袞衣

袞衣

簡稱“袞”。亦稱“袞服”。為古代天子及王公的禮服,因上有龍的圖案得名。袞衣是皇帝在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先農、冊拜、聖節和舉行大典時所穿的禮服。最早是《尚書·虞書》中關於製作章服的傳說, “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後世帝王所穿的袞衣出於此說,這是以“衣繪而裳繡”的手法、繪畫與刺繡並用。中國傳統的袞衣以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料、黼、黻十二章紋為飾。

周制,前六章繪於衣,後六章繡於裳,皂衣絳裳,衣裳相連,形制似裘。東漢以來,大體相沿。明朝皇帝常服黃袍始加十二章,目前所見最早、最完整的十二章袞服是定陵出土的萬曆皇帝緙絲十二章袞服。2007年,南京雲錦研究所歷經3年複製成功明定陵出土的“紅緙絲十二章福壽如意袞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袞衣
  • 別稱:袞服
  • 用途:古代天子及王公的禮服
  • 拼音:gun yi
釋義,袞衣的織造,袞衣的廢除,

釋義

《詩·豳風·九罭》:“我覯之子,袞衣繡裳。”毛傳:“袞衣,卷龍也。”朱熹集傳:“天子之龍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龍。以龍首卷然,故謂之袞也。”陳奐傳疏:“袞與卷古同聲。”卷者,曲也,象龍曲形曰卷龍,畫龍作服曰龍捲,加袞之服曰袞衣,玄衣而加袞曰玄袞,戴冕而加袞曰袞冕。天子,上公皆有之。《南齊書·輿服志》:“袞衣,漢世出陳留襄邑所織。宋末用繡及織成。建武中,明帝以織成重,乃采畫為之,加金銀薄,亦謂之天衣。”
袞衣袞衣
《明史·輿服志二》:“洪武十六年定袞冕之制。袞,玄衣黃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種織於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繡於裳。”明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銘》:“鸞捷棘署,鳳鳴柏府。肺石無,袞衣有補。”

袞衣的織造

袞衣織造的工藝包括織成和刺繡。《齊書·志第九輿服》中論及“袞衣”:“宋末用繡及織成,建武中,明帝(蕭鸞)以織成重,乃采畫為之,加飾金銀薄,世亦謂為天衣。”在這段記載的後面,《齊書》作者齊宗室蕭子顯,以“史官”的身份對這件事作了評論:“黼黻之設,經緯為用,故五色六章十二衣還相為質也。歷代龍袞,織以成文,今體不勝衣,變易舊法,豈致美黻冕之謂乎!”
1958年北京昌平定陵明神宗皇帝棺墓內出土明神宗十二章緙絲袞衣。袞服通體緙絲織就,上繡十二章和十二團龍為主體的紋樣,用色以藍、綠、黃等正色為主,配以二十餘種間色,富麗堂皇,是明代緙絲藝術性與實用性的完美結晶。此件緙絲袞衣由大襟(含左袖)、小襟(含右袖)、後片(領部至下擺底邊)三部分組成。後片與其他不相連綴。面料以孔雀羽緙絲製成,里子為黃色方目紗,面與里之間有襯層,以絹、紗、羅雜拼縫製。兩腋下均釘有絲帶鼻,腋下留有開口,以便與衣襟上的羅帶相拴結。
明代袍式十二章袞服明代袍式十二章袞服
1978年,北京十三陵辦事處委託蘇州刺繡研究所,複製這件緙絲袞衣。1984年,張玉明、俞家榮等人成功復原緙織的《十二章團龍福壽如意袞服》,並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獎,陳列於北京定陵博物館

袞衣的廢除

清代皇帝袞服紋飾仍以龍為主,十二章紋樣占面積較小。《清史稿·輿服志二》:“[皇帝]袞服,色用石青,繡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兩肩前後各一。其章左日,右月,萬象篆文,間以五色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