒布《昭和國民禮法要項》。《禮法要項》對國民禮服進行了詳細的規範,採用了江戶武家士族的禮服。日本男子國民禮服源自室町江戶時代的武士朝服。明治四年頒布散發脫刀及制服著用令,規定大臣、參議、諸省長、次官除了朝儀以外,以羽織袴為便服。明治十年太政官宣布羽織袴為官吏通常禮服,此後成為日本男子國民禮服,即紋付羽織袴,也作為成人式、婚禮的禮服。
    日本國會前身著和服的日本議員日本國會前身著和服的日本議員
    女性和服色彩艷麗,腰頻寬,不同的和服腰帶的結法也不同,還要配不同的髮型。已婚婦女多穿"留袖"和服,未婚小姐多穿"振袖"和服。此外,根據拜訪、遊玩和購物等外出的目的不同,穿著和服的圖樣、顏色、樣式等也有所差異。
    浴衣浴衣

    浴衣

    江戶時代以前,和服的“浴”字是指“熱水”,那時候人們把和服稱作“湯帷子(yu ka ta bi ra)”。帷子指單衣,即用於單穿的衣物。
    古時的浴室基本上都是蒸氣式的,和桑拿很相似。人們為了防止被牆壁和柱子燙傷,都穿著湯帷子入浴。湯帷子被稱為“和服”始於江戶時代。後來,人們逐漸改變了入浴的形式,洗浴時不再穿衣,而是浸泡在熱水中。於是,這種和服便成為洗浴完畢後穿著的簡單衣物,並作為夏季休閒體現個人情趣的衣物延續至今。
    浴衣嚴格來說不能直接等同於和服,正裝的許多配件,對於浴衣而言是可有可無的,例如足袋、帶蒂等。

    小紋和服

    小紋可作為常服。與和服中的大的或中等的圖案不同,它採用的是用紙型印染碎小花紋的工藝,因此配以這類紋樣的和服被命名為“小紋”。
    久留米絣小紋和服久留米絣小紋和服
    時至今日,小紋和服的定義有所改變,人們把無論圖案的大小,只要是有反覆印染的紋樣的和服,都統稱為“小紋”。
    注意:搭配小紋的是正裝腰帶“袋帶”和“名古屋帶”,另外由於小紋屬於接近便服類的和服,也可以選擇帶幅較窄的“小袋帶”。鞋子方面,既可搭配草履,也可搭配木屐,但一定要穿足袋。

    色無地

    無地的意思就是沒有圖案,於是和字面意思一樣,“色無地”就是指在和服中,整件衣服僅有除了黑色以外單一色彩而沒有圖案的一類和服(黑色是喪服)。
    色無地色無地
    雖然沒有圖案,不過允許有織出來的暗紋。
    如果在色無地上綴有家紋,那么它是和“訪問著”同級的禮服;如果沒有綴上家紋,則是次級禮服,或者是日常服。而且如果使用黑色的腰帶,它又能能作為次級的喪服(參加喪禮穿的衣服);如果配上九寸帶,它甚至還能作為參加法事的服裝。因此,色無地是對穿著的時間、場合不太挑揀的、套用廣泛的種類。
    沒有家紋的色無地給人一種便裝之感,帶有一紋(衣服背縫上有一個家紋)的色無地就可以用作參加茶會、祝賀會的次級禮服,如果帶有三紋(背縫、左右肩各一個家紋)的色無地,格調幾乎可以說比付下、或者是沒有上家紋的訪問更高了。
    色無地也很適合在茶會上穿著,因為茶道講求洗脫鉛華,平淡寧靜,所以色無地可以說是最符合茶道旨趣的服裝。如果在法事、為熟人守夜、喪禮等場合穿著色無地,一般選用顏色樸素,帶有一紋的色無地。要注意的是,儘管顏色樸素,但是如果衣服的暗紋是吉祥意思的紋樣的話也是不太合時宜的。

    付下和服

    "付下"和服可以看成是訪問著的簡化版。是對袖子,前後身,領子的圖案全是自下而上的方向 印染的和服的總稱。比訪問和服更輕便舒適。付け下げ並沒有「絵羽」這種形式,所以圖案是分散的。另外付け下げ一般並不加上家紋。適用的場合與訪問著類似,但較不適合正式儀式。
    付下付下

