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秦朝戰士)

戰士(秦朝戰士)

戰士,即指秦朝的戰士。秦軍以秋風掃落葉的兵勢先取韓國,接著破趙燕、滅魏楚,最後滅齊,十年之間海內為一。又乘勝北卻匈奴,南平百越,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士
  • 外文名:soldier
  • 朝代:秦朝
  • 結果:統一中國的大業
背景資料,級別分類,

背景資料

秦朝自公元前221年到前206年。秦始皇採納李斯、尉繚等的建議,制定統一六國的戰略部署,擁有戰車千輛,騎兵萬匹,步兵百餘萬,一面利用外交攻勢粉碎六國諸侯的“合縱”,一面推行遠交近攻的戰略方針,以秋風掃落葉的兵勢先取韓國,接著破趙燕、滅魏楚,最後滅齊,十年之間海內為一。又乘勝北卻匈奴,南平百越,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
戰士戰士
兵馬俑坑,位於陝西臨潼秦始皇陵東側1.5公里處,1974年發掘後,頓時轟動了全球,被譽為“世界的奇蹟”,“20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俑的出現始於春秋戰國奴隸社會末期。在商周時期,奴隸主生前過著鐘鳴鼎食的豪侈生活,死後也想在幽冥世界保持和生前同樣的享受,於是就以大批奴隸殉葬,“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墨子_節葬》)。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度瓦解,封建制在各國相繼建立,殺殉喪葬的殘酷習俗也發生了變化,開始以俑代替活人殉葬。《禮記_檀弓》:“為芻靈者善,為俑者不仁。”“芻靈”是草扎的人,俑是用木刻、泥塑或金屬澆鑄的偶像,時期的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生活,包括侍從、雜役、樂舞、雜技、兵馬等,不少是現實主義的傑作,秦俑的製作尤其如此。
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一號坑,面積11260平方米,埋藏高大的陶俑陶馬6000餘件;
二號兵馬俑坑面積6000平方米,埋有大型武士俑900餘件,拉車的陶馬和騎兵的鞍馬470餘匹,木質戰車89乘;
三號俑坑面積520平方米,埋有木質戰車1乘,陶馬4匹,武士俑68件。三處俑坑總面積17780平方米,計有陶俑陶馬7000餘件,戰車100餘乘。陶俑高度一般為1.80米左右,高者達2米,最矮者1.75米。古代稱身高八尺(1.81米)為彪形大漢,秦俑多數達到彪形大漢的標準。陶馬身長2米,通首高1.72米,與真馬大小相當。
這批兵馬俑塑造精巧,神情面容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以秦軍為模特兒塑造的秦俑,形象逼真,其服飾、冠履等情況清楚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就像見到秦軍一樣,服裝、鞋帽和髮式刻畫十分細緻真實,而且腰間的佩劍、手提的弓弩、背負的矢服和手持的戈、矛、戟等兵器都是實用的金屬武器,靷(yǐn音引)轡等駕具也是實用器物,這就為研究秦代武士服飾,提供了最具體的形象資料。從這些武士俑的服裝得知,有等級和兵種的區別,不同官階有不同的冠飾和甲衣,軍官戴冠,戰士不戴冠,騎兵和車兵的裝束不同,車兵中御手和戰士的裝束又不同,步兵中前鋒和後衛戰士的裝束亦各異,在秦俑坑沒有發現盾和盔等防禦性裝具。秦士兵主要來自關中地區的秦人及少數巴蜀人和西北少數民族,秦國男子16歲開始服兵役,到56歲免役。
騎兵俑身著胡服,頭戴小帽,一手牽拉馬韁,一手握著弓弩。《六韜》:“選騎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長七尺五寸(1.733米)以上,壯健捷疾超絕倫等,能馳騎彀(g_u音構)射,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越溝塹,登兵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者,名曰武騎之士,不可不厚也。”
步兵有隸屬步兵、獨立步兵、弩兵。隸屬步兵身穿鎧甲,手持弓弩或戈、矛。有的排列於車前成為戰車的前拒隊。有的尾隨於車後,成為後續隊。獨立步兵、弩兵,有的是不穿鎧甲的輕裝步兵,有的是身著鎧甲的重裝兵,輕裝者多位於前鋒,重裝者位於後陣,兵有立姿和跪姿兩種。

