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彪(中國人民志願軍)

周彪(中國人民志願軍)

周彪(1910年-1981年3月20日),江西省吉安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三縱隊七旅政治委員、旅長、冀中軍區副司令員兼華北軍區第七縱隊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42軍政治委員,東北軍區防空部隊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高射炮兵指揮部司令員,空軍顧問。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彪
  • 別名:周生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西省吉安縣
  • 出生日期:1910年
  • 逝世日期:1981年3月20日
  • 職業:中國人民志願軍
  • 主要成就: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人物綜述,生平年表,紅軍長征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成立後,生平事跡,童年,參加革命,參加紅軍,長征,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歸國,平反,授銜,精彩人生,抗戰,南下剿匪,指揮作戰,文革時期,逝世,

人物綜述

1931年加入中國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贛西南獨立第三團排長、吉安縣儒行鄉少先隊總隊長、紅四軍第十師三十團宣傳隊分隊長和隊長、團俱樂部主任、中央模範團總支部書記、紅九軍團第三師七團政治委員、軍團政治部民運部代部長、教導隊政治委員、紅四方面軍政治部巡視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山西決死隊教導二團政訓處幹事,臨縣動員委員會武裝部部長,八路軍一二○師獨立第四支隊支隊長兼政治委員,冀中軍區第十軍分區政治委員,第八軍分區政治委員兼中共八地委書記。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三縱隊七旅政治委員、旅長,冀中軍區副司令員兼華北軍區第七縱隊副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四十二軍政委,曾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回國後,任東北軍區防熔部隊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高射炮兵指揮部司令員,空軍顧問。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1年3月20日病逝於北京。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生平年表

紅軍長征時期

1910年出生於江西廬陵(今吉安)縣桐坪鄉上浮源村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早亡。
1912年,病弱的母親被迫改嫁,周彪隨奶奶逐村乞討。
早年的周彪早年的周彪
1918年1月,周彪由姑姑介紹到上謝背頭村學裁縫。後讀了半年私塾。
1920年2月,到安福縣城當縫衣童工,受盡壓迫。
1926年2月,奶奶去世後回村打零工度日。
1928年任儒行區少年先鋒隊隊長,年底,帶領百餘名少先隊隊員參加贛西遊擊隊,任游擊隊排長。
1929年,任儒行區上浮源村蘇維埃政府赤衛委員會委員兼少年先鋒隊支隊長、總隊長。
1930年,紅軍打吉安取得勝利,周彪報名參加了紅四軍。
1931年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參加紅軍後,周彪從戰士當起,歷任紅四軍第十師三十團一連副班長、班長、排長,團政治處宣傳隊分隊長、隊長,團俱樂部主任等職。
1932年5月入瑞金紅軍學校學習,結業後留任紅軍學校教員。
1933年2月任中央模範團總支部書記。12月,任紅九軍團七團政治委員。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一至五次反“圍剿”戰鬥。在廣昌保衛戰中,他身負重傷仍指揮部隊作戰,受到上級嘉獎。
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參加了長征。
遵義會議後,紅九軍團擔任全軍的後衛,掩護主力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阻擊尾追的國民黨軍。在與張國燾的分裂主義路線鬥爭中,周彪堅定地執行毛澤東的革命路線。周彪奉命率領後衛部隊三過草地接應紅四方面軍,出色完成了任務。
1935年10月,任紅九軍團教導隊政治委員。
1936年1月任紅九軍團三營(三十二軍)教導員。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周彪調任紅四方面軍政治巡視員、紅軍大學上乾科(即指揮科)教導員。紅軍到達陝北後,周彪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7月,周彪被派往山西離石、臨縣,深入敵後從事抗日動員和統戰工作。10月,任離石縣政府決死隊教二團一科科長、政訓處幹事,山西臨縣動員委員會武裝部部長。
高射炮高射炮
1938年3月任八路軍一二○師獨立第四支隊支隊長兼政治委員,建立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1939年1月,任冀中抗日根據地冀中軍區第十軍分區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1940年11月入晉察冀分校高級班學習。
1943年之後任冀中軍區教導團團長兼政治委員,第八軍分區司令員、政治委員兼中共地委書記。周彪率部轉戰冀中平原,靈活機動地採取分散作戰的戰術方針,團結、爭取“外圍軍”,分化偽軍,改造舊政權,有效地保存並發展壯大了抗日的武裝力量,同時以敵後武工隊等形式,發動和組織民眾,開展平原游擊戰、地道戰、地雷戰……使日寇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同敵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為開闢、保衛和鞏固冀中抗日根據地和民族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期間,周彪先後率部參加了解放保定、大同、張家口、集寧、易滿、桃村、石家莊、平津等重大戰役,率部南下參加了剿滅廣西地區國民黨殘餘武裝力量和土匪的鬥爭。先後擔任晉察冀野戰軍第三縱隊第七旅旅長兼政治委員、冀中軍區副司令員兼晉察冀軍區第七縱隊副司令員。
平津戰役周彪簽發的聯絡信平津戰役周彪簽發的聯絡信