    訪問和服

    訪問和服的歷史不長,乃是明治時代因應洋服的"Visiting Dress"而產生的類別。
    訪問和服訪問和服
    訪問著並沒有已婚未婚的分別。訪問著是整體染上圖案的和服,它從下擺,
    左前袖,左肩到領子展開後是一幅圖畫,特徵是稱為「絵羽(えば)」的這種形式。指的是在訪問著上的圖案,跨越縫線,可拼成一整幅大圖案。也就是說將訪問著整件攤開時,可看到完整的一幅大圖。適合訪問著的有:友人婚宴、派對、陪同入學典禮、茶會、同學會、相親等社交場合。

    振袖和服

    振袖一般僅限女孩兒和未婚女子穿著。不過也有例外,就是男孩過七五三的慶祝禮服也是做成振袖的式樣。
    振袖分為三個細目——小振袖(二尺袖)、中振袖(振袖)、大振袖(本振袖)。
    小振袖一般作為入學、畢業的禮服,中振袖則多用於新年、成人式、未婚女子出席正式場合,大振袖(花嫁振袖)多用於婚禮。
    大部分人誤認為,振袖的分類是按照袖子的長度來分,其中小振袖的袖丈為二尺,也就是76厘米左右,在這一點上基本沒有異議,但是中振袖過去袖丈大約只有85厘米左右,後來卻逐漸加長到和大振袖無異,使得連日本人都難以區分振袖、中振袖和大振袖這幾個詞的區別。導致這種模糊的原因,大約是因為女孩子的平均身高增加了。例如原本中振袖只能垂到小腿中部。
    其實中振袖,也就是一般所稱的振袖,和大振袖也就是本振袖之間的區別並不在於袖子的長度。中振袖除了袖子較長之外,其他結構基本和普通和服無異。

    留袖和服

    留袖分為黑留袖和色留袖,黑留袖就是黑色的留袖,黑留袖為已婚女性最正式的著裝,在兩胸前、兩袖、背後有5個家紋。而只有三個家紋的為次正式的。婚女性不能穿黑留袖。色留袖就是彩色的留袖,色留袖為較平常的服裝,未婚女性也可以穿著
    黑留袖(左)色留袖(右)黑留袖(左)色留袖(右)

    海老茶袴

    明治時代,女子國民教育開始普及。明治時代學習院女學部長、華族女校校長、女子禮法家下田歌子把男子馬乘袴改造後的海老茶袴作為女子校服。海老茶袴也多作為女子畢業著作為畢業典禮的禮服。
    二尺袖與袴二尺袖與袴
    鞋子可以是正裝草履,也可以是靴子,配靴子是大正時期留下的穿法。

    花嫁和服

    花嫁衣裳(はなよめいしょう)為女性結婚時的服飾,是最正式的禮服,源自江戶時代武家大禮服。日本的傳統婚禮為神前婚禮;而花嫁衣是神前婚禮的必要穿著。花嫁衣主要分為三種,包括色打掛、白無垢以及振袖(通常為大振袖),色調以白或紅為主。
    打掛是幕府時期侯國夫人的正式禮裝,僅在節日、慶賀儀式上著用。未婚女性也可以著用。白無垢是幕府時期士族女子婚禮禮服,綾、綸子、羽二重質地。結婚當天只穿著白色打卦,因為白色象徵純潔(又一說女子嫁入夫家便是在娘家死去了,白色又是壽衣的顏色)容易沾染夫家的顏色。結婚幾天后才換上色打掛(帶夫家家紋的)。日本神前婚禮時的新娘卻是一身白——稱為“振袖”的白色長袖和服,上披白色和式罩衫,稱為“白無垢”,據說白色是為了讓新郎來染成自己喜歡的顏色,或者是為了證明新娘的純潔。新娘還梳著稱為“文金高島田”的高高的日本髮髻,戴白色絲棉帽子或者蒙白頭紗,胸部插著荷包或者短劍(用於護身或自殺,現作為裝飾),腳穿白色的日式短布襪,穿草履。

    喪服

    喪服(五紋)便是在喪禮上穿的和服,全黑(除長襦袢外),包括腰帶等一些小物都是黑色。帶家紋,屬於五紋和服。有些喪服沒有暗紋,有些帶
    喪服喪服
    有紗綾形、雲、蓮、流水、波等暗紋。

    男式和服

    男子和服以染有花紋的羽織和袴為正式禮裝,即紋付羽織袴,羽織服地為羽二重,袴地為仙台平。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紋的打褂和袴也只作為略禮裝,可以隨便進行服裝搭配。小袖長著、浴衣則作為常服。