級別分類

1.軍官的服裝
軍官分高、中、低三級。將軍是秦昭王時開設,秦爵位二十等,第九等為五大夫,可為將帥,再升七級為大良造,再升三級可封侯,關內侯為十九爵。二十爵為列侯,即最高爵位。將軍俑,身穿雙重長襦、外披彩色鎧甲,下著長褲,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頭戴頂部列雙鶡的深紫色鶡冠,橘色冠帶繫於頜下,打八字結,脅下佩劍。
中級軍官俑的服裝有兩種:一種是身穿長襦,外披彩色花邊的前胸甲,腿上裹著護腿,足穿方口齊頭翹尖履,頭戴雙版長冠,腰際佩劍;第二種是身穿高領右衽褶服,外披帶彩色花邊的齊邊甲,腿縛護腿,足穿方口齊頭翹尖履,頭戴雙版長冠。下級軍吏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頭戴長冠,腿扎行縢或護腿,足穿淺履,一手按劍,一手持長兵器,另也有少數下級軍吏俑不穿鎧甲,屬於輕裝。
2.士兵的服裝
輕裝步兵俑,身穿長襦,腰束革帶,下著短褲,腿扎行縢(即裹腿),足登淺履,頭頂右側綰圓形髮髻,手持弓弩、戈、矛等兵器。重裝步兵俑服裝有三種:一種是身穿長襦,外披鎧甲,下穿短褲,腿扎行縢,足穿淺履或短靴,頭頂右側綰圓形髮髻;第二種的服裝與第一種略同,但頭戴赤缽頭,腿縛護腿,足穿淺履;第二種服裝與第三種相同,但在腦後縮板狀扁形髮髻,不戴赤缽頭。戰車上甲士服裝與重裝步兵俑的第二種服裝相同。騎兵戰士身穿胡服,外披齊腰短甲,下著圍裳長褲,足穿高口平頭履,頭戴弁(圓形小帽),一手提弓弩,一手牽拉馬韁。戰車上御手的服裝有兩種:一種是身穿長襦,外披雙肩無披膊(即臂甲)的鎧甲,腿縛護腿,足登淺履,頭戴長冠。第二種的服裝是甲衣的特別製作,脖子上有方形頸甲,雙臂臂甲長至腕部,與手上的護手甲相聯,對身體防護極嚴。
秦軍服裝甲衣是依兵種作戰時運動的實用性能而配備的,並用冠飾形式和甲衣色彩區分官兵地位。
將軍魚鱗甲,周緣鑲用矩紋錦製作的寬邊,甲片赭色,甲釘朱紅色,連甲帶紅色,甲衣肩頂部分以米黃色作襯底,周圍繡有花紋。兩朵藍色小花烘托著彩帶扎的花結。官吏戴冠,士兵不戴冠。高級官吏戴鶡冠,穿彩色金屬製作的魚鱗甲,中級官吏戴雙版長冠,穿帶彩色花邊的前胸甲或齊邊甲,低級官吏戴單版長冠,其甲衣不繪彩,甲片較戰士甲衣的甲片小而數量多。一般戰士的甲衣甲片大,數量少。《戰國策_韓策》說秦軍打仗時不戴頭盔,非常驍勇。六國軍隊打仗要披甲戴盔,但不能與秦軍匹敵。
古代鎧甲經過了從單片到多片,從皮革到金屬的發展過程,秦始皇時代還大量使用皮甲,以一排排長方形皮甲片編綴而成,《考工記》:“函人為甲,犀甲七屬,兕(s_音寺)甲六屬,合甲五屬。”合甲即用兩種獸皮做成的雙層鎧甲,古人記載:“犀甲壽百年,兕甲壽200年,合甲壽300年。”“犀兕鮫,鞈(合)如金石。”秦俑甲均為革甲,有三種類型:一型甲衣,衣長64厘米,由披膊和身甲組成,甲片較大,四周不鑲金屬邊緣,頸下、肩部、腰部的甲片由連甲帶連線,便於抬頭、彎腰、舉臂各動作。甲片赭色,連甲帶朱紅色。二型甲衣長64厘米,胸、背、肩部無甲片,周邊以革帶鑲邊,甲片赭色,連甲帶朱紅色。三型甲衣只在胸、腹有甲片,甲片周圍用革作一寬邊,肩、背無甲片,背後用斜十字帶固定束身,腹部有連甲帶,甲片赭色,連甲帶朱紅色。這些甲衣的前後下襟,形狀有半圓、齊邊、尖圓三種。甲衣上下開合位置,有的在胸前右上角用絛繫結,有的在胸前左、右兩上角用絛繫結,甲片上均有甲丁,多者六枚,少者兩枚。甲片編綴法有縱編橫編,縱編: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壓下片,腹部的甲片則是下片壓上片,以適應軀體彎曲時的動作規律。橫編:自中間向兩邊編排,前片壓後片,臂甲多用此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