新中國成立後

1950年4月,改任志願軍第四十二軍政委.周彪先後參加志願軍發動的第一次戰役、第二次戰役、第三次戰役和第四次戰役,以及此後在伊川、玉洞裡一帶與西海岸的陣地防禦作戰,取得輝煌戰果。周彪榮獲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頒發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
1952年回國後,1953年3月任東北軍區防空軍政治委員。
1954年3月入解放軍政治學院文化班學習。
1955年9月入解放軍高級防校高級班學習。
1957年5月周彪任空軍高射炮兵指揮部司令員,肩負著空防的重任。
1957年下半年至1958年5月,炮兵先後擊落國民黨飛機9架,擊傷37架。周彪參與組建了解放軍第一支現代化防空部隊——地空飛彈部隊。在多次反偵察、反騷擾的對空作戰中,周彪創造性提出“集火近戰”的作戰指導原則,沉重打擊了美蔣的騷擾、挑釁。
1964年在援越抗美作戰中,中國空軍高炮部隊先後擊落美機597架,擊傷8架。
1966年周彪準備親赴越南,因受到林彪、江青反黨集團迫害而未成行,被派往江西農場勞動。
1975年周彪的冤案被平反昭雪,並任空軍顧問,同年被選為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81年3月20日,周彪因病在北京逝世。根據他的遺願,喪事從簡。《解放軍報》頌揚了他光明磊落、廉潔奉公的一生的高貴品德。

生平事跡

童年

周彪(1910~1981),原名周生珍,桐坪鄉上浮源村人,家庭出身農民。父親在他未出世時就去世。
1912年,病弱的母親被迫改嫁,不滿2周歲的周彪隨奶奶逐村乞討。1918年1月,不足8周歲的周彪由姑姑介紹到上謝背頭村學裁縫。後讀了半年私塾。1920年2月,周彪轉到安福縣城當縫衣童工,受盡了奴役。1926年2月,奶奶去世後回村打打零工度日。

參加革命

1927年家鄉的革命運動如火如荼,周彪捲入了革命洪流。1930年,紅軍九打吉安取得勝利,周彪報名參加了紅四軍。1931年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參加紅軍

1932年5月入瑞金紅軍學校學習,結業後留任紅軍學校教員。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參加了長征。

長征

1935年10月,任紅九軍團教導隊政治委員。1936年1月任紅九軍團三營(32軍)教導員。1938年3月任八路軍一二0師獨立第四支隊支隊長兼政治委員,建立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1939年1月,任冀中抗日根據地冀中軍區第十軍分區司令員和政治委員。1940年11月入晉察冀分校高級班學習。

解放戰爭

先後擔任過晉察冀野戰軍第三縱隊第七旅旅長兼政治委員、冀中軍區副司令員兼晉察冀軍區第七縱隊副司令員。

抗美援朝

1950年4月,改任第四十二軍政治委員。10月19日晚,率軍第一批秘密開赴朝鮮戰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先後參加志願軍發動的第一次戰役、第二次戰役、第三次戰役和第四次戰役。1952年回國。

歸國

回國後,1953年3月任東北軍區防空軍政治委員。1954年3月入解放軍政治學院文化班學習。1955年9月入解放軍高級防校高級班學習。

平反

1981年3月20日,周彪因病在北京逝世。根據他的遺願,喪事從簡。《解放軍報》以“赤條條來,赤條條去”為題,頌揚了他光明磊落、廉潔奉公的一生的高貴品德。

授銜

1955年,周彪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精彩人生

1935年3月,紅軍主力在毛澤東親自指揮下四渡赤水,正在南渡烏江。當時周彪所在的羅炳輝何長工領導的紅九軍團成功掩護紅軍主力過江後,因未能按指定時間到達江邊,橋被拆除,整個軍團立刻陷入敵人全部圍剿兵力的重重包圍之中。在這危難時刻,周彪和他的七團戰友們根據軍團的指示,顧全大局,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機智果敢的戰術,並肩與八團、九團密切配合,使險些全軍覆沒的紅九軍團的人馬奇蹟般地倖存下來,又繼續在敵人的圍追堵截和惡劣自然條件下的雪山草地中歷練,很快成為中國革命最寶貴的一支有生力量。周彪那時才25歲,是七團年輕的政委。