    附帶品

    丸帶

    女式和服最初使用的帶子,其正面里有花紋,華麗而不失典雅。
    丸帶丸帶

    袋帶

    寬八寸(日本的1寸=3.03cm),正面有花紋,底面是素色,是日本最流行的帶。其中一種織入錦線或金線的帶可與禮裝搭配,其他染有輕快圖案的帶子則用於時裝服。
    袋帶袋帶

    名古屋帶

    太鼓的兩端分別連有兩條較細的帶子,這樣系起來即舒適又方便。
    名古屋帶名古屋帶

    袋名古屋帶

    頻寬八寸(1寸=3.03cm),比袋帶更輕便舒適。

    半幅帶

    半幅帶又名半巾帶,其頻寬只有普通帶子的一半左右(約15cm),長3.5米。沒有里襯,也不用細絛帶,可以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打結。(可用於浴衣或小紋和服,以及穿著時作袴用帶)
    半幅帶半幅帶

    和服的配件

    和服之美,除了夾、帶、結的組合外,和服的配件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和服的配件主要有帶揚、帶締、帶板、帶枕、伊達締、腰紐、胸紐、比翼等。另外還有與和服配套的內衣,穿和服時、進行美容時的一些輔助用具以及鞋和其他附屬品。

    帶揚和帶締

    帶揚和帶蒂是和服整裝中十分重要的小配件。
    絞纈帶揚絞纈帶揚
    帶揚
    帶揚的作用除了在製作帶揚是能夠固定和包覆帶枕外,而且在裝飾上也嚴格要求與和服、和服帶配套。帶揚的材料一般選用紡綢、綾、縐織物等,上面裝飾扎染紋樣、友禪染、小紋、刺繡圖案或者是色無地。 
    帶締
    帶締起著繫結和服帶結的作用,有繩帶、編織帶、絎縫帶之分。有一種絎成圓筒形的帶子稱為丸絎帶,是禮服上專用的帶締。還有一種摻和金銀絲的繩帶也是平常用於正式禮服和便禮服的帶締。
    一般來說,帶締厚實的寬頻比窄幅帶的價格高,所以窄幅帶締一般只用在浴衣上面。
    帶蒂(圖左下“綠珠”為帶留)帶蒂(圖左下“綠珠”為帶留)

    帶板

    (又名“前板”)是置於腰帶里,防止帶子起皺的一種整形用的配件,寬度相對於腰帶要窄一些。

    帶枕

    帶枕是製作太鼓結的形狀和塑造變化帶結造型時用的,也可以作為帶結的支撐物。大的很大,但一般都是選用標準形。
    帶枕帶枕

    伊達締

    是系在和服領窩以下的胸口位置,以防止穿著走樣的一種和服配件。伊達締一般選用質地較薄的博多織物。

    胸紐

    :是和服著裝時用於比試和服的長度,或者作為胸口的假紐之用。

    比翼

    是留袖上的一種特定的裝飾,為的是讓和服兩層縫合能看得出來。比翼規定裝飾在袖口、領、衽以及從腋下到袖下的開口部分。喪服不能用比翼。

    足袋

    足袋即襪子。和服的襪子要求完全選用白色,而且四個腳趾套在一起與大腳趾分開。
    足袋足袋

    肌襦袢長襦袢

    肌襦袢即貼身汗衫,起到夏天吸汗,冬天保暖的作用,面料選用天然纖維製成的細紗、羅等,領子用同類布做成窄幅的V形領。面料選用紡綢、縐織物、尼龍等長度比長襦袢短5厘米左右。
    長襦袢也叫和服長襯衣,是穿在和服裡面的一層衣服,主要功能是在穿著是保持和服的平整和外形的美觀同時也起到防污的作用。
    長襦袢長襦袢
    半衿:也叫襯領(假領)。半領縫在長襦袢上,主要功能是防污和美化襦袢。面料選用縐織物、鹽瀨紡綢等。

    履物

    與其他服飾品包括草履、下馱、手提包、帶扣、髮飾等。
    精美的草履精美的草履
    草履不是指用草製做的鞋,而是對包括布鞋、皮鞋、漆皮鞋等腳後跟約在2-8厘米的鞋的總稱。
    選草履時,要注意所選的草履與和服的用途要相符。禮服用的草履是布制的,鞋子的腳後跟也要選得高一些。近些年選用漆皮鞋的人越來越多,這也反映了草履的一種時尚。 
    下馱(ge ta)
    木屐,有塗漆下馱、白木下馱等。
    穿浴衣時,赤足穿下馱。下雨時,木屐要套上防雨、防泥的木屐罩稱為雨下馱。 
    木屐
    赤足穿下馱。下雨時,木屐要套上防雨、防泥的木屐罩稱為雨下馱。
    木屐木屐