抗戰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11月,幾經出生入死、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征路,已經成為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一期第一隊畢業學員的周彪,第一批奔赴敵後——那已被日本軍國主義的鐵蹄踐踏了的華北廣大的腹地。在抗日戰爭最殘酷的1938年—1944年,他先後擔當起晉察冀軍區一二O師獨立四支隊支隊長兼政委;冀中軍區十分區政委、司令員;冀中軍區八分區司令員、地委書記兼政委等軍隊和地方主要負責人,直到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仍然健在的劉金波將軍,是從1938年就跟隨周彪一直到1949年的警衛員,他講述了許多當年的戰鬥故事。其中1941年和1942年,日寇集中大批兵力,在冀中十分區進行了十餘次大規模的“掃蕩”,推行了五次“強化治安運動”,特別是1942年5月1日,日本大戰犯岡村寧次集中5萬日軍及數萬偽軍,對冀中全區進行了空前規模、慘絕人寰、臭名昭著的“五一大掃蕩”,周彪和他的指揮部不僅遵照軍區領導的指示,縝密部署了部隊對敵鬥爭策略和作戰方針,還親自率領部分十分區八路軍指戰員在白洋淀從敵人一個又一個的包圍圈中跳進跳出,不但保存了自己,還神出鬼沒地打擊了敵人。日寇在報紙上懸賞要周彪的人頭。

南下剿匪

1949年5月,周彪正駐守北平郊區,是華北軍區二O五師師長。當他聽到黨中央的號召後,立即積極主動向軍委請戰,在開國大典的隆隆禮炮聲中率四十九軍南下,日夜兼程奔赴廣西邊陲參加剿匪的鬥爭。
1950年10月,周彪又從祖國南疆廣西揮師北上,受命為第四十二軍政委,奉命陳兵鴨綠江邊,並最先踏上朝鮮國土,參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出國作戰,四十二軍首戰黃草嶺告捷,13個晝夜的激戰,他們第一次與武裝到牙齒的現代化的敵人交鋒,共作戰65次,殲敵3600餘人(其中含美軍1000餘人)。由於敵人的慘敗,作為第一次戰役的組成部分的“黃草嶺”阻擊戰,被當時的外電稱為敵人的“傷心嶺”。彭德懷司令員對這次戰役作了高度評價:“這次戰役勝利意義是很大的,第一,穩定了朝鮮戰局,使友軍得到收容、整頓時間;第二,志願軍在朝鮮站住了腳;第三,取得了新的經驗;第四,擴大了正義戰爭的影響,增強了勝利的信心。”

指揮作戰

1953年─1967年,周彪在保衛祖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是肩負國土防空作戰重任的東北軍區防空軍政委、空軍高射炮兵指揮部司令員。高炮部隊大都處於祖國邊陲艱苦的深山溝里,15年中,周彪走遍了那裡,與戰士們同甘共苦;他參與組建了解放軍第一支現代化地空飛彈防空部隊;無論新式裝備,還是老式武器,這些部隊都仍然以“小米加步槍”的精神,粉碎了台灣國民黨空軍上萬次的飛機竄擾,成功地擊落過包括美國造最先進的U—2型 高空偵察機、RF-101型低空快速偵察機、P2V型低空慢速電子偵察機在內的上百架敵機;在“援越抗美”戰鬥中,周彪所轄赴越參戰高炮部隊共作戰558次,擊落美機597架、擊傷479架(這個數字是侵越美軍飛機全部損失的一半),他親自為取得輝煌戰果的參戰部隊總結經驗、召開慶功會。

文革時期

正是在這期間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周彪困惑不解,18歲參加革命,一條心為黨為人民軍隊鞠躬盡瘁,怎么就成了“四反分子”?他按下心頭的疑惑,經歷了被揪斗、被關押、被“監督勞動”,年近花甲的周彪
,在盛夏南方的雙搶(搶收搶種)勞動中和年輕戰士挑一樣重的擔子,卻吃最差的一伙食,還要在戰士們休息時“認罪反思”……即使這樣,周彪始終“相信黨,相信民眾”,因為他首先相信自己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隨行的夫人非常擔心他的身體吃不消,他反過來安慰說:“我有底子,從小就勞動慣了。”1971年的春天,終因勞累過度他病倒了,得了肝炎,戴著“反革命”的帽子,空軍“造反派”特偵組不讓他休息、不給藥吃、更不給治療,僅短短的幾個月竟發展到肝硬化中期,身心受到極大摧殘。
1972年底,黨中央、中央軍委批准為周彪平反。1975年9月,根據形勢需要,周彪退居二線擔任空軍顧問,並被選為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會委員。他不下棋、不釣魚,整天抓緊時間收集報刊雜誌上的資料,到大西北艱苦條件的高炮部隊搞調查研究,為一線的領導獻計獻策。

逝世

1980年的秋天,周彪的病被診斷為肝癌晚期。他在臥床不起的時候,還對前來看望他的老戰友談自己多年研究國內外一些軍事裝備的感受,交談中國防空裝備發展的遠景,就這樣,在他熟悉和熱愛的事業上走完了生命的里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