    手提包

    也是和服的重要附屬品之一,在選用面料、花色上同樣要求與和服配套。禮服用的手提包通常是以佐賀錦、博多織、織錦作為面料。作為外出是攜帶的手提包,一般都是選用漆皮和皮革作為面。

    帶留

    和帶締起著同樣的作用,但是帶扣上通常裝飾珍珠、七寶等,為的是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髮飾

    如梳、簪、絲帶等,選擇髮飾要注意使用的場合,像穿振袖之類的華麗和服,選擇髮飾也就要花哨些;若是穿喪服則要避免戴珊瑚、翡翠之類的髮飾。
    另有:手袋 、木屐(或草履)。

    專用夾子

    穿和服時,控制好長襦袢及和服領子時,需要專用夾固定。打結時方便固定帶的位置。與普通夾子不同,為防止衣服或帶留下夾子印,專用夾夾物處應是平整的,且夾物的力度要夠,有固定的尺寸。
    和服夾子和服夾子

    公家著物

    公家著物是指奈良平安時代以來日本天皇直至五位以上大臣的服制,即華族的禮裝,又稱平安裝束。包括袞衣束帶、直衣、狩衣十二單袴、水乾等等。天皇服黃櫨染衣。日本皇太子服黃丹衣,親王紫衣。
    諸臣一位至八位依據唐宋公服制度,分別衣紫、緋、綠、縹。幕府時代,公方以束帶為禮服,四位以上黑袍, 五位絳袍。十二單乃是命婦進宮或節會時所穿的盛裝禮服。分為唐衣單衣、表著等,共十二層。

    和服穿著

    首先第一步是穿上足袋(襪子),然後按順序整齊穿上,帶子不能系得太緊。
    1.穿好長襦袢後,披上和服,把內襯衣的袖子套進和服袖裡。把和服的背縫調整到後背中心,然後用夾子把襯衣與和服的領子固定。
    2.一隻手提起領子下方約15cm處,另一隻手握住和服後面的中心線,提起和服,並調整下擺的長度,以不接觸到地面的長度為止。
    3.打開和服把前領放到腰骨的位置,決定正面的幅寬。和服邊緣與身體側邊對齊為宜。
    4.決定幅寬後,慢慢把正面打開,接著把底面合身定寬,然後把右手所拿著的領子下部提高10公分,使下擺執行緒傾狀
    5.重複正面,把左手所拿的領子下部分提高5公分,注意不要錯位。腰間出現後皺褶往上調整。
    6.在腰間繫上第一根細繩。帶子從身體正面往向系,在背中交叉後線回到前面打結。
    7.把腰間的皺摺拉平。手從和服袖裉下的開衩處伸進去檢查和服是否被帶子夾住,弄平背後多餘的部分。
    8.同樣把胸前多餘的部分平整好,把皺摺拉到腋下,兩手抓住兩袖邊,輕輕拉袖口。
    9.檢查兩領子是否整齊交差好,如有錯位,把手從袖裉下的開衩口伸進去調整。領口開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10.在胸下繫上第二根細繩,多餘的部分一定要拉整齊,正面重複的部分程水平狀。
    11.端正腰身,在胸前繫上一條叫"伊達"的小帶子,因為小帶子有伸縮性,注意不要系得太緊。
    12.檢查胸前和後背是否有折和鬆懈,有的話,往腋下這邊拉平整。檢查和服與長襦袢的中心線是否在同一位置。整體完成後用大鏡子檢查是否有差錯,然後摘下領上的夾子。
    浴衣腰帶系法(文庫結)
    如果是一個人打帶結的話,可以在先胸前打結,然後右手拿著結子,左手拿住後背的下側,從右方向把和服結轉到背後。
    1.把腰頻寬上下對摺,貼在腰上,取好打結眼的長度,結眼長以20公分為宜。
    2.把打結眼的部分掛在肩上,剩下的部分嚴整地圍腰兩圈。
    3.圍腰兩圈後剩下的帶子對摺後與掛在肩上的一端打結。
    4.兩腳稍分使身體穩定,然後用力勒緊帶子。
    文庫結文庫結
    5.拿起打結眼的部分疊成三折。
    6.用一條繩子繞兩肩一圈系好,用夾子把結眼部分固定在繩子上。
    7.把結翅部分的皺摺拉平整。
    8.結翅的長度與兩肩同寬,正面朝上卷好。
    9.拿起結翅,在帶子襯墊上放入帶枕後卷好。
    10.把結翅疊成漂亮的褶,貼在後背上。
    11.把結翅打開整理漂亮。完成後再做一次檢查調整好結翅的角度。
    12.把整個結轉到身後。
    穿著注意事項
    和服著裝時需要注意的是和服的左襟和右襟的蓋法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穿時右襟領貼胸口,左襟領再蓋在右襟領上,此穿法稱為“右前”;反之則為“左前”。和服穿法,生人是“右前”即左搭右(襟領),由於日本人認為,死後的世界與生前相反,因此死者的穿法是“左前”即右搭左。“右前”穿法,有一說是受到中國古代服裝影響,也有一說是日本人慣用右手,因此慣將刀在配在左腰間,若採用“左前”穿法,拔刀時受左襟領影響,動作會不順暢。
    領子:左襟搭右襟領子:左襟搭右襟
    很多人不知道這一說法,穿和服時右襟搭左襟,甚至很多明星的穿著都是右襟搭左襟,比如說伊能靜、楊丞琳參加某節目時就都出現這個錯誤,這是不正確的。
    著裝禁忌
    日本有用衣服"招魂"的習俗:人們或者在死者的枕邊,或者登上房頂朝向高山大海,或者揮動死者衣服大聲呼喚死者回來。為死者洗用過的衣服時,要面北而洗,午半晾曬。洗完晾乾後,必須整整齊齊疊好,收藏一段時間後再用棒敲打幾下,生者才能穿用。因此,人們在日常漿洗衣服時,都絕不朝北晾曬,而且夜間也不掛在外面。
    在城市,正月初一,大部分家庭都不洗衣服。古俗,每月的一日、十五日、二十八日,甚至彼岸等祭日也不得洗衣。這固然是節假日需要好生休息,也是畏懼這一天祭祀對象的魂靈飄遊而過時附在晾曬的衣服上。新穿剛做好的衣服時,有的地區(如紀州)先將衣服披在柱子上;有的地方(沖繩)要口唱"我也千年,柱也千年"、"衣服單薄,身板結實"。即使不先給木柱穿,也要疊好後敲打兩下再用。這都是出於擔心衣服上藏有某種魂靈的緣故。收藏一段時期後用棒敲打,或者先給木柱穿,從主觀願望來講,希望起到化解的作用,去災避邪。
    《無何集》載:"毋反懸冠,為似死人服",河南沁陽一帶有"反穿羅裙,另嫁男人"的傳說。由於死者去的是一個與陽世截然相反的陰間世界,所以死後要反穿衣,反戴帽。日本習俗,人死了下葬時,要左向掩衣襟,意味著死者的一切裝束都與生者相反。所以,平時人們穿衣服時,最忌諱領子窩在裡面,或者以後為前,以里為面。
    同樣,由於"萬物有靈"思想,人們認為自己穿用的衣服必然暫存有自己的靈魂,把自己穿用的衣服贈給最親近的朋友,意味著把自己的魂魄也贈給了對方,足見一片誠心。有的人贈衣時,還在兜內放一枚五圓的日幣,這是取五圓的諧音,表示"御緣"(與您有緣)之意,還存在的贈"買衣服錢"、"買腰帶錢",都是這種習俗的表現。
    色彩禁忌
    《中國民間禁忌》一書中曾將服飾的顏色歸納為四:貴色忌、賤色忌、凶色忌、艷色忌。
    《禮記》載,天子彈服裝因季節不同而顏色不同,按季節的陰陽五行,分為青、赤、黃、白、黑五色。
    唐太宗貞觀四年定百官朝服顏色,紫列朱前: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緋;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
    可以這樣說,日本歷史上的色彩禁忌與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處。
    推古天皇十一年(605年),聖德太子頒布"冠位十二階",按階位用冠。
    從上至下是德(紫)、仁(青)、禮(赤)、信(黃)、義(白)、智(黑)。這六種顏色和冠位又分別細分為大小兩種,共十二階。
    日本歷史上曾定桔黃色、深紅色、青色、深紫色分別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和親王的禮服用色,限制他人使用。尤其深紅色和深紫色,更不準皇室以外的人使用,這種規定一直持續到1945年。
    在日本高松冢古墳壁畫上,除有唐裝男子和女子畫像外,尚有作為四方守護神的青龍朱雀白虎玄武(黑龜)圖畫。直到今天,在日本的一些地方穿著和服時,非隆重儀式,一般不選用白色和紅色。因為:白色代表神聖、純潔;紅色則象徵著魔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